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267章 寒冬中的难兄难弟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267章 寒冬中的难兄难弟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历史上那些吃S装疯卖傻的名人,当然不是因为S好吃,那就是为了求活命,是战忽工作的一部分。

所以顾鲲当然能分得清,某些跪舔大洋国的个别特定文科专业,他们存在的价值、不停**文叫嚣的价值,就是让大洋国人相信华人民间有多么亲洋,说不定能多拉点外资,多增进一下全球化贸易。

这就够了。

兰方又没有那方面的需求,他怎么会自找麻烦设那些搞笑专业呢。

所以这场答谢酒宴,注定不能是所有人都满意了。不过顾鲲还算有涵养,他始终对那些推销失败的顶级名校的理工科专业保持了敬畏,这一点是不会改的,他答应捐的专项科研经费,也还是会捐的,只不过会派人严格监督,确保用在顾鲲愿意捐的专业上。

“小顾,你脾气见涨啊,这么跟吕校长说话,虽然我知道你不怕得罪人。”在顾鲲这边消停后,母校的徐校长表情略微尴尬但又期待地走过来。

顾鲲微笑着说:“我也没得罪他本人吧?只是把利益说开了,吕校长本人的专业我还是很钦佩的,他也是到了那个位置上,不得不争取,我跟他没有私人恩怨,我相信他不会记恨的,还会继续跟我合作。”

真实世界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脸面和恩怨。

尤其当丢人不是当众丢的情况下,成熟的统治者都会假装自己没丢过脸,不可能跟玄幻小说那样非得鱼死网破分个是非。

……

答谢宴会顺利结束,几天之后,“兰方交大”的校名就先竖了起来。作为一个事业法人,在兰方国内得到了正式注册。

兰方那边立刻开始推进各项建设,这事儿有顾鲲的交代,所以地皮的划拨早已完成。三通一平的土地基础开发,也早就在顾鲲这边敲定之前,就并行搞起来了。

虽说是要建设一座每年招生1200人左右的精英大学,但考虑到兰方的高中毕业生规模都要三年后才达到巅峰期,所以兰方交大只要在2004年实现1200人每届办学规模就可以了。

而且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都塞满1200多人、全校达到5000人规模,那都是2007年的事儿了。毕竟04到06年高年级都还空着呢。

这就给了顾鲲充分的建设时间,校园建筑这些不用一步到位,今年9月份的时候,先找个两栋现成的教学楼、凑个500名学生的规模,把第一批班凑起来就行了。

到时候从兰方今年的500多名高中毕业生里,招200个大一新生,再从华夏国内招200名大一留学生。再跟沪江交大弄个交流生项目,把包括朱悠然在内的100个大二学生挪到兰方交大去委培、将来发双校联名的交流生文凭,这事儿不就成了么。(也就是办学第一年就有400个大一新生,100个大二交流生)

第一年需要的老师也就七八十人的规模,非常好安置,大学老师属于高级人才,他们如果想入兰方国籍的话,顾鲲也会让兰方的有关部门特批的,将来这些人也可以享受兰方的国民高福利。

料理完这些,时间已经是4月中旬,顾鲲觉得差不多该回国了。

“我最后陪你几天,就该回去主持建校和市容城建、昭明宫博物院这些事儿了。好好念书,别总是想我,每天可以打电话的,7月份暑假你就能回来了,还剩两个半月而已,以后就可以在兰方读完剩下的三年了,我们就可以一直在一起。”

临行前的最后几个夜晚,顾鲲当然也要卖力安抚成亲才两个月的新婚妻子,让朱悠然忍一忍。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正事儿要紧。”朱悠然非常懂事。

……

第二天,起床吃早餐的时候,顾鲲就吩咐女秘书沙拉诺娃,去联系一下本地的空管部门,申请航线,看哪天浦东机场能够分配出航线和跑道资源,让顾鲲的专机过来接机。

顾鲲当初买“朱森号”游艇的时候,就一并买了那些迈巴赫豪车与空客A330的豪华专机,A330的交付时间其实还比“朱森号”早一些。

毕竟A330当时已经是空客卖了七八年的成熟机型了,只要找一架产线上刚下来的新货、做点内部装修就能交付,周期自然短。

只可惜,顾鲲出国常年还是靠“朱森号”游艇,A330却几乎在冷宫里吃了一年的灰,这主要是为了安全——从国际法上来说,船舶与航空器是一国领土的延伸。

他呆在自己的游艇上不上岸,去挪威去澳洲他们就不能拿顾鲲怎么样,不能上船搞事情。飞机呢,终究是续航待机的能力不够,油没了就得停,又不方便连续多天吃住在飞机上,顾鲲也就只有来那些安全友好的国家时才用专机。

当然这次来的时候坐游艇是意外,谁让他要度蜜月呢,回去的时候就可以专机伺候了。

沙拉诺娃联系了一下之后,有些不好意思地回报:“亲,空管那边说还要两天后才能给航线和跑道呢,我们加塞太仓促了。您要是不满意,我再想办法找资源托关系……”

顾鲲拿餐巾抹了抹嘴:“不用搞特殊,那就再过几天吧,我就当多陪陪悠然。要是急的话,前几天我就关照你了。”

说完后,顾鲲抿了一口乌龙茶,补充了一句吩咐:“对了,这段时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没有什么生意上的伙伴找过我?我抽空处理几个吧。”

顾鲲知道他只要来大陆,肯定是有人会找他的,别的不说,那些接受过他风险投资的互联网企业老板,肯定希望他过去莅临视察,而COSCO、华海油这些合作伙伴,肯定也会有需求。

无非是顾鲲不想处理,都丢给身边人处理了,那些考察被投资对象的事儿,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做了无非安心点,更好地掌握对方的动向,放置不管无非也就是增长发展方面野性一点,没有投资者约束。

顾鲲喜欢放置。

“好的我这就帮您整理,这些天邀请函邮件其实早就堆满了,我按照重要程度优先级排给您吧。”莎拉诺娃干练地答应,一看就是有事秘书干的好苗子。

不一会儿,顾鲲吃好早餐换好正装,莎拉诺娃就把清单拉出来了,顾鲲仔细浏览了一遍。

果然,如今距离互联网泡沫彻底破尽、进入“绝对寒冬”已经有半年了,他投过的几家公司,明显都在去芜存菁、自我调整,彻底转入了降低资金燃烧率的过冬状态。

阿狸巴巴的马风邀请顾鲲去方舟市考察一下公司的最新情况,似乎也不排除让顾鲲按照原估值再追加点钱储备过冬的意思。

第一次邀约是一周前就发过来的,当时莎拉诺娃跟顾鲲随口提了一嘴,顾鲲下意识吩咐了回复方式:在邮件里表示“信任和安抚”即可,不想见。

主要是顾鲲自己也不是太懂电商创业和经营,他不想改变历史,只给马风信心,就是最好的选择。

谁知马风被拒了之后,过了一周又发了要约来了,说他会来沪江这边的总部,并且考虑把这边的公司经营场所、办事处这些都关了,节约资金,与此同时,想“主动顺便拜访一下投资人”。

这次不是邀请顾鲲去方舟市,而是马风亲自到沪江来,不用耽误顾鲲多少时间,再推拒不见貌似有点伤交情。

顾鲲也依稀记得,历史上阿狸巴巴最初创业的时候,确实是在方舟市马风自己位于湖畔花园的房子里搞的。

但是后来随着拿到了孙正意的两千万美刀投资后,一度意气风发想要做大的马风,也稍微飘过一阵子,在寒冬到来前在沪江这边也租了办公场所,考虑过双总部甚至把总部搬过来,觉得“搞电子商务就是要在沪江这样的一线国际化大都市,方舟市那种小地方没前途”。

只是这边租了办公装修了之后,寒冬很快就来了,熬了两年发现在沪江不受待见,马风才灰溜溜又回老家了。如今这一世,孙正意的钱变成了顾鲲的钱,但对于历史轨迹似乎没什么影响。该走的还是要走,而且似乎变得更加果断、更加早走了。

马风这次来,应该还会顺便就“双总部决策失误、浪费了钱”的事儿道个歉吧。

看完了马风的求见邮件,顾鲲继续往下拉,梳理了一下之后,发现还有一个比较迫切的需求。

是之前投资的众联游戏的鲍老板想见一见,找顾鲲拉点钱,想在寒冬中逆势而上开新项目。

“互联网寒冬这么猛烈,他一个做免费棋牌游戏平台的公司,开什么新项目?靠,不会是看别人做卖点卡的网游赚钱了,他眼红吧。罢了,也见一见吧,实在不行就敲打敲打。”

顾鲲沉吟了一下,还是觉的给个机会见一下。

众联游戏的鲍老板,之前顾鲲都没怎么见,只是搞财务性投资为主。顾鲲手上的众联股权都是99年盈科数码崩盘时,汇丰银行强制执行拍卖会上分来的。

不过顾鲲也知道鲍老板这人的一点底细,他是东海省本地人,在方舟大学念的本科,所以跟马风也算是老乡了。虽然众联游戏注册在京城,但鲍老板在方舟市还是有不少办事机构的,来沪江也很方便,大家都是一个派系。

“莎拉,明天我在‘朱森号’上请客,人不多,就俩。”

“好的我这就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