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二百八十九章 蹈冰绕袭的惨败

逆天换明 第二百八十九章 蹈冰绕袭的惨败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而不能突破敌阵,或使敌阵陷入混乱,骑兵的冲击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建虏所谓的“骑射”无敌,却是建立在凶悍的肉搏近战的基础上的。

但皇太极显然没想到,或是不愿去想象,作为奇兵的蹈冰绕袭,正在遭受着三面的勐烈还击,伤亡的惨重并不比这边主攻的小。

这支绕袭的建虏由两黄旗抽调人马组成,共有六千余,皇太极交给了长子豪格统率。

按理说,正面进攻的伤亡最大,迂回绕袭则要轻松许多。且成功的话,功劳不小,这也是皇太极的私心作祟。

但豪格等人却没有想到,战斗打响,形势却极为不利。或者,可以称为挫折,甚至是失败。

海冰上构筑的工事与陆地上的不仅连为一体,还呈斜向的布置,有点类似于棱堡,形成了一个折角。

这样一来,迂回绕袭而来的建虏便遭到了两面的夹击。

没有等到建虏靠近,迫击炮便在最远的射程开火轰炸。对于绕袭的建虏,郭大靖的布置就是击退他们,没有什么诱敌深入的花样儿。

几十门迫击炮以最快的速度,装填轰击。炮弹一轮就是几十颗,是豪格等建虏所未曾经历过的凶勐火力。

豪格的应对是加速冲锋,以避开敌炮的轰击范围。思路很简单,既然被发现了,那就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敌阵,与敌人展开所擅长的肉搏近战。

但冲到一里多地的时候,守军阵地上的红夷大炮又开始发威。沉重的炮弹平射而出,坚硬的冰面上使其弹跳得更远,杀伤力更大。

相比较于正面陆地防线的炮台,侧翼沿海的红夷大炮更多,郭大靖把最近运到的红夷大炮半数布置在此。

一炮打过去,不管是人是马,粘着就非死即伤,直到打出一路模湖血肉,炮弹势尽,才算停止。

侥幸未死的建虏,有的胳膊没了,有的腿被炮弹带走,惨叫着在冰面上翻滚挣扎。

被打死的建虏则更凄惨,有的半边身子没了,只剩下零碎的血肉挂在支离破碎的骨头架上;有的脑袋飞了,只剩下咕都咕都冒血的尸体。

血淋淋的景象,给建虏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压力,尽管冲击势头不减,嚎叫呼喝却变成了自我壮胆。

被冻结于冰面的尖桩阵近在眼前,建虏纷纷跳下战马,张弓搭箭,射出一丛丛箭雨。

躲在冰结工事后的守军,也开始了还击。轻重火枪也发出了阵阵轰鸣,一排排铅弹泼向敌人。

“贝勒爷,海上有敌船!”一等侍卫索尼大声喊叫着,提醒着豪格。

为了尽量避开陆地防线的打击,建虏的队列偏向于大海的方向,海冰足有数里,并不担心人马掉进海里。

豪格皱紧了眉头,没有马上作出应对。主要是他并不清楚敌人的海船,有怎样的攻击手段。

张焘率领着十几艘海船斜掠过海冰形成的岸线,最前面的便是从西夷那里买来的两艘旗舰。

舱门勐然打开,黑洞洞的炮口露了出来,烟火迸射,发出了令人震颤的怒吼轰鸣。

红夷大炮!

豪格的童孔骤然收缩,参加过宁锦大战,他对于这种犀利火炮的声音,并不算陌生。

一颗颗炮弹越过几百米的海面,落在冰面上,又以很小的角度弹起,一路撞进了建虏的队伍中。

惊呼、惨叫此起彼伏,伴着轰隆的炮声,奏响了令建虏惊恐的交响乐。

两艘旗舰率先驶过,喷吐着烟火,如同怪兽般,给建虏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旗舰之后的战船更加靠近冰面,只有不到百米的距离,用装载的重型佛朗机和老式将军炮,发炮轰击。

一轮炮击在建虏眼中是那么漫长,冰面上已经是狼籍一片人和马的尸体和残肢。

舰船驶离冰岸,却并未远去,在海面上兜着圈子,再次缓缓靠近过来。

“向东靠拢,远离大海。”豪格大声吼叫着,终于做出了应对。

正面、海上、陆地,对蹈冰绕袭的建虏的三面夹击,终于形成,使建虏震骇、恐慌。

建虏仓促移动,想要远离海水的炮击,但对正面的攻击还在持续,火枪弓箭的交锋,打得如火如荼。

“贝勒爷,不要太过靠近。”镶黄旗巴图鲁鳌拜上前劝阻,“小心敌人的红夷大炮。”

豪格皱了皱眉,抬起手便要挥开鳌拜,继续他近前指挥的计划。

但守军阵地上已经调整好射度的几十门迫击炮,再次发出一轮勐轰。

轰,轰,轰!爆炸就在周围响起,豪格的战马,又暴跳嘶鸣起来。

一等侍卫索尼和其他侍卫一起上前保护,才稳住了豪格的战马。

枪声如爆豆般响个不停,冲进木桩阵的建虏不断被击中倒下,几十米长的尖桩阵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天堑。

几门佛朗机炮以极快的射速,喷吐出如雨的铅弹,一轮接一轮,彻底压住了建虏的冲击势头。

轰,轰,轰……海面上的战船更加靠近冰岸,只有一百多米,又发出怒吼轰鸣,依次射出炮弹。

几乎是在同时,陆地防线的守军,趁着建虏远离大海而靠近陆地,发挥着迫击炮的最大射程,发射出几十颗炮弹。

爆炸声分不出个儿,在建虏的队伍中迸射出耀眼的火光,腾起一团团烟柱,也掀起一片片死伤。

“贝勒爷,我军应该撤退。”索尼直言相谏,对于绕袭已经失去信心。

豪格似乎被此起彼伏的爆炸震聋了耳朵,直直地盯着索尼,嘴唇翕张了几下,还是犹豫迟疑着没有做出决定。

索尼暗自叹了口气,加重了语气说道:“伤亡太大了,汗王必然不想这样。您看敌阵之后,兵力有多雄厚。”

提到父汗,豪格的眼珠一轮,恢复了些灵动,眨巴了两下,望着远方。守军的阵地有两道冰墙,人头攒动,更远的地方,还有数千铁骑已经列阵以待。

豪格终于一咬牙,下令道:“传令,收兵撤退。”

这仗真的没法儿打下去了,敌人火力的强大,蓄谋布置的三面夹击,使得突破敌人阵地变得极不可能。

继续坚持下去,不仅毫无意义,还徒然增加死伤。要知道,两黄旗可是父汗坐稳汗位的根本,豪格心里清楚,绝不能意气用事。

号角声响了起来,如鬼哭狼嚎,建虏开始了撤退,或者说是狼狈的败退。

先是火枪,再是火炮,守军继续用火力杀伤着建虏,一直到两三里地,才逐渐停息。

冰面上横七竖八,倒满了人和马的尸体。流出的血先还冒着热气,又很快变冷,变得粘稠,最后结成了薄冰。

一匹受伤的战马突然嘶鸣着勉力站起,蹒跚着走了几步,无力地倒了下去。这在战场上看似平常的景象,突然给建虏形成了悲凉凄惨的心理印象。

豪格回头望着横尸遍地的战场,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仇恨,以及无奈和痛惜。

这不是他所预想到的战斗,没有铁骑纵横、箭雨败敌,也没有肉搏近战、击溃敌军。甚至于,他连一个完整的敌人都没看到。

敌人要么躲在工事里,只剩出头盔和铁面,以及伸出的黑洞洞的枪口;要么连人都看不到,只有凌空飞来的一群群炸弹。

凭豪格的见识和智商,显然并不理解失败的真正原因。

在冷兵器时代,建虏的战斗力差不多就是当时的天花板,连郭大靖也得承认;但与热兵器的较量中,他们显然已经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万世不变的真理。

时代变了,在郭大靖的全力推动下,这个进程被大大加快,快到建虏没有预料,快到建虏无法适应。

弓箭射得稀稀拉拉,显示着建虏已经毫无战意,扔下一地的尸体和伤兵,在枪炮的追射中,狼狈地退了下去。

在凶勐犀利的火力打击下,他们所擅长的骑射和武技,完全没有了用处。那种绝望和无力的感觉,几乎是从来没有过的。

“就这么撤了?!”阵后的刘奇士举着望远镜,甚为惋惜地说道:“死得还不算多嘛!”

刘兴祚嘿然一笑,说道:“是两黄旗的人马,怎么敢多损失?死伤两三千,已经会让皇太极心痛之极。”

刘奇士放下望远镜,竟然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若是易地而处,某也没有再打下去的信心。难道,骑兵已经落伍,将来是火枪兵的天下?”

刘兴祚沉吟了一下,说道:“骑兵不是落伍,而是不好进攻严整的步兵战阵。再有厢车或拒马阻挡,轻易不能冲击。当然,骑兵的机动优势还在。”

刘奇士似有所悟,轻轻点头,说道:“等到火枪兵也都有了战马骑乘,将是战场的主力。怪不得大靖要每个官兵都要学会骑马,这是为了将来打基础。”

“他看得比谁都远,想得比谁都多。”刘兴祚发出感叹,“正因为如此,才能打出今天的战果。”

刘奇士咧嘴笑了起来,好象夸自家兄弟就是在夸自己。他注目于远方,建虏的旗帜已经逃得没了影子。

隐隐传来的枪炮声渐渐停息,皇太极的心沉入了谷底,不要等到回报,他已经知道蹈冰绕袭失败了。

道理很简单,突破之后也会有战斗,也会有枪炮声。但没了声音,只能是己军撤退了。

脸上阴霾密布,皇太极死死地望着远方。

敌人也在撤退,雪地上已经一无所有,连尸体带兵器,都被带走,只剩下些残脚断臂和零碎的血肉,以及破烂的旗帜。

阵地上,红旗猎猎飘扬,那抹比血还红的颜色,刺痛了皇太极的眼睛。他勐地一勒战马,向着营寨奔驰而去。

建虏如潮水般地退了下去,气势汹汹地来,又乌秧乌秧地去。将近三个时辰的战斗,似乎并没有在战场上留下什么。

但胜利和惨败,对于守军和建虏来说,都是同样地印象深刻,心情振荡。

“打胜了!”毛文龙呼出了一口长气,虽然早已确定,但直到此时,才可以真正放下心来。

从始至终的战斗,他都看在眼里。但毛文龙既未张帅旗,也未插手指挥,就象个旁观者。

虽然在观看的时候,他比一个看客更加的心绪起伏,时而紧张,时而激动,时而振奋,时而欣喜若狂。

抵挡建虏进攻的信心是有的,观看攻防演练,知道防线上的武器装备时,毛文龙就已经相信能够成功防御,保卫住金州这个最重要的基地。

但他没有想到,或是低估了实战中各种武器装备结合使用的威力。这也正常,演练时不可能火力全开,也浪费不起那么多的弹药。

“很好,很好啊!”陈继盛陪在毛文龙身边,激动地声音都有些颤抖,虽然还未统计出战果,但眼见的已经知道伤亡比会是很悬殊。

毛文龙笑着点头,伸手拍了拍老伙计的胳臂,说道:“可以放心地占领整个金州,甚至是复州了。”

“先占北金州,还是要稳,不能操之过急。”陈继盛收拾着心情,笑着说道:“人口是关键,要是再多个十万八万,复州就可以收复。”

地盘大了也有弊端,兵力不敷,防御就会薄弱;人口跟不上,光占不经营,也没太大用处。

陈继盛大半年时间都把全部精力转向了政务,转向了金州的经营,对于人口、军队、土地、产出等方面的平衡,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估计。

毛文龙也看过相关的报告和规划,对陈继盛的结论也比较认可,微笑颌首。

“是不是该给大靖再晋一级啦?”陈继盛缓缓说道:“军务这边,让他多费心出力。”

毛文龙沉吟不语,并不是觉得陈继盛说得不对,或是不是出于真心。

两个副将,一个管政务,一个管军务,他这个主帅抓总坐镇,应该是不错的安排。

况且,对于郭大靖的巨大贡献,经此一役,已经显露无遗。东江军将来要发展壮大,也离不开他的康慨资助。

但这个时候,毛文龙想到了郭大靖要用人头换银子的尝试,不由得苦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