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三十六章.荣耀满京(下)

逆臣 第三十六章.荣耀满京(下)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万岁!!!……万岁!!!……”

随着萧漠、张衍圣、枢密使王翰、八贤王田徵等人,带领着一众自前线归来的将士,缓缓的与前往京城外迎接队伍渐行渐近,虽然只是化为一线黑影,距离尚远,但山呼的“万岁”声,已是响彻天际,远传百十里。

刚开始,还只是禁军中人,规照事前的安排,跟个拍子大声呼喊,虽然气势肃穆无二,面对得胜将士,每位军士的神色也皆是真挚狂热,但却是少了些许得胜归朝后应有的热烈。

但没过多久,其他跟随前来迎接的百姓们,却也被这般气势所感染,先是一个两个,然后是一片一群,皆是开始跟着军士们齐声大呼,无数人的欢呼,似乎天地都为之而颤动。

在此时此刻,无论是他们原先是平民百姓还是朝中官员,无论他们是才高横溢的才子又或是一掷千金的富豪,却皆是忘记了往日的矜持,只是和身边的人一起忘情的大声欢呼着,竟是少有虚假应付的。

没办法,前些日子,草原联军分兵数万,攻至京城之下,险些逼得楚朝签下城下之盟,虽说敌军只有数万,且京城城高墙厚,拥禁军数十万,但上元城之战前,楚朝大军的无能表现,却是让所有人都不敢对这般战事抱有信心,而草原联军屠城、烧杀、抢掠,乃至于吃人的传闻,却是把京城中所有的人都吓坏了,一时间皆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当其后萧漠逼得草原联军主动求和退军、称臣投降的消息传至京城,当看到京城外的草原联军在楚军的监视下快速离去,那时的京城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声处处不绝,欢呼之声,更胜于此时。

所以,对于这些京城百姓而言,萧漠、张衍圣、八贤王田徵等人,以及他们所带领的军士,所代表的意义,绝非仅仅只是虚无缥缈的“英雄”、“传奇”几个词语那般简单。

至少此时,所有人对于萧漠等人的感激,都是发自肺腑的。

天地间,一时仿佛只剩下山呼“万岁”之声。

而当萧漠等人领军缓缓靠近,身影终现,这般欢呼声,却是更加炽烈了。

~~~~~~~~~~~~~~~~~~~~~~~~~~~~~~~~~~~~~~~~~~

却说那萧漠、张衍圣、王翰与八贤王田徵,带军来到京城外十余里处后,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也没想到竟会遇到这般大场面。

虽然距离尚远,但众人依然可以看到,远方那黑压压的人群无数,数之不尽,俗话讲“人上一万,无边无沿;人上十万,彻天连地”,而眼前这般无穷无尽的人群,瞭望不见其尽头,又何止三五个十万之数?

萧漠领军这些日子,却也学了一些斥候的观察之术,看眼前之众,粗略算了一下,却是震惊的发现,前来迎接的民众,即使没有百万,恐怕也不下七八十万之众了。

要知道,楚朝的繁华虽然自古未有,人口已上万万,但京城之地的居民,加上流动人口,也不过约百万之众罢了,而这其中还要包括常驻于此的二十万属于禁军将士。

难道此时竟是京城万人空巷,全都前来迎接了?

想到这里,萧漠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只为迎接,竟是让如此之多的民众前来,进出之间,究竟要造成多少混乱?耽误多少事情?

萧漠自小性子随意,却是最为不喜这般强制扰民的安排。

想到这里,萧漠转头向着在他身旁领路的礼部官员看去。

这名礼部官员察言观色,却是马上明了了萧漠的想法,连忙驱马上前,带着些许讨好,笑道:“萧大人,按照陛下的意思,今日前来迎接得胜之军,只是满朝文武的事情,却没想到京中百姓得知后,均是自发的跟随而来,据下官所得的消息,此次前来迎接之众,除了十万禁军之外,京中百姓恐怕至少有过半跟随,甚至一些南方州府的百姓也是闻讯赶来了,只为能一睹几位大人的风采,至于那些北方逃难于此的难民,为了报答各位大人驱除鞑虏,为他们报仇的恩德,恐怕更是一个不少,尽皆聚于此了。”

这名礼部官员,乃是一位礼部侍郎,堂堂朝廷正三品大员,即使萧漠身为枢密承旨,中书舍人,崇文殿侍讲,身份已是尊贵了,但也只是一名正五品官员,比之这名礼部官员足足低了五级,但此时这位礼部侍郎在萧漠面前,却是一脸讨好,自称下官,让人不由感到好笑。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萧漠本身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当今楚朝文坛少有的大家魁首,楚灵帝对他的喜爱,更是人所共知,如今立下了楚朝立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功勋,即将到来的封赏,可谓是再怎么丰厚也不为过。就算是退一万步讲,即使萧漠因为年龄尚少的原因,官位提升不大,但一个超品的爵位却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少的,所以这般说来,这位礼部官员在萧漠面前自称“下官”,却也并不为过。

而听到这名礼部官员的解释后,萧漠点了点头,轻轻叹息一声,却是没有再说什么了。

而另一边,张衍圣自领军游战于敌后,却不知究竟遇到了怎样的事情,归来之后却是越来越不按规矩行事了,不像萧漠这般什么事都藏在了心里深处,如今听到那礼部官员的解释后,突然微微一笑,笑容颇冷,轻声说道:“感激什么?我楚朝之所以会有如此劫难,不就是我等这些官员无能吗?善战者无赫赫战功,这般说法放到这里却也合适,如若我朝官员经营有道,官兵尽是一心,奋勇善战,内勤修政,外慑异族,那又怎会任由那些草原蛮族肆虐?说到底,我等作为,不过是亡羊补牢罢了。”

此时欢呼声响彻天际,张衍圣的声音也不大,所以听到这般言语的人并不多,但还是传到了周围人的耳中。

那礼部官员尴尬的不知如何回复不提,王翰脸色却是一变,毕竟他身为枢密使,掌管天下军国大事,张衍圣此言,几乎是**裸的在扇他巴掌了。

而八贤王田徵,却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根本不看王翰那越来越差的脸色,缓缓道:“确是如此,此次我朝有此劫难,说到底还是我等平日里疏忽了军事,虽然得胜归来,但百姓们这般欢呼相迎,却是受之有愧。”

萧漠深深的看了张衍圣一眼,只觉得张衍圣的这种莫名转变,还在自己想象之上,往日谨小慎微的性子,如今竟是全都不见,但偏偏行事之间,却又让人丝毫挑不出毛病,一言一行,似乎更有深意,萧漠想不通究竟之下,却是依旧沉默,并没有接话。

但张衍圣与八贤王谈论之间,王翰的神色却是越来越尴尬了,然而八贤王身份尊贵,张衍圣更是他的晚辈,却也不好亲自反驳什么,无奈之间,只得向萧漠打眼色求助。

萧漠如今既然已是与王翰结盟,自然不能看其受辱,只得转移话题道:“百姓们这般高呼万岁,却是越矩了吧?”

刚才张衍圣与八贤王相谈之时,那礼部侍郎不仅尴尬,更是恐慌,只觉得自己说是也不对,说否也不行,此时见萧漠转移话题,终于长出了一口气,看向萧漠的眼神满是感激,连忙答道:“萧大人,这般山呼万岁之声,虽然有些不合规矩,却并不碍事。因为今日的迎接事宜,很多都是陛下亲自过问的,原本按照我朝规矩,将士得胜归来后,应受‘常胜’山呼,但陛下却言,这‘常胜’二字不足以表述各位大人的功勋,所以下令十万禁军改呼‘万岁’,一来使今日气氛更加暄热,二来也有我朝军魂万年长存之意。”

解释完后,那礼部官员生怕再出什么事故,连忙又提醒道:“八王爷,各位大人,如今我等距陛下御冕所在,只剩下三里之遥,按照规矩,应该策马了。”

听到这礼部官员的提醒,八贤王与萧漠等人皆是点了点头,下令整军一番之后,却是快马疾奔,加速前行,快速向着迎接之众赶去。

原来,在楚朝这般环境下,军队病员素养普遍不高,行军之间,素有“十步一顿、百步一停”(注一)之说,却是因为大军行军之间,往往只是走了十步,原本整齐的队伍已是开始涣散,待走了百步后,军列更已是队不成队军不成军,而马军骑兵虽然好些,毕竟能成为骑兵的都是军中精锐,但快速行军下,整齐的队列却也维持不了多久。

(注一:不提时代与宋相仿的楚朝,单是数百年后的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所率领的军队,在当时已是明军中的精锐翘楚,但“十步一停”的方法依然存在,这一点在其所著的《练兵实纪》、《莅戎要略》、《武备新书》等书中更是重点提及。)

而如今楚灵帝率朝中文武百官以及数十万百姓出城十里相迎,为了展示楚朝军队的威势,恢复百姓们对楚朝的信心,这般队列却是万万不能乱的,所以才有了三里之外缓缓前行,三里之内快速行军的规矩与办法。

~~~~~~~~~~~~~~~~~~~~~~~~~~~~~~~~~~~~~~~~~~

随着大军突然加速,八贤王却是一马当先奔走于前,而萧漠与张衍圣各在左右相随,王翰却是放慢了马速,位于三人之后而行,却是王翰深知,今日的主角,不是身为枢密使的自己,而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八贤王田徵、萧漠与张衍圣三人。

策马疾行间,三里之距没多久已是拉近,当众人领军来到迎接队伍之前百丈之距时,那山呼的“万岁”声,更是将马踏大地的轰鸣声都遮去了,眼前的迎接民众,更是让人感到无穷无尽。

接着十万大军的山呼突然停歇,在他们的带动下,百姓们的欢呼声也渐渐的停止,而后,号角锣鼓声突然大震,一方黄冕,在无数官员的环卫下,越众而出。

却是楚灵帝亲自前来迎接了。

看到皇冕的出现,八贤王、萧漠、张衍圣等人连忙停下马步,下马跪迎,身后军队因为急停而出现的些许混乱,却是完全顾不得了。

而就在萧漠等人下马跪迎之时,楚灵帝的皇冕在百官拥护下来到他们面前。

然后,楚灵帝那久违的声音响起。

“快快起来,你们皆是我大楚的英雄,今日得胜归来,当可免礼。”

楚灵帝的御冕尚未落地,楚灵帝已是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身份,扬声向着萧漠等人呼喊道。

兴奋之情,清晰可闻。

听到楚灵帝的声音,萧漠微微抬头,偷眼向前看去,却见楚灵帝正在身边宦官的扶持下,步下御冕,而后毫不停留,甩下了一众文武,当先向着自己等人快步走来,神色间带着欣慰与欢畅,只是鬓发间多了些许银色,短短数月未见,似乎苍老了不少,看来这些日子,因为战事的缘故,楚灵帝也是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而让萧漠惊讶的是,看着楚灵帝的苍老,看着楚灵帝神色间的欢畅与开怀,萧漠的心底深处,竟然也是不由得感到一丝伤感与欢欣。

因为楚灵帝的苍老而伤感,因为楚灵帝的开怀而欢欣。

之所以出现这般情绪,并非因为萧漠自觉身为楚灵帝的臣子,有着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狭义情操,而是一种类似于友情甚至亲情的情绪在作怪。

萧漠对楚灵帝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

首先,必须要提到的是,楚灵帝是一个皇帝,身份的截然不同,使萧漠与他根本不可能成为朋友。如若萧漠真把楚灵帝当做朋友看待,那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同走钢丝一般,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险境。

其次,楚灵帝并不是一个好皇帝,虽然也爱惜民生,但能力却是不足,对于诗词、修仙甚至小说的兴趣,更是远超朝中政务,三五日不朝,可谓常事。每年因为楚灵帝的要求,国库之银,用在宫阙的建设、道观的兴建,不知凡几,而赈灾、水利等民生事物,却是一拖再拖。按理说萧漠但凡有点见识,稍稍有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就不应该对楚灵帝有些许好感。

但在京中这些日子,尤其是双方匿名相处的那段日子里,楚灵帝几乎每天都来相访,两人谈笑融洽,不假丝毫,楚灵帝那宽厚老者的形象,已是深入萧漠之心,让萧漠在不知觉间,偏偏就是与其建立了一种类似于友情的牵连。

毕竟,道学深厚讲究无为的楚灵帝,是生性淡漠随意的萧漠穿越到这个时代以来,最有共同语言,相处最为融洽的一人,甚至两人的爱好,也是相差不多,所以即使萧漠再三的提醒自己要注意,但这般友情,却只是越来越清晰明显。

总之,不知不觉间,楚灵帝对萧漠而言,首先是一位对他照顾有加的宽厚老者与长辈,其次是一位兴致相投的好友,最后才是一位皇帝。

而且,很显然的是,楚灵帝已经真的把萧漠当成了自己的忘年之交了。

只得说,楚灵帝是一个博学的鸿儒,是一个宽厚的老者,更是一个好人,只是错投了帝王家,成为了他最不应该成为的一国之君。

最主要的是,萧漠很清楚,经过此次草原联军的入侵,楚朝多年来积累的种种矛盾,就要提前爆发了,而楚灵帝却根本没有能力来处理,朝中鸿儒虽多,但善于政务者却少,更是党争不断,跟随楚灵帝,与楚灵帝建立了这般复杂的牵连,萧漠应该如何应对?

对于这样一位老者,这样一位帝王,究竟该如何相处,萧漠心底深处,理智与感性之间的交战,却也是茫然。

复杂思绪间,楚灵帝已是走到了众人面前,萧漠在心底轻轻叹息一声,不再多想。

“他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好人,待我也是不薄,更是将我看做他的忘年之交,既然如此,我日后如若成不了一名富贵闲人,那就暗中助他保下这个江山,那又如何?虽然大势不可免,但人若胜天,成就成了,若大势不可违,我却也无愧于心。”

这般想着,萧漠心绪已是恢复了坦然。

虽然经过上元城之战后,萧漠心性有了不小的转变,决断果决,不复以往的软弱与避世,更是策划着结党以自保,但本质上,萧漠毕竟依然是那个随波逐流的萧漠。

暗思之间,楚灵帝已是将萧漠、八贤王田徵、以及张衍圣三人一一扶起,然后认真的打量了三人一番,期间眼神在八贤王以及萧漠身上停留尤久,而后却并没有像萧漠所想象的那般夸耀一番三人的功绩,然后述说一番“祖宗有灵、天佑我国”云云的废话,只是欣慰道:“好!!好!!你们平安归来就好,这些日子,朕每日皆为你等向上苍祈祷,上苍果不负我!!”

听到楚灵帝的言语,以及那丝毫不做假的神情,无论是萧漠,还是八贤王田徵,又或者张衍圣,皆是不由感动。

不待三人回复,楚灵帝又是说道:“你们一路上也是累了,随我乘御冕归京,路上在御冕中谈话。”

说着,楚灵帝亲自拉着八贤王田徵与萧漠的手,带着张衍圣,步上了那历来只有皇帝可乘坐的御冕。

当众人步上御冕之时,前来迎接的百姓们,也再次欢呼起来。

~~~~~~~~~~~~~~~~~~~~~~~~~~~~~~~~~~~~~~~~~~~

PS:二合一章节,新年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