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367章 同仇敌忾

明扬天下 第367章 同仇敌忾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0:56:17 来源:笔趣阁

***

因为郑芝龙的舰队还在崇明岛没有离去,长江水道上的形势还比较紧张,本来繁忙的长江水道,除了军方的船只,商船往来比较少。

在船上,秦牧接到内阁递上来的有关江西、湖广百姓捐资修建皇宫的奏疏,在内阁的票拟中,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是下户损资三取一,中户以上的人家捐资则全部接受。

秦牧原来打算下户百姓的捐款一率不取的,不过内阁三取一的方案也不错,下户百姓捐的本就不多,主要代表的是他们的一份心意,三取其一等于是收下了他们的这份心意,这会让那些真心捐献的百姓更高兴。

秦牧批准了内阁的处理方案。

从江阴乘船到扬州,一天即可到达。扬州地处南北交通枢纽位置,历来得漕运、盐运之利,向称富庶地区,繁华之地。

但经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之后,往日春风十里扬州路,如今只余下残山剩水;二十四桥明月夜,但见清角吹寒,秋草残垣,一城凄冷。

城中除了八千守军,剩下的百姓寥寥可数,倒是新收留了不少从淮北敌占区逃来的百姓,人数有三四万,总算给扬州增添了几分人气。

毫无疑问,扬州城比江阴高,墙比江阴厚,军民比江阴多,史可法的装备比阎应元好。

阎应元以一群民壮,守江阴两个多月之久,让清军伤亡近十万。

而史可法守扬州,如果除去清军围而不打的几天不算,从清军实际发起攻击算起,扬州城只坚持了一天,便告陷落。

至于说什么弹尽粮绝城乃破都是往史可法脸上贴金,清军在四月十八日才到达扬州,开始围城。二十五日等来大炮之后,由拜音图、图赖、阿山等正式发动攻城战,一日告破。

从围城到破城,前后只有七天时间;而实际攻城,只用了一天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说什么“弹尽粮绝”?

这血淋淋的事实证明,史可法真的只是个读书人,在军事上很无能,用他来守扬州,是扬州的悲剧。

但史可法守不住扬州。是他的能力问题,不是品格问题。

他宁死不屈的高尚品格是值得每一个人尊敬的。

因此,秦牧仍要在城外的梅花岭上的“扬州十日死难者纪念堂”前给史可法立像。

同时,命人雕刻洪承畴、许定国、李成栋、刘良佐等人的跪像。

并在雕像前立碑刻上那副著名的对联:

史笔传芳,未能平虏忠可法;

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

洪承畴现在还没有死,关押在金陵,秦牧本来想用他的头颅来祭扬州遇害百姓的,但考虑到他与扬州的大屠杀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还有些剩余价值,就暂且留着他。

梅花岭边,足有二十多万死难的百姓被埋在这里,形成一个巨大的山丘。

纪念堂就位于梅花岭上。地基刚打好,上千工匠和劳力正在加紧时间修建,由工部员外郎卫国疆负责指挥筹建。

秦牧带着上万军民,到梅花岭下大祭。请来僧道两家诵经作法超度亡灵,而祭品则略有不同。

在江阴大祭时,主要宣扬的是江阴百姓不屈的精神。和不畏牺牲的勇气。

而在扬州,秦牧要通过这次大祭向天下昭示的是民众的苦难,和敌人的凶残,以唤醒天下人同仇敌忾之心。同时表明秦军雪耻的决心和能力。

因此秦牧整整带来了一千俘虏作为祭品,这一千俘虏中有女真人,也有汉人,不管他们是那一族人,无不是参加过扬州大屠杀的。

血债要血来还,一千俘虏被秦军士兵押到小山似的冢丘前,下面,就埋着被他们屠杀的二十多万无辜百姓。

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无数女子被奸淫,无数百姓被乱刀砍死,就连嗷嗷待哺的婴儿也不放过,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和他们的罪行比起来,杀他们一千次也不为过。

这一千俘虏被押到冢丘前,明白自己即将成为祭品后,终于知道怕了,一个个吓得两脚发软,哀叫求饶。

然而那些劫后余生的扬州百姓,无不大声怒骂,哭喊声讨:“杀了他们,杀了这些畜牧。”

“秦王啊,就这么杀了这些畜牧太便宜他们了,将他们千刀万剐也不解恨啊。”

“杀了这些禽兽!为扬州的百姓报仇啊!”

“...................”

扬州的大屠杀过去还不到半年,血腥味还没有完全散去,人们对那场怖的大屠杀记忆犹新,无心的仇恨充斥心头,喊杀声声声啼血。

鼓声隆隆,旌旗猎猎,秦牧一声令下,秦军士卒一齐挥刀,一千颗头颅同时滚落,浓浓的血腥味再次弥漫在扬州城外,一千颗头颅被秦军拿来在万人冢前垒起京观。

在场观看的百姓哭声一片,许多人扑到巨大的冢丘上声声哭斥:“女儿啊,爹爹找不着你啊,你要是在下面,应该看见吧,秦王为咱们报仇啦,报仇了呀。”

“老婆子啊,你和孩子们都在哪呀,秦王为咱们报仇啦,你们闻到了吗,那些畜牧的血流了一地,你们闻到了吗?”

“爹呀,娘呀,你们安息吧,秦王为咱们报仇啦,老天爷呀.......呜呜呜........”

秦牧看了这心酸的场面,也不禁热泪盈眶,扬州数十万百姓,在那场大屠杀中侥幸活下来的少之又少,谁不是血泪斑斑。

秦牧对在场的官员和士卒大吼道:“你们都看到了吗?国家积弱,不管你们是官,是兵,是民,都要任人屠戮淫掠,谁也不能幸免。本王在这里建纪念堂,不仅是要告慰扬州死难的百姓,更是要全天下人都记住这场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要让大家明白,要想这样的惨剧不再重演,就要尽到你为官、为兵的责任,为官者要清廉自守,造福百姓,为兵者要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不会受人宰割,扬州这样的惨剧才不会重演........”

杨慎、堵胤锡、顾君恩等一大群随行官员,以及上万军民默默地听着,在高大的万人冢前,在扬州劫后余生的百姓骂诉声中,秦牧的一番不带任何修饰的话,让所有人心中戚戚,感触尤深。

而秦牧在江阴、扬州大祭的事,很快传遍四方,引了非常大的反响,人们对此讨论纷纷,扬州的惨剧和江阴的气节,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也更激发了天下人同仇敌忾的心里,进一步为秦国赢得了更多的民心。

大祭过后,秦牧百事缠身,没法在扬州多留,随后便乘船回金陵,船只刚出运河口,恰逢去崇明岛说降郑芝龙的宋献策赶回。

他一登船,立即拜道:“臣宋献策拜见秦王。”

“免礼吧,和郑芝龙谈得怎么样?”秦牧示意他坐下,并让侍女端上茶来。

“禀秦王,郑芝龙态度颇为傲慢,一开始坚称隆武才是正统,经臣晓以利害,他虽然有所收敛,愿意向秦王称臣,但仍坚持要秦王您答应,不得派兵进入福建,不得为难隆武.........”

不等宋献策说完,秦牧就打断道:“若是只是这些,就不必说,什么永镇福建那一套,他想都别想。”

顾君恩沉吟道:“秦王,靖江一战,实际上双方已经撕破脸,答应他永镇福建自然不行,但若是不答应,郑芝龙必定顾虑重重,绝不会轻易归降,我军还是尽快进兵广东才是。”

一开始秦牧对招降郑芝龙就没抱太大希望,他想了想说道:“进兵广东是一方面,要真正灭掉郑芝龙,还得增加水师战力才行,等江南一平定,立即重启龙江船厂,不管是对付郑芝龙,还是将来北伐,都需要一支强大的水师。”

*********************

ps:天气热,坐在电脑前久了感觉头晕脑涨,各位兄弟,二十几号了,给点支持吧。

求月票!

求月票!

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