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84、自食苦果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84、自食苦果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一同廷议的还有吏部尚书的人选。

见刘瑾大发神威,朝臣也不敢撄其锋,最后吏部尚书落到了兵部尚书许进头上。

许进在兵部当待郎时曾经跟刘瑾打过交道,其时刘瑾提督三千营,两人有些交情。

刘瑾在一日之内坐收两部,大显身手。

当晚上收到消息时木已成舟,朱厚照也没有办法补救。

他只能让钱安给王守仁送口信,言明会事后补偿,安慰一下。

王守仁是朱厚照的头马,而刘瑾又是自已一手放纵惯出来的,他怕王守仁想不通消极怠工甚至撂挑子就不妙了。

朱厚照接下来的谋划里王守仁可是占了不少的份额。

其实以王守仁的性子也断断做不出找朱厚照告状的事,更不会因人废事。

他回到家就帮着王华收拾东西,准备送父亲南行。

王华想得通透,也看到了危机,颇为担忧。

“伯安,为父南行后你一定要谨言慎行,只做事,不说话。”

王守仁愣住了,旋即点头:“父亲,伯安现在既忙着内书堂的教职,又在帮师尊起草盐业方略,还有武选司的职事,每天都忙不过来,压根都没空理会其余。”

王华欣慰地松了一口气,他最怕这个掘儿子认死理,可也因为认死理,他就偏偏认准了小皇帝,还以师礼事之,口称师尊不停。

也好,至少在接下来激烈朝争中王守仁不会有什么大祸,只要他死心眼地跟着他的小师尊就行。

但一些个门道王华还是打算跟儿子交侍清楚,省得他懵擦擦着了小人的道,因为朱厚照身边就是个小人窝啊。

王华清了清嗓子:“伯安,你可知现在南北之争逾发炽烈,而刘太监又自成一党,接下来朝堂上可是会打出狗脑子的?”

本以为王守仁会蒙或者震惊,可他表情平静得很:“知道,其实这些师尊也知道,还是他故意放纵的。”

这就意外了,王华被雷得外焦里嫩,许久不跟儿子淡心,没成想落伍的竟然是他这个自诩目光如炬的父亲。

王华少见地动了容,话语也稍显捉促:“皇上故意的?”

“是,其实父亲也算是泱及池鱼,师尊有大手笔大谋划,伯安也是一时失算,浑忘了挥动狂澜会连累到父亲,师尊要做的事,伯安是弄潮手先锋官,不可能躲过有心人的眼,暂时没法动伯安,自然会从儿子亲近之人着手。”

王守仁没有具体说,王华也不问,都知道这是朱厚照的密谋。

其实以王守仁的聪明劲,朱厚照交侍的事情又怎么会不清楚,甚至后续他都有大概的推算,不然他也不会成圣作祖了。

只不过表面上的憨拙将他的玲珑心遮掩了,别人都当他王伯安是二楞子,他也乐得装,实际上了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

见王守仁如此淡定,王华就彻底放心了,反过来安慰儿子。

“你也别往心里去,为父南调也算是躲开了风波,到南京去修身养性也不错,南京是个好地方啊,离家乡近,风土人情都适应。”

王守仁却摇头了:“未必,以师尊的布局,南京不一定闲,甚至不久之后反而是众矢之地也未可知。”

这回轮到王华蒙了,他紧皱眉头,想不通会是什么局面,但鉴于老父亲的自尊,他也没问。

王守仁却说了,这是他自己分析出来的,也不算机密。

“师尊刻意地促成刘瑾之势与南北对立,绝不是外人所见的宠信奸腻,师尊清醒着呢,而且短期内刘瑾也不会失势,儿子认为师尊是用刘瑾作挡箭牌,而内里却另有谋划,定为惊天动地之举,儿子也是因此对师尊五体拜服。”

当然啦,盐政的规划摆明了是全国性的,而食盐的最大产区在两准,糖业就更是南方的标配,朱厚照在这上面倾注如此大的热情,处在南方的南京又怎么清净得了。

“甚至伯安有预感,很快便会离京南调,到时又会在南京与父亲相聚。”

单说淮盐就属于南直隶管辖,想要实现朱厚照的计划,执行的第一人选便是他王守仁,这一点王守仁可是从朱厚照说出来时便有了心理准备。

王华见王守仁如此笃定,也就信了七分,但也有三分的不确定:“为父应该如何应对?”

“如果儿子所料不错的话,师尊应该会对南方的吏员作出调整,而且十分可能会动南方的解额。”

这王华就不淡定了,由不得他不关心,去了南京也是礼部,而科举就是礼部的事。

“何以见得?”

“科举南强北弱,并非是南人真强,而是南方文教盛于北地,这也与南方比北地繁荣有关,师尊欲以南北之争让朝臣疲弊而另超炉灶,就必然会动用这条。”

如果朱厚照在此的话,一定会惊叹自己的心思被王守仁分析了个七七八八。

当然,如果王守仁没有这个能力和眼光的话也不值得朱厚照收为己用。

幸好王守仁没有别的心思,而且因为朱厚照带给他许多新理念让王守仁心服口服,倒也成就了师徒相得的佳话。

君择臣,臣亦择君,王守仁从朱厚照的言行举动里看出了其中的民本思想,它符合王守仁的志向。

王守仁跟朱厚照想到了一起,这会朱厚照也正在打解额的主意,甚至想走得更远些,不是分榜,而是分卷。

刘瑾的举动让朱厚照自食其果,他索性就打算利用科举把南北党之争彻底激化,利用党争来搅乱刘瑾的小算盘,让刘太监也尝尝自食其果的滋味。

刘瑾认为刘机会向着他,殊不知刘机本来就曾因皇榜之事与张升闹过别扭,实话实说而已。

实际上刘机不但看不惯刘瑾,还恨不得事事处处与其作对。

这是史书上写明的事实,怎能逃过朱厚照的法眼。

刘机当了礼部尚书,也正好管着科举这摊事,那就是最好的入路了。

在南北分榜的事上捅一手,头疼的不是朱厚照,反而因为装病使他最无嫌疑。

而最受夹板气的是刘瑾,南党会恨他,北党不买帐,焦芳还会找他闹,四处难做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