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宁锦大战爆发,谈生意

逆天换明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宁锦大战爆发,谈生意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作为郭大靖的秘书,嗯,当时叫文书或幕僚。在军营中进出自由,起初颇有些议论纷纷。

但郭大靖不为所动,或者说本来就有意如此。军营中的女性,藤野英是第一个,可不会是最后一个。

不管是妇女医护队,还是女民兵,都将是藤野英来组建,她也是最佳的人选。

“不用谢。”藤野英对着镜子,随意地摆了下手,又整理了一下额前的头发,说道:“明天我准备去招募妇女,先把医护队组织起来。”

当时的缠足陋习还不算严重,缠足的多是大家闺秀、官宦人家。贫家小户要劳作,要奔波,自然不会自找麻烦。

特别是辽东妇女,在性情上也比中原女子要爽利。再说,现在都是为了生活,妇女能为家里多赚几升粮食,抛头露面也算不得什么。

“好,那就辛苦你了。”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还有女民兵,也是你的工作。”

停顿了一下,郭大靖又补充道:“这六千七百人中,我准备再细分一下。一部分是后备军,全是适龄男子,可以随时补充进军队的。一部分是民兵,不到万不得己,是不会动用他们的。”

藤野英眨巴眨巴眼睛,笑着说道:“这样能省些粮食,对吧?”

郭大靖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没办法,本部发下来的粮饷就那么多,得算计着花才是。”

藤野英很是理解的点了点头,起身走到郭大靖身旁,说道:“来,我教你写字吧!”

郭大靖有些抗拒,不想练毛笔字了。等买来大鹅,揪点鹅毛当笔,凑和着得了,也不是要当书法家。

可藤野英不容分说,拿起毛笔塞到郭大靖手中,站在郭大靖身后,把着手就开始写。

温暖的呼息轻轻喷到郭大靖的耳际脖颈,鼻中能嗅到淡淡的馨香。郭大靖的心态也平稳下来,体会着毛笔在纸上的轻重勾抹。

藤野英闻到了一股男子汉的味道,不全是汗味,好象有点花香,不由得微皱眉头,注视着郭大靖的耳后脖颈。

穿越而来,很多习惯还是不好改。虽然条件不象后世那么方便,但郭大靖还是几天擦洗一次,用的是后世的香皂。

也正是这些细节,使得郭大靖与当时的男人有着不同。很多人会忽略,但藤野英身为女子,心思细密,老早就发现了郭大靖的与众不同。

“你熏香了?谁帮你熏的?”藤野英终于耐不住,更加凑近,几乎贴着郭大靖的脖子,用力地吸着鼻子。

郭大靖赶忙躲闪,笑道:“哪有熏香,是洗澡用的小物件。你想要的话,我送你一块。”

藤野英皱着眉头转到前面审视着郭大靖,半信半疑地说道:“你给我看看。”

郭大靖耸了耸肩膀,伸手作势到怀里,从空间内取出香皂,再掏出来递给藤野英。

空间内的日用品并不多,也就郭大靖和几个员工放在储物柜里的。但肥皂却有一箱,是公司给勤杂工买的,让那位大姐帮员工洗工作服用的。

藤野英接过来就相信了,不用凑到鼻下,香味就闻到了。她脸上神情放松,饶有兴趣地摆弄着。

“洗澡时抹身上,就象皂荚一样的用法。”郭大靖介绍道:“但比皂荚更好用,洗完皮肤更润滑。”

哦,藤野英的眼睛立刻亮了,把香皂收好,字也不教了,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不是马上就去试验,洗得香香白白了吧?

郭大靖看着藤野英离去的背影,微抿嘴角,带着男人那种坏坏的笑。

………………

朝鲜被建虏攻击时,只有东江军奋力出击,与建虏展开了连番血战。

无论是仓促调集由内镇胡良辅率领的津镇、登莱、觉华的七千人马,还是一直在拼命修城、在朝廷屡番严令下才敷衍出兵的辽东督师,都没有起到作用。

面对朝廷“且令以关宁之师直捣虎穴”的严令,袁督师先是上疏辩解说后金发十万攻打朝鲜,还有十万在家防守,后金一点都不空虚,不可妄动。

朝廷第二次严令,袁督师辩解此时正是全力筑城的大好时机。又称已经在三城之间播种屯田。如果不筑城守卫,那么屯田所得就等于送给后金。

最后迫于压力,袁督师就派数千人马在三岔河晃悠了一圈虚应敷衍。

而东江军粮饷不丰,装备简陋,却全力援朝,连番厮杀血战,取得了比历史上好上数倍的战功,特别是斩首建虏禆王,更令朝野为之一振。

只此一件,就能看出,东江军相比于每年拿着几百万两银子,装备精良,却只知道修城,朝廷严令出兵援朝,却只有“纸上之兵”的袁督师,不知道要强上多少。

在后世经历过短暂键盘侠的郭大靖,相信袁督师不是建虏的内奸,他只是战略上的短视,军事上的无能。

一个字来形容,袁督师就是“蠢”。

卖给蒙古人粮食,幻想着拉拢蒙古诸部对付建虏,却没想到蒙古诸部会成为建虏抄袭京畿的助力;

老奴死后,派人去吊孝,名为刺探情报,却令亲明的蒙古诸部寒心,使得建虏又多了抗衡明朝的盟友;

而援朝举足不前,袁督师还是干出了成绩,四月中旬上奏:乘敌有事江东,姑以和之说缓之。敌知,则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

你看,我没闲着,趁着建虏打东江攻朝鲜,我把锦州、大小凌河三座城修好了,且是固若金汤,四百多里外的关门可以彻底放心了。

袁督师好吹牛,而吹牛的后果就是可能被打脸。他自然是万万没有想到,奏疏中洋洋得意的刚自夸完,皇太极就带着八旗人马来打脸了。

天启七年五月十六日,皇太极率兵起行;二十日到达广宁,前锋营乘夜进发,攻克明军多处哨所,探清了右屯卫、小凌河、大凌河、锦州等地的所有军情。

二十一日,后金军随即发动大规模进攻,皇太极亲率四旗军马进略大凌河一带,大凌河及小凌河驻守的明军,弃城遁走。

袁督师不动如山,以牺牲东江军和朝鲜为代价所修筑的三城,转眼间便没了两座。

建虏追杀逃跑的明军直至锦州城下,四面合围,并在锦州城外大肆掳掠人口、牲畜。

好嘛,袁督师迁人屯田,好顿忙活,又是拱手送给了建虏。

面对来势汹汹的建虏,袁督师马上就忘了刚吹嘘完的固若金汤了,说是救不了锦州,只能自己守宁远。

“奴围锦州甚严,关外精兵尽在前锋,今为贼拦断两处,夷以累胜之势,而我积弱之余,十年以来站立不定者,今仅能办一守字责之,赴战力所未能……”

“彼分番迭攻,而我兵战不可透,则锦为必破。”

固若金汤呢,这才多长时间,锦州刚修好就必破,太豆腐渣了吧?

………………

宁锦大战爆发的消息,传到广鹿岛的时候,郭大靖正在招待乘船而来的林天生。

而吴九成也从登州返回,购进了郭大靖所列清单的大部分。

“人工养牡蛎,养鸭养鹅,借靠海的优势,郭将军真是擅长经营。”林天生看着海滩上插着的竹棍,以及正从船上卸下的鸭鹅等货物,恭维着赞道。

郭大靖淡淡一笑,说道:“没办法,都是被逼无奈才想出的招数。”

林天生目光闪动,说道:“郭将军可知,闽粤炼铁久负盛名,铸造枪炮的技术也甚精良。”

郭大靖也没想到吴九成在登州购买精铁的数量不足,听到林天生如此说,他猜测到了其的用意。

先买后造,这是必然的过程。就算聘请到了西夷炮师,原料问题也需要解决。

而且,打造盔甲兵器,也需要精铁。这次让吴九成购买精铁,郭大靖是想给将士们打造铁面具的。

胸腹、面门是人的要害所在,若中箭不死也基本丧失战斗力。而建虏有很多射术精湛的弓箭手,在援朝作战时,郭大靖就领教过。

“只要价格合适,林家能运到多少精铁,郭某就收多少。”郭大靖略微沉吟了一下,就给了林天生笃定的答复。

林天生呵呵一笑,说道:“比从登州购买的精铁只低不高,郭将军尽可放心。就是不知郭将军准备购买多少?”

还是不信老子有足够的钱哪,郭大靖笑道:“先买五千两银子的精铁,林兄不会担心郭某赖账,先拿钱再办事吧?”

林天生摆手道:“在下岂敢。既如此,便一船粮食,一船精铁,今年肯定运到。”

按照当时明朝工部的定价,一副盔甲是九两多银子。五千两光买盔甲,能有五百多副。换成精铁的话,数量更多。

“还是老规矩,郭某先付一千两的定金。”郭大靖很土豪地一摆手,说道:“这样,林兄该放心了吧?”

林天生拱手说道:“郭将军的豪爽慷慨,在下钦佩。”

让林家知道自己的资金丰厚,才能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所以,郭大靖就要表现出慷慨大方,不占或少占别人的便宜。

“林兄要知道,购买火枪,聘请西夷的教官工匠,乃是今年最重要的事情。”

郭大靖停下脚步,郑重地说道:“早一日装备火枪,与建虏作战,将士们便会少些伤亡。在此,郭某拜托林兄,多多费心辛苦了。”

说着,郭大靖向着林天生拱手施了一礼。

林天生赶忙躬身还礼,说道:“郭将军的苦心,在下深知。辽东沦陷,建虏猖獗,在下身为大明子民,也是痛彻心扉。但凡能尽些微薄之力,必定全力以赴。”

停顿了一下,林天生表情诚挚地说道:“在下虽是商贾,却非唯利是图之辈。俗话说:日久见人心。郭将军且放心,慢慢看着便是。”

郭大靖轻轻点头,感慨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先生轻利重义,堪为义商,令人敬服。”

林天生心情愉悦,谦逊着说道:“郭将军过奖了。与郭将军合作,在下实是赚了钱的,实在是惭愧。”

“合作共赢,你我皆得利,才能长远。”郭大靖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说道:“你要是不赚钱,我还不放心呢!”

林天生感慨地连连颌首,说道:“郭将军与众不同,在下腆颜结交,望郭将军莫嫌弃。”

烧黄纸、斩鸡头、拜把子?这也没啥,一回生二回熟嘛!

但郭大靖没有马上答应,笑着说道:“林兄刚刚说了日久见人心,那咱们就在合作成功后结拜为兄弟如何?好叫林兄知晓,某有一位姓刘的结义大哥,天天念叨着要是三人结拜就好了,和桃园刘关张一样。”

林天生哈哈大笑,心胸为之一畅,说道:“既如此,待在下把郭将军交代的事情全部办好,再来结交郭将军和刘大哥。”

他所说的结交,并不是结拜的意思。

但郭大靖既然这么理解,更显出豪爽直率的性格,林天生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怎能拒绝?

而郭大靖也是有意这么说,把关系搞得亲近些,事情办成的把握也就越大。

至于林天生是善是恶,以后该怎么对付就怎么对付,可不是一个结拜兄弟能够束缚住郭大靖的。

“郭将军还想买海船,进行远洋商贸?”在谈话间,林天生对郭大靖的设想表示了足够的惊讶。

郭大靖笑着说道:“林兄不必如此惊诧吧?某听说与倭国贸易最是赚钱,不免心动。”

林天生轻轻摇头,说道:“赚钱是不错,可与倭国海贸不是谁都能做的。倭国有限制,只有那么几家海商有资格。”

郭大靖自然知道,象李旦、郑芝龙不就是有资格的,并因此而成巨富。

但他想的是走官方渠道,以大明的名义与倭国通商,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两人边谈边走,郭大靖固然长了姿势,林天生也是受益匪浅。

“郭将军要做生意的话,沈太爷那边可要打点好。”林天生郑重地提醒道:“别的倒还罢了,参貂茸等辽东和朝鲜特产,可是沈太爷把持垄断。”

郭大靖沉吟了半晌,缓缓说道:“郭某会处理好此事,多谢林兄提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