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331章 尴尬的五城兵马司

朕乃一代圣君 第331章 尴尬的五城兵马司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2:09:30 来源:笔趣阁

“陛下借着此事扩充了锦衣卫的规模,以至于京师内外都是锦衣卫的人,甚至于南镇抚司也放话说在训练人员,陛下如此举动,极不寻常。真希望济之公能从福建早些回来。”

城外的风亭,韩文和闵珪一起为王鏊践行。

闵珪本身不喜欢锦衣卫,所以也是哼了一声,“不只是人手,职权亦有扩大,以往五城兵马司的差事现在也由锦衣卫管办。这些人手段粗暴,我是实在担心这样会有民怨。”

王鏊则相对轻松,“你们两位是替我践行,还是泄怨?陛下的借口抓得巧妙,任谁也说不出话来,这又怎的了?五城兵马司贪腐横生,早就没有了太祖太宗时的风采,如今陛下要做不夜城,以这样的兵马司,如何任事?而且你们不必太过担心,陛下手段其实并不激烈,便如五城兵马司就是让兵部自己整顿。实际上,明明可以由宫里来整顿。”

“老夫知道,朝中还有些声音说陛下是取了巧。而且即便有什么人一时失职,也不该直接甩开,君不信臣,是凶非吉。可如果陛下仍然要五城兵马司来负责京中治安,势必得大力整顿,这里面的事可比处理些地痞流氓要复杂多了。再加上不夜城开业在即,时间上也等不及整顿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皇帝的法子其实带有政治上的妥协。

韩文和闵珪听了若有所悟,“可扩充锦衣卫也确实是事实。”

王鏊抿了口茶,他也是文官,他不可能对锦衣卫有什么好感,但帝师说到底也是臣子。

“此事……老夫也想了较多。其实若是外臣屡屡抗上,则厂卫必会大兴。这是我大明无法祛除的痼疾。陛下想做一个有为之君,一旦碰上外臣阳奉阴违,除了扶厂卫,还能有什么办法?《道德经》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厂卫其实也是外臣自己‘养’出来的。”

“总而言之,有些心不需要我们去替陛下操。当年太祖皇帝设锦衣卫、又撤锦衣卫。难道当今圣上不知锦衣卫的利弊?”

这件事让许多人产生抵触的原因还是因为此刻尴尬的五城兵马司。

文官系统本质上还是一个整体。唇亡齿寒也不是几百年才发生一次的神话故事。今天皇帝不高兴把五城兵马司丢在一旁,明天会不会就是别的衙门?

“唉,”闵珪摇了摇头,“也只能如此了。不过锦衣卫也有一个好,他们最是清楚如何拍陛下的马屁,所以于百姓也确实秋毫无犯。相比于五城兵马司的一些畜生,还是好一些。”

“这便是了。”王鏊又敬了敬韩文:“贯道兄也是,你与其愁这些,倒不如帮帮礼卿,度过眼前这一关。”

王鏊作为老江湖,一眼就看得出顾左目前之局。

韩文刚刚也是一句话牢骚话而已,实际上还是头疼顾左的事,“他呀,又要南下了,说是要考察盐法去。”

王鏊和闵珪相互瞧了一眼,

盐法里的事更加不得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闵珪拍了拍韩文的肩头,“顾礼卿是你一手提拔,你啊,甩不掉的。”

“陛下知道吗?”王鏊多个心眼问了一句。

“知道的。”

“所以说你们为陛下愁什么?复套、开海、盐法……陛下从没有一刻停过,直到大明真正中兴。”

说到这个,他们脸色也都认真起来,牢骚偶尔说说就算了,真的涉及到中兴的大志,还是要以皇帝为首,

所以三人举杯共饮,“尽职尽责、以解君忧。希望能早日看到功成的那天!”

他们三个的践行酒喝得欢,

兵部衙门气氛却非常的肃穆,

五城兵马司的弊病由来已久,弘治年间时,京城大盗横行,但五城兵马司却连几个盗贼都抓不了。

后来弘治皇帝只能绕过兵马司成立了巡捕营。

但朱厚照的老爹对于政治的敏感不够,这种设置一般不仅不会起作用,反而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互相推诿。

所以他才明确京中治安就由锦衣卫负责,五城兵马司全都别管了。也算是揭下了这个衙门最后一块遮羞布。

否则这帮人还会产生‘我干不好也怕别人干得好’的心理,所以不仅不帮忙,还要在后面拆台。不然到皇帝的面前,脸上不是很没光?

其实从正德再往后,朝廷的官银被劫,五城兵马司也一样是两眼看着。

说白了这也是一种暴力机关,暴力机关的人长期和平,根本就不愿意去做那种危险的活。

尤其是品级还不高。

五城兵马司只有正六品,除了分别有一个兵马司指挥外,上面还有一个提督。

有时候还会设巡按御史,但这属于临时,朱厚照没设过。

现在的提督是个武将,名为薛琅,

他属于命不好的那种,反正原先兵马司就那样,他上任后没做更好、也没做更坏,就是拿俸禄过日子,结果一夜之间,不用干活了!

这可不是好事,

如果名义上的职责都没有了,基本也就离被裁撤不远了。

所以说委屈着呢。

“……先前京营整顿,朝廷组建了八个甲级卫和十个乙级卫,这剩下的许多老弱病残丙级卫都不够塞,还不是有许多安置到下官这里来。送来兵油子,结果又说我们办事不力。再说这要怎么整顿?这帮兵油子连指挥使和御马监的公公都没有办法,下官一个小小的提督就更没办法了。”

兵部尚书王炳被这个话气得胡子都翘起来,“大胆!你当我这兵部堂官是哪里?!信不信我现在就撤了你!兵马司整顿不了,本官就先整顿你!兵马司是京营整顿之后才弄成现在这样的嘛?”

薛琅给喷得憋着火气,现在皇帝对他们不满意了,说实话还是不能够得罪兵部尚书,毕竟要挑典型的时候,哪有笨蛋还冒头的。

“那大司马想要如何整顿?又要整顿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让王炳想到皇帝拒绝回答他的那个问题。

所以还是没好气的说:“该如何整顿,本官怎么会知道?!你们不会自己去看看锦衣卫如何做的?”

“可下官实在学不来毛语文。”

王炳领了这个任务回来以后也一直在思考,其实所谓的整顿就是要能够把自己的职责办好。

“学不来可以啊,等着撤职回家吧!”

薛琅从兵部衙门出来给气的要死,

上官叫他整顿,但是什么支持也不给他,就叫他去做。打得什么主意他还能不清楚?不就是因为五城兵马司里面人员复杂,不想得罪人么?

一个兵部尚书都不做这事,他也懒得去做。

反正皇帝怪罪下来,先从上面的大官开始怪罪。

“这个薛琅本身也是个兵油子,大司马这样安排,他是不会出力的。”

王炳抬头,看了一眼从屏风后出来的杨廷和,说道:“陛下若真欲整顿五城兵马司,就不会让老夫来干这件事。”

“可五城兵马司如今处境尴尬,说到底也是兵部尴尬。”

“所以这件事不能做绝,也不能不做。兵部的关键还在军机处,军机无碍,自然就无碍。”

“大司马所言次次都能一击而中,晚辈佩服。”

王炳不多说其他了,“还是要谢谢介夫前来相助。”

“哪里,不过,锦衣卫掌京师治安绝非长久之计。陛下总有一天要再想起兵马司,所以大司马还是要早做打算。”

倒是有道理。

王炳记下了。

他们两人都在军机处,其实早就熟络起来。杨廷和是后起之秀,王炳也不会故意去得罪他,所以时间久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之后,王炳从袖口中掏出一张便帖递给他,

“朝廷的两样大事,复套是杨应宁在做,开海是王济之在抓,便是重要军报也是有军机处呈递。而其他重要的政务,陛下要么是指派专人,要么就是归于地方。于此情形而看,那两位的尴尬怕是远甚五城兵马司,陛下对他们的信任更是不足。”

杨廷和看到便帖便皱起眉头,树欲静而风不止。

朝堂永远是不会缺少争斗的地方。

看起来许多大事陛下安排妥当,大朝会也结束了。似乎可以迎来一段时间的平静期,可仔细想想怎么可能呢?

李东阳、谢迁作为阁老的存在感越来越弱,这虽说与皇帝处理政务的独特方式有关,即皇帝现在一直召见各种官员,内阁已经不再具有更容易见到皇上的优势,反倒呈现出一种,谁手里有活儿,谁面圣的机会就多的局面。

但尽管如此,堂堂阁老弄成如今这样,肯定也与他们自身脱不了干系。

“李阁老、谢阁老虽然被削了权,但依在下看,陛下并没有要挪动他们的心思。”

王炳脸色沉静,

两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人,却占据着这么重要的位置。不招人惦记是不可能的。

“大朝会时,陛下将河工银拨给了山东。”

杨廷和不懂,“那又怎么了?”

“没怎么,说明刘希贤不可能再回到京师了而已。刘、李、谢三人本为一体,一个不行,另外两个也是迟早的事。”

“这……何以见得?”

王炳站起来负着手:“因为陛下在优待刘希贤。而越是优待他,就越不会叫他再回到京师。一年即升巡抚,升了巡抚便给河工银,甚至是王济之都没要到的河工银,如果再调入京师……这一番下来,哪里像是一个贬黜之臣?分明就是一个宠臣,可他是宠臣吗?”

“不是。”杨廷和蹙眉,轻轻低语。

“介夫当年明贬,却是暗升。刘希贤如今明赏,却是实降。”王炳砸吧了一下嘴,忍不住摇头,“也是陛下天纵之君,才有这番灵巧心思,当真是叫一个妙字!”

于是透过刘健,自然能看得到李、谢的结局。

永远没有平静期,这才是紫禁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