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368章 龙江宝船厂

明扬天下 第368章 龙江宝船厂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郑芝龙留在崇明岛,对长江水道以及苏、松、常地区始终是个重大的威胁。

秦军水师依靠靖江岛的岸炮和水雷防守还行,至于派水师去驱赶郑芝龙,恐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在这种情况下,秦牧也只能派惠登相率一万大军,前去防御嘉定、太仓,以及松江府。这些地方当初都是反抗清军最激烈的地方,现在已经归为秦国治下。

在返回金陵的船上,秦牧与杨慎、顾君恩、堵胤锡、宋献策、覃秋白等人在船仓置酒闲谈,江上碧波浩渺,秋光正好,浮云自闲;

一队队漕船自上游而来,正在向淮安运送粮草武器,远远望秦牧船上的王旗,漕船上总不免传出阵阵激动的欢呼声。

杨慎放下酒杯说道:“秦王,臣以为光是派惠登相一万大军前往,尚有不妥。鞑子占领江南之时,嘉定、太仓、松江府这些州县是反抗最激烈的地方,嘉定还被李成栋屠杀过几万百姓,各州县的士绅富户也多遭杀掠,对当地的耕织造成了重大影响。”

秦牧颔首道:“杨卿有话但请直言。”

“秦王,如今应派一能员,巡抚松江府一带,核查土地及民生,将那些黄册之外的土地分予百姓,尽快恢复民生,以为江浙一带的榜样;

另外,松江府是棉布的主要产地,现在已经是九月中旬,天气很快就会转冷,我军数十万将士的冬衣急需解决,因此,臣以为恢复松江府的纺织业刻不容缓。”

杨慎的话一下子就引起了秦牧极大的重视,在军队供给方面,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武器、粮草、衣被。这三大类缺一不可。

在武器方面,东征以来连番大捷,秦军缴获了大量武器,一时不虞有缺。

粮草方面,光是江西与湖广,因为推广了许多新式作物,粮食产量大增,保证军队供给也不成问题。

唯独在衣被方面,由于江西和湖广的纺织业不是很发达,军用布供给一直比较紧张。以至于连贵为王后的杨芷也得亲自织布,希望以自己为榜样,带动湖广一带纺织业。

所以说杨慎这番话是说到要害上去了。

松江府下辖华亭、青浦、上海三县,府治设在华亭。从元朝黄道婆从海南带回来先进的纺织技术之后,松江府一直是全国最主要的棉布产地,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明朝从洪武三年开始,定松江府每年于秋粮内加征军用布30万匹。松江府承担的军用布匹数量占到全部明军用布量的二分之一以上。

要解决秦军衣被供给问题,从松江府着手无疑是正确的。

秦牧问道:“各位以为,派谁巡抚松江府为妥。”

“臣愿往。”

“臣愿往。”

顾君恩。喻大猷、杨慎等纷纷表态,愿意出巡松江府。

其实这算不上什么好差使,因此松江府将要作为整个江南的试点,除了安抚百姓。恢复耕织之外,还要重新清丈土地,查办降清官员,分田分地。

这些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但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恶劣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整个江南的治理。

当然。如果情事办好了,功劳自然也不小。

秦牧想了想,最后选择了大理寺卿杨慎巡抚松江府:“杨卿,军用布之事是你提出的,就由你出巡松江府吧,清丈田地之事,可以慢慢着手,纺织之事,定要尽快恢复,以供军需。”

杨慎起身拜道:“臣领命。”

“事不宜迟,杨卿就不用回金陵了,就此赶往松江吧,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所需吏属,本王会让金陵尽快派往松江府与杨卿汇合。”

“臣,定不辱使命。”

派出杨慎后,秦牧于第二天中午回到金陵,他没有立即进城,而是前往城外的龙江船厂查看。

金陵城西面以秦淮河作为护城河,秦淮河与长江形成一个夹角,而夹角之内那片地域叫龙江关。龙江船厂就位于龙江关,东邻秦淮河,西临长江。

从城西的定淮门出城的话,跨越秦淮河后不远就来到巨大的龙江船厂。

原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匆匆从城内赶出来,在弘光朝时,秦牧就命他搜集一切与龙江船厂有关的资料,秦牧在岳阳大建水师时,很多技术资料就是韩赞周提供的,对龙江船厂他自然是如数家珍。

大礼参拜之后,韩赞周自为前导,引秦牧一行上百人进入龙江船厂,一边走他一边说道:“秦王,宝船厂原本东西横阔138丈,南北纵长354丈。在船厂西侧挖有七个作塘通入龙江。”

韩赞周所说的龙江,是长江的一条分河道,这条分河道与主河道夹着一个江心洲。船厂的作塘连接龙江,船厂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从韩赞周的介绍中可知,船厂原本非常巨大,东西宽约一里,南北长约两里,但现在整个船厂已经基本废弃,秦牧一行所经之处,尽是些年久失修的破屋,屋前屋后荒烟草蔓,有些地方甚至被辟成了民田,或是被人占为了私宅。

韩赞周在船厂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面对的大片的断壁残垣,依然能细说当年:“船厂除设有提举司、帮工指挥厅专门打造海船风篷的篷厂外,还设有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及看料铺舍等;

其中仅是坐落在厂区东北部的篷厂就有房屋十排六十间。船厂的督造官员,除位居五品的工部郎中外,还有员外郎、主事、提举,帮工指挥等人员。下设的厢长、作头等低级班头近百名;

造船制舶的船户工匠共编四厢,每厢分为十甲,每甲设甲长,统管十户。一厢分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分为船木、铁、缆匠;三厢为艌匠;四厢分为棕、篷匠。

四厢匠户皆无恒产,率以驾船为业。原规定有船者,随其大小,报名分司,置籍纪之,以听本部之差,别衙门不得擅拨。另外,还有内官监匠,御马监匠、看料匠、更夫、桥夫等人员。”

韩赞周说到这里,发现秦牧微微蹙起了眉头,心中咯噔一下,也不知道哪里说错了,不禁万分惶急。

他一早就投靠了秦牧,但却很少有机会在秦牧面前表现自己,如今好不容易在船厂一事上有所表现,要是也弄砸了,以后可就再难有出头的机会了。

“秦王.......”

秦牧蹙眉的原因是听说船厂工作繁浩,人员众多,投入肯定十分巨大的原因,“没事,你继续说。”

“是,秦王,龙江船厂在永乐朝后,基本停置,在弘治年间被分为前厂与后厂,到嘉靖年间,因倭寇侵扰沿海,朝廷要造船抗倭,龙江船厂曾得到不小的恢复;

但倭寇平定之后,船厂也再度荒废,至今已近百年,弘光南渡之后,也曾想兴建水师,以固江防,但由于用度紧张而未能成议。秦王请看,那边就是船厂的作塘。”

秦牧依韩赞周所指望去,但见七条东西走向的作塘(船坞),每条作塘大概宽约近百米,长约一里,就象七条巨大的河道直通龙江。

作塘里水面澄碧,倒影着天光云影,作塘两侧杂草丛生,野鸟群飞。遥想当年,无数工匠在这里劳作,场面热火朝天,一艘艘震惊世界的巨舰从这些作塘进入长江,驶向大海,组成庞大的舰队,远渡重洋,扬威四海。

今昔对比,让人无比感慨。

韩赞周接着说道:“秦王,为了满足造船所需,当年还在钟山开辟了漆园、桐园、棕园等园圃,植树近十万株。自嘉靖之后,船厂停止造船,所植下的近十万株树木历经百年时间,都已长成参天大树。”

“哦?一起去看看。”秦牧听了自然高兴,有了这样木材资源,重建船厂就能少投入些了。

**********************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