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195章 民风初变 (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193章漏发了,已经重新补发)

改变,有时候是从一些很细微的小处开始的。

“爹……脚好痛……”

清晨,刚一起床,李芸就娇声喊道。

“痛也要裹,”

随着她的年岁的增大,缠足的痛苦越来越叫人难以忍受,走起路来轻轻的却仍是一瘸一瘸的,很不方便。有时候她会因为脚痛而哭哭啼啼,弄得做爹的好不心疼。女子从小缠脚仿佛是天经地义的,就象轱辘毕需缠着井绳。

为了那个什么“三寸金莲”还得赔上一辈子,倒不如趁早放了,一了百了。

为了女儿,当爹的可要冒天下之大不违了。

“放了它!”

心疼着女儿的李二虎,狠狠地盯着女儿的脚说道。

“那怎么行哟,以后谁要这样的大脚婆!”

媳妇立即在一旁反对着,当娘的心痛女儿,可却更关心女儿的终身大事。

“怎么不行?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

紧紧地搂着女儿,李二虎然后又笑着说道。

“丫头啊,大不了,以后去卢沟河边的厂子里做工,一个月能挣一两多银子,到时候还怕家不出去?那里头,还不要小脚婆娘呢!”

卢沟河边的厂子里不要小脚婆娘,只要天足。

对于卢沟河附近的十里八乡的百姓来说,这会早就已经不觉得的奇怪了,就像他们对于河边树起的大水车也不再感到奇怪一样。

在河水的冲击下,大水车转动着,水的力量通过传动轴被传到不远处的工厂里,在敞开窗的织布厂的车间里,工作很紧张,全车间是一个飞快的转轮。尽管窗户大敞着,可是车间里还是显得有些暗,不过对于正在织着布的女工们,倒并怎么在意。

她们的眼睛盯着在织布机中来回飞动的飞梭,这种新式织布机是卢沟铁工厂制造的,不仅有飞梭,而且还靠水轮带动,其实也就是旧式的大织布机加装了飞梭以及水轮而已。

对于从没有织过布的女工们来说,虽然她们的技术一般,但凭借着水力织布机,仍然织出了上等的“标布”,即便是那些从江南请来的织工也对此极为惊讶,水力织布机,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她们与江南织工之间的技术差距。

“徐家婶子,听说你想试试织斜纹布……”

即便是操作着织布布,也不妨碍女工们在干活的时候谈话。她们的嘴和手一样地忙,手着忙着干活,嘴上忙着聊天。

“就是试试,你没听徐管车说嘛,斜纹布比标布贵,要是织出了斜纹布,厂子里肯定会给奖金的,就像铁工厂一样。”

即便是在这家“鸿富布厂”,在某些管理上也是对标铁工厂,毕竟,对鸿富布厂的刘百涛来说,他从来没有管理工厂的经验,也从没有办过工厂,自然是采用了拿来主义,直接借鉴了卢沟铁工厂的管理模式。甚至还借鉴了给予技术创新工人以奖励的方法,以鼓励工人创新。

“嘿,你就等着挣那几十两银子哪!”

“可不是,好几十两,在厂子旁边盖一座房子都花不完……”

“哈哈,那可就好了,省得成天往家里赶了……”

“行了,行了,都别做白日梦了,好好的干活……”

车间的管车们大都是从江南请来的女工,只会在厂房里乱哄哄的时候才会轻轻说一两句。

就这样,女工们里继续忙活着,不过很快就大声的说起话来。

直到中午的时候,忽然伴随着一阵铜铃声呜,厂房里先是一一阵儿扰乱,织机声音低下去,低下去,人声占了上风。女工们纷纷提着空饭碗拥出了车间,杂乱地走到食堂那里,拥挤着在食堂排着队打饭。

这里的伙食倒也简单——一碗高梁米饭配上些青菜,再加上一碗青菜汤,当然,隔三差五的还能吃了一顿肉,尽管分量都是微乎其微的,不过即便是如此,仍然被认为是对工人待遇比较好的,来自附近乡村的妇女争相报名。

在厂子里的女工们吃饭的时候,在厂室里的刘百涛却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

“这,这算是什么事啊!”

长叹口气,刘百涛看着孙茂年说道。

“孙兄,你瞧瞧,咱们家的布,比江南的差吗?”

拿出一块布,刘百涛递给了过去。

“这可是上好的标布啊!”

作为布商的孙茂年,自然能看出来,鸿富布厂的标布不比江南的标布差。

“标布最是厚实耐磨,最受百姓欢迎,你这布可真不错,怎么会卖不掉呢?”

布卖不掉!

对于准备凭着布厂大展鸿图,当然也要大发横财的刘百涛来说,自然极为困惑。

“孙兄有所不知,鸿富布虽说在京城卖了不少,可是在蓟镇、在宣大却根本卖不动,那些标客,根本就不买咱们的布!”

刘百涛无奈的叹口气。他口中的“标客”不同于寻常布商,而是专门像宣大镇、蓟州镇等军镇运输棉布的商人,多年来,他们专门从江南贩运棉布,每年运贩棉布不下千百万匹,也正因如此,刘百涛才会一直想打通“标客”的门路,把布卖给这些豪商。

“你说吧,我这一匹布才三钱,他们从江南两钱买一匹,运到京城至少得三钱二分,可即便是如此,他们宁愿买江南的高价布,也不愿意买咱的布,这,这真是邪了门了!”

可不就是邪了门!

“那有人放着便宜的不买,偏偏买贵的。其实就是咱们卖三钱二分,他们也有赚头的,毕竟能省下不少时间。”

瞧着刘百涛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孙茂年皱了皱眉头,他不仅是布商,同样还是鸿富纱厂的股东,当初刘家要办布厂的时候,他同样也看到其中的厚利,自然乐意参股。

现在,听刘百涛这么一说,孙茂年便说道。

“那些标客和江南做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意,自然不可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的选择咱们,其实,咱们这布厂不靠他们一样能过活,毕竟,单就是京城就小百万人,咱们的布在京城不愁卖的,你说的是不是?”

“不成!”

眼睛猛的一瞪,刘百涛说道。

“咱们不能只盯着京城,你没瞧见,倪家也在河边办起了布厂了嘛,咱们这两个月是挣了银子,可别人也不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