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496章 决战时刻(一)

朕乃一代圣君 第496章 决战时刻(一)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2:09:30 来源:笔趣阁

朱厚照就是要派兵!

当年于谦保卫京师,也不是说就龟在城里,而是让士兵出城迎敌!

用的就是韩信背水一战那个法子,反正城门一关,把军队往敌人面前一推,逃?有督战队,退?没有退路!

那会儿尚且敢于如此迎敌。

到了今日,他花了大价钱训练的亲卫之兵,竟然只能躲在京师里头吗?!

为此,他与臣子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朱厚照理解他们以京师为重的心理,但是五万鞑靼兵马不攻城,京畿之地没有部队能挡得住。

一日过后,

乾清宫收到的所有奏报,都是小王子去了良乡。

朱厚照不再等了,“昨日还能说他有引敌出城的可能,今日呢?这个时候即便他要攻京师,朕也来得及做反应!”

王鏊、王炳、韩文、闵珪等人又开始头疼了,皇帝怎么还想着这一点,然而这一次他们刚准备要说什么,朱厚照已经抬手,一副不给人讲话的意味。

“诸位爱卿,吵我们昨日也吵过了,道理也说不出什么花样了,朕就要在此下军令!你们若是当朕是大明的天子,那就遵旨!”

这……

皇帝将这种话谁也接不住。

“……你们或许都以为朕是好大喜功。实际上,朕都等了两个月,这个时候怎么会忽然着急?真正令朕着急的,是京畿之地的百姓。”

朱厚照已不愿再解释过多。

“鞑靼之军俱为精锐,绝非百姓可以抵挡。朕意,即刻派出腾骧四卫,十二团营之中,奋武、耀武、练武、显武四营最先成军,此次一并增援良乡。”

腾骧四卫即腾骧左、右卫,武骧左、右卫,这是最早由宣宗皇帝设立的,一直归属御马监张永统率。

腾骧四卫皆为甲级卫,是朱厚照最为信任的部队之一。

朱厚照相信,想要部队强大,仅仅花钱养起来是不够的,打过仗,它会更加不一样。

所以他没有保存实力、先消耗京营的想法,以他现在对朝堂的掌控,十二团营和上直亲卫其实没有显著的区别。

闵珪还要在说些什么,但是王鏊冲他摇了摇头。

皇帝下了这等决心,便不要讲了,因为讲了也是无用。

派出这些部队,京师之中仍余**万兵马,而且周尚文、杨兴都在赶来的途中,虽然是稍微冲动了些,但总算是有所节制。

再吵下去,万一皇帝来了脾气要亲征,那也不是不可能。

作为臣子,他们可以劝谏,只是到了这种关口,谁也不能明着抗旨不遵。

“不知陛下,欲以何人为帅?”

朱厚照一时犯难,按照大明一般的习惯,都是以勋贵为首。比如英国公、成国公等,再配上侯、伯这些人作为副将。

但大明到了正德年间,就连英国公张懋这种不犯错的官僚,都算是比较正常的人了。其他人就更难指望。

弘治十一年,保国公朱晖领过五千营,成国公朱辅领过三千营,但保国公因分田一事被皇帝给降为了抚宁侯,成国公……

朱厚照叹气,这可不是承平之时给他们一个‘掌后军都督府’这种官职,这是要领兵出去打仗的。

这种时候,他又想起了威宁伯府的王芷。

如果她是个男孩儿,就是冒一些险,朱厚照也愿意用他。

可他是个女孩,牝鸡司晨之事,没有一点准备放到军营中是很不好的。

“朕……”朱厚照想来想去没有合适的人,要不就自己……

几个大臣心里一咯噔,不会吧、不会吧,

“陛下!臣愿领兵前往!”兵部尚书王炳抢先说出了口。

“你要怎么打?”

“臣只统兵,至于如何应对鞑靼,陛下所设的军学院中教授出了不少非常了解鞑靼人的人才,易州一战,不是有一个叫韩十二郎的人么?他就在良乡。”

朱厚照背着手想了想,还是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样。

闵珪年岁大,他还是天顺年间的进士,是见过朱祁镇的。

此刻一看皇帝这样子,莫名有一种英宗皇帝就在眼前的感觉,立马说道:“陛下,臣以为大司马统兵,可称合适。”

“臣附议。”韩文也立马跟上。

“臣也附议。”

朱厚照其实是真的很想,

哪个男人不想?

只是因为土木堡,他又考虑政治和朝堂的稳定,所以一直死死的忍着。

“那行吧。此行,就由大司马统兵。大司马,朕还是要嘱咐一句,达延汗有五万兵马,如何作战要与虎贲卫指挥使,以及那个军学院的后起之秀多多商议。况且,你是兵部尚书,心中也必定知道,大同总兵、宣府总兵都在路上,此战,只要稳着来,大明必胜!”

王炳哪里能不知道,若是特别难得事,他还不那么愿意接。

“微臣,领旨!”

上直亲卫和十二团营已经全都在备战状态,所以出发极为迅速。

只不过这几位大臣还是在牵挂着大同和宣府兵马。

大同方面,马荣所领八千精骑仍为前锋,大军出城已经五日。

他们走的是紫荆关这条路,这条路更近。

若走居庸关路线,按照正常的速度行军,从宣府到大同,需要七至八日,再到京师,又需要七至八日。

紫荆关路线则好一些,因为大同至蔚州这一段路是较为平坦的。骑马行进,四日即可抵达蔚州。稍作休整,等一等后方部队,再过两日就能到紫荆关。

部队行军是一方面。

在此之前,他们已派出夜不收,单人独骑,日行百里飞奔入京。

正德二年九月初二日,

午后。

朱厚照下令腾骧四卫和四武营出发之后的不长时间,宫中又递进来军报。

刘瑾五十多岁的人,迈着小碎步一路向他冲过来,“陛下!宣府军报!”

“拿来朕看。”

他本来是在睡午觉,但身边太监都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叫醒他,草草扫过一眼,他说:“咱们等着吧。宣府总兵已至居庸关了。大同总兵则到蔚县,前锋估摸已到紫荆关。良乡,朕也派了增援,这一仗,朕要把蒙古草原打成我大明的牧马场!”

宣府离得近,到了居庸关之后,再过三日就可以抵达京师城下。

过后不久,良乡又有奏疏,乃是虎贲卫指挥使石奉所上。

“达延汗已经开始劫掠乡间,各处百姓奋勇抵抗……但虏势甚大……望朝廷早派天军……”朱厚照原本放下的心又揪了起来,“王炳今日刚去,最早也要到明日晚间才能抵达。虎贲卫虽扩充至七千人,但不知是否守得住。”

刘瑾缓着气说:“陛下,西有大同之兵,东有宣府之兵,京师之中还有精锐,不管他小王子这一仗打得如何都不影响大局。陛下亦不必忧虑。”

“那良乡呢?”

“陛下的眼中,那是九州万方……”

朱厚照瞥眼冷冷看了他一眼,

刘瑾也是聪明,立马改口,“良乡官民一心,小王子想任意妄为,也并非那么容易。”

事到如今,作为皇帝,他已尽己所能。

话说到尽处,乾清宫的外面,又有一个太监,领着两个宫女带些紧张、也带些欣喜的要来求见。

这个太监朱厚照有些眼熟,是永寿宫的人。

“奴婢来向陛下报喜,颜贵人要生了!”

这个消息,不必战事带给他的震撼小。

而且他有一些愣神,因为本来心思都在良乡的战事上,就是此刻,良乡县还正在战火之中。

“摆驾!”

……

……

达延汗不会再去攻城了,哪怕是小小的县城。

只是五万大军全去一两个村庄,也是拥挤的很,这并非分兵,而是在一个可以相互支援的范围内,纵兵劫掠!

只要遇到村庄那便去抢!

亲自走下来看以后,他也才明白,为何之前总有受到袭击的奏报传来。

“大汗,这里的人都跑了。”

“应该是跑了不久,有些东西还来不及收走。比如说,牛。”

这就说明,有人一直在监视他们的动向,然后提前撤走人。

“有用的留着,没用的一把火烧了。”达延汗也开始暴躁起来,在明军一方,这叫坚壁清野,那么就清得彻底一点。

之后继续搜索!

五万人的部队,摊开来可以形成一个很大面积的搜索区域,随着一处又一处的村庄被点燃,后面开始有人来不及逃跑,即便跑了留下的财物也越来越多。

原本安详的乡间,此刻正化为一片白地。

房子虽然不能吃,那也是好不容易盖起来的。

“该死的鞑虏!”

韩十二郎陪着石奉来到了一片山坳之上的密林中,俯视下去,能看到鞑靼人在村子中纵火,甚至还会有些没来得及逃的人的尸体。

“天要黑了。天黑了以后,就可以打。”十二郎深吸了口气说。

白天去打这样一支五万人的部队,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全歼,只有晚上还能周旋。

啊!!

他的话音刚落,

左前方忽然有一声巨响传来。

两人同时抬头望去,见到如潮水一般的人海向村庄中的鞑靼人冲过去。

百姓毕竟不是官军,没有那么强的纪律性,官军能忍,他们看着这一幕幕是在是忍不住。

“石指挥使!”

“我知道!驾!!”

平地上,这种人流是挡不住骑兵的冲锋的,所以得虎贲卫带头。至于说没按原计划,那也管不了那么许多,打着打着就天黑了。

“杀鞑虏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