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229章 商埠(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万一要是有人起了歹心,把水管都给偷走了,到时候怎么办?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说话是庄子里佃农的儿子许一鸣,他的话让施奕文愣住了,他想到当然不是地下的水管,而是将来的铁路,万一要是有人偷铁轨怎么办?

“按《大明律》,凡窃盗得财者,以一主为重,并脏论罪,为从者各减一等。按朝廷律令窃盗实为重罪,寻常人绝不敢轻易独犯。”

听着徐光启的解释,施奕文倒没有在意,他突然想到了后世铁路上的备用轨,就那么搁在路边,也没多少被偷,就是再往前满清那会,百姓穷得都揭瓦扒梁了,铁路不也好好的运行了,也没听说有百姓偷盗铁轨导致铁路运行不畅的。甚至一战那会铁价贵到几斤就换一块大洋的时候,也没见着那几条铁路被贪利的百姓给扒光了。

这脑子……施奕文在心底自嘲着自己在这胡思乱想时,那边就有人打趣道,

“一鸣啊,一鸣,你可真是一鸣惊人?这一斤铁才几文钱?水管埋得这么深,有这个功夫挖坑砸铁,还不如到工地上干上一天的活,指不定还轻松一点哪。”

“可不是,一鸣,况且水管一破水一流,流水也是要并脏的,为了几斤铁万一赔上性命,可就不值当了。”

见被众人打趣的许一鸣红了脸,施奕文便笑着说道。

“好了,一鸣也是好心提醒,咱们继续往前走,你们想想这自来水还有什么用处。”

还有什么用处。

当然是用来消防,古代的灭火措施有限,传统的扒钩、水桶、溅筒并不能处理现代工厂面临的消防隐患,也正因如此,在施奕文的规划中,他特意把自来水引入了工厂,毕竟无论是纱厂还是布碱,都有大量的棉花,而棉花本身又是易燃物,引入自来水管,也就可以安装消防栓,再加上油布消防软管、喷枪,基本上也就构成了的近乎于现代化的固定消防系统了。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等到自来水厂建成供水之后。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业已建成雏形的新村进行改进,增加下水道,下水道都是明挖埋渠,排水渠并不是后世常见的砖砌水渠加顶盖,而窖里烧出来的陶制下水道,相比于水泥砖彻下水道,这种下水道这个时代本身就有生产,而且成本也极为低廉。自然也就是直接拿来主义了。

当然,除了这个采用拿来主义之外,并不仅仅只是拿万历年间的东西,施奕文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空间,有了自来水,自然可以从空间里取来了全新的抽水马桶,甚至还有几十个公厕用的蹲便器,这些东西来自工厂的一间外租的仓库,数量不多,但勉强也够在厂子里建个现代化的公厕的。

其实相比于这种蹲便器,他更倾向那种大通道式的水箱定时冲洗的贴瓷专的老式公厕,但是为了培养习惯,准确的来说是为了让工人们享受到现代卫生的便利,进而在他们的家中修建厕所,施奕文还是决定使用这种“蹲坑”。冲洗厕所用的水是直接从河里抽来,储存在工厂里面的一个简易水塔里,甚至还解决了工厂的用水问题。

如果不是考虑到北方的沼气使用时间短,恐怕施奕文还会弄出一个沼气池,工厂里所有的污水都在这里进行处理。当然,在没有沼气的问题下也要考虑到排污问题,幸好对此,在空间的图书馆里,有太多的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可供借鉴,毕竟相比于城市,农村并没有资金维持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施,所以往往也是因陋就简,用几座化粪池配合以芦苇为主的湿地处理污水系统,所有的一切也就解决了。

对于此时的施奕文来说,似乎再也没有什么比他的“新村建设”更为重要的。

几乎每一天,新村都是渐渐成形。而在这个过程中,施奕文甚至又特意对新村附近的地块进行了规划,以新村附近的一片空地为核心进行了精心的规划和设计,从而构成一个商埠区。

之所以会规划商埠区,是因为在施奕文看来,随着工厂在卢沟河岸边的云集,未来势必会因为大量的工人以及其家庭的存在,而形成一个大型的市镇,与其等到将来杂乱的市镇成形后再建设,不如从现在开始规划建设,而规划中而整个商埠区的布局,也不同于大明传统的棋盘式格局,而是改成放射式的蛛网式道路。

在施奕文的规划之中,商埠区整个市街的中心点,就设在中央广场——那里是一个八卦形的大广场,以中心花园为太极“阴阳”两仪,按八卦方位向外辐射8条主街。这是施奕文借鉴了后世八卦城的设计,即便是从没有到过那里,但是那座城市依然让他印象自然,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拿来主义了。

“看来,要补补课了,学习一下建筑学了。”

在完成了商埠区规划之后,看着规划图纸,施奕文自言自语道。对于建筑他基本上就是个外行,也就是把“三角桁架”引入了这个时代,其实这也是必然,毕竟即便是铁路工地上同样也需要用到三角桁架——铁路桥就是另一种三角桁架结构。

可是除此之外,对于建筑,施奕文却完全是个外行。毕竟,他学的并不是建筑学的。

在空间的图书馆里,翻看形形色色的现代建筑,最后施奕文还是把目光放到了解放前的“新中式建筑”上,毕竟那种建筑更容易被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接受。

当然,不过即便是如此,那些高大的新中式建筑仍然让施奕文有所顾虑,毕竟,古代建房有明确的等级制度,甚至就连同房屋的间数、高度,甚至于就连同门窗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规定。

冒然建造这些大半采用民族风格,运用了钢筋混凝土作为梁柱等结构材料的新中式建筑合适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