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幕府倭商,截断歼击

逆天换明 第一百五十二章 幕府倭商,截断歼击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解决的办法也简单,派人把另一座桥也毁掉,使敌人继续绕远,也就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这样的话,还可以多放过桥一些敌人,多取得战果。

比如三四百建虏,以一千多的兵力伏击,各种武器全部使用的话,伤亡也不会太大。

三百左右吧,别太贪了。尽快消灭敌人,尽快撤入山林,尽量保证安全。

郭大靖做出了决定,在地图上补充完毕,才合衣躺倒休息片刻。

谋划说白了就是算计,有“算”这个字,就决定了其中需要精明的头脑,至少要会算术。

敌我兵力对比,战力对比,粮草几何,路程多远……这些都是需要计算清楚,才能作为作战的依据。

在这方面,郭大靖就显得比较有优势。

刘兴治等人的算法比较正规简单,郭大靖则会把很多因素都加进去,还有换位思考,把敌人的考虑也尽量算进去,显得更加细致全面。

郭大靖只睡了两个时辰便醒了,起身出了屋子,召集军官,集合部队,在夜色中向着西堡急进而去。

…………………..

澳门。

夜色已深,而藤野正的住处,却正招待着客人,推杯换盏,酒兴正浓。

久违的倭语越来越熟练,藤野正和两个倭人谈得投机,清酒是一杯接一杯,喝得尽兴。

“藤野兄有大明军方作后台,出手阔绰,着实令人羡慕。”小林浩一举杯相敬,说道:“那葡人视藤野兄为贵宾,也着实令我等倭人脸上有光。”

藤野正抿了一口酒,微笑着说道:“小林先生过誉了。在下也是适逢其时,得到贵人赏识。此次办好了差使,倒是幸不辱命,可以回去覆命。”

小林浩一接着吹捧了一番,同伴大谷川有些耐不住性子,在旁插言道:“藤野兄,不知能否把我二人引荐给那位贵人?”

“如果藤野兄能引荐,不管结果如何,必有重谢。”小林浩一见同伴把话挑明,也点着头说道:“如果能借此与大明建立直接商贸,便分藤野兄两分干股……”

明朝中后期,倭寇成了明朝的重大隐患,直到嘉靖年间,在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大破倭寇后,才算基本肃清。

为了减少来自海上的威胁,明朝断绝了与日本的贸易往来,嘉靖七年明朝罢宁波市舶司,“倭自知衅重,无由得言贡市。我边海亦真实戒严,无敢通倭者”。

万历二十年,日本发动了侵朝战争,明朝派兵入朝参战,历时数年之久,击败了日军。

此后,明朝更是加强了对日本的贸易封锁。明朝“恐贡市往来,导之入寇”,双方之间的正规贸易已经完全被禁止了。

但在实际上,自德川家康上位后,双方民间的贸易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产生了大爆发。“……至长崎岛,明商不上二十人,今不及十年,且二三千人。”

首先,德川家康虽然统一了日本,但是作为一个新生政权,不仅需要国内各个阶层的支持,还需要国际环境的稳定,才能够真正的确定其统治地位。

而作为丰臣秀吉之后的政权,在国际上因为壬辰战争的缘故基本处于一个被孤立的状态。

所以,德川幕府积极寻求与明朝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力图进入以明朝为中心的册封体系,在缓和国际形势的同时,在国内树立作为统治者的正统性。

其次,统一后的日本,国内社会趋于稳定,也导致了消费水平的上升。特别是中国商品,深受倭人的喜爱,导致倭国对于明朝商品的需求十分巨大。

当时的日本人还极其地“崇洋”,其对于中国的丝织品十分喜爱。其实日本本国也生产丝织品,但是百姓却独独喜爱做工精细的中国产品。

所以,日本的生丝也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据史料记载,日本每年需要消耗掉巨量的生丝,但是本国的产量仅为一半左右。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倭国丰富的白银产量,使其在贸易上极有底气地买买买。

在并不算太长的时间内,日本大名共开发了五十多个金矿和三十多个银矿,使得日本的白银产量占到了当时世界的四分之一。

虽然德川幕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只能让中国商人到日本贸易。

比如德川秀忠颁布的通商法令就规定:一切外国船只均不得在大名领地通商,只能在长崎和平户从事贸易活动,但中国船只不受此规定之限制。

同时,加强了对朱印船贸易的管制,禁止西部大名拥有载重500石以上的大船,朱印状只发给与将军关系密切的少数豪商。

所谓的朱印状,就是盖有红色官印的文件或证件,类似执照,由将军颁发。上面标明了朱印船航行的目的地、从事贸易的人员等。

幕府藉此向海外国家证明携带朱印状的船只不是海盗船,而是普通贸易船。要求对方国家保其安全、准其贸易、供其便利,且不与非朱印船贸易。

藤野正沉吟着,思索着,虽然对小林和大谷的意图有所知悉,但一时也不能做出决定。

要知道,他是假着大明军方的旗号,由林家托人引茬,从葡人手中购买的军火武器。

当然,对于澳门的葡人来说,赚钱是第一位的。卖火炮火枪也并不太考虑对方的身份背景,尽管对于大明官方会更痛快,还有些优惠。

但藤野正不是很清楚郭大靖的态度,也知道这是背着朝廷进行的军火交易。要是给这两个倭人做引荐,万一闹大了,会不会破坏郭大靖的计划?

“藤野兄不必担心。”小林浩一会错了意,从身上取出朱印状递过去,说道:“我们是幕府允许的合法海商,在倭国也是有大人物作靠山的。”

藤野正伸手接过,随意地看了看便还了回去,缓缓说道:“不是在下不相信二位,而是不太确定那位贵人是何态度。不如这样,等在下回去,请示之后再作决定。”

小林浩一想了想,说道:“藤野兄的为难之处,我们理解。要不这样,我们约定个地点。壕镜是葡人地盘,离藤野兄要回的地方也很远,不是很方便。”

“你们——”藤野正有些惊讶,问道:“能在大明沿海港口停靠?”

“当然不能。”大谷川摇了摇头,说道:“但我们在大明有代理人,可以通过他来联络。”

藤野正觉得不妥,相对于明人,倭人走漏风声的可能性更小。

轻轻摇头,藤野正说道:“不行,绝不能让明人参与此事。”

小林浩一和大谷川互相对视,觉得这里面似乎隐秘不少。谷

藤野正思索半晌,说道:“等在下返回的时候,你们可派一人随在下同往。事成与否,都不可声张。”

“我可以随藤野兄去。”小林浩一没有过多的犹豫,抢在大谷川前面说道:“买卖不成仁义在,我相信藤野兄,藤野兄也请相信我的嘴巴。”

藤野正微笑颌首,觉得这样做应该可以。他知道郭大靖四下搜购军火物资,其中的硫磺,却正是倭国盛产。

…………………

海贸,利润巨大,郭大靖自然想染指分润,使东江镇有可持续发展壮大的资金。

他也从林天生那里打听过海贸的情况,知道倭国虽然不禁中国商人,但与倭国的海贸却是被几家大海商所垄断。

要知道,海商有时候也是海盗,在茫茫大海上干杀人越货的事情,也不稀奇。没有一定的船队规模,没有一定的武装,别说赚钱,命都得没。

但还有一条路,却是大有成功希望的,那就是与倭人直接贸易,用他们的船和人,卖自己的货。

而且,倭国与朝鲜已经实现了邦交自常,并在釜山与对马岛开市贸易。

而明朝也是允许与朝鲜之间进行贸易的,所以“自朝鲜之役,我来彼往,俱从朝鲜之釜山径渡。”

对于东南的海商来说,经过釜山进行贸易,来往路途遥远,但对于东江镇,却是很近的。况且,这是官方允许的路线,也避免了走私的风险。

再说,郭大靖要卖的可不是生丝、瓷器等商货。他既没有货源,又不想费周折当中间商。

只不过,现在的郭大靖根本想不到藤野正竟能帮他和倭商搭上关系,也根本没去想海贸的事情,而是在全神贯注地盯着即将爆发血战的战场。

一抹晨光从东方升起,在大地上迅速蔓延,照亮了山川、河流,以及河上的那座木桥。

桥下已经安装了地雷,并暗藏了引爆手。只要把桥炸断,不需要破坏太长,就已经足以阻隔建虏。

而在桥这边的大路两旁,上千士兵已经埋伏就位,就等着建虏进入伏击圈。

借助于山林、掩体的遮蔽,以及身上的伪装,不抵近观察的话,很难发现绵延数百米的大路,已经是充满杀机。

半夜潜袭西堡,消灭了不到二百的守军,郭大靖便率部队马不停蹄,赶到十余地外的河边桥头,进行了紧张忙碌的布置。

时间掐算得很紧凑,再加上刘兴治所部在此布置的截击阵地,在天亮之前,终于完全准备完毕,只等秀岩城的敌人一头钻进来。

周围山林寂静,不时响起鸟儿的啼叫。

赵光等得有些不耐,但四下看了看,伏击阵地的将士都悄然无声,甚至连动都不动,他又闭上了嘴巴。

他和蒋宝和、沈宗贵是在阵地后面隐蔽,郭大靖也怕他们暴露目标。至于打仗,只要看着就好。

这家伙不讨人喜欢,但却练得好兵。

赵光等人也不得不佩服,也只有带着这样的兵,才敢深入敌区,展开袭攻吧!

郭大靖也甚是满意,虽然训练之后的检验已经合格,但临战之前能有这样的状态,确实要再加两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远处终于响起了隐约的马蹄声。离得还很远,却能听到,只能说明敌人的数量不少。

几十骑建虏前锋出现在河对面,只是略作停顿观察,速度慢了下来,便驰上了桥面。

过了桥,建虏前锋奔上大路,再次提速,向着西堡奔驰而去。

时间不大,建虏大队抵达桥头,开始上桥过河。

甲喇额真简泰放慢马速过了木桥,踏上岸后便紧夹马腹,提速向前驰奔。

接到西堡逃回的守军的报告,简泰便立刻召集人马,亲率千骑出了秀岩城,赶往西堡。

尽管动作迅速,但简泰并不认为会与来袭之敌正常接战。试想,连西堡的一百多守军都不能包围消灭,敌人的兵力顶多也就四五百。

再者,哨地也未发出预警,更证实了简泰的猜测。如果是大队人马,不可能避开哨地,悄无声息地潜入。

赶到西堡,敌人应该已经窜入山林。是尾随追击,还是直去南面的要道堵截,简泰一直在思索,还未做出决定。

突然,一声响箭射上了半空,发出尖厉的哨声。

不好!简泰吃了一惊,勒马四顾,不知道是遭到了伏击,还是敌人的哨探发出的信号。

一枝弩箭无声袭来,快若闪电,狠狠地射中了简泰的胸膛。

简泰大瞪着眼睛,不可思议地低下头,盯着露出体外的半截箭簇,张大了嘴巴,但要发出的声音被涌上的鲜血堵住。

在天旋地转中,简泰摔落马下,再也不用费脑筋,去想怎么打击敌人了。

轰,轰,轰!连续的爆炸声在建虏身后响了起来。

桥面腾起了股股火焰和黑烟,木屑横飞,几十骑建虏猝不及防,随着爆裂的桥面掉入河中。

后路已断,过桥的三百多建虏立刻成了孤军,伏兵也展开了雷霆般的猛攻。

火枪齐射轰鸣,铅弹一排排射出枪膛,白雾在树林中升腾而起。

箭矢如雨,从大路两旁的树林草丛中激射而出,泼向大路上的建虏。

一颗颗地雷在路边炸响,火光硝烟中,碎石横飞,迸溅向路上的人马。

拼装抛射器也发威,十几颗炸弹在空中掠过,落在大路上,爆闪出耀眼的火光。

狂风暴雨般的突然打击,把建虏完全打蒙了。火力之密集,是他们平生仅见,两面夹击,更让他们无法躲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