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274章 脚踏实地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274章 脚踏实地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兰方市中心,建设部门的办公楼,一楼大厅里,陈克站在迎接的人堆里,旁边有三五个并列的同僚,谁都大气也不敢出,唯唯诺诺排好队,等着顾鲲的检阅。

他是兰方建设部门的一位处长,三十出头年纪,从90年代初就在这部门干,还不是处长,只是个副职,上面有正职,再往上才是大老板朱敬业,朱敬业倒台之后这几年,他才升到正处。

不过他的学历和能力还是不错的,他生在一个小康之家,年轻的时候出国留学念的书,是在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读的。这学历搬回兰方还是挺耀眼了,所以尽管不是朱敬业的嫡系,也能靠专业素质爬那么快。

兰方毕竟国家太小,所以为了管理国家,尽管不得不设置很多部,但部下面也就不存在司局了,命名上直辖的就是处,下面是科,三级管理层级就把所有的事儿处理了。

其实这也正常的,一个户籍人口不到十万、加上常住外劳最多二三十万、还有几十万游客的国家,能有多少公务?三级科层绝对能把事儿做完了,建设部门上上下下加起来也不满一百号全职工作人员。

朱敬业完蛋之后,大公殿下亲自空降了一个名义上的部职,但其实这儿已经被架空了,部级的副职放都懒得放了。这里连续三年都没什么活儿,大家平时例行公事向领导汇报一下,然后也就各自做自己的日常工作。

反正他们这三年处理的事情几乎就是修修危房、拆拆违章的建筑,偶尔招标个把新建的住宅小区和商业用地,其他权柄都被顾鲲新设的部门挖走了。

“今天顾爷居然想到烧我们这口冷灶了,估计是有脏活儿要干了吧。”陈克看着顾鲲一行到来,内心如是揣测,潜意识里决定好好表现一下,争取新主子的重用。

他身边的同僚就不一定个个那么有眼色了,大家都没那么敏感。

三年前的基建部,还是有几个有远大理想的高材生、并且也不是出自朱敬业的关系户嫡系。在那时候的部门里,陈克也不敢说自己的学历和做事能力就一定多么出类拔萃。

但时间是会消磨人的,一个部门冷灶架空了三年,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是会另谋高就的,甚至就有从基建部离职、放弃干部身份到民营的开发商那儿打工的——当然了,这里提到的“民营开发商”,自然就是顾鲲筹建的那些公司。

三年淘换下来,剩下的自然庸才和佛系居多。

“顾先生好,欢迎顾先生莅临视察工作。”挂名架空的本部门副职领导、一位姓孙的副部,率先带着下属问候了顾鲲,大伙儿按排练热烈鼓掌、一一鞠躬跟顾鲲点到即止地握个手,就跟新闻连播上那些被首长接见的场景差不多。

然后,孙副部就引着顾鲲进电梯,上楼,带到刚刚装饰过的基建部办公楼里最大的那间会议室,请顾鲲吩咐指示。

国家这么小,就没必要弄虚的了,顾鲲在长条会议桌的一头,金刀大马地往转椅上一座,稍微问了几句情况,就二郎腿一翘,还把下面那条腿直接搁到红木桌面上。

“今天来,废话少说,我想看看你们拟定了哪些市容改造的拆迁补偿方案,元宵节之后,我大婚的日子,应该就放出风声过了吧,已经给你们两个月时间准备了。”

孙副部立刻回头,吩咐手下那群处长:“去,立刻回办公室,把你们的草案、包括讨论过程的会议纪要,统统送过来。”

“这事儿是维保处的小蔡做的、不关我们事儿吧?”下属人堆中,一个姓刘的干部搓着手,下意识就撇清。他看起来已经有些秃顶了,起码四五十岁年纪,显然是很佛系想混退休。他口中提到的小蔡名叫蔡辉,三十五岁光景,正是维保处的正职。

基建部有好多处,市容提升按理只是其中一个处分管的。但是鉴于这几年这里没什么活,其他处闲着也是闲着,就拿一点微薄的工资也不想多做事,这就有点过分了。

顾鲲看都没看这种小虾米,似乎没听到他说话,头和视线的角度都懒得哪怕略微偏斜。

然而站在顾鲲身边的女秘书莎拉诺娃,却已经太了解顾鲲的小习惯了,她在内心不禁哂笑悲悯了一声那个错亿了的可怜虫。

机会果然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孙副部后面站了一排五个处,正副职加起来十几号人,几分钟后只拿来了四套方案,其余人都没准备。有些处还是正职没动弹、旁边个别有野心的副职暗暗用业余时间准备的企划案。

陈克也在这四个有准备的人当中,他暗暗庆幸,看来自己这三年“老板不在依然慎独”的努力,终于到了收获福报的时候了。

他趁机偷眼观察了一下旁边,除了维保处的蔡处长之外,另外两个有准备的人,一个是规划处的副职,姓许;还有个是财务处的林处长。

看样子,不管最后哪一份方案胜出,规划处的正职肯定是完蛋了。他的副手平时都有准备,他却没准备,哪怕他副手的方案没选上,顾爷应该也不会留尸位素餐的人吧。

“你们四个留下,其他人解散吧。”顾鲲把腿从桌面上拿下来,准备认真看一看。

一群佛系龙套悄无声息地退下。

顾鲲先展开了正牌的维保处的方案,稍微看了几眼,就提出了问题:

“元宵节的时候,我是不是让人吩咐过,就算拆迁,也要保证本国国籍公民都有房子住,凡是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先进的市容治理经验的,我们也要借鉴。”

“是的,是有这样的指示。”孙副部先代替下属们回答了,因为顾鲲当初的建议并没有有以实质的文件落实交代下来,但他知道顾鲲确实在某些场合非正式地这么说过,那他作为基建部这边挂名的负责人就该认,免得下属不知死活扯皮。

这没什么好扯皮的,顾爷放过的话,你没听见或者你忘了,那也是你的错。

顾鲲点点头,扭头看向那位维保处的蔡辉蔡处长,问道:“那你们对香江那边的新界‘丁权’补贴方案研究得怎么样?你觉得可以怎么借鉴、学习,稳定我们的土地供应,又确保未来房价稳定?”

蔡辉精神微微一凛,连忙抖擞着回答:“我研究过他们的补贴方案,这种方案,主要是为了规范农民和渔民将产业用地胡乱规划挪用为建筑用地,胡乱增加建筑土地供给。

所以,农民的房子被拆迁时肯定要足额补偿、让他们自愿置换。除了住宅对住宅的对口补偿之外,还应该有人头补偿,奖励他们‘不把私有的农用地变为住宅地’。之前最仁政的措施,是每个人头补偿七百平尺的许可占地建积、最多盖楼不超过三层。

也就是农民或者渔民放弃把原本非住宅用的土地改为住宅的尝试,可以给他们最多占地700尺、建筑面积2100平尺的盖房许可权,而且盖出来的房子允许进入商品房流通领域交易套现。”

顾鲲之所以这个问题要首先提出来问,当然是因为兰方也是土地私有的国家,而且历史上被布列塔尼奴役过一些年,因此地皮的权属性质遗留问题,跟香江和李家坡是比较类似的。现在要建设从头到脚的土豪国家,从规划上整体升级、明确,是免不了的。

否则最终只会形成一个一边是金碧辉煌、另一边是无序杂乱贫民窟的怪胎。

“那你们现在的补偿是怎么算的?你直接说吧,我懒得方案里一夜也找。”顾鲲一边翻看,一边追问。

蔡辉连忙斗胆上前两步,把顾鲲手中的方案翻到某一页:“我们也考虑了兰方确实地皮远不如香江和李家坡值钱,所以补偿额度给的多了点。为了收回土地用途规划权,我们给每个国籍公民人口200平米占地面积、600平米建筑面积的自建权补偿。

这个面积许可数字,大约是香江农民的三倍了,香江农民当初都已经感恩戴德,我们肯定也没问题的。平米跟平尺的换算大约是11倍嘛,200平米基本上等于2100平尺,不就是他们700平尺的三倍。”

顾鲲看了一下,眼神微微嫌弃地提醒:“说话就好好说,别乱翻。你们开会汇报不会用投影仪的吗?你们这个方案,就我手上这一份?”

蔡辉缩了一下脖子,意识到自己失礼了,开会太不正规,连忙退下去,表示他还复印了好几分,立刻让人拿来,还让工作人员架好了投影仪。

直接翻老板手上在看的东西,那也太失礼,太不商务了,果然是几年没烧的懒散冷灶部门,一点商务礼仪都没了。

顾鲲趁机又深入看了一会儿,总觉得还是太粗糙:“我认为不行,你们这就是照抄,没有考虑怎么落地,给的选项太少了——只是允许大家择地另外自建,地怎么择,你们给全市规划地块分级了么?

另外,我们这儿的地产市场成熟程度,怎么能跟香江、李家坡比?施工力量有那么配套那么标准化吗?让他们自筹,缺少造价统一谈判,还不给‘用多余土地换施工费用’的标准合同、标准置换价格,这事儿猴年马月才能推进下去?”

蔡辉一脸难色:“这……我们这几年也没有工程造价的评估基准价定价权了,这些只能放权让企业去决定。”

这他是真没办法,谁让当初朱敬业掌握这个部门的时候,工程价格体系太随性了呢,现在也没个参考也没个决定权。

顾鲲摇摇头。

一旁的陈克咬了咬牙,觉得是个机会,冒险谏言道:“顾先生,您不如看看这份方案,给了好几个置换选项……虽然不一定合理,但可以做个参考。而且我相信,如果其中某个选项特别不划算,只要选择权给了大众,他们会用脚选出最实惠的方案的。”

顾鲲瞥了对方一眼,觉得这个中年人似乎相对靠谱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