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面首开局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力发展根据地

大唐面首开局 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力发展根据地

作者:隐剑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9 19:43:33 来源:笔趣阁

“到了,前面便是太和城。”

一路艰辛,一行人总算到了太和城。

张继良望着远处,有些嫌弃道:“这就是太和城么,小了点。”

与长安城相比,太和城确实小了许多。

然而再往前走了一段,二爷发现,不对劲。

一条极其平坦开阔的大道出现在眼前,一直延伸向太和城。

“老陈,这地怎么这么平整,这是什么石头?”

“不是石头,水泥罢了。”

“水泥?”

张二爷搞不明白这什么新玩意。

平坦大路他不是没见过,比如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就很平整,但那是用一块块石头修整铺上去了,马车行走仍然能感觉到一丝颠簸。

可脚下的这条路不一样,如同一个整体,看不到石缝,也丝毫不颠。

从长安来的杨鸳鸳等人也透过车窗好奇的看着。

百人多的队伍慢慢往前,经过了一座座奇怪的圆柱形小屋子。

“这又是啥,这些屋子是住人的嘛?怎么这么怪!”张继良变成了好奇宝宝。

“碉堡,一种防御工事,阻击别人进攻的。”

占领了太和城一年多时间,陈子墨对当地的防御做了进一步调整。

比如太和城四周增加了几个瓮城和角楼,以太和城为中心向四周蛛网式增加许多碉堡、堡垒等等。

到了城门口,苗发已经在那迎接。

“苗发给几位师娘问安,一路辛苦了。”

杨鸳鸳下了马车,回道:“是小苗啊,有心了。你娘亲在后头呢,快去吧。”

除了留下几名忠心的仆人守着长安宅子外,所有人都一起跟着来了南诏。

入了城后,众人发现内城又有些不同。

第一眼便是干净整洁,清一色的水泥局面,街边的房屋都被粉刷一致,店面的招牌规格都有固定的规格。

不少地方摆着红黄蓝的圆桶,立着牌子:垃圾分类。

街道拐弯的地方立着指示的路牌。

还有分别写着男女的奇怪建筑,不男女自动分流进出。

张二爷高声问道:“这又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么多人进进出出,是某个景点还是好玩的地方,莫非里面有美酒佳肴,待会我也去品尝一番如何?”

陈子墨笑着不语。

还是苗发回了二爷一句,“那是公厕,就是茅房的意思。”

“额…”

张继良只感觉,好尴尬呀。

人群传来爆笑声。

社会性死亡。

到了安排好的一整联排住宅,进了房间后,也发现了不一样。

哥舒柔好奇的看着自己的这套小院子,与之前住的格局有些不太一样,除客厅卧室外,竟然还有独立盥洗室。

这属实有些不一样了。

这些都是后来新搭建的院子,陈子墨根据后世的住宅格局改变了下,每个套间院子都有独立的卫生间。

卫生间内不仅可以沐浴,还有马桶,极其方便。

就拿马桶来说,这完全超出了杨鸳鸳等人的认知,陈子墨少不得和他们得解释一番。

诸多新奇的东西的出现,少不了苗发和他的科研小团队的功劳。

南诏作为陈子墨的根据地,自然会花费很大的心血去改造它。

以前许多收藏的研究成果都拿出来,用于发展建设根据地。

水泥也仅仅是其中一项。

一些新式的农具被用于南诏当地的生产,大大提供了生产效率。

生态农业也在各个乌蛮村落逐步推广实施。

很多数不清的新式的生活用品正在改善人们的生活。

加上朝中有杨国忠庇护,对南诏地区赋税的减免,陈子墨讨来的一些扶持等等,南诏已经从以前的战争中彻底缓了过来,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加好了。

各乌蛮部落心中都有了数,这一切都是太守陈大人带给他们的。

南诏正迎来快速发展和变革。

除了生活的改变,农业的发展,陈子墨也在逐渐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

曾经的南诏军队被他打乱与唐兵重组,建立宣威、宣武两军,共两万人。

炼铁炼钢术的改进,使得武器装备的产出和性能大大提高,将宣威、宣武两军武装起来,战斗力大增。

陈子墨还建立了两支特殊的部队,特战军和天雷军。

特战军只有两千人,全部选取的是军中精锐,组成朴刀、神弓、铁骑、长枪四营,战力极强。

而天雷军数量更少,更为神秘,只有五百人。

这五百人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最为忠心可靠的将士组成,他们秘密掌握着陈子墨最为倚重的武器:火药。

陈子墨终于将黑火药配方拿了出来,秘密建立了一座火药生产基地,专门生产火药,供给天雷营。

至此,陈子墨手头的武装力量大增,加上剑南的兵力,现有成建制的就超过五万人马。

若有需要,还有许多战力强盛的乌蛮士兵可以征召,他们随时可以组成三万人规模的军队。

到了现在,陈子墨已经具备了在乱世中自保的能力。

到了天宝十四载四月,离安史之乱还有半年时间。

对于朝廷终于失望的杜甫来到了南诏,他不仅带着全家来,而且还邀请了李白一同前来。

陈子墨大喜,再一次与李杜两位大佬重聚。

李白只是来游玩的,而杜甫存了来做事的心思,不过得先考察下南诏。

几天后,南诏的发展和理念深深震撼了两位大佬,二人都决定暂时留下来。

李大佬是打算在这住,没有出仕的打算,而杜甫被聘为太守府长史,接手日常政务。

陈子墨很缺人,文官武将都缺,杜甫的到来算了缓解一下。

南诏积蓄力量快速发展的同时,太守府家又有了喜事。

明月和哥舒柔先后被诊断出怀孕了,陈子墨又要喜当爹了,双重快乐。

而朝中也有事情发生。

前阵子西平郡王哥舒翰中风了。

哥舒翰在入朝面圣的路上,行至土门时,因为洗澡突然中风,昏迷很久后方才苏醒过来,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如今只能暂时在长安家中休养,尚未缓和过来。

哥舒翰是朝中唯一能够制衡安禄山的边将,听闻哥舒翰中风,安禄山狂喜,觉得机会来了。

于是更加加快造反的准备工作,李隆基召他回朝也借口生病不来长安。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