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歼

逆天换明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歼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惨叫、哀嚎、惊呼、尖叫,陷入混乱的建虏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伤亡惨重。

郭大靖冷静地施射,一箭一个,例不虚发。先是直射,后是斜射,和伏兵们一起打击,将大路上几十米范围内的建虏杀戮干净。

建虏的混乱稍有改观,但已经死伤了一半,且在大路上被分隔成一段一段,难以集结反击。

一个牛录额真身上中了两箭,却还在逞着凶悍,组织起十几个手下,嚎叫着向着路旁的树林中冲杀。

一排铅弹从后面射来,又击倒了几个建虏。牛录额真向前踉跄着,口中喷出了鲜血。

又是火枪的轰鸣,当面又射来铅弹。牛录额真满脸血肉模糊,颓然摔倒在杂草之中。

剩下的几个建虏在前后夹击的火枪攒射下,也死伤累累,倒在了树林的边缘。

但一些地段,还是有些建虏冲出了大路,进入树林与对手展开了厮杀。

“杀,杀,杀!”

刀盾手或长枪手在前,弩兵在后,伏兵也跃出掩体,与建虏展开短兵相接的厮杀血拼。

肉搏近战,广鹿岛官兵也是进行过严格训练的,并有相对的战术。或者说,是比较耍赖,比较取巧的打法。

近战兵抵住敌人,火枪兵或弩兵紧随,近在咫尺的距离开火,互相配合,给予敌人杀伤。

当然,这是在兵力处于优势,能够以队列对散乱的情况下,才能够成功实施的。

而现在,这个条件完全满足。放过来的敌人就不多,又有猛烈袭击的杀伤,兵力对比至少能达到一比五六。

“卑——鄙——”一个建虏怒骂着,身中两箭,跪倒在地,旋即又被对面的长枪刺穿了胸膛,结束了他的聒噪。

另一个建虏刚砍翻了一个士兵,一支弩箭便射中了他的面门,捂着脸发出凄厉的惨叫,又是一箭射穿了他的喉咙。

近战搏杀惨烈而快速,建虏虽然凶悍,但在有备而来的对手面前,却施展不出全部。

没有骑兵的纵横冲杀,没有刀对刀枪对枪的对决。以少打多也就罢了,竟然还有弩箭和火枪的近距离射击。

可不管建虏如何憋屈,如何气极败坏,如何斥骂发泄,死亡已经是他们注定的结局。

刘兴治所率的部队解决了建虏前锋,沿着大路兜杀过来,对残余的建虏形成了三面打击。

军官们也在解决了当面大路上的敌人之后,率部冲出,将建虏一一分割,个个击破。

郭大靖也率部冲了上去,迅速将一股建虏压至桥边河滩,并加以围攻,使其不能沿河滩逃跑。

几十名建虏在负隅顽抗,但在箭矢和铅弹的两侧杀伤,以及正面长枪兵的稳步推进下,消耗得相当快。

河对岸的建虏已经分兵,留下了百多个家伙在徒劳地接应。

他们急得哇哇乱叫,但桥梁炸出了大缺口,也只能望河兴叹,看着敌人把己军杀死杀光。

两次亡命冲锋,却未能突破对手的战阵,仅剩的十几个建虏被逼迫着连连后退,脚已经踏进了河里。

火枪又响了起来,几名建虏惨叫倒下,流出的血染红了河水。弩箭又成排射来,将最后几个建虏射倒。

在对岸建虏的斥骂和怒吼中,几名刀盾手上前,将受伤的建虏补刀,又割下所有敌人的首级。

应该是快被气疯了吧?

郭大靖抬头望着对面,眯了下眼睛,露出冷冷的微笑。

好好看着,这就是你们的下场,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

想从下游绕路解救同伴的建虏,在被烧毁的木桥前目瞪口呆,对着还冒烟未烧尽的焦木破口大骂。

再没有满怀希望,却被轻易摧毁,更令人痛苦、愤怒的了。虽然看不到同伴的生死,但凄惨的结局,应该已经注定。

身首分离,遍身血污,衣甲剥脱,如同死去的野狗般被弃之野地。而且,还包括他们的最高指挥官甲喇额真简泰。

建虏哪肯罢休,此路不通,还有它路。商量了一番,六百多建虏再次启程,绕道继续追击。

时间是宝贵的,再次绕路就耽误了更多,建虏不指望能够追上钻入山林的敌人,却作着卡住要道,进行拦截的打算。

但他们不会想到,对手潜入时就难以发觉,返回时更不会走寻常路。

此时,郭大靖率领着部队已经打扫完战场,进入山林,沿着小道,向南撤退。

不包括拔除哨地,已经是三战三胜,斩首近六百级,而死伤,却不到二百。

战绩已经足以骄傲,以战代练的目的也已经达到,安全返回,则成为了首要目标。

当然,如果建虏敢来追击,郭大靖也愿意在山林中与其周旋,给建虏更大的打击。

撤退的路线,是早就计划好的。此次发动的一个目的,就是拔除建虏的哨地。只打出一个缺口,灭了三个哨地,显然是不能让郭大靖满意。

所以,部队潜入和撤退,走的并不是同样的路线。这样既安全,又能多拔除几个哨地。

至于建虏要堵截的要地,也只能是估计,哪里知道对手要走的确切路线。最重要的,建虏轻骑而来,没有携带粮草物资,在外又能坚持几天?

“又可惜了不少好马。”刘兴治是发自内心的感叹惋惜,对于战马这种宝贵的战略物资,没人不喜欢。

郭大靖也觉得可惜,但也不能为了战马而多死伤士兵,这一点还是拎得清的。

马肉也不错,郭大靖的空间内有几十匹呢!其余的马肉,都分给了将士们。关键是每人也不能携带太多,身上有武器装备,接下来还可能进行战斗呢!

即便如此,撤退的队伍中也多了三百多匹马,多是潜袭前堡西堡得到的缴获。

“秀岩地区极可能成为我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郭大靖提醒着刘兴治,“地形地势、山林路径,都要用心记着,回去后在地图上加以完善。”

刘兴治用力点头,说道:“末将晓得。秀岩地区山林密布、河流纵横,确实是个能与建虏周旋的好地方。”

“不止是周旋,还要逐渐发展壮大,将建虏挤压出去。”郭大靖说道:“等回去后,我会专门给你们讲一讲这个敌后根据地。”

说完,郭大靖迈开大步,带着夜不收小队直奔向前,边走边命令道:“我们在前开路,你注意队后动静,提防敌人追击上来。”

“末将遵令。”刘兴治拱了拱手,亲自带着一队人马赶去殿后。

从郭大靖这里,刘兴治学到了太多东西,也是心服口服。军人嘛,就要靠实打实的本事服人。

不仅是他,广鹿岛的官兵对郭大靖也是崇拜敬畏。时间只有几个月,通过训练和作战,以及待遇的提高,郭大靖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稳固的威信。

得胜之师逶迤如长龙,翻山越岭,穿林过河,一路向南而去。

而龙头就是郭大靖,以及他所率领的夜不收小队。

胜利接着胜利,不断地提升战力,郭大靖已经能感觉到部队的变化。尽管是以巧取胜,却并不妨碍扫除将士们对于建虏的畏惧。

也只有摆脱对建虏的畏惧,才能继续发展,逐渐演变成与建虏的阵战。

光是潜袭、伏击,并不能达到平辽灭奴的目标。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两军大规模的会战不可避免。

不管是火枪长矛阵,还是大量装备武钢车或火炮,只有在野战中能击败建虏,才意味着战局的彻底改变。

为此,郭大靖必须继续努力,甚至是拼命奋斗。时间很紧,机遇必须要抓住,没人知道他已经在筹划一年乃至数年后的大行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

作为知晓历史走向的穿越者,郭大靖注定是孤独的,也注定要超前于所有那个时代的人。

反过来说,想得越少的人越容易得到快乐。哪怕是一顿饱饭,一块肉,也会成为快乐的源泉。

姚新就是一例,七八斤的马肉,就已经让她高兴得就是想笑,想着怎么把肉好好地带回去,与爷爷分享。

烤成肉干吧,似乎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在宿营地的火堆上,姚新带着阿巧,熟练地烤熏着马肉,亲近地聊着说着。

藤野英则懒得带太多的东西,把自己分到的马肉切碎煮熟,招呼着自己的手下,吃进肚里多省事。

对于又斩获了多少首级,能得到朝廷多少的赏功银,或者是能大口吃肉,都提不起她太大的兴趣。

郭大靖率领的夜不收小队已经远离了大队,至少相距两个时辰的路程。而夜晚,则又是他们摸哨拔钉的时候。

“大人,肉煮好了。”阿巧端来一碗肉汤,捧给藤野英。

藤野英点了点头,接过来慢条斯理地吃着。看着姚新、阿巧等医护,边吃边聊着天,不时发出笑声,她不禁暗自叹了口气。

她们无论是地位,还是待遇,都不如自己,可却有着简单的快乐。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才会时时不开心。

父亲快回来了吧,会不会管束自己,反倒不象现在这般随意自由?

郭大哥对自己的照顾好象不是很好呢,是不是该提些要求,他多半会答应的。

藤野英放下了空碗,起身走到树林边缘,眺望着夕阳下的山峦,神游物外。

同样的夕阳下,李秀姐看到的却是被染得金光闪烁的海面。

蓉儿在海滩上捡拾海鲜,尽管家里不缺,赶海却是让丫头感到快乐的事情。

快回来了吧?说好的十天半个月呢!

李秀姐低下头,揉着有些酸痛发花的眼睛。没有看到归帆的影子,她很是怅然失落。

思念,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对亲人、朋友,乃至逝去的亲人、朋友,没人会忘得一干二净。

尽管郭大靖给李秀姐留下了足够的银子,二百多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在内地的话,十几年的生活费也够了。

但李秀姐惦念的是自己的丈夫,那个能给她安全感,能让她高兴快乐的男人,这不是金钱能够替代的。

蓉儿跑了过来,篓子中并没有几个海鲜,丫头也没有平常那么开心。

“秀姐,咱们回去吧!”蓉儿嘟着小嘴,说道:“天快黑了,也没抓到螃蟹。”

李秀姐摸了摸蓉儿的头发,微笑着安慰道:“抓不到没关系,想吃的话咱花钱买。”

“靖哥哥爱吃,他也快回来了。”蓉儿解释了一句,有些闷闷不乐地垂头向村子的方向走去。

李秀姐无声地叹了口气,快走两步,搂着蓉儿的小肩膀。一大一小两道身影,在将落的夕阳下,被拉得很长很长。

…………………..

拔除哨地,向南撤退,郭大靖率领着部队,又走上了奇袭鞍山驿堡的那条退路,也就是从盖州和秀岩之间返回。

去的时候借助了五重河的水路,回去时却是沿着毕里河南下,直至出海口。

当看到毕里河时,郭大靖就知道基本上安全了。尽管先锋、主力、后卫依然有条不紊,侦察和戒备也没放松,但行进的速度却大大加快。

两天后,部队抵达了归服堡,并与在近海巡弋的船只取得了联系,开始登船渡海。

这个时候,将士们终于是完全放下心来,说笑的多了起来。当郭大靖宣布放假三天后,欢呼声四起,惊起了落在桅杆上的海鸟。

“这帮家伙——”刘兴治也收起了严肃的表情,笑骂着,瞭望着南方,期望着看到广鹿岛的影子。

郭大靖已经回到船舱,抓紧这难得的时间在休息。一路撤退,他休息得很少,在尽全力保证部队的安全。

尽管在山林中与建虏也有一战之力,但这些将士已经是宝贵的老兵,能提升整个军队的战力。

广鹿岛的额兵是两千六百,可现在的实兵数已经超过三千。郭大靖计划着明年进行金州作战时,把兵力扩充到四千。

依靠朝廷给的那点粮饷,两千六百兵再能打,又能有多大的作用?

自己掏腰包养兵,在东江镇可能不止郭大靖一人。但养这么多的,却只有他一个。

虽然各岛的军官也有做点小生意,以缓解粮饷的紧张。

或者是给士兵只发粮食,扣下饷银来多招几个兵。但杯水车薪,哪能象郭大靖这般成千上万两银子地猛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