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鬼谷双子门 > 第九十六回 乱芈楚白胜亡三族 灭姬吴陶朱泛五湖

诗云:插天四塔云中出,隔水诸峰雪后新。道是远瞻三百里,如何不见六千人?开场诗道罢,书接前文。且说卫庄公复辟,蒯瞆、公子般师、公子起、出公辄交替夺位,乱马交枪,内乱不息。诸大夫终驱公子辄奔越,国人复立公子默继位,是为卫悼公。自是卫国臣服于晋,国力日益微弱,按下不提。复说楚太子建子白公胜自归楚国,每念郑人杀父之仇,常思以报。只为恩人伍子胥前已赦郑,此后郑君服事昭王不敢失礼,故此隐忍不言。及楚昭王薨,令尹子西、司马子期奉越女之子章即位,是为楚惠王。白公胜因不用己,心怀怏怏。

逾数年,及闻伍子胥已死,白公胜喜道:“伐郑报仇,此其时矣!”使人请于子西,求师伐郑,自愿为先锋。子西不愿伐郑,遂托辞道:“新王方立,楚国未定,子姑待我。”白公胜信以为实,乃使心腹家臣石乞筑城练兵,盛为战具。尚未出师,晋执政正卿赵鞅伐郑,子西帅师救郑,晋兵乃退,楚与郑伯定盟班师。白公胜闻报大怒道:“不伐郑而救郑,令尹欺我太甚!当先杀令尹,然后伐郑。”遂遣使前往澧阳,召宗人白善前来,议杀子西。白善发使自回,后言于家人道:“太子建之死,于郑人无涉,更与子西无干也。我若从公子而乱楚,则是不忠于君;若背公子而发其私谋,则不仁于族。既如此,我其为介子推。”遂弃官禄,远逃深山密林,筑圃灌园,终身不出。楚人敬之,因名其圃曰“白善将军药圃”。

公孙胜久等白善不至,遂怒道:“无有白善,谓我不能杀令尹耶?”即召石乞商议。石乞道:“当年吴公子光所聘专诸、要离,皆智勇双绝之士,由此手忍王僚,枪刺庆忌。臣闻市南有勇士名熊宜僚,若得此人,可当万人之用。”公孙胜大喜,乃同石乞造访于市南,见熊宜僚拜之,以车载回,礼为上宾,饮食必共,出入必俱。宜僚感其恩待,遂以身许之。及吴王夫差大会黄池,白公胜乃随越兵之后袭吴边境,颇有所掠。遂遣使至郢,报说大败吴师,得其铠仗兵器若干,欲亲至楚庭献捷。令尹子西不知其计,由是许之。白公便悉出甲兵,装作卤获百余乘,亲率壮士千人,以大将石乞、勇士熊宜僚为左右侍卫,押解入朝献功。

楚惠王登殿受捷,白公胜参见已毕,见阶下立著两筹好汉,便问是何人。白公胜答道:“乃臣部下将士石乞、熊宜僚,皆伐吴有功者。”遂以手招二人。二人举步升阶,司马子期喝道:“边臣只许在下叩头,不得升阶!”石乞、熊宜僚不听,大步登阶,径入殿中,石乞拔剑来砍子西,熊宜僚直奔子期。白公胜呼喝一声:“你众人还不动手,更待何时?”所带壮士千人闻命,齐执兵器,蜂拥而上。白公早已登阶,亲缚惠王,石乞生缚子西,百官皆都惊散。子期素有勇力,遂拔殿角长戟与宜僚交战,宜僚弃剑,夺过子期之戟;子期俯身拾剑,劈中宜僚左肩,血流如注。熊宜僚毫不回顾,一戟刺入子期之腹,二人搅做一团,双双死于殿庭。子西怒谓公孙胜道:“当初你寄人篱下,糊口吴邦,非是我念骨肉之亲,召汝还国,封为公爵,何有今日?我有何亏负于你,于今反噬父母之邦?”公孙胜答道:“郑杀吾父,汝却与郑讲和,则汝即郑也。我为父报仇,岂顾私恩哉?”子西叹道:“悔不听沈诸梁之言,至有今日之祸,岂非天意哉!”公孙胜起手剑落,斩下子西之头,陈尸于朝。

石乞见大事已就,往前奏道:“不弑楚王,终是祸害!”公孙胜道:“孺子何罪?废之可也。”乃命拘囚惠王于高府,欲立王子启为王。王子启固辞不从,遂怒而杀之。石乞又劝公孙胜自立,白胜说道:“县公尚众,当悉召而杀之。”乃引众下殿,屯兵于太庙。楚王被囚,令尹与司马尽皆死难,消息片时传遍国中,众卿士大夫皆怒。大夫管修先起,率家甲往攻白公,激战三日,管修兵败被杀。圉公阳乘间使人掘开高府之墙,命心腹将士从墙穴中趁夜潜入,背负惠王以出,匿于昭夫人之宫。叶公沈诸梁闻变,亦悉起叶邑之众,星夜至楚。及至郢郊,百姓遮道相迎,惊道:“公胡不著甲胄?国人望公,如赤子之望父母,万一若遭盗贼之矢,民何望焉?”叶公披挂戴胄而进,将近都城,又遇百姓前来迎接,惊道:“国人望公,如凶年之望谷米,奈何以胄掩面,使人无所用力乎?”叶公乃解胄而进。

一胄一免,叶公已知民心附己,乃建大旆于车,鼓噪而进。大夫箴尹本来已受白公之召,欲率私属入城,既见叶公大旗,遂从叶公守城。兵民望见叶公旗号,皆大开城门,以纳其众。叶公遂率国人进城,攻打太庙。石乞三战兵败,急扶白公胜登车,逃往龙山。片刻之间,叶公引兵追至,将龙山团团围住,举火呐喊。公孙胜叹道:“此可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也。”遂自缢而死。于是公孙胜死后,其后裔支脉便以其祖封邑为氏,乃为白氏,则白公胜是为芈姓白氏始祖。其后战国名将白起,便是公孙胜子孙,列公须知。

石乞见家主自尽,乃大哭一场,埋尸于山后。刚掩埋已毕,叶公率兵大至,冲上山顶。一场激战之后,石乞寡不敌众,终被生擒。叶公问道:“白公何在?”石乞答道:“已自杀矣。”叶公又问:“尸体何在?”石乞闭口缄默,坚不肯言。叶公命取鼎镬,扬火沸汤,置于石乞面前,威吓道:“再若不言,当以此镬烹汝!”石乞仰天大笑道:“壮士万死不辞,何惧鼎镬?”乃自解其衣,跳入镬中,须臾糜烂,胜尸毕竟不知所在。叶公为之动容,叹道:“石乞虽然所从不正,亦堪谓世之好汉也。”乃聚其骸骨以葬。叶公引兵回城,遂与诸大夫迎接惠王复位,楚国再次安定;叶公被拜为楚令尹兼司马,集楚**政大权于一身。

列位看官!今之国人所熟知叶公,乃因西汉刘向《说序》中一则寓言,名为《叶公好龙》者而来,因成冤案。沈诸梁身份高贵,又兼功勋卓著,被封在叶地(今河南叶县),故被尊称叶公。沈诸梁本人,也便为南阳叶氏得姓先祖。则叶公为何好龙?此中自有缘故,原来如此。话说叶公初至封国叶地之时,因见彼国地形特殊,南高北低。则每到雨季,南面洪水汹涌而下,北面即为泽国。而雨季过后,南部高地不能蓄水,却又变成旱地;由此北涝南旱,百姓苦不堪言。叶公立志造福百姓,乃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以陂治水方案。

所谓“陂”者,就是在农田集中村庄,修筑半圆形深沟,形如护城河池,既可防洪,又能蓄水,一举两得。叶公体恤民情,于是组织人力,修筑东、西二陂,由此彻底解决叶地旱涝灾害。至今两陂坝基遗迹尚存,乃是河南叶县重要文化遗产。据《叶氏谱牒》记载:叶公修陂之时,在墙上画满水系图,犹如群龙乱舞。时人见之,不知此乃水系图谱,便自作聪明说道:“叶公并非真好龙者,因图中虽然有龙,但未画云雾缭绕也。”叶公哭笑不得,因而答道:“我只想就地凿渠,引水龙来者,非爱天上之龙也。”此便是叶公好龙故事由来。

然则叶公好龙,为何却被抹黑,成为表里不一典型哉?原来自古好为水利者,虽曰利在千秋,但因其工程浩大,动用人役过重,百姓挖土挑石,疲惫不堪,故在当时便常为人不解,甚至诟病。叶公好龙,其原因便深种于此。后至战国末期,韩侯派间谍水工郑国前往秦国,怂恿秦王兴修水利,以图消耗秦之国力,是谓疲秦之谋。此后阴谋败露,秦王欲杀水工,郑国言道:“臣虽为间谍,但只是延缓韩国灭亡时间而已,却能为秦国建立万世之功。”秦王由此转怒为喜,终使其完成此项工程,称郑国渠,浇灌泾渭平原百万顷良田,反致国力大增,为战国七雄之冠。水利工程遗惠后人如此,但绝非当时之人所能皆都领会其妙也。

叶公初为塘陂工程之时,便对其部下众官言道:“尔等须知,引一龙需工千额,需粮万斛,故不可不慎也。”更在施工时提醒部下官吏,定须注意爱惜民力,关心百姓疾苦,不可急于求成,手段粗暴。但既便如此,百官急功近利者亦不在少数,致有敲骨吸髓之事里有发生,故此叶地百姓便有怨言,非议叶公“并非果真好龙”。韩国申不害听闻叶公“引龙凿渠”之事,颇感新奇,便将“叶公好龙”写进《申子》一书,则叶公好龙故事,亦便传扬开来。至西汉中期,学者刘向又将“叶公好龙”故事写进《新序》之中,此事更加名扬天下。其实究其当时用意,是欲借叶公好龙之事,以讽喻汉成帝宠幸赵飞燕,谏其休要荒于酒色耳。汉成帝非但专宠飞燕,沉迷宴乐,而且为修自己陵墓,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刘向巧用《叶公好龙》针砭时弊,欲说列祖列宗这些“天上之龙”,未必能管后世人间祸福之事,以此规劝皇帝,不要大兴土木,耽于陵寝。奈后人无知,从此叶公便成反面典型。

无论如何,如今全球叶姓华人,亦皆奉叶公沈诸梁为其神圣始祖,并未受此典故影响。自叶公之后,其叶氏后裔子孙世代居于叶县,直至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福建泉漳蛮獠啸乱,大将陈政率兵三千八百入闽征讨,其中多半部众乃为叶姓。此战之后,随征将士便在闽地定居繁衍,史称“五十八姓入闽”。至唐朝末期,天下大乱,河南光州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起义,南下入闽,中州地区叶氏跟随,也在福建各地定居开族。此即是所谓“三王开闽”,福建由此得以开发,叶姓子孙亦因此在福建各地扎根,开花结果。

又至北宋末年靖康之役,金人入主中原,中原人民再次南迁。南阳叶氏也被迫不断向南迁徙,并在浙江开始繁衍。另有叶氏枝脉,途经江苏福建来至广东,广东叶氏由此繁荣;共和国元帅叶公剑英,是谓后裔。明末清初,郑成功割据东南沿海,叶姓后裔又从广州迁到港、澳、台等地,故今港台叶姓之人甚多。由此而论,叶公沈诸梁确是全球叶姓华人始祖;今之河南叶县,亦是世界叶氏后裔公认祖庭之地。叶县今有叶公陵园,便是沈诸梁陵寝所在。

闲话道罢,书接前文。却说叶公相楚,陈国便乘楚乱以兵侵伐,欲报此前楚国屡次征伐之仇。叶公请奏惠王,亲自率师迎敌,以大夫公孙朝为将。因一战得胜,就而伐陈,入其都城,灭绝其祀,陈国由此而亡。列位看官!陈国数次遭到灭礼,继而又被屡次恢复故国,至此终于成为楚国一县,永远成为历史闲话矣。陈国自春秋早期伊始,陈桓公宠于周王,因郑庄公小霸中原,不尊王室,便曾联合宋、蔡、卫等国,共谋伐郑。其时陈国实力及影响,尚属强国之流。但自陈桓公死后,陈国陷于内乱,至陈宣公时才得趋于平稳。此时齐国称霸,陈国多次参加齐桓公所主持诸侯会盟,与齐、鲁强国关系和谐。齐桓公死后,楚国北上争霸,屡次讨伐陈国,陈被迫依楚,后随楚国围宋攻晋。城濮之战后,陈国又依附于晋。

因陈国夹在晋、楚之间,由此艰难生存,时常遭受侵犯。从陈灵公始,陈国历经三次内乱及亡国之祸,国势日趋衰败。此后一百余年间,陈国多数时间依附于强楚,成为傀儡附庸之国。然而每当楚弱之时,又先后顺从于晋、吴,故视楚国为宿仇。至此只因陈湣公错打算盘,趁楚国内乱之际轻易启衅,便被楚国令尹沈诸梁及大夫公孙朝攻克,终于亡国。由是陈湣公被楚惠王所杀,陈国正式成为楚国直辖县治。亦在此时,春秋将终,战国伊始。叶公凯旋班师,便即告老还乡,归于故国养老。楚惠王苦留不住,乃以子西之子宁嗣为令尹,子期之子宽嗣为司马,以代叶公之职。自此楚国危而复安,此后愈加壮大。

陈国被灭后二载,乃是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在位四十四年而卒,葬于三壬陵。太子姬仁继位,是为周元王。依照十二诸侯年表,因周敬王姬匄去世时间恰好处于春秋、战国之交,故此大部分史学家以此年作为划分春秋、战国时期分界点。列位看官!究其“春秋战国”说法,在东周乃至先秦时代并不存在。以正统史论来看,当时属于东周,天下共主乃是周王室姬姓王族,不过处于名存实亡,除孔子等少数士人认可之外,诸侯及天下百姓并不买账而已。只因孔子曾以《春秋》记史,其死后又战火连天,故世人更习惯称其时为春秋战国。

周元王乃是周敬王之子,名为姬仁。敬王为子取名为仁,当是半生颠沛流离,与游走列国之孔子恐有极为相似体验,自谓生不逢时。由此不难猜到,姬匄希望己子可以成为一代仁君,更希望诸侯尚仁。而诸侯之仁,则在于不与周王室抢夺土地,不向周王室炫耀权威足矣。然而此时天下诸侯,早已踏上开疆拓土征程,越走越远,难以回头。彼时奢望行使仁政,只能周王室及其追随者孔子等人,一厢情愿而已。这个时代所需,不是仁君,而是霸主也。便在周元王元年,吴王夫差称霸,但因荒于酒色,不理朝政,又逢连岁凶荒,以致民心愁怨。越王勾践闻说大喜,以为报仇雪恨时机已到,乃命范蠡为将,文种副之,悉起境内士卒,大举亲征伐吴。越国百姓等候此日已二十年之久,由是群情振奋,各送子弟至于郊境,泣涕诀别,相互谓道:“此去若不灭吴,不复相见!”勾践聚将,约誓三军:“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有父母无昆弟者,归养;有疾病以告,给医药糜粥。”

三军闻此誓师之辞,皆都欢声如雷,壮志凌云。大军行及江口,范蠡斩有罪者以申军法,军心愈加肃然。吴王夫差闻说越兵再至,亦悉起士卒,迎于笠泽江上。越兵屯于江南,吴兵屯于江北,夹岸列阵。越王将大军分为三路,命范蠡率领右阵,文种率领左阵,自亲率君子之卒六千人为中军。令左军衔枚溯江而上,以待吴兵,戒以夜半鸣鼓而进;复令右军衔枚逾江十里,只等左军接战,右军上前夹攻。各用大鼓,务使鼓声震闻远近。又令中军六千精卒,亦都衔枚下船,听候将令突击。三军奉命,皆都整装束甲,列于笠泽江岸待发。

当夜三更时分,越国左右两军到达预定位置,对吴军形成钳击之势。勾践饬令鸣鼓渡江,进至江心,等待命令。吴军听到上下游同时鼓声大作,以为越军来袭,仓皇举火,并急报吴王。夫差惊道:“未料勾践老儿如此大胆,竟敢夤夜渡江!”即命分兵两路,寻鼓角之声驰往堵击。不期两路水军方出不久,越王已率私卒劲旅六千,衔枚无声而至,于黑暗中径直冲入吴阵中营。吴兵主力已被调走,留守之军不能抵当,又难禁黑夜之中矢石如雨,于是难分东西南北,只得调转船头,大败而走。吴国分出两军闻听中营大乱,知道吴王被袭,急待回军援救;但被越军左右两路合围,就地剿杀,将其击破。一时江上火光冲天,浮尸塞流。

勾践率军紧追不舍,吴军退到没溪,一路收容散兵,整顿队伍,据溪而守,准备再战。越王亲率中军逼进阵前,双方再次展开决战;范蠡所率舟师通过震泽(太湖)横山,向吴军侧背包围,展开攻击。吴上军大将胥门巢阵亡,引起中下两军动荡,吴王夫差与王孙骆见势不利,只得收兵再退,撤向吴郊。范蠡与文种见中军再次获胜,遂各率本部军于笠泽渡江,尚没溪进攻,复两战两胜。越国将士斗志昂扬,乘胜猛追,到达吴城近郊,双方再战。吴国此时只余下军未败,奋勇力战,下军将王子姑曹复又战死。吴王夫差因乘下军掩护,得以将中军撤进城内,据险而守。越军则筑土城于胥门之外,对姑苏城展开围攻,持久以战。

围城二载有余,乃至周元王三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越王勾践二十三年。冬十一月,姑苏城军民疲困不堪,无力战斗,士卒离散,城门失守,越军进城。吴王夫差见大势已去,率领王孙骆等众臣,与卫队乘夜突围,西上姑苏山据守。越王勾践紧接率兵赶到,围山三层。王孙骆下山前至越营,请成议和,越帅范蠡不允,继续攻打。吴王又派王孙骆向越王请为附庸,声称愿世代事越。越王心软,有意接受,范蠡谏道:“当年吴王不听子胥,请我之成,则今日如何?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王其思之!”越王终是不忍,终受吴降,改饬吴王居于甬句之东。夫差闻而哀叹,向越使答道:“越君若践余社稷,灭余宗庙,寡人请先死可也。”范蠡遂破关上山,俘获夫差,押至越王中军大帐。吴王见越王高坐在上,不免满面羞愧,然复激起刚愎自用本性,昂然问道:“孤有何罪,不许请成,必欲杀而后快?大王岂忘二十余年前,与我有杀父深仇,吾亦允王之请成,未绝越国之祀耶?”越王闻言,无语以对。

文种在侧,恐越王复起怜悯之心,遂上前当面数吴王之罪道:“君有大过者六,尚说无罪耶!忠臣伍子胥有功无罪,妄加诛戮,大过一也;以直言之故冤杀公孙圣,大过二也;太宰伯嚭谗佞,而无事不听用之,大过三也;齐、晋无罪于吴,公数伐其国,大过四也;吴、越同壤相邻,你父子无故侵伐,大过五也;越王曾亲戕吴前王阖闾,公为其亲子,不知报父仇,而纵敌贻患,大过六也。有此六大过,欲免于亡,得乎?昔天意以越赐吴,公不肯受;今天意复以吴赐越,越其敢违天命乎?”夫差闻至第六款大过,不由垂泪道:“寡人不诛勾践,忘记先王之仇,果为不孝之子,此天之所以弃吴也!”于是服罪。

勾践见夫差刹时间突显老迈龙钟之态,当众泣涕不已,意颇怜之,便道:“寡人念君昔日存续越祚之情,今不杀你,请置君于甬东,并给夫妇户数五百家,以终君之世可也。”夫差闻之,愈加伤感,乃含泪对曰:“君王若幸赦吴国,则吴亦越之外府也。若覆我先王社稷,废除姬氏宗庙,而以五百家何为?臣今孤老矣,不能从编氓之列以侍贤君,惟有死而已!”太息数声,四顾而望道:“吾杀忠臣子胥、公孙圣,今便自杀,亦太迟矣!”

于是拜别越王出帐,来至营外,谓左右随从道:“倘使死者有知,孤以何面目见子胥、公孙圣于地下哉?必重罗三幅,以掩吾面!”言罢,遂讨自己佩剑,自刎于越王帐外。王孙骆解衣覆盖吴王之尸,即以组带自缢于傍边林木,亦随夫差去了。门军报入大帐,勾践再三叹息,命以侯礼葬于阳山,使三军将士每人负土一蔂埋之。则越军三万六千之众负土为坟,须臾间遂成大冢,累累如山。安葬已毕,又流放吴王三子于龙尾山,后名为吴山里。

越王既灭吴国,由此班师还越。返国途中,行至五湖,大将军范蠡决意辞去官职,告别越王,不再返国。越王坚持挽留道:“子于越有大功,焉可离孤而去?必与我归,共享富贵!”范蠡道:“臣乃道家之徒,本是闲云野鹤,因奉师命下山来助贤王,助越抗吴。今既灭吴,理当遵从师命功成身退,不可恋念朝堂富贵。如若不然,将遭天谴,王其怜而释之。”勾践闻罢五味杂陈,实出无奈,乃出言恫吓道:“卿若听吾言,与我同归,则孤必与贤卿分国裂土;若执意不听吾言,则当身死,妻子就戮!”范蠡哈哈笑道:“下臣随侍大王二十余载,王何曾见微臣娶妻纳妾,并生有子嗣哉?”越王转念一想,不由愕然。

范蠡由是不从王命,自率数十人离去。去营三十里,树林间转出一人,容颜俏丽,飘飘欲仙,不是师妹越盈,却是哪个?原来此番伐吴,越盈并未随征,早与师兄相约,待功成返师之时,便于此处相见也。师兄妹二人相见大喜,携手揽腕,并马而奔,并于太湖下船,自此泛游五湖而去,不知所踪。数年之后,范蠡现于齐国,自称鸱夷子皮,以志伍子胥被装于鸱夷子皮革囊,屈沉浙江之事也。至若越盈,此时终如所愿,嫁给师兄,成为眷属。

说话的!你道范蠡苦身戮力奉事越王勾践,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有灭吴雪耻大功,因何必要隐去,不肯还越,安享分茅裂土之功?须知奉师命下山助越,再奉师命还于山林,毕竟是一番鬼话,骗不得人也。列位看官休疑,只看过范蠡两通遗书便知。只说范蠡离军远去之后,便托人向越王献书一封,直送至越王车驾之前。勾践便于车中展书览道:“古人云,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功高盖世,足以震主。且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必从会稽之诛。君虽不忍行此诛杀之令,臣但行不辞之意可也。”勾践览罢,面现古怪神色,为示不忘功臣,遂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与此同时,又有人持范蠡私书,密送于大夫文种马前。文种拆示其书,见其略曰:“古人云,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绝不可与共乐也。子尽知其于姑苏为仆之时窘态,且更知其尝粪媚吴秘事,岂能久耶!今大功已就,盛名已成,缘何不去?”文种见书,再三玩味其中含义,犹豫不决。还师归越之后,苦思无计脱身,便即称病不朝。此时便有忌其功高盖世者,在越王面前献谗,说文种于此时称病不朝,是欲与范蠡通谋,将作乱也。越王心知绝无此事,但自思“功高不赏”,于是假作信以为然,乃赐文种属镂之剑,并附一书道:“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只用其三,便即灭吴。其四在子,可为我从先王于地下,试之于阖闾阴魂。”文种见书,叹息良久;复凝视属镂宝剑,失笑道:“此乃依我之计,夫差命伍子胥自刭之剑也。天道循环,能不信乎?”遂自杀。

便说范蠡浮舟泛海,闻说文种之死,便知越王必然不能轻易放过自己,于是便与贤妻越盈引领私属随从,沿海北上至齐,只以鸱夷子皮为号,隐去本来面目,姓名身份,耕于东海之畔。期年之后,越女为范蠡生下一个白胖孩儿,范蠡因再次苦身戮力,拿出当年随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功,养子成人,然后父子并肩治产。居无几何,便致财产数十万钱之巨。齐人闻其贤能,荐于齐侯,欲以为国相。范蠡喟然叹道:“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辞相印,尽散其财分与知友乡党,怀其重宝间行以去。西行止于陶邑,以为此乃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于是复改换姓名,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复致赀累巨万。后世经商者,便皆奉为祖师。正是:官至将相为商富,只为道德感悟深!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