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三七一章 三个条件

崛起1639 第三七一章 三个条件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33:13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taodafu2008的月票~~)

“你是在威胁我?”

李信面色一沉。

“小臣不敢,摄政王爷英明神武,当能看出其中利弊。”

金堉连忙道。

李信的面容缓和下来,沉吟道:“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是你要知道,清廷已经被我封锁,西协、中协与东协都难以突破,他若寻求出路,只能寇掠朝鲜,今冬他来了一次,明冬他还会再来,你朝鲜又能经得住几次寇掠?

况且朝鲜土地贫瘠,水旱天灾不断,满人即使打下了朝鲜,对其国势并无提振之用,反而会成为累赘,这也是自高句丽覆灭之后,中原历代王朝不再攻伐朝鲜的根本原因,试问既然如此,朝鲜国灭,于我何干?若说满清会从海面来攻,那真是笑话,我求之不得!”

朝鲜这块地方,神似传说中的诅咒之地,多山区,不仅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极低,冬季也无比严寒,而且几乎每年的夏秋时节,都会有台风直接登陆朝鲜,横扫而过,带来巨大的灾害。

正如现代的朝鲜,每每闹粮食危机,这是全球除了非洲之外,唯一一个口粮不够吃的国家,韩国的粮食自给率也低于五成,饲料用粮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金堉暗暗叹了口气,他清楚李信说的是实情,皇太极两次攻打朝鲜,均是大获全胜,但为何不占领?是因为灭了朝鲜也是负担,当地的产出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占了是鸡肋。

除了日本,要想染指大陆,就必须以朝鲜为跳板,遂才有丰臣秀吉攻朝之举。

“摄政王爷有何条件?”

金堉放弃幻想,问道。

李信淡淡道:“我有三个要求,第一,开放通商,大明与朝鲜自由贸易,朝鲜方面不得对大明商品征收任何不合理的税收,也不得干涉与大明的任何贸易往来。

第二,我帮你出兵,没理由我自己贴钱贴粮,朝鲜方面须提供军费与粮食,如有阵亡将士,按明军标准抚恤。

第三,割让济州岛作为酬谢,并退出侵占元朝的土地。”

“什么?”

金堉面色大变,这哪里是条件,这是要朝鲜的命啊,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丝怒火。

“摄政王爷,大明乃天朝上国,却开出如此不合理的条件欺侮小国,是否有损大明威仪?”

金堉不满道。

李信摆了摆手:“朝鲜背盟一事,我已不追究,现在大明与朝鲜之间情份已尽,既然朝鲜出于自身立场背弃大明,那我在商言商,开出条件有何不妥,更何况本王并没有胡乱要价。”

“还说没有胡乱要价?通商一事暂且不谈,我朝鲜国小力弱,哪有能力去支付军费?”

金堉豁出去了,怒视李信,他知道,带着这屈辱的条件回汉城,只怕会被骂死。

朝鲜人并不甘心窝在贫瘠的朝鲜半岛,无时不刻都在奢想着占领大陆的土地,并且几百年来,一直小偷小摸,暗中搞小动作,把国境线推进到了图们江和鸭绿江,又怎么可能割让国土给李信呢?

李信也不着恼,呵呵一笑:“本王知你朝鲜穷困,你放心,已经帮你想到了对策,我大明不日将成立工商银行,可以向朝鲜提供长期贷款,如此一来,岂不是解决了贵国的难题?”

金堉迟疑道:“我国多半是还不上。”

“无妨!”

李信大气的挥手:“还不上钱,可以拿矿产折价替代,我方将派人去朝鲜境内勘探开采矿产。”

金堉暗道,这条件倒不难接受,鬼知道地底下有没有矿,挖不出矿来可别怪我,不过他仍是道:“那第三条呢,割让领土断不可为。”

李信肃容道:“明太祖曾承认大元为中华一员,把元代皇帝供于帝王庙中,因此大明有权继承元朝的江山,而你朝鲜趁元明交替之际,窃取大元双城总管府,并未交还给大明,济州岛也是如此,曾经是大元的领土,我的要求不多,只是收复故土。”

双城总管府是1258年蒙哥汗在朝鲜半岛东北部设立的行政机构,隶属于元朝辽阳行省开元路,所在地原为整个汉魏西晋时期的汉四郡、金朝及金后东夏国时期曷懒路辖地,郡治位于今朝鲜咸镜南道金野郡,涵盖高丽西京平壤。

济州岛的情况类似,1273年,蒙军占领济州岛,设置耽罗军民总管府,1356年,恭愍王重新掌握了济州岛统治权,但直到元朝灭亡几十年后,岛上的官员才向高丽投降。

李信说出这种话,不仅金堉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这是要让朝鲜割让将近一半的领土啊,即便是柳如是,美眸中都现出了一抹诧异之色。

哪怕她见识多了李信的无耻,却仍未想到,人竟能无耻到这个地步。

果然,金堉浑身颤抖,大怒道:“摄政王爷,前朝旧事何必拿出来再提,我朝鲜的领土,皆是来自于高丽,摄政王爷想要,去找高丽要去。”

李信目光一寒,冷声道:“你可知道,对我说这种话意味着什么?”

“这……”

金堉的心里一阵慌乱闪过,毕竟他人在南京,性命操在别人的手上,没必要触怒李信,于是忍着怒道:“小臣即便把话带回汉朝,我朝鲜也无人会答应如此屈辱的条件。”

李信诡异的笑了笑:“当年高丽能向大元割让领土,如今朝鲜为何不能将领土交还于我?难道在你朝鲜眼里,我不如元朝?今日我不为难你,回去告诉你家国主,我的耐心有限,不要让我等太久,你回去罢。”

金堉心神不宁,告辞离去,下台阶时甚至都没注意到,脚一崴,跌倒滚落地面,随即爬起,踉踉跄跄离去。

柳如是这才不解道:“李公子,你何必如此对待朝鲜,朝鲜投了满清,其中也有大明的责任,更何况他国小力弱,不侍强者如何生存?”

李信摆摆手道:“你不懂,朝鲜人狼子野心,你看看自元末起来,被他侵吞了多少土地,硬生生把国境线推进到了图们江与鸭绿江一线,但他偏偏装可怜,每当大明斥责他,他就哀声讨饶,可就是不还土地,明朝惯他,我可不惯他,是时候让他把吃下去的都吐出来了。”

柳如是摇了摇头:“小国夹于大国之间,生存艰难,当然,你有你的想法,无分对错,唯立场不同,但朝鲜土地贫瘠,你要他的土地又有什么用?还得花钱养他的人。”

朝鲜的贫瘠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贫瘠的是韩国,在北朝鲜的茫茫山区中,埋藏着数量庞大的矿藏,种类有两百多种,其中铁矿石的探明储量达77亿吨之多,且埋藏于地表,极易开采。

另有优质无烟煤,达117亿吨。

朝鲜的菱镁矿储量与铀矿储量达全球第一,稀土矿达五十多亿吨,还有钨,钼,石墨,重晶石,萤石等矿藏位于全球前十之列,其余金银铜矿的储量也极其丰富,根据韩国在2008年的推算,朝鲜探明矿产资源的总价值超过了六万四千亿美元。

虽然朝鲜多山区,矿产开采困难,但是中朝边境的几个大煤铁矿,还是非常容易开采,李信是打算先把土地拿到,逐步勘探,再强迫朝鲜签订一系列边境认定、经济合作与军事保护条约,把朝鲜牢牢的掌控在手中,不会再如明朝那样搞羁縻统治,朝鲜的政权更迭,由他而定,决不再重蹈大明为朝鲜不惜损耗国力,结果被他卖掉的覆辙。

李信微微一笑:“你不明白,朝鲜是身在宝山不识宝,那片土地下面,埋藏着大量的金银,至于当地的朝鲜人,完全没有毕要留着,可以驱赶过大同江,将来朝鲜与我中华的界河,就是大同江,汉四郡,自古以来,就属我中华所有,在外沦落了千年,如今我中华崛起已势不可挡,收回的时机已经成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