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五十一章.下朝之后(上)

逆臣 第五十一章.下朝之后(上)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回府的路上,随着轿子晃动,萧漠只觉得身体精神渐疲,不由双目微闭,却没有睡意,脑中依旧谋划不断,思绪纷杂。

那八贤王入朝掌政之后,今后楚朝庙堂之上的形势,究竟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八贤王又会有怎样的动作?

面对集圣宠、威望、功勋于一身的八贤王,原本已是渐成一家独大之势的张谦派系,又会如何应对?

经过今日之事,渐失圣宠的王翰,是否可以挽回局面?

张衍圣的种种表现,究竟存着怎样的心思?今后又会有怎样的打算,

最重要的是,面对比战场之上复杂万倍的庙堂形势,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虽然归心似箭,心念家人,但不知觉间,萧漠却还是开始考虑起了这些事情,竟是心不由主。

从某方面而言,如今的萧漠,总算是有一个政客该有的样子了——时时算计、事事谋划,城府渐深,利益与权势的得失计较已成本能,只是缺乏了那么一点野心——虽然这般变化,并非他原本心中所愿。

萧漠虽然一心想当逍遥闲人,然古今中外,庙堂之上,又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人物存在?

叹息之间,萧漠掀开轿帘,向往看去,见到轿外景色,却是心中一愣。

“尚全!!”

随着萧漠的召唤,随轿步行的邓尚全快步来到轿旁,垂首问道:“少爷,您有事要吩咐?”

萧漠摇了摇头,却是问道:“不是要回府吗?我怎么瞧着路径不对?”

邓尚全微微一笑,解释道:“少爷却是不知,早在月旬之前,战事渐定之后,陛下恩宠,赏了一套更大的宅子,老爷主母他们,在前些日子已是搬了过去。”

“什么宅子?位于何处?”

萧漠皱眉问道。

“位于城西,倒是不远,就是原先庆王殿下被册封为储君之前的潜邸。”

萧漠心中一震,眼神不由闪烁,思绪片刻后,缓缓再问道:“你是说,庆王府?”

“对,就是原先的庆王府。”

~~~~~~~~~~~~~~~~~~~~~~~~~~~~~~~~~~~~~~~~~~~~~~~

庆王,也就是如今的太子殿下,本名田原,乃是楚灵帝的第四子,虽非长子,却是在众皇子中最早开府建衙,少时以聪慧闻名,成年后亦素有贤名。

三个月之前,正是战事最盛之时,为安天下人心,以示大楚源远流长、传承百世,楚灵帝将其册封为太子,并公告天下。

当时,萧漠一心应付战事,只觉焦头烂额,也未在意,到了今日,这般大事,竟是有些淡忘。

本来,楚朝立储的规矩,一向是立长不立幼,立贵不立贱,立贤不立聩。虽然楚灵帝的皇长子田汣早夭,但田原之母只是一个寻常妃子,且尚有两个兄长在前,册立太子,若是寻常,本轮不到他。

然而,或许是天意弄人,让庙堂上下无奈的是,楚灵帝的二子田辉,虽然年纪最长,又是皇后亲生,出身最为尊贵,但或许是因为自幼就深受楚灵帝影响的缘故,竟是如他父亲一般,一心信奉道教老庄,痴迷程度远较楚灵帝为甚,从小就醉心于炼丹长生,对于眼前的太子之位、未来的帝王之尊,竟是无视;

而三子田明本性木讷,无甚心机,身在皇家,却毫无帝王之气,即使身着王袍,头戴王冠,亦是那种扔到人堆里就会马上隐形的类型,彼时册立皇储,竟也会被皇帝和文武大臣所忽视。

最终,在征询了众阁老与数位皇子的意见之后,楚灵帝终于下定决心,册立四子田原为太子储君。

事实上,虽然彼时战事正浓,但楚灵帝也曾密旨询问过萧漠的意见,在得知了众位皇子的品行为人后,萧漠亦是皇四子田原的支持者。

但是,萧漠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楚灵帝竟是将太子册立前的潜邸赏给于他,这般意义非同小可,萧漠自是大吃一惊,连忙又问道:“怎么回事?陛下怎么会将太子潜邸赏赐于我?这件事我怎会一无所知?还有,如若我搬到庆王府,那么太子又要居住于何处?”

邓尚全似乎没有察觉到萧漠的震乱,只是垂首答道:“少爷,这件事我也是今日入京后才得知,而您之所以不知,却是陛下有意隐瞒,一是怕少爷拒绝,二是想给少爷您一个惊喜,所以特意下旨,不让消息传达。”

顿了顿后,邓尚全又说道:“至于为何将太子殿下的潜邸赏赐给少爷,京城之中人所周知,却是太子殿下自己的主意。”

萧漠眉头皱的更深,问道:“怎么回事?”

邓尚全答道:“却是两个月前,战事渐定,胜势已成,陛下心中大喜,后又想到少爷您的府邸有些狭小寒酸,配不上您的身份,所以就下旨赐下新的府邸宅院……”

听到这里,萧漠微微一愣,接着却是苦笑不已。

他如今的府邸,虽然只是原先朝中某位阁老的别院,但占地已是不小,有园有院,有山有池,更有大小房屋五十余间,装饰也称得上是奢华,当时初入这间府邸,无论是萧漠还是萧氏族人,皆是惊叹,仿若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没想到在楚灵帝的眼中,这般府邸所得到的评价竟是“狭小寒酸”……

只听邓尚全接着说道:“……然而,彼时京中并无空闲的大宅院,那工部有意讨好,于是大肆征收民宅,意欲新建。此事被太子殿下得知后,于次日向陛下进言,称‘如今虽然战事初定,但万务尚待复兴,万民皆等安抚,正是用人用钱、安定民心之时,怎可于此处大量耗费,并如此劳民惹怨?’然而少爷您的功勋,却又不得不赏,所以为了两全其美,太子殿下甘愿将自己府邸退给内务府,并经陛下之手赏于少爷,这样不耗国力,不损民心,亦可让有功之臣感恩,可谓一箭三雕……”

萧漠听到此处,皱眉又问道:“陛下竟然同意了?那太子殿下如今又迁往何处居住?”

邓尚全答道:“太子殿下的用心良苦,陛下自是大加赞赏,群臣亦是称赞有加,却皆不认同,称这样乃是越矩之举,然而太子决心已定,又言自己‘于国难之时无寸功于大楚,已是有愧,如今所能做的,只有以身作则一途矣’,坚持己见,最终陛下与群臣无奈,只好认可,而得到陛下旨意后,太子殿下已是在当日迁居于城北,在一家寻常别院中居住。”

顿了顿后,邓尚全抬头看了萧漠一眼,似乎若有所指,神色间颇是意味深长,又道:“然而,陛下或是不忍太子受苦,前几日已是下旨,于皇宫大内之中设置了‘太子别苑’,将太子接入宫中居住,协同陛下共同处理朝中政务。”

听到这里,萧漠身体一震,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之色。

~~~~~~~~~~~~~~~~~~~~~~~~~~~~~~~~~~~~~~~~~~~~~~~

一般而言,皇子们在成年后,就会离开宫廷,开府建牙,不得旨意,已是不得随意出入皇宫大内。

在这个时候,皇子们虽无太大实权,但也会在帝王旨意下,入朝参知政事,发表己见,展露学问见识,学习理政之术。与此同时,帝王与众阁老,也会趁机考量众皇子的为人与能力,为日后立储之依据。

这段时间,被朝臣们戏称为“众龙子夺嫡”。

最后,经过数年、乃至于十数年的考核,众皇子的能力为人,朝中上下已是知根知底,从中年龄择其长、出身择其贵、能力择则强、为人择其贤,立为太子,正式入朝辅政,并受庙堂上下的进一步考核。

而在这个时候,太子虽可自由出入皇宫大内,参政面圣,但若无特旨,依然不得居住于宫廷。

与此同时,太子虽然辅政,朝中大权却依然掌握在皇帝手中。

这段时间,可称之为“太子辅政”。

直到最后,太子得到上下认可,而帝王或是自觉已衰老,或是已有退位之心,才会在宫中开‘太子别苑’,让太子居住于宫中,权力逐步交接,并将帝王心术言传身教,助其建立威信。

此事,太子登基,已是板上钉钉。

而这段时间,可称为“潜龙升空”。

再过几年,帝王退位,太子登基,自是改朝换代不提。

而这般流程,已是楚朝多年来皇位更替的规矩,可谓是人所共知的秘密。

……

想到这里,萧漠已是听懂了邓尚全言语间的隐含涵义。

“太子别苑”的建立,太子田原得以入宫居住,很可能意味着——楚灵帝已有了退位的心思!!!

萧漠深知楚灵帝心性为人,自是明白楚灵帝的想法。

楚朝百余年来一直国泰民安,偏偏到了他这一代开始国力渐衰,面对草原联军,甚至险些国丧,自觉有愧于江山社稷,且这些日子政务繁杂,亦是让他筋疲力尽,在这般情况下,以楚灵帝清净无为的性子,想要退位当那清闲的太上皇,也是理所当然。

而太子将自家王府宅院转让于萧漠,自己却居住“寒酸”别院,这番作为,无论其本心如何,目的究竟,其最终的结果,却是让他讨得楚灵帝与朝中上下的欢心,可以理所当然的提前入住皇宫内院,能够日夜守在楚灵帝身畔,进一步讨得楚灵帝欢心,并逐步接手权力,学习理政之道与帝王心术,省却了“太子辅政”的十年时间,成为了真正的实权太子,而非是辅政太子。

而这样一来,改朝换代、太子登基的日子,自也会大大提前。

想到这里,萧漠的眉头不由皱的更紧。

萧漠很清楚,他少年得志,短短年余时间,已是位居当朝大学士,以不足二十岁之龄参知政事,可谓古今少有。他所凭借着的,一是自身才华,二是自身功勋,三是机缘使然,但最重要的,却还是楚灵帝对他的宠信。

毫不夸张的说,若没有楚灵帝,萧漠之今日,能成为一个七品京官,已是得天之幸。

所以,对于太子储君的确立,虽是大事,但萧漠原本并不在意,因为按照楚朝的规矩,太子储君身份虽贵,却还要经历十年左右的辅政时间,朝中大权依旧由楚灵帝掌控,有这段时间,萧漠自是可以慢慢谋划,稳固地位与根基。

但是,楚灵帝竟是有了退位之心?

萧漠只觉得,自己之前的诸多谋划,已是全部被打乱了。

而接下来,萧漠却又想到了更多。

怪不得楚灵帝竟会力排众议,让八贤王入朝参政,以牵制张谦,并有了贬斥王翰之心,同时还将自己和张衍圣这样的青年臣子大肆提拔。而面对这般境地,无论是张谦还是王翰,竟皆不敢当面反对。

却是他们已经明白,这是楚灵帝在为新帝登基作准备,避免老臣势大,形成臣强主弱之局面。如若他们胆敢在此时此事上反对抗争,无疑就是向楚灵帝坦诚自己有不臣之心了。

而这些日子,萧漠身处北地,一心处理战后事宜,庙堂之上又根基浅薄,京中消息,得到的只是大概,却没想到风平浪静之下,竟已是有变天之势。然而,王翰、八贤王对京中之事不可能不清楚,与自己有同盟之约,对这些重要变故,竟没有丝毫提及,似乎有意隐瞒,让萧漠直到今日才有所知晓,却又是为何?

想到这里,萧漠只觉思绪纷杂,理不清楚,头大脑昏,不由摇头叹息。

原本以为,朝中形势已是够乱,却没想到竟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加复杂。

似乎想到了什么,萧漠又向邓尚全问道:“今日朝会册封,为何不见太子踪迹?”

邓尚全答道:“在少爷您进京之前,太子殿下已是代天子巡视北地去了。”

萧漠点了点头,刚准备再说些什么,就听到轿子后面,有人呼唤道:“前方可是萧子柔萧大学士的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