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三百零三章 休假的美好时光

逆天换明 第三百零三章 休假的美好时光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张膀挥着锄头,沿着地垄刨出坑洞,妻子在播着种子。

长长的垄沟,翻松的黑土,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那是农民最喜欢的味道。

小妹在家里看着小侄儿,还会烧火做饭,在春耕的农忙季节,差不多家家都是全部上阵。

田地已经由军队派人用牛马犁好,不好好耕种,首先就对不起家人。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民也比谁都知道农时的重要,一点也不能耽搁。

六十亩田地,张膀觉得自家还能再多种,但官府上有规定,要按家中男丁和女人的数量来分田划地。

男丁可申领四十亩,妇女就降到了二十亩,还有次丁男、次丁女的规定。总之,既要让百姓有差不多足够的田地,又要能够充分耕作利用。

这还是在村上有公用耕牛的条件下,才采取的分配模式。军队上今年也会帮助开垦,毕竟不是熟地,要烧荒、犁地等工作。

“忙完这一阵儿,再把那几块小荒地种上菜。”张膀用袖子擦了把汗,笑着说道:“这些小活儿,就不用你挨累了。”

妻子也不争抢,说道:“今年要是风调雨顺,几十亩地的收成足够吃,明年贷款买头牛,也有底气。”

张膀用力点头,村里公用的耕牛到底是不方便,只有买到手里自家的,才心里踏实。

二十亩土豆、三十亩玉米、十亩黑麦,张膀和妻子是经过反复商量,才确定的种植数量。

土豆是保底的,产量高,其它作物收成不好的话,基本上也不会饿着。玉米是高杆作物,既能吃,又能当柴烧,还能喂牲口,利用率最高。

对于金州的农作物种植,官府已经没有明确的强制要求。相信老百姓也都会算账,不会往亏里干。

军屯就要考虑到其它方面的需求,比如战马吃的料豆、苜蓿,以及将士们的伙食等方面。

“农闲的时候,我做军鞋和军袜,也能贴补家用。”妻子已经想好了今年的计划,微笑着说道:“买的几件旧衣,缝补修改一下,也尽够穿了。”

战场上建虏的衣服都被搜集,有布的,有毛皮的,脏污和破损的也没舍得扔,洗干净后按质量优劣,都作价卖给了老百姓。

在古代,甚至是旧社会,穿死人的衣服都不算什么。抗日战争,苏德战场,这样的事情也同样发生过。

这也是辽东地区的短板之一,不能种桑养蚕,不能种植棉花。在“衣”上面,基本上是依赖外购。

今年,郭大靖从山东引进了柞蚕,在金州进行试养。但要形成规模,却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

至于毛纺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绵羊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能够建立起来。

目前的解决办法就是外购棉花棉布,还有就是从直隶和山东收购旧衣。

在古代,有专门收售旧衣物的店铺,再转手卖给那些生活困难买不起新衣服的穷人从中得利。这种店铺就是估衣铺,又叫“估衣行”。

金州这边自然不是为得利,而是只收不售,运至金州卖给百姓,解决他们的穿衣问题。

张膀妻子所说的旧衣,不管是什么渠道来的,买到的价钱却很令她满意。节俭,对于刚刚安家落户的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

一队骑兵从大路上驰来,速度不快,边走边看边聊,象是在游山玩水、欣赏美景。

张膀和妻子离得大路不远,赶忙躬身垂头,以示尊重。

“忙你们的吧!”一个大嗓门响了起来,骑兵并未停留,奔驰而过。

东江军的军纪是越来越好,在金州初建的时候曾经大力整顿,并设了宪兵,逐渐形成了比较有效的监督机制。

军民混杂,屡屡侵害百姓的军队,是得不到衷心的拥护和支持的。为了能起到震作用,对于违法乱纪的官兵,一直是实施着严厉的处罚。

望着远去的骑兵,张膀和妻子相视一笑,又继续劳作起来。

军队不侵害百姓,还保卫着他们的安全,收复土地供他们耕种,岂能不令人顿生敬意?

…………………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纸,撒下斑驳的影子。

郭大靖缓缓睁开了眼睛,该死的生物钟,不是回家两三天后就能改过来的。

藤野英就偎在他的身旁,搂抱着他的胳膊,睡得香甜。脸上似乎还带着丝笑意,显得愉悦而安心。

阿秀也是这个样子,郭大靖想起了昨天和妻子的纵情亲近。

小别胜新婚,数月时间不见,连阿秀也放开,用全身的热情来表达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盼望。

阿秀放得开,藤野英更是热情如火。郭大靖腰不酸、腿不软,确定是绝世勐男无疑。

缓缓闭上眼睛,感受着温软馨香的**,郭大靖虽然睡不着,可也不想起来。就这么躺着,给他安宁、舒适、轻松惬意。

和毛文龙一样,郭大靖也没有搬家卷的想法。大连建设得越来越好,繁华程度是金州卫城不能比的。

军人在前方,家属在后方,这也算是军纪。

尽管没有明确规定,郭大靖这个级别的军官带家卷也不会有太大的非议,但从各方面考虑,他却不会这么做。

以后,这样数月两地分居的时候还要更多。金州、复州、盖州……不断地收复失地,不断地向北推进,还能老要重新安家?

什么时候能够运筹帷幄、发号施令,有信得过的精兵强将打天下,什么时候才能轻松下来。

郭大靖估算着,没有个十年,恐怕是难以达到这个目标。没办法,自己就是这个劳苦命。谁让他身处乱世,只能努力奋斗拼搏呢!

好在,努力奋斗有了成绩,一切都在朝着实现理想的方向在前进。越是这样,就越是有动力。

是的,郭大靖抿起嘴角,却没睁开眼睛。身旁的女人轻轻伸出小手,沿着他的胸膛悄悄下滑……

是个正常的男人就受不了,郭大靖轻哼了一声,一把将藤野英搂了过来。

……………

神清气爽的郭大靖吃过早饭便没有出门,和阿秀一起在院中种了辣椒、柿子,又品了藤野英的茶道,和藤野正聊天。

午饭后,郭大靖又和孙六岩、王贵攀谈了很长时间,知道他们都领了几十亩田地,足够一家人吃用。

还不到在树下乘凉的季节,郭大靖也没有骑马,带着阿秀、藤野英在附近转了转。

“变化挺大呀!”郭大靖由衷地发出感慨,数月时间,又多出了一些房屋宅院,甚至还有一个大市场。

由村到镇,再到大城市,尽管不再会修筑城墙,但迹象已经挺明显。

“如果不是收复了北金州,有不少人家都迁居了,这里已经是个大镇子了。”藤野英说道:“还有港口那边,变化也不小。”

郭大靖点了点头,认为大连城镇化的进程差不多要陷入停滞。主要是人口的分薄,基本上都从事农业,必须和土地的数量保持一个平衡。

而土地在辽东,却是多得很。作为一种财富,正被充分地利用,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口。

至于发展成商贸港口,显然还是不具备条件。

等到百姓都丰衣足食,有了积蓄,官府这边才会放开统购统销的模式,外来的商贾才会有赢利的机会。

阿秀话说得少,只是微笑着陪在丈夫身边,显得是那样的满足和快乐。这是她的性格,传统而贤惠温柔的那种。

“家里有了新马车。”阿秀说道:“坐起来很舒服,比原来的要好很多。”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舒服就好,下雨下雪,或是冬天寒冷,还是坐马车比较好。”

藤野英笑着说道:“毛夫人是最先买的,喜欢得很。没事儿的时候,也经常坐车出来闲逛。”

她有什么事儿,还不是天天都闲着。

郭大靖对毛沉氏没什么感觉,至于容貌,可能因为审美观点不同罢,也不觉得有多漂亮。

随意地走着,郭大靖看到田地已经耕种好,可还是能看到不少百姓在忙活。有时,他还会停下来攀谈。

其实,不用详细了解,只看精神状态,郭大靖便能猜到大半,心里有数。

对生活有希望有憧憬,并对将来有些信心的话,眼里常常是有光的。而已经麻木,没有了梦想,只剩下活一天算一天的颓废,眼睛里就失去了光芒。

暗澹的眼神,郭大靖是最早看到的,也见到了很多。那些和他一样被建奴强行驱赶的辽民百姓,还有刚逃出建虏统治区的剃头辽人。

转头看了看阿秀,大眼睛忽扇忽扇特别有神,发现丈夫盯着她,还有些迷惑,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郭大靖呵呵一笑,伸手摸了摸妻子的脸,比以前细嫩了不少。

阿秀很喜欢这样,但却翻了下眼睛表示嗔恼。她在外面还有些羞涩,脸上也浮起了红晕。

藤野英在旁咯咯地笑了起来,她比阿秀开放,挽起郭大靖的胳膊,紧紧地贴着自己挺起的胸上。

远处,阿巧跑了过来。她穿得挺多,象个毛熊似的,由远而近。

“大人,夫人,二夫人。”阿巧气还没喘匀,便以飞快的动作给三人见礼。

藤野英随意地抬了抬手,说道:“有事儿吗?”

阿巧赶忙说道:“是毛夫人派人来问,两天了,怎么没来商馆,马吊都打不成了。”

马吊就是麻将,传说是郑和下西洋时,为了渡过枯躁的海上旅程而发明的娱乐消遣游戏。

在明末清初时,马吊牌已经比较盛行,由马吊牌还派生出一种叫“纸牌”(也叫默和牌)的戏娱用具。

藤野英笑了笑,说道:“你回去告诉来人,就说我在家陪着夫君。大概,大概要再过两天。”

林婉儿、郑嫣儿,再加藤野英和毛沉氏,估计是比较固定的牌搭子。一下子凑不齐人,毛沉氏有些着急了。

阿巧领命而去,藤野英笑着说道:“毛夫人的马吊打得不好,可偏偏爱玩儿,十天总要打五六场。”

郭大靖理所当然地问道:“有彩头儿吧?小赌怡情嘛,光磨手指头有啥意思?”

藤野英笑着显摆道:“妾身运气较好,十场能赢个七八场,每场也不超过百个铜钱的样子。”

说是铜钱,其实也是纸票,是最小的货币单位。

一百来个铜钱,对于银子都论万的藤野英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就是陪着毛沉氏罢了。

毛沉氏也不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就是个又菜又爱玩儿的小女人。在皮岛憋了好几年,到了大连这个好地方,景好又有人陪着玩儿,可是放开了。

“等我弄副纸牌,三个人玩儿的。”郭大靖想起了斗地主,不禁咧嘴笑了起来。

藤野英咯咯一笑,说道:“也好,省得她老缠人。还打算明天让阿巧去陪她玩儿呢!”

“你要是不去,就让阿巧替你。”郭大靖说道:“纸牌说起来容易,可制作的话,还需要些材料,不是一天就能做出来的。”

藤野英点了点头,还紧挽着郭大靖的手臂,好象一松就会跑了似的。

郭大靖微微一笑,拉起阿秀的手,沿着冒出青草尖尖的土路,向前漫步而去。

说到娱乐消遣,郭大靖觉得给军队也要添几种,让那帮大老爷们发泄下多余的精力,省得闲下来就是出去结伴喝酒。

体现技巧和体力的有羽毛球,比较激烈的对抗有足球、板球等,激烈对抗的可以打拳击。

………………

同样是假期,郭大靖完全是放松的状态,不用干农活,不要修房屋,就是闲逛休闲,缓和自己的身心。

韩仲的休假却是忙碌的,甚至可以说是劳累的,但心情却是愉悦的,脸上整天都带着笑。

因为是军属,家里享受优待政策的三十亩田,淑珍算是丁女,韩山童只是半个丁男,田地是用村上的公用耕牛犁好,淑珍和韩山童只是播种等活儿。

韩仲回到家里,田地已经耕种大半,他也没休息,立刻就投入到忙碌的农活儿里。

地都种完,他和儿子又在自家的两块小地上种上了蔬菜。农活儿干完,韩仲又修葺了房屋,让家人不淋雨不受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