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渣的逆袭 > 第68章 你好大的够胆

明渣的逆袭 第68章 你好大的够胆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3 01:50:34 来源:笔趣阁

微风徐徐,炽热的阳光还在逞强,想要世间万物臣服,却不知她的季节就要过去,不过是在虚张声势,苟延残喘而已。

“将军,你为何要攻打南京城?你区区万余兵马,能闯过重重关卡吗?你这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总督府衙,大堂上,郑明珠擦着脸上的汗珠,连珠炮开口,直抒胸臆。

万余兵马,也敢北伐,哪里来的勇气?哪里来的自信?

即便是她英明神武的父亲郑成功,万余兵马,也不敢去南京闯闯吧。

“郑大小姐,先擦擦汗,喝杯茶吧。”

王和垚示意对方坐下,稍安勿躁。

台湾郑氏终于来了使者,还是郑锦的弟弟妹妹,外加一个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陈永华。

“将军,妄自尊大,只会自取其辱,还可能万劫不复。将军还是再想想吧!”

郑宽看着王和垚,跟着开口。

和妹妹一样,他对眼前这位浙江“贼首”,同样十分好奇。

此君比他还年轻,却已经干下了如此惊人之事,闯下了如此大的基业。

“二位,此一时彼一时。大军出征,岂是儿戏?”

王和垚回道:“多谢二位的美意,在下必会谨慎行事。不过,南京在下是去定了。”

这位郑家小姐果如她的名字一样,黑发红颜,身材太挺太直,年轻,漂亮的一塌糊涂。

年轻、貌美、家世,一样不缺,天下百姓,又有几人这样?

“将军,舍妹性子急,但没有其它心思。将军挥兵北上,能打下南京城吗?若是功败垂成,将军想过后果吗?”

郑宽跟着开口。

一旦兵败,浙江必然失守,台湾与浙江结盟,岂不是黄粱一梦?

更不用说由此引发的动荡,岂是失了浙江那么简单,恐怕东南半壁都会大事不妙。

“将军,万余大军尽出,孤注一掷。将军如此,岂不是太草率了些?将军只要再厉兵秣马两三年,待兵强马壮之时挥军北上,岂不是更有把握?”

陈永华徐徐说道,眼睛看着王和垚,希望对方能回心转意。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特立独行的人,会面之前他曾有过推测,此人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有极其强大的自信。

投身绿营,从一介低级武官做起,身经数战,蛰居达一年之久,一击致命,其掌控时势与御众的能力,以及隐忍果敢,都是让人叹服不已。

这样隐忍,这样心思缜密的一个人,有“缚苍龙”的胸怀,怎么会选择以卵击石,做出如此冲动的事来?

要么他有强大的兵马,可以横扫一切;要么事出有因,他不得不为之。

现在看来,王和垚是后者。

“两三年……”

王和垚苦笑,他也想等两三年,但他敢吗?

“将军,你傻笑什么?我等为结盟而来,我就想知道,你是不是可以退兵,台湾与浙江联手,共谋抗清大业?”

郑明珠对王和垚的漫不经心,似乎十分恼火。

“郑大小姐,你真是个急性子!”

王和垚靠回椅子,收起了笑容。

“南京城有一位在下的知己,于在下有大恩,有情有义。如今她身陷囹圄,生死未卜,全是拜在下所赐。没有她,就没有在下的今天,没有今日浙江的抗清大势。在下欠她的,一定要还。诸位不必劝了。”

“欠个屁!你难道不知道,你只是动动嘴皮子,就有千万人血流成河吗?你是一军主帅,眼光难道不能长远些吗?你这样去,救不了人不说,还有可能把自己与麾下将士搭进去。你醒醒吧!”

郑明珠再次开炮。

王和垚再次笑了起来。

美女养眼、直率,身材那么好,让他出征的心情,不知不觉好了许多。

“郑大小姐,已经来不及了。”

王和垚摇摇头:“大军已经动员北上,岂能说改就改?诸位不必再劝了。”

苏州水师、镇江水师、南京水师,凡是躲不过去的,直接开战就是。预定的战略,骑兵配合,水师偷袭苏州清军水师,跳过无锡、常州,然后直奔镇江,摧毁镇江水师后,一路西进到南京。

他就不信,凭借杭州水师训练有素,就凭杭州水师强大的火力,突袭作战,还怕了清军水师不成。

“将军操之过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陈永华道:“永历十三年,国姓爷亲率数万大军北伐,会同张煌言部进入长江,势如破竹,连克镇江、瓜洲等,围攻南京,江南震动。后因国姓爷中清军缓兵之计,遭清军突袭,我军大败,诸如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等大将皆没于是役,反清大业一蹶不振。”

他看着王和垚,年轻的脸庞让人羡慕,甚至还有许多天真,这让他更加起了惜才之意。

“将军以区区万人北伐南京,有胜算吗?”

他看了一眼旁边默不作声的屈大均,很是有些诧异。

王和垚发兵要去南京,可以理解,毕竟年轻气盛。屈大均阅历丰富,足智多谋,作为幕僚,怎么也不劝劝自己的主公?

“陈先生,恕在下直言,即便当年国姓爷占了南京城,最终也会被满清赶回台湾。当年满清已经占据我中国大部,区区一个南京就想翻盘?战争打的是国力,不是想当然。”

猛然间心头浮现张煌言的影子(雕像),王和垚不自觉多了许多话出来。

“当年最好的机会,是国姓爷与李定国将军东西夹击,水陆并举,先占据长江以南,然后北上伐清。李定国将军在广东独自奋战,台湾大军迟迟未到,以至于李定国将军兵败,孙可望降清,抗清大业功亏一篑,汉家再也无北顾之力。”

历史总是有许多缺憾,让人意难平。作为后来者,不是当事人,难以感同身受,不明白郑成功当时的形势,但遗憾总是有的。

“大胆!”

郑明珠眼睛一瞪,拍了一下身旁的案几,上面的杯盏都被震得东摇西摆。她站起身来,戳指怒道:

“王和垚,你是在诋毁家父!你好大的狗胆!”

看她脸泛潮红,显然十分恼怒。

“将军,大小姐性情率直,口无遮拦,但无恶意。还望将军见谅。”

陈永华赶紧站起身来,向王和垚赔罪。

“舍妹年少无知,将军息怒!”

郑宽跟着站起身来,肃拜一礼。

看他面色温和,语气轻柔,似乎养气的功夫不错。

“诸位不必多礼,也无需歉意,在下一家之言,就事论事,并无诋毁之意。”

王和垚站起身来,回了一礼。

他看着怒目而视的郑明珠,指着自己的手指修长纤细,白的仿佛能透出光来。

“郑大小姐,且不说国姓爷,就如令兄,三藩起事,荆湖江西大战正酣,令兄却向耿精忠用兵,只不过为了区区几个州府,鼠目寸光,私心作祟,却毁了抗清大业。”

王和垚直抒胸臆,不吐不快。

历史上,耿精忠与吴三桂联合攻打江西,要不是台湾郑锦在后拖后腿,局势尚未可知。

“我要是令兄,早就挥水师北上,不说直奔北京,顺长江口入内河,攻打镇江,南京,扬州等地,满清腹背受敌,疲于奔命,此刻长江一线,恐怕已是我汉家的天下了。”

王和垚冲几人拱手行礼:“在下已经说了,只是就事论事,诸位有什么疑虑,说出来就是。”

陈永华与郑宽都是讪讪,没有说话,各自还了一礼。

郑明珠则是愤愤道:“站着说话不腰疼。郑氏兵微将寡,难以北上。吴三桂狼子野心,自立为周王,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与野心,并非反清复明。换做是你,你会率军北上吗?”

“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王和垚懒得再说前尘往事,朗声道:

“在下出兵之意已定,诸位无需再费口舌。当年张苍水于杭州弼教坊就义,我已让人在那里修建祠堂祭祀。诸位无事,可以去拜祭一下苍水先生。”

“苍水先生,我等自会前去拜祭。将军诋毁先父,多有不实之处,请将军收回此言!”

郑明珠面红耳赤说道。

王和垚轻声笑了起来:“郑大小姐,在下只是分析战事,甚觉惋惜,哪有不敬的道理?在下闲来无事,便私下算了算,自我抗清势力与满清作战以来,在下歼灭清军将领之战果,可排前三。”

“前三?”

郑明珠立刻起了兴趣,脱口而出:“那你前面二者是何人?”

陈永华与屈大均几人,也是一起看着王和垚,等待他的回复。

“这排在第二位的,便是晋王李定国将军,用兵如神,两蹶名王,共斩杀旗军将领六十余人,世人景仰。”

王和垚思量着说道。

明末抗清两大战神,东南郑成功,西南李定国,后世爱好历史者,应该都不陌生。

陈永华笑着问道:“敢问将军,那这第一位又是何人?”

他已经猜出了王和垚要说的人是谁。

这真是个聪明的年轻人。

郑氏兄妹,一起看向了王和垚。

“这第一之人,当然是国姓爷了。国姓爷用兵刚猛,十余年抗清,共斩杀满清八旗军将领逾八十人,功盖天下。也正因为国姓爷屡次大败清军,清廷才搞了个迁界令出来,祸害我汉家数百万百姓。可惜啊!”

王和垚摇摇头,也不知道,他话里面可惜的是什么。

“算你还有点见识!”

郑明珠喜笑颜开,跟着问道:“那这第三人又是谁?斩杀了多少鞑子将领?”

这位短发“贼首”,还算有些见识和公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