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120章 轻松跑路(东南亚金融危机部分剧情完)

还清所有杠杆后,顾鲲在场内只剩下了400亿美元规模的筹码,总算是比他最高位的时候瘦身了一大半。

实现这一步之后,他就再也不怕什么新的国际空头反应过来,然后做空对赌爆他仓了。

不过这最后的400亿美元筹码,也是最难出货的,至少今年之内是不可能跑了。

网络电讯传媒股的板块,捏到99年互联网概念泡沫高峰时才能走,几乎是必然的了。不过这部分捏久了好歹还算是有好处,因为到时候肯定能比现在的泡沫还大。

顾鲲目前手头的400亿筹码里,网络电讯股累计是140亿美元,地产股和其他杂碎加起来260~280亿。

按照历史的发展,明年这时候光是香江电讯一只股票就能价值120亿美元(但顾鲲并没有收购到香江电讯的全部股份,因为这个股票没有私有化,顾鲲也不想退市。他目前只是举牌的第一大股东。)

盈科数码历史上峰值能到5800亿港币,折700多亿美元——不过顾鲲倒是没指望盈科数码这一世还能被炒到那么高。

因为原本历史上的盈科数码之所以资本运作那么狠,完全是因为那是李家人烘托的泡沫。如今顾鲲已经把流通股市场上的盈科数码买得差不多了,李家人手上剩下的只是那些非流通股,所以李家持股比例比另一个时空少了好几成。

这种情况下,顾鲲很清醒,他知道李二公子或许依然会拉升盈科数码套现,但绝对不会有原本历史上那么死命卖力。

毕竟拉高了之后顾鲲也能跟着喝几口汤,李家人干活顾家人拿钱,天下哪有那么好事?

充其量只会不花本钱地拉一拉。

但不管怎么说,顾鲲估摸着,他手头这批现值140亿美元的网络电讯股,明年市值虚高时可能能到300亿美元以上,哪怕套现卖出至少也能卖200多亿。

所以这部分只要解决了杠杆强制平仓的问题,那就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最后真正的硬骨头,是那260~280亿美元的地产股。

这些东西是真正的老大难。

因为虽然它们目前确实是值这个价的,但顾鲲知道香江的房地产未来起码低迷五年,这个行业总的来说没有前景。

即使五年之后,房地产如历史惯性那样重新回暖,但因为房价太高,香江的楼市永远不可能恢复流动性了,属于典型的“有价无市”,价格很高,成交量很萎靡,没人买得起。

同理,别看后世某些香江首富的地产公司市值很高,那个同样是比较虚的,是靠卖不出去的高价地产存量在撑着账面财富。

所以,地产股是必须跑的。

或许不是今年下半年跑,因为今年下半年市面上所有的热钱都被顾鲲其他容易跑的板块吸走了,这时候再强卖地产股容易把股价打崩得不偿失。

但明年上半年,其他板块跑完之后、网络电讯尚未开跑之间,这半年多的时间差里,顾鲲必须利用起来,尽量把香江地产公司的股票统统卖完。

管你什么和记黄埔还是长江实业,通通不要。

……

硬骨头再硬总得啃,老板搞不定就让被委托人想办法。

梁劲松对于顾鲲“年底开始要准备加速跑掉地产股”的布局,也是颇觉一个头两个大。

因为梁劲松毕竟是香江本地人,他对香江的很多产业是有惯性的感情的。

98年这个节骨眼上,虽然香江房价比去年刚回归的时候下跌了一成多,但大多数人并不觉得这会是一个房地产就此萎靡的转折点。

相反,包括梁劲松这样的金融财政精英,到李老板郑老板那些地产大亨,都反而在幻想着一种“薄利多销”的前景。

没办法,谁让历史从来没有这方面的先例呢。

“薄利多销”在任何其他经济领域都是适用的,价格下跌的时候销量肯定会上去,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常识。

至于曰本人在五六年前,倒是经历过一波“价格暴跌后,成交量也暴跌”的例子。但98年的香江人从来不把曰本人的经验为普遍法则,反而认为那不过是“房地产泡沫总体崩溃”后导致的个案。

而香江的地产可不存在“泡沫被瞬间刺破”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如今的房价下跌,不过是回归之后当局每年可以卖的土地数量涨了几倍,是正常的“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跌”,是健康的。

人民还不应该赶紧来买买买?

98年的房地产市场,除了曰本这些崩盘型的之外,确实少有“房价跌了就不买”的先例,大家看不明白也没办法。

可顾鲲是什么年代回来的?他是最了解“房地产刚需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

别说什么买房是刚需!丈母娘逼买房是刚需!都是扯淡!

充其量只能说“有房子住”是刚需,但“买”这个动作绝对不是刚需!

只要房价看起来会跌,一堆儿曾经信誓旦旦说是刚需的人,都会瞬间选择只租不买。

反正又不会涨,买个屁啊!

房子的消费属性,只在住和租这两个环节存在。而到了买这个动词,别怀疑,丝毫消费冲动都不含,100%纯粹只是投资。

所以,顾鲲知道,“泡沫没破,只是理性下跌”的楼市,也是会没人捧场的。

他在这一点上比梁劲松坚定,比其他香江投资大亨坚定,就足够占到很大优势了。

这至少能让顾鲲在撤走的时候,决心比别人大好几倍。

“……反正不管你怎么想,我就是要地产股按照这个速度跑掉!你可以做的,不是帮我纠正我的决策,最多只是告诉我,如果我坚持这么干,会损失几成市值——也就是说,你的职责,是让我用尽可能少的损失,把钱套现出来。”

不管梁劲松是否理解,顾鲲把上述道理拐弯抹角说清之后,就直接这样死硬下命令了。

梁劲松只能无奈地耸耸肩:“好吧,既然你愿意为这个决策承担一切后果,我帮你执行就是了,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

我们按照最简单的算法,您当初建仓这些地产股的时候,普遍是在七八千点的点位。而现在还剩一万三,我们平均来算,我能够把这260~280亿市值的地产股,变现150~170亿美元,那就是极限了。也就是说,最坏的情况下,那你要做好损失110亿市值、把股票变回钱的打算!

相当于你在地产股领域,只是白白进来赚了一圈,稍微赚了点辛苦钱而已。没什么重大的收获,无非是快意恩仇了一把,干掉了索罗斯。”

严格来说,哪怕只是不赚钱或者微赚,但是能确保干掉索罗斯,那也算是可以接受的了。

而且,顾鲲也不是真的不赚,只是生意掰开了揉碎了看,有一部分不怎么赚罢了。

他在香江的航运金融股和科技股方面,都是已经赚到了钱,或者很稳确保即将要赚。而地产股则是作为断后阻击追兵的,跑路的时候让战友先跑。

哪怕是战神,也不能要求部队的每个部分,战损交换比都比敌人高吧。撤退时断后部队的牺牲,那也是为了全体大局。

只是因为梁劲松素来以“香江一流基金总裁”的身份自居,所以要求高了点,觉得仅仅打成这样有点丢人。

双方具体讨论了好多草案,也没什么太好的思路,始终觉得要撤走,减计百亿市值是免不了的。

最后,实在逼急了的梁劲松灵光一闪,一咬牙一跺脚:“要是实在不行,我们只能‘勇士杀了恶龙,然后自己也长出鳞片’了,大不了,我们干掉索罗斯之后,就学习索罗斯呗。”

顾鲲眉毛一挑:“什么意思?说具体点儿。”

梁劲松嗤笑着耸耸肩你:“还能有什么意思?很明显了。比如,我们明年上半年计划要集中撤出资金的时候,再想办法诱导一波汇股联动,找诱因诱使银行降息、债券降息、把更多圈外热钱引进股市,然后我们跑呗。”

严格来说,梁劲松的这个逆向思维,跟索罗斯还是不一样的。

因为索罗斯是诱导加息压低股价、然后做空。

梁劲松拍脑门的这个计划是诱导降息抬高股价,然后趁着别人做多时跑路套现。

而且他显然更发散,不一定要银行降息,债券也行。

总之就是“找一个降低香江本土金融市场上,其他品类的吸引力,变相显得股市吸引力高”罢了。

很常见的思维。

顾鲲想了想,点评道:“要多市场联动、吸引热钱进股市啊……思路倒是很中规中矩,但是我们灭了索罗斯再学索罗斯,有点丢人。同样的招数再来,招的仇恨也太多了,我多年建立起来的好名声败坏了不说,效果还容易被人警觉提防……

我看不如这样吧,既然你想到了汇股联动债股联动,咱就不如直接搞房股联动好了——房价继续下跌,而且下跌幅度变大,这个预期在香江投资界持有的人很少,如今几乎只有我持有。那咱就贯彻到底,到时候制造一些对房价泡沫的恐慌,把炒房资金吸引到炒股市场来。

如果李老板他们不希望房地产市场恐慌,不希望地产股恐慌,就让他们自己股权质押融资弄更多钱来托盘好了。”

房股联动,这在后世华夏内地是屡见不鲜的老招式了。每次房价滞涨利空的消息来时,闲不住躁动的钱就会往股市涌,然后股票就会迎来一波普涨。

这也算是一种未来华夏特色的金融联动了,连房子都能和债汇股一起,成为一种纯金融品联动起来。

梁劲松有些懵逼:“唱衰房地产来唱多房地产股?你不是开玩笑吧?卧槽……好像还真有可能。唉,我们华人太喜欢存钱了,没办法,钱闲不住啊。这一手让我琢磨琢磨,说不定到跑路的时候,真能少割几十亿美元的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