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330章 无奈

朕乃一代圣君 第330章 无奈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2:09:30 来源:笔趣阁

不夜城的事朱厚照还是决定追查到底,因为如果不能够解决,那么就关乎到它真的开业以后的治安和秩序问题,做不到这一点,投入这么多银子也就是造了几栋房子出来,而且对皇帝的威信也是一种打击。

这是一。

再有,这年头的不法之事实在太多,要想杜绝是不可能。但他要守住一条底线,便是事情到他这里真的掀开来了,那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就像顾佐已经这样讲了,如果连皇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那么从顾佐开始,所有官员几乎都不会再提了,而这一点的危害往往是致命性的。

这是二。

趁此扩大一些锦衣卫的力量也是借机而为,锦衣卫在弘治年间有所削弱,对于皇帝来说还是不方便。难怪当年朱元璋知道不好,还要用。朱棣也是一样爱不释手。

这是三。

有此三点理由,就是在朝堂引起一些动荡,也应该去做。

而所谓的肃清,就是要将百姓群体之中平日里比较有流氓行为、背后是否有什么人撑腰等等全部查出来。

至于顾佐所说的插手营造生意的不法之人……他还得再看看究竟是何种程度的插手。

这其中种种,朱厚照想得还算清楚。

就是眼下还有个麻烦。

武定侯。

“唉。”朱厚照也只能叹气,“当年你祖上跟随太祖皇帝打江山,按理说朕的江山,有你郭家一份功劳。但你三番两次叫朕失望,武定侯啊武定侯,朕不指望你成为一代贤王,至少也不要总惹祸事吧?”

“是是是,陛下教训的事!微臣猪油蒙心,竟然还养出许辰那等猪狗不如的东西。陛下,臣这次回去以后一定面壁思过、实心悔改,下次绝不再犯了!”

武定侯有些被吓到,上次他就被吓病了。但这一次,他所感觉到的是皇帝对他的耐心已经不剩多少了。

为了这件事杀掉一个功臣之后其实不太好,会给人以卸磨杀驴的感觉,勋贵与大明宗室本是一体。说句不好听的,这些人就是杀了几个老百姓,也不至于死。

但朱厚照这次不想轻易放过他。

“依朕看,武定侯这个爵位你也坐得腻了,从今日起,降爵一等,为武定伯。岁禄等俱随此变。望你有此教训能够真心改过,再有下次,你可就要把你郭家的爵位都给败没了。”

已经是武定伯的郭良心中痛苦万分,但是他不敢在这里闹腾,除了自忍苦果也没有他法。

他心里,可没有什么劫后余生、保住一条命的欢庆,实际上爵位差不多就是他们的命。他一生下来就在侯爷府,等到长大一点,有意识了,也会知道自己这身份是非同凡响的。

与外界接触时,别人也都尊是他侯爵。

结果人活到半道儿,忽然给降了一爵。

这可不是什么容易接受的事。

可能从此以后,那个和你互相瞧不起对方的另一家勋贵子弟会处处以嘲笑你为乐。

只有小老百姓才会有那种“反正我还是伯爵”的心态,对于郭良来说,他往后是怕见人,见到了也是一种“我现在只是伯爵了”。

最关键的,将来九泉之下怎么去见祖宗?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手段较为剧烈的处罚手段。

宫里的事结束以后,臣子们三两相聚,但脸色却都是难掩凝重。

“……礼卿,你今日一言,掀起滔天巨浪,明日之后,朝堂必因你而动。不是老夫这个上官说你,那些话也是冲动了,而且不应带着赌气的成分。”

顾佐不是纯官僚,混迹京师这些年,官场的一些门道他是懂的,但真的要一些临界点,他和纯官僚的区别还是出来了。

“大司徒的话,下官当然明白,可一面不断有人要下官放个口子,另外一面陛下眼里又揉不得沙子,下官……下官也是一时忍不住。”

“忍不住也要忍。”韩文提着袖子,一点一点的提点,“陛下何时眼里揉不得沙子了?你可记得应天府无储粮一事,陛下不就没有追究?是你话讲得,让陛下揉不得沙子。”

“至于说委屈……嘿,当着朝廷的官,学会受委屈是看家本领,你这点儿委屈才多少?你瞧瞧刘希贤公委屈不委屈?当初朝廷刚设军机处,内阁三人无一人入军机,可人家岿然不动,否则现在就不是在山东了。”

韩文对顾佐是什么都放心,就是这个上面有些担忧。

一般的情况下还瞧不出什么问题,但关键时刻显英雄,今天顾佐答得话,很不好。

顾佐则说:“大司徒,那些人,本就是害群之马,叫陛下将他们都捉出来,岂不是好事?于朝廷也是大功一件!”

马车一晃一晃的。

韩文的叹气也是一阵一阵的,“老夫教过你,要想谋事先要谋身,要想成己先要成人。你今日说完这些话,朝野就不会有几个朋友,没有了这些,往后做事也会越来越难。等你做事越来越力不从心,圣宠难道还会如今日一般长盛?”

“当然,老夫也不是要你成为那种溜须拍马之辈,只不过有些忌讳的话,还是不能够说的。你仔细想想陛下听完之后的反应。”

顾佐锁着眉头,皇帝当时听完的确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讲话,而且听之后的状态明显是和听之前不同。

韩文解释说:“陛下应也是没有想到你会当众那样讲。以陛下之能,也定会想到若此事依你之奏大动干戈,则于你不利,可你没有给陛下选择。”

“下官区区贱命,何足挂齿。”

“你若不在,少府之财不就落到了你所不齿的人手中?”

顾佐听了这话表情才开始痛苦的神色,最后就是投降般的摇头,“大司徒,下官就是一直学不会这些,也不愿学这些。”

“这……”

韩文显得很是无奈。

……

……

“老师,学生那句话答得可称得体?”

乾清宫,严嵩惊魂一夜,真是把他吓得够呛。他在京师毫无根基,真要出了事,连个奔走相救的人都没有。

“谢以中是阁老之子,总不至于与你有过节才是吧?”

严嵩想到谢丕撞到他那一下,也很是不悦,“他事后倒也来道歉了,说是无意,可学生觉得哪里那么凑巧?”

“此言差矣。”赵慎是了解自己的学生,他就知道严嵩要怪罪人家,“谢以中家教颇严,入了宫以后,其父必定对他更加严加管教,这样的人,就算要有什么小动作,也绝不敢在御前。所以为师倒觉得应当是巧合。好在,你的回答切中要害,陛下也是满意的。”

严嵩暂时将谢以中抛在了脑后,陛下能满意,他也就没那么大的怨气了,“对了老师。今日之事,闵尚书与陛下有所争执,之后这些所谓帮众之人的审案,说不定也会是老师一个机会。”

严嵩对赵慎这事儿如此上心,便是他俩之间的密切关系。

但是赵慎却给了他一个严厉的眼神,“这样的话,以后不要多说。”

“老师?”

“闵尚书在朝野之中名望颇高,你的心思既不能做,也不能说。再有,人家几朝元老,与陛下相争又如何?争完了该去做时,难道还能违逆陛下的旨意?若真是这样,那便不是闵珪了。”

年轻的严嵩聪明、权谋的底子都是有的,但似乎还是急躁了些。

不过严嵩自己却不这么认为,虽说闵珪不会抗争陛下的旨意,不过他不赞同陛下却是明的,所以稍微做些动作“促成”一下不就行了?关键不是闵珪有没有做什么,而是陛下是不是相信闵珪做了什么,无非是他这个还算有些正直的老师不愿意罢了。

不愿意他也没有办法。

“……不论如何,此次案件还是会交由老师审理,却不知老师是何打算?

赵慎也在仔细考虑,天子之怒,谁也挡不住,所以抓得少了不行。

但这次的关键在于许多人都是在普通百姓中抓的,皇帝爱护百姓人人皆知,万一他抓得多了,其实也不好。

上一次加这一次,京师里的案子可真比在他南赣的时候查案难多了。

天逐渐亮了以后,锦衣卫和东厂开始猛然行动。

因为大肆的抓捕活动,导致不夜城的营造活动实际上已经处于停滞状态。

以往在街头巷尾耀武扬威的“大哥”们全被撞门而入,民间会有各种给自己取外号的,什么过江龙,霹雳虎之类的,现如今是龙是虎的全都往大牢里一扔,

接下来就是以往地位越高的,越容易领到死罪。

许多百姓一开始也受到了惊吓,还以为朝廷要针对他们这些人动手,所以许多人也是因为害怕主动的不出门。

但随着时间的延迟,大家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再加上有些接近事实的声音出来,疑虑也就一点一点被打消。

而小竹楼成了最热闹的场所,人流的拥挤程度一度超过水云间。竹楼老板将那日之事绘声绘色的讲出来,再一传十十传百,人群的氛围终于由惶恐而转为大喜!

“欺负人的恶霸全都给抓起来了!”

“以后再也没有人给打俺们工钱的主意。”

不仅如此,今儿很多人不上工,真叫是把工头给急死了,他们是捧着钱到处找人,从一个场子挤到另一个场子。

抓着自己手下的干活的就塞钱,“全在这了!二百四十文!若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我给你了!”

有些老实的百姓还推脱,“头儿,我不急着要,先放你这儿,实在不行你过两天给我。今天没准备啊,拿回家去就都是我婆娘的了。”

“你的家事老子不管,这钱你得收。你是不是想害我被抓进去?!别废话了,张大牛兄弟他们在哪儿?我还得给他送去。”

皇帝知道了他们这些人没有拿到全部的工钱所以发火,这句话不径而走。

再加上锦衣卫大索全城。

算是把许多工头吓坏了。

老百姓看得就是这些实惠,手里钱到手,那就是好的。钱不到手,搞得再漂亮那也是忽悠人。

之后两日,免朝继续。

朱厚照没有再宣哪个官员入宫,也没有去问毛语文抓了多少人。

三月十日的时候,京师莫名其妙的短暂飘起了雪花。这个季节桃花都要开了,竟然还忽然下雪。

气候异常,让皇帝不是很爽。

三月十一日,王鏊、王守仁准备离京奔赴东南。

“……浙江朕设了些皇庄,皇庄虽然常被诟病,不过朕确实是不在土里与民争粮食吃。先生到了那边以后,要帮朕照看一下,不要又弄成个光好听、不好用的事儿。昨日天降大雪,朕也有些担心天时,浙江是产粮大省,开海已后人地矛盾得到缓和,百姓安心耕种,这税粮可千万要保证。”

“人地矛盾……”王鏊念叨了一下这词,“陛下用语当真精妙,微臣明白了。此次南下,微臣的心思本也是七分浙江、三分福建。经营好浙江,便是东南得定。”

“福建有王伯安便够了。是不是?”

王守仁拱手,“陛下信赖,臣岂敢轻负?自是竭力而为,不辱圣命。”

“朕于你所要做的交代先前便已讲了,如果说还有什么可讲,便只剩一句话了,因为你涉及到武事,所以务必保重自身,不要涉险。”

王守仁一愣,他原以为是具体的要求呢,没想到会是这么句话,心里头忽然间有些感动,“陛下,臣何德何能……”

朱厚照抬了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这两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朕耗费了百万之银筑造不夜城,供养了上万的百姓,结果这里面藏污纳垢,不知道多少事情不敢给朕瞧。水至清则无鱼,朕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你与那些山匪的事,朕不会问得过细,只要做到两点,一,端朝廷的碗,听朝廷的话;二,记得自己根在何处,不与外族勾结。只要做到这两点,其他的朕不会斤斤计较。”

“陛下圣明!”王鏊和王守仁同时说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