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面首开局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史之乱

大唐面首开局 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史之乱

作者:隐剑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19:43:33 来源:笔趣阁

十一月初九,安禄山造反。

关内百姓已经多年没有经过战争,闻风而逃,河北很快就沦陷,为叛军控制。

百姓纷纷向内地逃难,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也随之传到长安。

大明宫,载歌载舞。

唐玄宗正喝着小酒,乐师鼓瑟吹笙,宫中舞女谢阿蛮正大秀凌波舞。

一副欢乐祥和,歌舞升平的景象。

“陛下,陛下…”

一内侍慌张的跑了进来,打断了歌舞。

李隆基不喜,斥责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内侍连忙跪地磕头,“大事不好了,陛下,外面在传安禄山造反了。”

“嗯?”李隆基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大怒,“混账,安禄山怎么可能会造反呢,轻信谣言。朕说过,谁要再污蔑安卿家,朕绝对不饶他。来啊,把他拖出去,掌嘴。”

“陛下,奴才说的是真的啊,陛下…”

传信的内侍被拖出去了。

一旁的高力士试探道:“陛下,要不还是让人查查,万一…”

“不必了,定是谣言,这又不是第一次有人污蔑安禄山了,不都没事。安卿家忠心无比,这是早就验证过的,他怎么可能造反。”

唐玄宗对安禄山造反一事是丝毫不信的,在他心中,那个胖子怎么可能会造反,说不定又是国舅与他有了矛盾耍的小手段罢了。

然而不久后,越来越多的传言到了长安城。

好几位官员都进宫求见,言道安禄山已经反了。

玄宗仍是不信,斥责挥退。

甚至对来觐见的大理寺卿薛朗都训斥一番,言道:“若安禄山朕真的造反,八百里加急怎么会没信传来。定然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令大理寺和京兆府将散播谣言的人抓起来。”

可外面越传越凶,有些担忧的高力士派人去宫外打探,外面果然传的有板有眼。

汇报后,这个时候李隆基心中才开始隐隐有些动摇,不过仍然不敢断定。

到是十五日清晨,八百里加急终于到了。

沉睡中的李隆基被惊醒。

这个时候他才慌了,真正相信安禄山反了。

“那贼仔怎敢,那贼仔怎敢!”

李隆基挥舞着拐杖,打翻了数件珍贵的花瓶,脸色涨红,气的胸口起伏不定。

颇有些无能狂怒的样子。

惊吓住太监和宫女,瑟瑟发抖,唯恐被处置。

安禄山造反,可以说是打破了玄宗觉得大唐仍处盛世的美梦,将他从歌舞升平中拍醒。

紧接着铺天盖地更多关于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传进宫中,叛军已经占领了河北全境,一路所向披靡,往洛阳杀来。

摔打累了的李隆基连忙命人召集杨国忠等人入宫商量平叛之策。

可事实上杨国忠也慌了神,对军事一知半解,好在底下还是有有才干的人提醒。

最后商议,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任命玄宗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讨伐叛军。

要说大唐能战的精锐,其实并不在内地,而都处于边关,特别是陇右、河西、朔方等地。

但时间紧迫,距离遥远,边军赶回来也需要许多时日,根本来不及。

封常清和高仙芝只能就近募兵,在长安、洛阳等周边地区招募新兵。

因府兵制遭破坏严重,大唐现在实行的是募兵制度。募兵制有个缺点就是临时招募的兵将战力较弱。

因此,封常清和高仙芝招募到的士兵都是些未经训练没有作战经验的市井子弟,哪里会是安禄山大军的对手。

要知道安禄山手中的军队都是久经阵战的精锐之师,其中还包含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民族的强兵,可以算的上是真正的天下雄狮。

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军队也仅仅只是给了叛军一些阻碍罢了,很快便被叛军击溃,节节败退。

十二月十二日,洛阳沦陷,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

封常清和高仙芝带着溃军逃到了潼关。

潼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是防卫进攻长安的最为重要的关口。

既然唐军无法力敌,退守潼关的封常清和高仙芝决定依据城池地形之利,坚守潼关。

这本是个好计策,可宦官监军边令诚因不被封常清和高仙芝所喜,因此记恨,也为摆脱罪责,便向倘寻踪进谗言,说封常清和高仙芝两人贪生怕死,不敢迎敌。

唐玄宗听后大怒,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了封常清、高仙芝。

紧接着,玄宗任命哥舒翰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令他率军二十万,镇守潼关。

此时的哥舒翰已经中风,行动不便,尚在家中养病,接到旨意后不得不从府中出发,前往潼关。

与此同时,远在南诏的陈子墨已经收到了“安史之乱”的消息,召集众人议事。

坐在主位上的陈子墨开口道:“诸位,本侯刚刚得到最新战报,安禄山史思明反了,已经率叛军自河北往南,攻占了东都洛阳。这是战报,大家传阅一番。”

白飘听说后,面沉如水,心中暗道,侯爷果然料事如神,安禄山真的在今年反了。

之前他们二人讨论过安禄山到底会不会反,什么时候反。

白飘是觉得安禄山会反,但是应该在李隆基快死的时候,而陈子墨则一口断定会在今年造反。

其他人等听后,都是大大吃惊,显然他们没有预料到安禄山会造反。

杜甫听后,哀叹惋惜,天下大乱,百姓要遭殃了。

陈子墨继续道:“目前圣上已经派我岳父前往潼关镇守,可我岳父已经中风未愈,且叛军乃是久经沙场的精兵,我大唐精锐皆在边军,我岳父率领的军队必然战力不如,恐怕有些艰难了。”

李宓说道:“潼关乃是天下第一雄关,虽说哥舒翰大将军兵力差些,可只要坚守不出,也应该能拖到陇右朔方等边军回援。”

白飘摇了摇头,“话虽如此,若真能坚守潼关,确实能有所改观。可当今陛下早已没了当年的英明,就怕急于求成,反而一败涂地。”

众人听完,沉默不语,心中都明白当今圣上确实已经昏聩,且朝中多小人谗言,封常清和高仙芝不就因此丧命了么。

“咱们得做最坏打算,假如潼关失守,长安必将沦陷。我们得早做打算,朝廷最后必定会征召我们前往参加平叛。”

陈子墨因为处在南诏,距离远,且剑南军力也有限,暂时还未收到朝中平叛的旨意。

“那侯爷打算是?”李宓问道。

“本侯打算先率领一军准备开拔前往潼关驰援哥舒大将军。众人听令,命白飘先生为军师,随军北上,李宓将军领剑南三万兵马随时待命,杜甫长史留南诏处理内务。”

“得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