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扬天下 > 第399章 郑家来使

明扬天下 第399章 郑家来使

作者:何昊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7:00 来源:笔趣阁

******

初一、初三、初五,共分三场的恩科会试结束了,虽然考官糊名阅卷少也要十天八天名次才会出来,不过考得怎样,各自心中多少有些数。

数千士子走出江南贡院时,有人欢喜有人忧。但不管是喜是忧,很多人选择的去处都是青楼。十里秦淮,青楼无数,一时竟是客满为患。

自唐宋以来,会试过后逛青楼这几乎成了一种“历史沉淀”。

一生的荣辱付于此,科举不但关系到自己一生的命运,还承载着父母、妻儿、族人、甚至整个乡里的希望。在考试时,各自背负的压力都太沉重。

自认考得好的人,去青楼是为了庆祝。自觉考得不好的人,去青楼也是一种常见的解压方式。

郑解作为郑家的使者,马不停蹄赶到了金陵城时,正是数千士子走出江南贡院之时,见此人头耸动的景象,郑解心中暗惊。

科举考试是皇帝用来收买读书人的一种手段,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换个角度来讲,这么多读书人来参加秦牧的恩科考试,这足以说明了人心的向背。

秦国已经制定一套接待使者的制度,先是鸿胪寺的官员出面安置,接着上报。郑解想直接见到秦牧,已经没那么容易了。

接待郑解的是鸿胪寺少卿甘南,上奏秦牧后,秦牧也不换人,直接让甘南负责与郑解谈。

鸿胪寺里,郑解有些不满。几次三番嚷着要面见秦牧。

甘南一套朗朗大气的黑色官袍,穿戴得一丝不苟,他笑了笑说道:“郑使若是不想和本官谈,本官也不勉强。”

郑解是隆武朝的礼部侍郎,甘南称他为“郑使”,而自称“本官”,这听起来有些刺耳。

不过这也不怪甘南,秦国上下,从来没有承认的隆武小朝廷的合法性,甘南自然不会以郑解的职位相称。

见甘南有离开之意。郑解顾不得他的称呼问题了。当即说道:“甘大人可是代表秦王而来?”

“然也!”

“好,甘大人请坐。”

“郑使请坐。”

郑解反客为主,甘南也不在意,坐下笑道:“我大秦上下。处理公务都讲究一个效率。因此。从我王到百官。都不喜欢拖泥带水,郑使此来所为何事,就请直说吧。”

“既然如此。那本官也就直言不讳了,我这次奉命前来,是希望两国修好,永不再战。”

“这么说来,郑使是代表唐王而来的?”

“唐王已继位为大明天子......”

甘南微笑着打断他道:“那咱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甘大人且慢。”见甘南淡定从容,又要起身离开,郑解终于不得不面对现实,“我家平国公愿与秦王修好,永不再战。”

“郑芝龙勾结鞑虏,先对我大秦动武,现在说不打就不打了,他将我大秦置于何地?他若真有心罢去干戈,总得拿出点诚意来才行。”

“之前两军的冲突,只是一场误会,我家平国公更没有降清之意。秦王义旗高举,驱除鞑虏,我郑家二十万水陆之师愿奉秦王旗号,为秦国东南屏藩,永镇福建。为了表示诚意,我家平国公愿送长子入京为质。”

郑解的话让甘南有些意外,根据情报显示,郑森一直被视为郑家的千里驹,难道是因为郑森最近行为让郑芝龙过于失望,因此做出将郑森送来金陵为质的决定?

王府正殿里,秦牧、司马安、诸葛敏、李源、何亮、顾君恩、刘猛几人也正在讨论福建之事。福建的局势,关系到的不光是福建一省,对两广和云贵四省也将影响深远。

因此,目光不能只盯着福建看,还需要着眼全局才行。

诸葛敏说道:“秦王,北虏获得粮草后,大兵压境当已成定局,当此之时,我大秦势必要全力应付北虏,难以再抽调重兵平定西南,福建郑家拥兵近二十万,又有水师为恃。臣以为,现在实不宜逼之过甚,不妨先将其安抚下来,等将来再慢慢削弱为时不晚。”

诸葛敏的话,正是秦牧在考虑的事情,如何对待郑家,对大秦才最为有利,这确实需要点智慧。

何亮接口道“秦王,郑芝龙唯利是图,实无大志,大秦可视之为重大威胁,却不必将其当成心腹之患。这其中的关键反而是朱聿健,朱聿健的去留,关系到两广云贵的向背;

在臣看来,现在立即把朱聿健废掉,未必有利。朱聿健自称帝已来,虽然得到两广和云贵遥认为主,但朱聿健本人一直被郑家所控制,实为傀儡,因此他对两广和云贵也谈不上什么控制力;

若是立即废掉朱聿健,在北虏大兵压镜,我军无法南顾的情况下,两广和云贵很有可能会另立新主,到时反而对我大秦不利。因此,臣以为,接受郑芝龙的条件可以,但有必要让他先树着隆武的旗号。”

秦牧扫了司马安等人一眼,问道:“各位可有别的见解?”

司马安沉吟道:“只怕如此未必有效,黄道周带兵闯宫救驾,隆武朝大批官员逃往两广,加上隆武如今坠马身受重伤,势必让人心更乱,隆武这面大旗,郑芝龙就是想树,也未必能再树起来,尤其是两广,另立新君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的情况是,愿意归秦的人,基本都归秦了,那些跑到两广去的,大都是对朱明比较有感情的,因此招降起来比较难。如此便也正如司马安所说,他们另立新君的可能性将极大。

不过,两广也不可能全部是对朱明死忠的人。

据夜不收上报,两广总督丁魁楚此人就不是什么好鸟,恐怕对朱明就没那么忠诚;

丁魁楚自弘光朝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以来,日以享乐为事,家中养妻妾三四百人,积下资财数十仓。

两月之前,他又派水军到肇庆附近的羚羊峡,放干河水,在斧柯山下的老坑取砚石。其行政用人,皆以贿赂多寡为进退,实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之人。

只不过现在的两广也比较乱,丁魁楚虽为两广总督,真正掌握的地方也只有肇庆、梧州一带。

广州等地实际掌握在广东巡抚王化澄,布政使顾元镜、按察使林佳鼎等人手上。而广西的桂林、柳州等地,则掌控在广西巡抚瞿式耜手上。

不过丁魁楚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秦牧与众人商量一番后,决定先取丁魁楚,割断广西和广东,防止两股势力联到一起,这样一样,福建的变化,对两广的影响就能减小很多。

随后,秦牧亲自接见了郑解。直接对郑解说道:“本王可以接受郑芝龙归附,并同意封其为福建总兵,主理福建防务,按我大秦之制,将领不得插手地方政务,因此,福建将全部由本王派官治理。”

郑解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了清军准备大举南下的事情,态度也开始变得强硬起来,他答道:“我家平国公诚意归附,愿为秦国东南屏藩,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出产本就不丰,应留着福建养军之用,否则东南兵卒难以自安。”

秦牧听了冷笑说道:“郑解,你不要敬酒不喝喝罚酒。你当本王真的奈何不了你郑家吗?本王相信,荷兰人、葡萄牙人还有西班牙人,肯定对我大秦的贸易特权感兴趣,只要本王松松口,相信他们一定很愿意与本王合作,水陆两路夹击福建,真到那时,你自信郑家能保住福建?”

郑解听了心头暗惊,郑家控制东南航道,与西洋人有利益冲突,双方早有分争,现在秦牧控制着最富裕的江南和湖广,如果他答应给西洋人贸易特权,那么与西洋人达成同盟根本不成问题。

有西洋人加盟,郑家水师的优势将被抵消,陆军不算,光是水师,秦牧就足以与郑家一战了。

******************

ps:一天下来,会员点击才八十,这真的很让人沮丧,也不知道一天的订阅量满不满百,好吧,俺咬牙坚持下着,各位书友也请支持一下吧,打赏,月票,给点支持吧,不然真的很难坚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