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钱买人头

逆天换明 第二百九十一章 花钱买人头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郭大靖还待要争,毛文龙已经摆手制止,缓缓说道:“与建虏交涉还是你来,但却是奉了本帅的命令。晋升副将,也不能耽搁,前往京畿作战,得由你来指挥。”

身为副帅,自然就有了指挥其他各协的权力,这也是为郭大靖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末将遵令。”郭大靖躬身道:“谢毛帅提拔之恩。”

“都是你该得的。”毛文龙笑着吐出一口长气,好象解决了最令人郁闷的事情,说道:“此战大胜,想必众将也没有不心服于你的。”

可能吧,这人心里怎么想,还真不好确定。

郭大靖挠了挠头,说道:“末将升迁太速,恐怕朝廷不允。”

毛文龙澹澹一笑,说道:“朝廷即便不允,于我东江镇也无大碍。让众将明白你的地位,本帅的看重,也就是了。”

有副将的名头,更好指挥率领其他协的部队;没有这个名头,凭郭大靖的人际关系,李维鸾、孔有德也应该是愿意听命从事的。

毛文龙有这个判断,郭大靖也有这个信心。两协人马,再加骑兵营,这差不多就是远赴京畿作战的人马数量。

而这次提名郭大靖,众将想必也明白,虽然同为参将,但郭大靖已经隐隐压他们一头。

“人头换银子,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毛文龙的目光望向远方,那里是建虏大营的方向。

郭大靖说道:“末将觉得早点晚点都差不多,便在今晚让人去给建虏带去好消息,毛帅以为妥否?”

毛文龙想了想,微笑颌首。

这是给建虏伤口撒盐,也是给皇太极添堵。不管建虏很以为这是激将法,还是拖延,都将加快撤军。

郭大靖自然不会派自己人去给建虏送信,本来留着俘虏的建虏哨探便是想作联络之用。

陪着毛文龙回到阵后大营,郭大靖便立刻开始了行动。人头换银子,或者称为赎尸,就在没几个人知道的情况下,展开了。

…………………

夜幕低垂,夜已经深了,建虏大营内一片愁云惨雾,气氛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伤亡统计已经出来了,呈报给皇太极,众奴酋也知道了这伤亡的惨重。

前后共出动九千人马进攻南关防线,加上撤退时尽量携带的尸体和伤兵,回来的只有不到五千,加上被迫击炮几轮轰炸,伤亡足足有五千多。

蹈冰绕袭的两黄旗也损失不小,在并不算太长的战斗时间里,两千多的阵亡遗尸,令人震惊。

这样算下来,光阵亡的就已经达到了六千多,随着伤兵伤势的恶化,数字还会再增加。

尽管这些伤亡也包括了两三千附庸的蒙古兵,但依然是建虏所难以承受之重。特别是被迫击炮轰炸后阵的混乱不堪,使得奴酋凛惧之余,更觉得很丢脸。

大帐内,众奴酋沉默地坐着,脸色都阴沉,包括皇太极在内。

谁也不想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莽古尔泰、多尔衮等人不时偷眼看皇太极,心痛之余,却有几分幸灾乐祸的畅快。

看你怎么说,是找理由推卸责任,还是承认自己轻敌,导致大金军队遭此重创。

皇太极的心思也在极速转动着,损失的数字已经超过了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堪称是他继位汗王之后的最大挫败。

自己找理由是不合适的,与其说是轻敌,倒不如说是情报疏漏,对于东江军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

显然,东江军的战力又超过了旅顺堡保卫战的时候,而大金军队还是以前的水平。

“没想到敌人的火器不仅数量庞大,且犀利异常。”在难堪的沉默中,萨哈廉率先开口,“这比两红旗攻打旅顺堡时,强了数倍不止。”

意识到众人的目光集中过来,萨哈廉苦笑了一下,说道:“若是当初敌人是此实力,两红旗的万多人马恐怕有覆灭之危。”

“说到底,还是情报上的严重不足,对敌人的情况了解得太少了。”萨哈廉加重了语气,说道:“知己而不知彼,方有此挫败。”

不惜贬低自身和两红旗的战力,并指责情报工作的失职,替皇太极分担了大部分责任。

萨哈廉的发言,使皇太极暗自松了口气,脸色缓和了不少。

多尔衮兄弟交换了下眼色,知道此时指责皇太极非但无益,而且会惹火烧身。

莽古尔泰孤掌难鸣,虽然心中怨满,但损失的人马各旗都有,他不能独自抱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多尔衮缓缓说道:“我军遭遇挫败,确实是对敌人的情况不够了解。光看敌人的红夷大炮数量,就已经超过锦州和宁远甚多。还有那打得更远的火炮,数量众多,更是我军所不知道的。”

阿济格嘿然说道:“敌人阴险,待我军全部展开,才全力发动,直接导致我军军心不稳,陷入混乱。”

莽古尔泰翻着大眼珠子,沉声说道:“最主要还是敌人的犀利火枪,重甲兵难以突破,只能局促于阵前,才有如此伤亡。”

见众人都发言了,皇太极吐出一口长气,缓缓说道:“情报疏漏,轻敌而攻,皆是败因,本汗王亦有责任,不会推脱。”

“我等皆有责任。”萨哈廉说道:“汗王,卑职觉得当务之急,是下一步行动该当如何。是攻,是退?”

皇太极顺坡下驴,不再说责任之事,扫视众人,说道:“我军虽还有再战之力,但苦无破解敌人防御之法。你们以为该当如何?”

狡滑!众人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念头。明明不想再战,却不直接说出来。

阿济格澹澹地说道:“我以为攻既无法,便不如尽快撤退。”

“楯车损毁不少,重甲兵也伤亡很大,确实难以再继续攻打。”多尔衮附和着兄长,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情形,尽快退兵似为上策。”

莽古尔泰点头赞同,说道:“攻坚作战,本不是我大金勇士所长。宁远之战和宁锦大战,便吃亏不小。现下撤军,为时不晚。”

“既是都无异议,那便明早退兵。”皇太极做出了决定,或者说是听从了众人的意见。

正在此时,侍卫过来禀报,敌人放回了一个被俘的哨探,带回了给皇太极的书信。

对于被俘哨探,众人都不太感兴趣,也不相信自己的族人会来做奸细,他的家卷难道不要了?

可对手竟送来了书信,令众人颇感兴趣,看着皇太极,等待他的处置。

皇太极也没有保密的必要,偷偷摸摸反倒对他的声名有损,便令侍卫把书信呈上来。

接过书信,皇太极阅看过后,脸色有些阴晴不定,思索了片刻,传给众人观瞧。

有人识字,有人不识字,但信中的意思,很快就由范文程念了出来。与皇太极的表情相似,众人面面相觑,都是疑惑和难以置信。

在古代,两军交锋时,交换俘虏,或是允许收尸,都有过,不算稀奇。但要对手花钱买回人头或遗体,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当然,如果可能,在战场上收拢己军战死者的遗体,基本上也是传统。这可是关系到军心士气,都尽可能不使己方的战士暴尸荒野。

建虏也有抢回尸首的传统,在宁远,在锦州,都曾这样做。可这也是在条件允许,伤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才进行。

白天的战斗中,建虏是被完全击退的,从几十米到三里地,都在东江军的火力打击之下。能逃命就很幸运,尸体是很难带走,也很难再去抢回来的。

但敌人却出了这招儿,令众人的脑袋一时间转不过弯,不知道敌人在耍什么阴谋诡计。

皇太极望向范文程,沉声问道:“范文程,你说说,敌人这其中有何用意?”

在公众场合,皇太极对范文程都是直呼其名,避免满人贵族又说他重汉人。私下场合,则称其字,表示着看重。

范文程想了想,躬身道:“回汗王,卑职以为敌人或许有这么几个用意……”

其一是最容易想到的,敌人缺钱,想借此捞一笔。开价二百两银子,比明廷的赏功银高很多。这也正常,钱要是少于五十两,就直接送给明廷报功了。

其二是这边不答应的话,敌人要借此再造谣离间。战死者都算是英雄,入土为安是最好的归宿,也是对其家卷最好的安慰。

可对于奋勇作战的英雄,连点银子都舍不得拿,任由他们被鸟首,或被挫骨扬灰,谣言传开,对于皇太极的名声可是不好的影响。

何况,信中说得清楚,期限两个月,各旗旗主也可以派人前来点验,买回本旗战死者的人头或遗体。

两个月的时间,基本上能够保证尸体处于冰冻状态,不会腐烂而难辨。

这一个变通明摆着在坑皇太极,你不舍得钱,万一别的旗主舍得呢?

或者说,可以造谣说皇太极私下派人交易,只买回了两黄旗战死者的人头或遗体。

同样,对于其他旗主也可以造谣,说他们暗中交易,买回不少人头和遗体。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管你有没有,管你怎么辩白,总会有人信吧,让你心里添堵,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范文程分析到位,说得却很委婉。他实在也是对东江镇这边的谣言攻势印象深刻,不得不忌惮。

皇太极开始想得还不完全,但也意识到可能是个陷阱。范文程略加解说之后,他终于是恍然大悟,不禁心中暗骂敌人此计阴毒。

其他奴酋也多少明白了过来,面面相觑,没想到敌人竟然这么阴损,把他们也装了进去。

真正的伤害可能不会很大,但想起来就令人不舒服,如同身上长了跳蚤,又痒又痛,可抓又抓不到。

“毛文龙什么时候学得这么坏?”莽古尔泰翻着眼睛,哼声说道:“还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刚听还觉得挺好,可没想到竟是这般阴毒。”

谣言对莽古尔泰,以及多尔衮,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

一个时时防范皇太极的捏造罪名,另一个则努力表现,让皇太极消除疑心,不被谣言所惑。

多尔衮看了莽古尔泰一眼,索性保持沉默,只等皇太极做出决定。

在他看来,这个坑主要是针对皇太极的,对他们的影响不大。要是各旗摊钱的话,也很简单。

皇太极一直在思索,认为花些钱是值得的。至少,此次挫败对他威望的打击,能够挽回一些。

只不过,二百两银子有些多了。但他还不能这么说,容易给人留下话柄。难道为大金捐躯沙场的勇士们,连二百两银子都不值?

“本汗以为,此事可以商议。”皇太极缓缓说道:“要先派人与对手联络商谈,提防对手使诈。”

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道:“敌人使计,我们也可以将计就计,借此离间东江镇与明廷,毛文龙与袁崇焕,甚至是明朝皇帝的关系。”

人头换银子,不仅匪夷所思,还是明朝所没有的先例。不向朝廷献捷报功,却把人头卖给敌人,这难道不是在藐视朝廷,让皇帝难堪?

看向范文程,皇太极开口问道:“毛文龙在明廷树敌甚多,新帝崇祯也不信任他,他哪来这么大的胆子,敢干这种事?”

范文程躬身说道:“毛文龙敢这么干,肯定有所准备。估计已经编好理由,把人头换银子说成自己的计谋,让大金人财两空。或者,他还有别的说辞来敷衍皇帝和朝廷。”

停顿了一下,他又继续说道:“当然,此举也有向皇帝和朝廷诉苦的意思,以便取得粮饷或物资方面的支持。”

“仗着山高皇帝远,东江镇僻处海外,毛文龙行事大胆,也不出意外。况且,这个罪名,朝廷也真是不好定。”

皇太极垂下眼帘,想了一会儿,说道:“那咱们也造点谣,让明朝皇帝更不喜毛文龙。嗯,这件事情就由你和李永芳去办。”

范文程躬身领命,退后几步,又藏在了阴影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