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四百零三章 感情很简单

逆天换明 第四百零三章 感情很简单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太阳已经西斜,染红了天边的晚霞,鲜艳得如红绸张在西边的山顶。

小翠在锅里炖上白菜、土豆,还有一小块切碎的熏肉,便麻利地在锅边贴着饼子。

一团玉米面团啪地贴在锅边,再用手轻轻抹压一下,饼子便稳稳地粘在了锅边。

来到大连住下已经有一段时间,小翠已经完全适应了这边的生活习惯,学会了这边的生活技艺。

与京畿地区的吃食不同,辽东这边主要是玉米、土豆和黑麦粉。米也有,都是外购的,老百姓买的很少,都习惯了吃玉米碴子粥和玉米糊糊。

贴饼子是老百姓最常吃的主食,也经常用黑麦粉和玉米面混合着蒸馒头,也挺好吃,这是小翠的感觉。

屋外院内响起了声音,小翠能听出是板车的咯吱声,应该是弟弟拉回了柴禾。

没等她出门去看,小龙已经走了进来,在水缸前拿起瓢,舀了水在痛快地喝着。

“有热水,别喝凉的,小心激着。”小翠关切地说道:“灶下灰里有土豆,饿了先垫垫,何大哥应该快回来了。”

小龙抹了把嘴,呵呵笑着,说道:“回来时碰到了吴叔,俺跟他说了刨土豆的事情,他说俺要去帮忙,能给俺一两袋土豆呢!”

小翠点了点头,说道:“你再跟他说说,俺也去帮着干,能多给咱们些吧?”

“他家种了那么多,肯定能多给一袋两袋的。”

小龙说着,在灶前坐下,一边帮着烧火,一边从灰里扒出两个烤熟的土豆。左手倒右手,烫得直吸气,却还不肯丢下。

小翠笑着摇头,这副猴急的样子也不是一回两回,她都懒得说了。

不过,当小龙掰开烤熟的土豆,那焦黄的瓤,散发出的香气,还是让她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

确实很好吃,小翠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所以,她在灰里埋了好几个,但却要等何大哥回来后一起吃。

还有贴饼子就咸鱼,也是美味。在酒馆打工的时候,她已经适应了辣椒,没想到在辽东家家都有,晒得通红地成串挂在檐下。

最让小翠感到不同的是村里邻居的关系,互帮互助,和睦相处,让人感到那么温馨。

她也知道,这些邻居都是经历过战乱的,甚至有很多人都失去过亲人,有过难以忘怀的伤痛。

但在生活安定下来的时候,这些百姓依旧不改淳朴的本性,又重新恢复了乐观的精神。

“俺跟柱子他们约好了,明天上山采松子和蘑菇。”小龙香甜地吃着烤土豆,笑呵呵地说道:“就算集上卖不掉,蘑菇晒干了咱自己吃。”

小翠皱了皱眉,说道:“听说山上有狼,你还是别去,危险。”

“俺们好几个人呢,还带着长枪。”小龙却是毫不在意,咽下嘴里的食物,说道:“还巴不得碰上什么野物,正好打了吃肉。”

“把你能的。”小翠翻了翻眼睛。

小龙咧嘴笑着,说道:“姐,你就放心吧!不光是俺们,还有进山采药的冯叔,他带着弩弓呢!”

听说有大人领着,小翠才放下心来。

村上的半大小子们经常相约上山,采些山珍,挖些药材,贴补家用,已经是很熟的活计儿。

外面传来了马蹄声,小龙赶忙迎出去,帮着何贵财牵马入圈,还给马喂上草料,两人才说着话进了屋。

“何大哥,您洗把脸,饭马上就好。”小翠已经打好水,端着送到何贵忠面前。

何贵忠笑着点了点头,自去洗漱,然后回到自己屋内,小翠又殷勤地送来热水。

等到饭菜上桌,三人围坐着,一边吃喝,一边随意地聊着天。

“弩弓可不行。”何贵忠对小龙的请求连连摇头,说道:“那是给大人的,得是民兵,还得经过训练,才不会误伤人。”

小龙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这要求了,被拒绝也不意外,耸了耸肩膀,低头啃着焦黄的饼子。

“何大哥说得是,等你长大了,他自会帮你弄的。”小翠安慰着,笑着给弟弟挟了块肉。

何贵忠笑了笑,说道:“我的工作还未最后确定,郭帅这几天便能回来,要听他的安排。如果我要换地方的话,你们就安心住在这里。”

小翠犹豫了一下,说道:“何大哥,要是方便的话,我们还是跟着您吧!”

何贵忠犹豫着,说道:“到时候再说,现在不急。”

何贵忠已经回到军情报谍报司,他才发现在郭大靖的命令下,很多谍报人员已经向京畿、山东,甚至是江南渗透。

他本以为袁崇焕倒台,对外的情报工作会收缩,可没想到,竟然是更大范围的布局。

小龙抬起头,充满期待地问道:“何大哥,郭帅要回大连,您能见到他吗?”

何贵忠自觉失言,脸色严肃起来,说道:“记住,绝不能对别人说起此事。这是泄密,事发了,连我也要受到严惩。”

小龙吐了下舌头,低头嗫嚅道:“我,我不会告诉别人。只是想知道,郭帅是不是象说书的讲的那样。”

小翠赶忙转圜道:“何大哥不是讲过了,郭帅虽然身材魁伟,但也只是比普通人高一点、壮一点,没有说书人讲的那么夸张。”

停顿了一下,她又强调道:“记住何大哥的话,千万不许把郭帅要回大连的事说给别人听,那些小伙伴也不行。”

小龙点了点头,闷闷地说道:“我知道了,对谁也不说。”

尽管郭大靖回大连,并没有隐藏行踪,但军情部谍报司的纪律在那儿摆着,何贵忠也得严格遵守。

别人看见或知道是别人的事情,你要是透露出去,那就是违犯纪律,就是泄密。

何贵忠也意识到自己太过严肃,说话的口气可能冷硬,调整了下情绪,他放缓了语气,说道:“等我见到郭帅,帮你要一件小礼物,并告诉他,有个叫小龙的非常仰慕他。”

小龙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惊喜地望着何贵忠,难以置信地说道:“真,真的。”

何贵忠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只要你不泄密,这点事我还是能办到的。”

“好,好哇。”小龙的脑袋点得跟拔浪鼓,满口答应着,“肯定不和别人说,打死也不说。”

何贵忠又恢复了那副温和可亲的表情,岔开了话题,问起了姐弟俩在村中的生活。

对于象何贵忠、周庆等老人,尽管没有朝廷任命的官职,但东江镇也给予了他们相当的待遇。

象何贵忠,就领着守备的俸禄,每个月相当于普通士兵的五倍军饷。别说养活小翠姐弟,就是再多几个,也没有问题。

但小翠和小龙还是希望尽可能地赚些钱粮,不要全靠何贵忠养着。

何贵忠也在给姐弟俩想办法,其实还是官府在给类似的百姓寻找出路。象吴姐和小琴,就是官府拿出来的岗位。

除此之外,官府还在开办被服厂,为军队做衣服、被褥、军鞋等等。鉴于当时的交通条件,还允许妇女拿原料在家缝制。

与蒙古诸部的贸易打通,本地养羊数量的增加,以及柞蚕的养殖扩大规模,羊毛和蚕丝纺织,又会为广大妇女提供更多的工作。

当然,官府还是希望独身妇女能尽快找到归宿。接下来,还会有嫁给军人的优惠政策推出,以及对于生育的鼓励政策。

“等我的工作最终确定下来,再想办法给你们寻找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不迟。”何贵忠安慰着小翠,“在东江镇的地盘上,还没有饿死的。”

小翠用力点着头,她的心里并不象表面那么急迫,只要有何大哥在,自己又不是懒人,还能吃不上饭?

吃过晚饭,何贵忠便催着小翠姐弟去夜校学习。这是每个村的规矩,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实践,对百姓们来说,已经见怪不怪。

不用多,一个人一天能学会两三个字,一两年下来,也差不多能够看懂告示。

而每村的教书先生则享受着与士兵相同的待遇,养家糊口不成问题。他们的水平或许也不高,但百姓们的文化水平,也同样没有太高的要求。

村中如此,军队中的要求则要更高一些。明年就要实施文凭制度,达不到识字数量和计算要求,想要晋升当官都不成。

之所以是在明年开始实行,也是给了官兵们相对宽裕的缓冲时间。已经两三年了,再笨的只要用点心,也能够达到本来就不算高的标准。

这是提高官兵们学习兴致的一个举措,也是提升军队素质的有效手段。

郭大靖要的不仅是虎狼之师,更是文明之师。毕竟,平辽灭虏之后,将是在国内的征战,对同胞烧杀抢掠的军队,与蛮夷异族又有何异?

吃过晚饭,小翠便催着小龙去夜校,她收拾好碗筷,又烧了一盆热水给何贵忠洗脚。

“我自己来就行。”何贵忠有些无奈,心里却热乎乎的,烫洗完脚,小翠便拿着一张细沙盘,乖巧地坐在炕桌旁,由何贵忠教导认字书写。

尽管官府也建起了造纸作坊,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纸张依然是价格昂贵的奢侈品。细沙盘和木棍,便是老百姓通用的纸笔。

小翠只说自己在夜校和其他人学不到一块儿去,其实——嗯,她喜欢这个样子,在京城酒馆时,何贵忠闲暇时便教导她和小龙。

官府不仅开夜校,还印刷出了教材,一本不大的小册子,六百多个常用字,是最初级的。还有中级教材在编订中,大约要多出一千五六百个。

“明,天,种,地……”小翠认真地在沙盘上写着,何贵忠微笑点头,不时出手纠正。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昏黄的油灯下,两人的身影越靠越近,当何贵忠把着手教习新字的时候,暖昧的气氛愈发浓厚起来。

其实,两人的感情发展到现在,都有那么点念头,只是还差那么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而已。

在古代,年龄差距是不太讲究的,也不会因此而遭到别人的非议和白眼。

而且,成亲在后世看来,也是草率的,没有什么浪漫的恋爱,甚至于婚前连面儿都没见过。

象何贵忠和小翠这样,有过那么长时间的相处,从感激到依靠,已经不是突兀,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月色朦胧,透过窗棂,洒下淡淡的光影,又慢慢的在地上变幻移动。

云收雨息,阿秀含差带怯地偎在丈夫怀中,安心又舒心地闭着眼睛,低声细语地说着话。

“大夫给开了调理的药,已经喝了两个月。”阿秀轻抚着丈夫宽厚的胸膛,柔声说道:“感觉比以前更有劲儿了。”

郭大靖感到无比的舒爽和轻松,伸手在妻子丰满的身体上捏摸了几下,直到妻子发出嘤咛的娇声,才呵呵笑着说道:“不光有劲儿了,摸起来感觉更足实了。”

阿秀抿了下嘴角,低声道:“是不是又胖了,还是活动得少了。”

再怎么不活动,也比后世宅在家里的那种要强很多。何况,阿秀的活动量也不小,院里、园子里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她在种植管理。

“不胖,正好。”郭大靖停顿了一下,说道:“家里雇个丫环或佣人吧,孙嫂和王嫂那边有自己的家,也忙得很。”

“不用吧?”阿秀不是很愿意,说道:“平常也没啥活儿,就是做饭我也行。英妹那边有阿巧,你要是觉得不够,就给她再添个丫环。”

这么一说,郭大靖倒是不好随便决定了。要是雇一个,好象是专为藤野英服务的,要添就添俩吧!

“丫环不如仆妇。”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中年妇女就行,活儿都会干,生活的经验也多。”

“嗯,最好再雇个厨子。”郭大靖觉得饭菜上也要提升个档次,现在不是没那个条件,钱不缺,还老是家常便饭的,有些对不起家里人。

阿秀想了想,说道:“和孙嫂、王嫂说一声,反正也是花钱雇人,她们要是愿意干,不是正好?”

既然能挣到钱,孙嫂和王嫂应该是愿意的。现在这种半仆的模式,也不要工钱,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