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四三五章 亲临日本

崛起1639 第四三五章 亲临日本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洪府燃起了冲天大火,火中一个人影似是颠狂般,挥舞着双臂凄厉惨叫,洪承畴心知自己没法活了,与其被城内的汉人绑去北京,于西市在万人唾骂中屈辱的死去,倒不如落个痛快。

他给自己灌了足足两斤酒,借着酒疯,点燃了屋子,在死的那一刹那,他那早已被烧的失明的眼里,流下了两滴悔恨的泪水,随即就被烈焰吞噬。

得知了洪承畴**身亡,范文程也驱散家中仆人,把自己灌的烂醉如泥,带着发妻与嫡系子嗣,举火**。

他也面临着与洪承畴同样的处境,一旦被城里汉人抓住,会被献给李信求和,于西市在万人唾骂中处死。

整个沈阳城里,一片腥风血雨,汉人奴仆们打杀自家的满人主子,再冲上街头,纵火行凶,几乎是见满人就杀,今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约在半个月后,李信得到了沈阳的消息,大为吃惊。

哲哲和布木布泰,悬梁自尽!

顺治,用牛皮纸闷死!

豪格与济尔哈朗,死于阵中。

多尔衮,殒于军中。

阿济格,被一炮打死。

多铎,一枪打中脑门。

耿仲明,乱刀砍死。

尚可喜,被石头砸死。

吴三桂,丢了一只眼睛……

整个沈阳,就是一处自相残杀的地狱,血色蒙蔽了双眼,戾气扭曲了心灵,全城都杀红眼了,老人小孩拿起武器上阵拼杀,甚至街坊也互下死手。

到天亮的时候,沈阳化为灰烬,全城活下来的人,不超过三万!

几乎是同归于尽的结果!

对于吴三桂来说,耿仲明与尚可喜的死,其实是好事,只有孔有德命大,没在战阵中死掉,不过二人心里都有数,眼下还不是内讧的时候,因此在简单商议过后,由孔有德为主,吴三桂为副。

毕竟孔有德年龄大,资历老。

两个人并没有立刻向李信称臣,而是派出使节,先向李信通报了辽东的现状,再询问以人参貂皮换百万石大米的前议是否有效,李信慨然应允,并且把吴三桂的父母族人悉数释放,随使者一同返回沈阳。

这就耐人寻味了,暗含相中了吴三桂的心思,哪怕吴三桂和孔有德心知是挑拨,可李信的挑拨,还必须吞进去,毕竟大明势大。

事态演变至此,关外已经失去了任何对抗关内的能力,二人中只能有一个活下来。

不知不觉中,已是秋季,李信开始着手把李自成送走,不管是自愿还是强迫,跟随李自成去海外的,有近六万人,其中有半数的老弱妇孺,以目前的运输能力,需要分两趟才能运完,李信征集了大量的海船,另以南海舰队护航,于十月初三把以李自成为首的近三万人送离了香港。

留下来的人,由刘宗敏统领。

这其实是为了李自成好,如果让刘宗敏先去,隔一年李自成再去,到时马六甲由谁作主还不好说呢。

新加坡是李信的自留地,不可能把李自成安排过去,他为李自成挑选的地点是马六甲城。

马六甲城是柔佛王国的都城,曾被葡萄牙短暂占领,从1602年开始,荷兰数次围攻马六甲,均以失败告终,1639年,荷兰与柔佛王国签订合作约定,于1641年轻而易举占领了马六甲。

当地土人的装备非常原始,否则也不可能在荷兰人的骚扰下把马六甲拱手让出,以南海舰队的力量,攻取马六甲不费吹灰之力,但李信要求屠城!

这不仅仅来自于他前世的好恶,更多的,还是断李自成的后路,他担心李自成与当地土人和谐安居,渐渐被同化,索性来一手狠的,杀光当地的原住民,反正荡寇军可以走,李自成走不了啊,当地人又哪里分得清荡寇军与顺军的区别,只能把恨意转移到李自成身上。

不过当地的荷兰人并未杀害,只是没收了财产驱逐出境,一方面是不想与荷兰人弄的太僵,另一方面,驻台湾的荷兰人并未撤出,李信有些恼火了,算是给个警告。

李自成也知道李信不安好心,可是他也没办法,只能挥军加入,整整三天,马六甲城尸横遍野,年轻漂亮的女性则留了下来,归李自成所有。

又过半个月,南海舰队返航,留给了李自成117与093野战炮各五十门,小型女王船十艘,其余各类船只百艘,能否在马六甲重建大顺朝,就看他自己了。

当南海舰队回港的时候,已是次年早春,西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有可能会有台风出现,急于把第二批人送走是不明智的,李信的计划是留待秋后,但高纬度海面风平浪静,于是李信决定亲自去一趟日本。

德川幕府明确拒绝了全面通商的要求。

日本人自宋开始,野心就绷不住了,自称日出之地皇帝,宋朝根本无力出海,元朝两次征伐日本,被朝鲜人坑了,劣质船在风浪中纷纷沉没,让日本人自以为有天眷,到明朝,丰臣秀吉虽然攻打朝鲜失败,但大明也是惨胜,并因此损了元气,底裤被扒,这让日本人误判了李信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开日本国门的决心。

再有西班牙人与葡萄牙意图打开日本国门未果,荷兰人乖乖的只在长崎贸易,德川幕府拒绝大明的通商要求实属情理之中。

这日,两百来条女王船与五百条运输船驶入了江户湾,江户湾是个天然良港,水深仅为十二米,适合各类船只在港湾中航行。

陆续有日本人留意到了这支舰队,纷纷驻足观望。

“哪里来的船队,噢,前面是战舰,看来去挺威武的呢。”

“难道是荷兰人?”

“不是,你仔细看,船上的水手不是西夷人,是……大明,肯定是大明!”

“我的天,大明是来攻打幕府么?”

江户湾沿岸的炮台也发现了这支闯入的舰队,急忙调转炮口,先发一枚炮弹示警。

“嘭~~”

前方窜出一道水柱。

李信一挥手。

有旗手打出旗号,各船依然降帆,渐渐停下。

他是来武力威摄的,并不想与幕府发生冲突,攻打江户,只是在谈判破裂之后的最次选择,因为打了没法占领,只是徒惹仇恨,他还是希望能与德川幕府好好谈谈。

于是一艘小船被放了下来,前次访日的鸿胪寺卿面色苍白的被放入船中,在两名亲卫的陪同下,又紧张又兴奋的向岸边驶去。

李信曾答应他,如果今次能建功,就把鸿胪寺改制为外交部,专门执掌对外交往,并大讲了一通外交部与鸿胪寺的区别。

外交部的权力将大为扩充,与六部并列,因为李信不愿搞藩属国那套,国与国之间,披着个平等的外衣交往,这就加大了外交部可以操作,回旋的余地。

他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