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四十九章.舍武立文(上)

逆臣 第四十九章.舍武立文(上)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对于眼前这番热闹,张衍圣却仿佛早已料到,神色间闪过一丝讥讽,趁众人不注意,悄声向萧漠说道:“好戏来了,子柔可知,今日此时,为何会出现这般情况?”

看着殿内无数文臣武将,竟是突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于神圣的“集英殿”内,忘记了此时正在举行的盛大仪式,忘记了楚灵帝本人就在他们面前,就这么突然而然的斗在了一起,人人皆是面红脸赤、风度全无、神色激愤,大殿之内,再无原先的肃穆气氛,只让萧漠觉得莫名其妙。

不期然间,萧漠想起了自归京之后,文武两派官员对待自己的迥然态度、众武系官员看向自己时的复杂神情,以及不久前八贤王与王翰两人曾说过的奇怪话语。

思索片刻,萧漠依然没有想出所以然来,不由的摇了摇头,苦笑道:“却是不知,又要向子佳请教了。”

萧漠入朝为官时间尚短,期间不是遭到贬斥,就是外出领兵作战,对于庙堂之中的勾心斗角,诸派争执,自然不如官宦世家出身的张衍圣那般看的明白。

“这般事情,其实不用我说,子柔为官日子只要再久一些,也就心中肚明了。”张衍圣微微一笑,向萧漠解释道:“子柔看这殿内两壁,可有看出什么线索?”

顺着张衍圣的指引,萧漠向着“集英殿”两壁看去,待注意到殿内两壁所悬挂着的画像数量时,心中已是有些恍然。

当年太祖册封了三十三位贤臣名将于“集英殿”内,因为是从乱世中得到的天下,军功无数,封册之时,自然是武将多,文臣少。

除去那六名皇室宗亲的画像另有安排外,建国之初,两壁之上,右壁悬挂着十八位军中将领的画像,左壁之上,文臣的画像却只有区区九幅。

然而,天下太平之后,武将一系官员的地位却是骤降,而历代皇帝登基之后又最为重视文治,对读书人愈加的看重,其后一百七十四年间,共有十一位大臣的画像题字得以悬挂于“集英殿”内,然而其中竟有十人是文臣,只有一人为武将。

如此一来,如今的“集英殿”内,两壁之上,左右共悬挂了三十八幅画像,其中文臣十九人,武将十九人,达成了暂时的平衡。

而今日,萧漠、张衍圣两人画像题字的加入,正是对这般平衡的打破,文武两派官员,对此自然极为重视。

想到这里,萧漠眉头一皱,迟疑着向张衍圣确认道:“可是文武之争?”

张衍圣神色间讥讽之色愈重,点头轻笑道:“对,文武之争。”

虽然得到了张衍圣的确定,但萧漠心中的疑惑却依然不减。

皱眉思索片刻后,再次向张衍圣问道:“在我大楚,文臣的地位早已是超越了武将。这次礼毕后,‘集英殿’内文臣画像的数量,虽然会彻底压倒武将,但也只是早以注定,迟早的事情罢了。这些‘将军府’的将军们为何会这般着急吧?还有那一众朝臣,又为何反应如此之大?”

张衍圣微微一笑,悠悠道:“将军府的人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知道这‘集英殿’内武将画像的数量,将来必然会被文臣超越,但他们却不能接受以这般方式来超越。”

另一旁,八贤王静静的听着萧漠与张衍圣的对话,一直没有插话,但此时却突然轻哼一声,看着眼前正争吵于一团的文武大臣,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屑。

而萧漠,听到这里后,却终于恍然。

~~~~~~~~~~~~~~~~~~~~~~~~~~~~~~~~~~~~~~~~~~~~~

古今中外,数千年来,自有国家出现,文武两派之争就已是存在,并逐渐成为了庙堂之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争斗,愈演愈烈。

文臣权大,则武将受到压制,权力地位,尽数不存;武将势大,则文臣遭到打压,只能依附于武将而生存,不得独立。

这般情况,千百年来,从无改变。

而如今的楚朝,无疑正是文强武弱的典型。

其实在楚朝建国之初,楚太祖身为马上皇帝,一众开国武将们的待遇地位,还是很高的,不似今日这般会被文系大臣们死死压着一头。不仅得到的诸般封赏最为丰厚,而且也颇受朝廷上下的礼遇。

然而,这般情况并没有持续下去。

建国不过三五年,楚太祖重文轻武的倾向已是越来越明显,并深知兵权外放的风险,于是不仅将朝中诸般权力逐步移交到文系大臣手中,更是设立了“将军府”,将一众军中元勋尽数送入其中。

自此之后,“将军府”的武将们,身份地位虽然荣耀依旧,却不得参与朝中政务,更不再拥有任何实权,只负责战时的带兵作战、以及平日里的兵员训练。

而军饷派放、防务安排、兵员调动、新兵征收等等诸般实权,则尽数交给了兵部的文臣。

以楚太祖的强势,带兵将军们自然不敢有丝毫不满,只得督促子孙们弃武从文、刻苦读书、博取功名,以保障家族荣耀的延续。

在此期间,诸般旨意之下,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大幅提高,当兵的待遇却愈来愈低。人们渐渐不再把参军看作是荣耀之事,反而引之为耻。

不过百年间,随着一代开国元勋们的纷纷离世,豪门旧勋的后代几乎尽数弃武从文,时至今日,“将军府”不仅没了实权,连原先的荣耀地位,也渐渐不复存在。

而今日礼毕之后,“集英殿”内,文官画像的数量,将首次超过武将,楚朝文重武轻的情况,自然会更加的愈演愈烈,再也不得扭正。

如果说,对于这般情况,武将们已是有了心理准备,并早以认命的话——那么击退了草原联军的萧漠与张衍圣二人,得以留画题字于“集英殿”内,其画像的悬挂究竟归文归武,就由不得“将军府”众人不着急了。

本来,这次草原联军入侵大楚,楚军连战连败,短短数月间连失十七城,北方十三州有半数沦陷,最危急的时候,草原联军甚至兵临京城之下!!对于这般情况,带兵的将领们虽然难辞其责,但“将军府”的众高层,在心里深处,其实还是有些暗暗欢喜的。

在他们看来,这般情况虽是楚朝之灾,却也是一个契机!!将楚朝文强武弱的情况彻底扭转的契机!!

如若经此一事后,楚朝上下能明白军事的重要,从而加大楚朝军队的建设力度,“将军府”里的众将军,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说不定还能将诸般实权从兵部那里收回手中。

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萧漠与张衍圣两人虽然以武事功勋而留画题字于“集英殿”内,本身却是出自文臣一系,身为读书之人,学问才华早已是天下闻名!!

也正因为如此,萧漠与张衍圣两人的画像题字,究竟应该悬挂在代表文臣左壁,还是应该悬挂在代表武将右壁,“将军府”众将领才会如此在意。

如若悬挂在众文臣一侧,则代表这次楚朝对草原联军的胜利,功在“文治”!!其后楚朝文臣的地位自然会愈加的高涨,而武将们则再无翻身的机会。“武将无能论”与“文人万能论”必将抬头,并愈演愈烈。而在世人与皇帝眼中,武将的地位也会愈低,甚至是可有可无;

如若悬挂在众武将一侧,则说明这次楚朝对草原联军的胜利,虽然是由文臣获得,却功在“武事”!!其后楚朝自然会重视武事军功,而“将军府”众将虽然在战争中失了颜面,但也可随之获益,从而逐步扭转文重武轻的形势。

而朝中众文臣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将军府”众将刚刚提出异议,他们就已是迫不及待的反驳反击,甚至忘记了时间地点,失了风度。

对文武两派官员而言,这涉及到了他们最根本的利益,远非八贤王入朝所引起的争执可比。八贤王入朝掌政,他们最多也就是换一个派系罢了,手中权力依然,但如若武将一系势力有了抬头的趋势,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从某方面而言,如今此时,“集英殿”内的争吵混乱,对文武两派官员而言,乃是一场信仰、利益交集的圣战!!

~~~~~~~~~~~~~~~~~~~~~~~~~~~~~~~~~~~~~~~~~~~~~~~~~

终于想明白了文武官员们争吵失态的缘由,萧漠暗暗想道:“怪不得我归京之后,文系官员对我那般热情,而武系官员的态度却颇为冷淡、神情复杂,原来还有这般利益纠葛。想来是他们也是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于我了吧?毕竟将他们接连击溃的草原联军,最终却败在了我的手上,心中必然羞愤,如今更要借我和张衍圣留画题字于‘集英殿’的契机重拾利益地位……”

正在萧漠心中恍然,并若有所思之时,“集英殿”内的混乱,也随之达到了**。

虽说俗语云“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但那是建立在可以动手的情况下;如若双方不得动手动脚,只能动嘴皮子,这群“将军府”的将军们,又怎能斗得过那些整日里靠脑子和嘴皮子过活的朝中众大臣?自取其辱罢了。

果不其然,待一位“将军府”的左卫上将军,被一名御史用不同的“圣人之言”、翻来覆去不带脏字的骂了数遍,上至祖先父母,下至后代子孙,短短片刻间皆成了不忠不孝、禽兽不如后,却是出离的愤怒了。

愤怒之下,这位上将军也是最先反应了过来,知道这般和文臣斗嘴皮子只是自取其辱,讨不得好,进而想到了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虽然他如今胯下没有汗血宝马,手中没有仗八长矛,但对于自己的拳脚功夫显然也颇为自信,驱身前去就要与这位御史切磋一下。

幸好护国公罗裳眼疾手快,将这位上将军拦了下来,否则就要一场全武行就要上演。

而那位御史虽然吓得小脸惨白,嘴上却依旧不饶人,一边上蹦下跳,一边大呼小叫:“子曰;‘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你来呀!!本御史又怎能怕你?!看你这般残暴,就知你的本性极恶,于国于家,皆是祸害,本御史一定要向陛下弹劾你……”

看到这一幕,萧漠先是觉得好笑,后又觉得悲凉,最后轻叹一声,缓缓说道:“可悲可叹。”

张衍圣轻笑道:“是啊,可悲可叹……我朝文臣,刚刚经历过战乱,已是开始想着要继续打压武将一系了,眼光浅薄,只知蝇头小利;我朝武将,自身连战连败,如今竟然要厚着脸皮来分你我之功勋,恬不知耻,再无百年前之志气……”

这话正是萧漠所想,但打击面实在有些广,所以萧漠只是心中想想罢了。而张衍圣却是仿佛自信萧漠与八贤王绝对不会说出去一般,言语间毫无顾忌。

另一边,八贤王神色间的怒气更甚,但并没有反驳,显然是同意张衍圣的说法了。

~~~~~~~~~~~~~~~~~~~~~~~~~~~~~~~~~~~~~~~~~~~~~

大殿之内,文武斗的闹剧依旧是**不断,让人目瞪口呆;萧漠、张衍圣、八贤王三位主角被晾在了一边,正各有所思;另一边,楚灵帝看着眼前这番热闹,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后,已是怒不可赦了。

“都给朕住口!!”

随着楚灵帝一声怒喝,文武两派才发现了各自行为的不妥,或面现愧色、或犹自不服,却纷纷回到了各自的位子站好。

楚灵帝将尚挂着萧漠画像的杆子交给了身后的张谦,怒气冲冲的回到御座之上。

很显然,生性淡然的楚灵帝,很少这样生气,更少这样咆哮,刚才那一声,虽然声势颇大,但嗓子已是沙哑。

费三贵颇有眼色,楚灵帝刚刚落座,已是将一杯御茶奉到了楚灵帝的面前。

楚灵帝强压着怒火,喝了一口茶水,但看着眼前的文武百官,怒气不仅没有稍稍平息,反而愈炽,最后竟是将茶杯掷于脚下。

清脆的杯盏碎裂声中,满朝皆惊。

包括萧漠、张衍圣、八贤王内,满殿上下,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内臣宦官,皆是连忙跪下,齐声道:“臣知罪,陛下息怒!!”

“八弟、子柔、子佳,你们三人站起身来,干你们什么事?你们三人又有何罪?”

待萧漠三人起身后,迎接文武百官的,则是楚灵帝接连的怒声训斥。

“你们……你们好啊……这就是朕的大臣,这就是我大楚的将军!!看看你们刚才的样子?!与那骂街泼妇有何异!!你们有没有想过,这里是‘集英殿’!!朕在位二十一年,第一次开启的‘集英殿’!!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正进行的仪式,对我大楚究竟有着何种意义!!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是我大楚的将军,你们是我大楚的大臣!!全天下的百姓都在看着你们!!你们要让他们看什么?看笑话吗?看我大楚的笑话?!看朕的笑话?!”

楚灵帝平日里一向性格温和,很少动怒,但这并不代表楚灵帝没有脾气和威严,帝王心术与帝王之威,他都不缺少,只是他很少运用这些、也不喜欢运用这些罢了。

帝王一怒,天地皆震。

众文武显然被吓得不轻,一时间连呼“臣知罪”、“臣万死”、“陛下息怒”、“保重龙体”云云,却丝毫不敢辩解。

而经过这般宣泄,楚灵帝的怒气终于平息不少,环视众臣一眼后,说道:“下朝之后,你们每个人都去吏部领罪,该怎么惩处由礼部与吏部共同议处!!现在都先起身,给朕说清楚,刚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众文武起身后,静默了片刻,护国公罗裳当先出列,恭声道:“陛下,事情是这样的,方才陛下您悬挂画像题字之时,臣突然发现情况有所不妥当,进而禀报上奏,然而众朝臣却反应过激,打断了臣的话语,并群起而骂之,臣一时不忿,进行了反击,乱了尊卑,还请陛下降罪!!”

虽然请罪,但口中说的却都是众朝臣的不是。

待护国公罗裳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之后,一众“将军府”的将军纷纷迎合称是之时,众朝臣皆是大怒,纷纷反驳。

只见知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王之智再次出列,怒声道:“护国公勿要自欺,扭曲事实以误导陛下!!陛下,事情是这样的,刚才‘画像落语悬壁’之仪式,乃是我朝最为隆重神圣的事情之一,然而护国公罗裳和一众将军府的将领,却突然口出妄语,打断仪式,实是不敬,臣等心中不忿,才进行怒喝!”

王之智刚刚退下,签书枢密院事林尚已是出列道:“是啊,陛下,臣等本只是阻止他们在如此神圣的仪式上肆意妄为,却没想到竟是遭到他们的辱骂呵斥,所以才失态的。”

大概是知道众将领的口才大都比不过朝中众大臣,护国公罗裳示意众将领稍安勿躁,再次出列,神色愤怒,道:“胡说,本公只是有要事向陛下禀报,事关重大,耽误不得,又怎样不敬了?又怎么是口出妄语了?尔等如若不说清楚,本公必然要向陛下弹劾你们诽谤乱言之罪!!”

看来,护国公已是下定决心,要以一己之力舌战群臣了。

太傅林芝仕冷笑出列,缓缓道:“萧翰林与张学士乃是科举出身,学问才华举世皆知,如今又被陛下册封大学士与直学士之文职,他们两人的画像自应该悬挂于大殿左侧,但护国公您却扭曲是非,贸然上奏,称两人的画像应该悬挂于大殿右侧,真乃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此一来,又如何不是口出妄语、肆意妄为?”

说着,林芝仕又向着楚灵帝躬身一礼,扬声道:“陛下,臣弹劾护国公罗裳以及将军府众人大不敬、妖言惑上之罪!!”

朝间上奏,也是有规矩的。

品阶低着,即使有要事,往往也会等待片刻,确认各部门、各派系的上位官员无事可奏后,才会出列上奏,禀报或者附议。

所以,反驳护国公罗裳者,正是之前最先反对八贤王入朝的王之智和林尚两人,以及清流领袖林芝仕。

张谦一党、王翰一党、清流,这三派系官员,往日里一直争斗不休,然而今日竟是有了默契,前后两次共进共退,堪称是数十年来少有之事了。

另一边,护国公罗裳却冷哼一声,道:“陛下,老臣只是认为,萧漠翰林与张衍圣学士,虽然以文事而闻名,以科举而为官,如今也是我朝文系官员,但其立功,却是因为武事功勋,悬壁留画,自应该悬挂于武将一侧,贸然悬挂于殿之左壁,有所不妥,进而上奏,还请陛下明察”

然后,又是一番争论。

帝王之术,首在平衡之道。

楚灵帝是一个聪明之人,看着文武两派的争论,转瞬间已是明白了他们为何如此,眼中闪过沉思之色,但一时间却也不知该如何平衡。

~~~~~~~~~~~~~~~~~~~~~~~~~~~~~~~~~~~~~~~~~~~~~

PS:下一章:《舍武立文》(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