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266章 演着演着自己当真了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266章 演着演着自己当真了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天呐?捐款五亿美元?”

“真的是五亿美元,我还以为小道消息注水了呢。”

“这……就不是一年全校预算那么简单了吧?这起码整整全校两年的预算了!徐校长真是捡到宝了。”

且不论顾鲲宣布了捐款金额后,台上那些衮衮诸公是什么反应,至少台下的数千上万学弟学妹们,是瞬间暗流涌动式沸腾,窃窃私语为吃到了大瓜而感慨不已。

之所以是“暗流涌动式的沸腾”,当然是因为他们毕竟还得遵守纪律和仪态,那都是仪式前老师们特地关照过的。要是直接当众失礼乱糟糟的,多丢交大的面子。

除了本校学弟学妹们之外,今天其实也有一些外校的学生社团代表来参加捐款典礼——主要从是那些将来会跟交大一起出力、帮兰方人联合办学的学校来的,也就是沪江外国语和华师、沪江海事这些。

对于这些学校的同学而言,他们则是叹息“为什么我们不考个好点的学校,有个顾鲲那么牛逼的校友。”

还有极个别跟未来交流计划没什么交集的复旦之类名校来的(同济的建筑学院最终还是跟兰方交大的建校有了一些交集,将来会在兰方开一些建筑系类的专业,所以同济也从徐校长手里分润到了一小部分好处),则是愤愤不平,他们的学校招牌当然比交大还要好,为什么当年就没抢到顾鲲这样的留学生生源呢?

“学校那帮搞留学生工作的,真是尸位素餐!顾鲲这样的优质资源,六年前也不算太白手起家了吧?听说当时他几百万人民币家产还是有的,看有些人偷偷写的《顾鲲传》上说。

当时他有好几条几百吨的渔船船队了,十七八岁白手起家能奋斗成这样的,能是易于之辈?留学生招生办的人真是眼神怎么长的哦!”

那几个观礼的复旦学生代表扼腕叹息不已,他们是所在学校的学生会新闻部的,纯粹为了校报校台的采稿工作才来的。

至于他们口中提到的《顾鲲传》,其实并没有任何顾鲲本人授权,完全是江湖路边社的野路子写手为了蹭热度写的商业类书籍。里面很多语录都是假的,但好歹一些可以查到的历史资料还是真的,所以关于“顾鲲九几年有多少可以查到的财产”这些数据的复盘,倒也靠谱。

以至于如今在华夏商界,或是对顾鲲比较感兴趣的人,都是人手一本《顾鲲传》,把顾鲲某年至少有多少公开财产了解得恨透——偏偏这些《顾鲲传》还有好多版本,好多不同的人在完全没有串谋的情况下各自独立完成的。仔细想想倒也正常,那么好的生意扑街文人们怎么会放过呢,有钱大家薅呗。

看到那几个复旦生扼腕,旁边的本校新闻生倒是很得意,不过面子上还谦虚:“这有什么?你们也太杞人忧天了,捐款是学校的,关我们学生什么事,我们又没好处,肉食者谋之把~”

交大新闻生嘴里是这么说着客气话,但谁都看得出来他们的深色表情其实是得意的。复旦新闻生被这么一安慰,更加不快了,内心偷偷暗骂:

“得了便宜还卖乖!谁说学生没好处的?!明明打听到交大要出新的优待,以后全校师生每个月补贴200块饭卡钱,贫困生还更多,光这一项就很实惠了有木有!”

2001年的物价,沪江这种一线城市,大约是猪肉六七块钱一斤的样子,学校里本来就有物价补贴,所以一个月200块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少了。学生的普遍生活费一个月也就三五百(贫困生不算,以本地人为准)

但是仔细想想,顾鲲的5亿美元相当于40亿人民币,光利息都值一年两三个亿了(按01年利率)。全校一万七八千人,每人每月200一年2400,给师生生活补贴也就一年四千来万,还不到捐款每年利息的两成。

所以不管徐校长怎么分配,这点小恩小惠绝对是应该拿出来,也拿得出来的。

事实上,在徐校长的计划里,用于改善师生生活福利的支出,总额大约能有饭卡补贴的两三倍之多,其他都是用在更隐性的地方,所以暂时外校的人没打听到罢了。

总的原则就是“按照顾鲲捐款每年理论上能产生利息的一半,花在师生的生活福利上”(这些钱当然不会全部存起来,有一些是要短期内就投入使用掉的,剩余一部分会成立一个基金,把基金运营收益拿出来补贴校用。所以对利息的计算只是理论上的)

其他学校的同学羡慕嫉妒恨也就不奇怪了。

……

典礼在一篇压抑的惊呼点赞中结束,顾鲲立刻被徐校长和其他几位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兄弟院校的领导,簇拥着去参加庆祝酒会。

至于那一万八千名师生,今天都拿到了一张面额100块的食堂消费券,可以去点一些好的搓一顿庆祝一下。(顾鲲已经提前把200万人民币付给了交大的食堂,就为了今天这一天的开销,所以这些消费券的钱并不存在“通货膨胀”)

本来严格来说这种场合,答谢宴肯定要校方办。但谁让顾鲲钱多得花不完呢,所以在顾鲲坚持‘不用任何公家的款项吃喝’的高风亮节下,大家都接受了去顾鲲的主场的要求。

说是顾鲲的主场,其实也就是“朱森号”游艇上罢了。顾鲲也没刻意奢靡,只是拿了船上养着的海鲜、包括前些日子从海参崴回来时的北海道参、帝王蟹、北极鳕之类,和船上的其他冷冻冷藏食材,用来待客,算得上是质朴了。

一行人当中身份最显要的一小撮,可以坐顾鲲保镖们坐的工具车罗罗,其他就自行找本单位公车解决,反正他们来参加典礼的时候都有车的。

看到顾鲲的米-26和EC-135H直升机,以及观赏了“朱森号”的内景时,一众校长们和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们,自然免不了又是一堆惊艳莫名,如登仙界。

答谢酒宴上的酒也不是什么有名的好酒,只是一些普通的意大利托斯卡纳葡萄酒,瓶子上标签有些都没贴,有些则是显得很简陋,甚至有炭条随手写画的标签。

不过有个别跟顾鲲关系好的,私下里一问,才知道这些酒的底蕴。

“也没啥,这不是我去年收购了意大利大牌古驰么,古驰CEO索雷非要撺掇我在厄尔巴岛买个酒庄,我脑子一热没想就买了。听说那是190年前第一次囚禁拿破仑的地方,挺有历史底蕴的,加上那儿确实是托斯卡纳葡萄酒最好的产区,我喝着也不错,凑合喝吧。”

这话顾鲲就是随口回答,但一听就回答得很有底蕴。

拉菲哥是喝不起么?当然不是!82年的哥想喝就能当水喝。

关键是哥不需要追捧这些,就身边人喝惯了的,随手拿来喝,不讲究!

校长们肃然起敬,顿时觉得杯子里的红酒口味愈发有底蕴了。

酒过三巡、各色高档应季海鲜享用过一遍,顾鲲就显露出他就事论事、平易近人的好处来了。

今天的答谢宴会本来就不是什么很正式的场合,又没有社会地位很高不能失礼的客人,顾鲲这种大忙人,就趁着酒桌上,把他要筹建的“兰方交大”的最终院系专业设置,统统给确认了。

凡是涉及到的兄弟院校、该出师资力量支持的,也都在酒桌上一口价,把调度多少教授多少讲师助教配合兰方办学、提供多少软件支持,一并敲定清楚。

这办事效率,不得不让人感慨外国的私人老板,就是比那些文绉绉走官面文章的要雷厉风行。

“基本就这么定了,未来三年,扩张到总招生规模为每年1200人,文科400人,理科400人,工科400人。

文科当中的旅游管理100人、酒店管理50人,公共管理50人,三个专业开八个班,师资软件全靠师大的朋友捧场了。外语专业,国际关系,文学、历史,这些专业100人四个班,靠沪外提供师资。交大负责剩下的100人文科品类……”

“工科400人,除了部分海事实习师资由沪海事提供,其他全部交大系解决,哦,对了,土木建筑和公共工程类的,同济建院可别掉链子——

卢校长,别急,你们沪江海事我将来还会上门求助的,我后来想了想,海事专业还是放在专门的专科学校办比较好,不适合放在本科大学里,我到时候会在兰方再另外筹备一所专科的,届时还要多多仰赖了。”

顾鲲谈笑间就把利益分配确认清楚了,他提到的卢校长是沪江海事专科学院的校长,对方一开始还以为顾鲲改主意把他晾下了,听了解释才把心放下。

顾鲲这般处置,也让一些纯粹来旁听混脸熟、但没机会参与的学校的领导,有些眼红。

尽管他们都知道改变顾鲲想法的机会不大,但还是有些人禁不住蠢蠢欲动想向顾鲲推销:

“顾先生,你们兰方如今发展势头这么好,设置专业不能那么功利的,有些厚积薄发的专业,你们也可以考虑,又不是差钱。”

顾鲲定睛一看,对方是本市排名第一的大学的领导,所以倒也不想得罪,只是借机装着酒劲:“多谢关心了,贵校的理科各专业的诸位教授,以及他们的成果,我素来是非常敬重的。

只可惜兰方国小力弱,这辈子也搞不了基础科学的研究了,回头我有机会了解一下他们的项目,看看有什么确实对全人类有贡献潜力的,我专款专用捐个几百千把万美元——大家也就一起喝几杯的交情,就值这么多了。”

顾鲲借着酒劲说这话,是不太得罪人的,别人也不好跟喝多了的计较,正好借机下台阶。

只是对方还有些不甘心:“我们的基础科学研究你用不上,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强项的那些文科专业的呀,比如我们的新闻专业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你们不是也需要媒体工作者么。”

顾鲲不由哈哈大笑:“我们兰方已经很弱小了,很不起眼了,不需要再用这种方式来示弱展示自己的人畜无害。谢了,就这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