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194章 京西路矿 (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第193章漏发了,已经补发)

伴随着一连串的巨响,成百上千吨的石块瞬间塌落下来。

曾经坚固的山体,在火药的作用下,就像豆腐块似的,被轻易的撕成了碎片,隐约的可以看到一条宽约一丈的道路,正在山谷间成形。

这条路的修建速度很快,尽管有山岭阻挡,但是却挡不住火药爆破作业,聚集在这里的路工们现在已经学会了火药爆破作业,其实这并不困难,甚至都不需要施奕文亲自教授他们,来自唐县铁矿的矿工们就带来了比较原始的爆破技术。

现在门头沟通往山外的道路,于其说是在筑路倒不如说是练习。这些路工们每天都用成吨的火药进行练习,练习着如何开山,如何使用火药,当然,将来他们还会成为矿工,在矿井内使用火药开采煤炭。

对于这一切,张维良感觉颇为新奇,而在新奇之余,又有些担心的说道。

“致远,修个路而已,至于这么大的动静吗?”

这会张维良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要扯上国公府,这么大的动静,必定会引起外界的注意,指不定现在京城里头,就已经有言官准备弹劾爷爷了。

“动静大?”

施奕文颇为无奈的笑了笑,指着已经开出的山路说道。

“要是动静不大,能开这么宽的山路吗?这翻山越岭的,不用火药开山肯定修不通路,路不通,这煤矿里的煤是运不出去的。煤运不出去,到时候,亏本的可不仅仅是我,益仁那边也是要亏本的。”

既然拉了英国公府,那门头沟煤矿以及铁路,自然都要让他们入股,国公府里出手倒也大方,直接拿出了十五万两现银从朱翊钧和施奕文的手里买走了两成的股份,对此,朱翊钧得知后,更是大叫着赚了,毕竟按施奕文的说法,煤矿和铁路他只投了不到三万两银子,不过几天的功夫就翻了两番,自然是赚了。

当然,张国公愿意掏腰包,而且掏十五万两,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个挣钱的生意,更因为这是交好皇帝的机会。

小皇帝和沉寂多年的英国公,再加上施奕文,就这么结成了一个“利益同盟”,当然这个同盟能否稳固,还得看所谓的“京西路矿公司”,能不能赚钱。

“致远,其实你知道的家祖对路矿公司能不能赚钱,并没有太多的要求。”

又一次,张维良道出了家里的想法,家里的想法很简单,这是他们结交皇帝的机机会,至于挣钱倒在其次。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当初,我们为什么要成立京西路矿公司?”

望着远处被爆破后的烟尘笼罩着山谷,施奕文继续说道。

“公司者,于《大同》《列词传》中云“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庄子称“积弊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是谓‘公司’,既然集数人之财成立公司,自然就是为了赢利。你说对不对?”

说话时,施奕文指着桌上的沙盘,对张维良说道。

“你看,从门头沟煤矿到京城一共需要修57里的铁路,这阵子,多亏了国公府出面,才把修路用的地给征齐了。”

有了英国公府作为合伙人,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并不是仅仅是因为征地时,国公府出面省去了许多麻烦,甚至就连同用人上,国公府也帮了大忙,就像现在主持修路的李瑞芝,就是国公府从工部都水清吏司挖来吏员,在大明路政基本上都是由工部都水清吏司负责,负责对道路桥梁的兴建维修,作为吏员的李瑞芝精通筑路,但却一直不受重用,只是普通小吏,所以才被被国公府挖过来。

而来的不仅只是李瑞芝一个人,他还带来了几个弟子,都是精通道路修筑以及桥梁建造的“工程师”,他们不能于普通的工匠,精通工程营造以及算术,甚至就在施奕文拿出半本《军用轻便铁路工程》,让他们参照书中修建轻便铁路的资料,修建这条铁路时,李瑞芝他们在惊讶于书中罗列的筑路、筑桥的方法以及算术的同时,迅速的掌握了其中的知识,这才是最为难得的。

如果没有国公府的帮忙,凭施奕文自己,恐怕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合适的人才,也正因如此,他才知道,古代中国同样有许多工程技术人才,就像在工部各司就有许多既不是官,也不是匠的“工程师”,除了都水清吏司外,像在营缮清吏司就有不少“建筑工程师”。

在工部实施工程时,官员负责监督管理,工匠干活,其中“吏”正是负责具体施工的工程师。不过那些“吏”大都是凭家传、师传的技术吃饭,这些技术还没有发展成为科学。

所以,施奕文才会特意要求他们在筑路时,把如何爆破作业,用药等都一一抄记下来,最后汇编成册,再进行具体研究,其实科学也正是这样的发展的起来。

“征地倒没什么难的,只要银子给足了,百姓自然愿意卖地,这事谁都能办好……”

扭头看着施奕文,张维良又一次看着沙盘,沙盘上的宛平城、京城都已经被移除了,那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从沙盘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条铁路线——两铁黑色的铁轨。现在这铁轨已经变成了木轨,浸煤焦油的木轨。

“致远,你这路,将来真的要换成铁轨吗?”

即便是现在路轨变成了包铁木轨,可是在张维良看来,仍然有些让人不可思议,尤其是在铁工厂看到那半里用于试验的木轨路后,看着几匹马轻易的拉动沉重的大车时,张维良仍然会觉得不太现实。

略点下头,施奕文微笑道。

“当然,”

手指在沙盘上的用铁丝铺成的铁路上轻轻划过的同时,施奕文对张维良解释道。

“铁路,是把煤炭运出去的关键,有了这条路,咱们就能源源不断的把煤,从门头沟运到京城,运到张家湾,现在是木轨的,可等时机成熟的时候,这就是咱们大明的第一条铁路……”

到那时,这条铁路将会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