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崛起1639 > 第三二一章 摄政王

崛起1639 第三二一章 摄政王

作者:上林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05:44:37 来源:笔趣阁

(谢谢好友刁丁的两张月票~~)

李信自己穿上鞋袜,拉着王瑞芬、费珍娥与窦美仪闲聊起来,天南海北,从南京聊到北京,高桂英与柳如是也忍不住加入,尤其是高桂英,还讲到了自己做马贼时打家劫舍,杀贪官污吏,不知不觉中,一个时辰过去,三个宫女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从李信、高桂英与柳如是口中,她们了解到了外界那丰富多彩的生活,尤其是这种面对面的交谈方式,是她们从未经历过的,既新鲜,又喜欢。

不片刻,李信带着人回到了乾清宫,除了崇祯、周后和张皇后,再没有其他人。

“考虑的如何了?”

李信直言问道。

崇祯有一种受了羞辱的神色,紧紧咬着嘴唇不说话。

“哎~~”

张皇后叹了口气道:“古来末代皇帝,从来都没有好下场,李公子你对我们家确实仁至义尽了,而且大明这十余年来,虽有皇上励精图治,但人力终究敌不过天数,大明也确实是气数已尽了,所以我们不恨你,还要感激你赶跑了闯逆,打退了满鞑,为京城百姓消弥了一场大祸。

现在我想问一句,李公子打算何时送我们走?”

李信沉吟道:“去往北美,不必横渡波涛汹涌的太平洋,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到达大海的尽头,再折向东,南下就可以,虽然这一路上不会有太大的风浪,但还是要新造大量的海船。

近期我会组织海军和部分兵力,出海夺取觉华岛,作为对满清的前进基地,并向陆地渗透,砍伐森林,建造海船,如一切顺利的话,三四年后,第一批人应可启行。”

李信送崇祯去旧金山的方案是从天津出海,绕过朝鲜半岛,经日本海入鄂霍次克海,沿阿留申群岛走白令海外围,东进阿拉斯加湾,再沿北美大陆的海岸线南下,一路抵达旧金山湾。

这条线路从视觉上看上去要比横渡太平洋远了很多,但是胜在安全,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开台风,况且地球是圆的,真正走起来绕不了太多的路。

其实加利福尼亚除了旧金山,还有洛杉矶也适合登陆,但是洛杉矶只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范围,旧金山湾区的面积却有一万多平方公里,更适合崇祯立足发展,李信替他选择了旧金山。

李信还是很希望大明能在北美延续,把未来的美国扼杀于萌芽当中,让华人成为北美大陆的主宰,改变世界历史走向。

张皇后点点头道:“既然你对我们家仁至义尽,那我们也会尽可能的帮你,李公子,皇上先封你为摄政王,把国事委托于你,你暂以大明的名义执掌天下,待皇上临行之前,再把天下禅让给你,如何?”

这个方案对李信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很有一部分人仍然对大明抱有感情,自己以大明摄政王的名义执政,可以获得名份大义,减少不必要的动荡,而不利的一面则是因为没有改朝换代,一些遗老遗少也许会跳出来,与自己作对,不过这也不是过不去的坎。

沉吟了片刻,李信道:“那我就谢过崇祯皇帝了。”

张皇后勉强笑了笑,就给王承恩递了个眼色,王承恩流着泪,奉上一只托盘,里面有皇帝玉玺和一封圣旨,意味着崇祯正式交出了权力。

这和多尔衮当大清的摄政王还有些不同,多尔衮虽大权独揽,但顺治依然临朝,多尔衮的权力来自于窃取顺治,而崇祯连皇帝玉玺都交了,交权非常彻底,李信已经成为实质上的大明之主,他的权力来自于自身。

当然了,就目前而言,他这个摄政王的含金量是有限的,最起码李自成、张献忠不会俯首听命,其余孙传庭、郑芝龙、高杰、黄得功、刘泽清等领军要员也未必愿意受他调遣。

李信没有立刻接过,目中现出了感慨之色,其实凭着良心讲,崇祯不是坏人,他只是个普通人,没有太大的能力,却意外的成了大明这艘破船的舵手,虽然他极力在拯救这条船不至于沉没,可最终还是回天无力。

在李信看来,大明亡国的根源就是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朝堂分裂,万历不上朝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被万历悉心培养的福王没当上皇帝,如废物一般的光宗登了基,而光宗因担惊受怕,没起到教育子女的责任,导致了天启和崇祯都不成才,甚至天启还不识字,一个皇帝不识字,简直是耸人听闻,结果从万历到崇祯,连续四个皇帝,败光了大明的家底。

他觉得,崇祯可怜而又可悲,他愿意给崇祯一个在海外立国的机会。

好一会儿,李信才接过托盘,微微一笑:“今天我们坦诚相对,气氛友好,会面愉快,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今后乾清门之内,我不会轻易进来,皇室的一应开支用度,也由荡寇军承担,不过……宫里的贵人没多少,宫女却有好几千,我希望能释放一部分出宫。”

张皇后点点头道:“这话李公子不说皇上也考虑到了,近期会释放大部分的宫女与太监离去。”

“如此甚好,我不打扰了,告辞!”

李信拱了拱手,转身而去。

很快的,乾清宫里清静下来,除了阶上的崇祯、张皇后与周后,只剩下王瑞芬、费珍娥与窦美仪。

周后没有明说要把她们送给李信,李信也没提带她们走,三女心情各异的望向阶上。

崇祯虽然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可这时,面色红润的不正常,目光僵硬,望着散发出袅袅青烟的香炉,整个人就象是痴呆了一样。

他坚持不退位,让李信做摄政王,未必没有小心思,他期待李信把大明搞的更糟,天下皆反,到那时,老百姓万一记起了他这个被囚禁在深宫里的皇帝,说不定还有复僻的可能,虽然极其渺茫,却也是他的一份念想。

“皇上!”

周后不安的轻唤了声。

“哎,大明……亡了!”

许久,崇祯叹了口气,瘫坐在龙椅上,面孔的血色迅速退去,恢复了苍白一片。

周后柔声轻道:“皇上,大明并没有亡,李公子不是答应皇上,让皇上去北美立国么,妾观李公子,倒不是那种口是心非的人,虽然此去海外,再无归期,可大明总算能延续下来,想必二祖列宗,也能体念皇上吧,毕竟国家走到今天,并不是皇上您的错,您已经很努力了,奈何难敌天数,妾以为皇上乃英明之主,当初太祖爷能白手起家,打下大明江山,皇上又为何不能在海外重建一个大明呢?”

张皇后也道:“是啊,皇上,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明已经从根子烂透了,只有李公子这样的外来者才能重新收拾这片江山,而皇上您是局中人,故束手束脚,今去海外,一切重新开始,未必就是坏事呢。”

崇祯苦涩的摆了摆手:“皇嫂不必多说,朕并非不明时务,李信能这样待我,已殊为难得,朕只是……不舍二祖列宗啊!”

说着,崇祯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这一哭,殿内的五个女人跟着哭,殿内一片愁云惨雾。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哭声才渐渐止住,张皇后似是想起了什么,向下问道:“李公子在仁智殿中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回懿安娘娘!”

王端芬擦了擦眼泪,把李信在仁智殿中的一言一行和盘托出。

“哦?”

张皇后和周后交换了个诧异的眼神。

周后随即哼了声:“难怪别人都骂他离经叛道,还果真如此。”

张皇后劝道:“南京和北京的风气不同,李公子先取了南方,难免会受影响,其实他有这种安排,也不是坏事,宫里的都人们很多都是可怜人家的女孩子,自小进宫,如果得不到皇上的宠幸,虽说早晚会放出去,可都是二十六七岁的年纪了,哪还能寻到如意郎君?况且从宫里带出去的习气,也很难再让她们融入市井当中。

我听说很多姑娘被放出了宫,都过的不大如意呢,甚至有些给富贵人家做了小,或者给人做填房,真正嫁得如意郎君的几乎没有,李公子也算是有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