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43、打翻一整船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43、打翻一整船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按选定的卤水深度来调整盐池的高度,漏掉不同比重的其它杂质液,留下的就是高浓度的盐液。

蒸发然后用推板把白花花的高纯度盐晶刮出来就行。

在通过了测试之后,张氏兄弟的眼珠子都快变钱眼的样子,方的。

张氏兄弟关于试点改造盐场的奏书由通政司递上来,朱厚照当即用印,由刘瑾送到内阁,择日朝议。

群臣激动啦,皇上和张氏兄弟一齐来撞墙,这是表现的好机会,一掐一个准。

又一轮奏书似雪,飘飞进了司礼监,这一回刘瑾没有留中不发,而是让人抬了两大筐到奉天殿。

咚咚两声,当朝臣们看到摆在大殿中间的那两筐奏折时,眼都充血了。

刘瑾此时阔步走出,面南背北立在御座前,向众位大臣拱手致意:“皇上龙体欠安,敕咱家替皇上听议,开始吧。”

立皇帝终于走上了历史舞台。

刘瑾代表的是皇帝,鸿胪寺礼官只能唱喏大礼参拜。

这一刻刘瑾志得意满,于人间权力的巅峰上顾盼生威,而那些平时看起来高高在上的文官,全部都匍匐于他的膝下。

繁文缛节过后,刘健就第一个出列,举起了笏板:“臣有本奏,今日殿上的这些奏折全都是弹劾皇上乱政的,盐法攸关,已经施行多年,断断不可轻易革除,请皇上收回成命,改过自新。”

刘健几乎切齿出言,一方面是对刚才刘瑾倨傲的回应,另一方面是他认为此事都不用再议,没有丝毫的道理在小皇帝那边。

涉及到自己利益,张氏兄弟马上就跳了出来,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他们的爹妈都没了,钱爹钱妈是断不可毁于人手。

张鹤龄气势如洪:“荒谬,晦庵公,你看了奏折没有,怎么出此轻慢之言?”

刘健的牙关咬得咯咯作响,斜睥了张鹤龄一眼,淡淡道:“看了。”

张延龄也上前一步,往日里他们兄弟都是被朝臣们喷得抱头鼠蹿的,今天也该轮到他们扬眉吐气一回了。

“昏聩,奏节里写的很清楚,臣兄弟二人承包半个长芦盐场,保证产量不跌,否则咱掏钱补上不足的部分,且交还先皇批予的盐余盐引,如果增产了,咱兄弟就只分一半,而且不用朝廷出息一分,但有好处没有损伤,怎么就乱政了?”

刘健气不过,冲发怒眉:“因为你们不可能做到!”

张鹤龄朝着刘健再迈一步,顶上了去:“如果我们能做到呢,我们敢立军令状,敢拿出那一百多万引的盐票做抵,晦庵公敢不敢拿头上乌纱打赌?”

“成何体统!退下!”

谢迁站了出来,虽然他跟刘健有裂痕,但这种关键时候阁臣也得统一立场,不然传出去内阁就立不住了,所以谢迁及时地挺了刘健。

“官职是朝廷所授,岂可儿戏,不得妄语。”

李东阳也不得不出来了。

张鹤龄跟刘瑾商量过,故意这么干的,想激怒朝臣,让他们失去理智。

见三位阁臣一同进坑了,张鹤龄得意了:“不打赌也行,你们也敢立军令状吗?君前无戏言。”

韩文在朝臣的阵营里已经觉得不对劲了,到底是谁给了张氏兄弟底气,竟然如此嚣张,现在可不是孝宗在朝了,也没听说小皇帝跟张氏兄弟的关系这么铁呀。

想了想韩文还是咬了牙站了出来,大声疾呼:“不可!盐业不能轻忽,即便是他们二人立了军令状,也不可轻信。”

风头不对,韩文想先拦着冲动的几位阁老。

可泥人也有三分火气呢,当朝阁老,地位最尊崇的朝臣,他们三人还是孝宗的托孤大臣,被刘瑾和张氏兄弟这么玩弄,刘健怎么忍得住。

于是刘健不客气地冲韩文呛道:“有何不可?”

韩文也顾不得体面了,疾声解释:“䀲庵公,就算是白纸黑字,可这俩人也不是没有赖过账。”

殿上群臣听到了,皆哗然,韩文说得对,张氏兄弟一向没口齿,向来是搞砸了往张太后那一躲,然后让皇帝来给他们擦屁股,压根就不讲理。

于是大殿上又响直了七七八八的斥责声,纷纷将矛头指向张氏兄弟。

可这一回张氏兄弟却唾面自干,颇有成算。

张延龄继续邀斗:“我们不仅会用已经付了钱的盐引做抵,我们还会拿出张氏的田产为凭,怎么样,有种上疏有没有种与我们具结文凭?”

韩文看到张氏兄弟小人得志的样,心里一空,再看向上方老神在在的刘瑾,心里发苦,莫非……

韩文不敢再往下想,他的担心无法宣诸于口,而情势又不容许他在此处此时与其他人勾兑,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局势划向深渊。

这时科道言官和御史们又跳出来起哄,纷纷斥责张氏兄弟,只差没将二人小时看偷看那啥说出来了,将众人的情绪撩拨得异常高亢。

张氏兄弟有备而来,还真的让人将盐引和田契给抬了上来,大有一副看不起你们嘴炮却不敢动手的气势。

刘瑾这时终于开口了,他的角色是和事佬,装模作样地轻咳两声,让大殿暂时安宁了下来。

“咱家看这样吧,趁着朝会大家都在,工部和户部就与张氏兄弟签好承包文凭,臣工们也在文凭上签字见证,户部就先把张家抵按的引契收入国库,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放心了,皇上对盐政和财税缺弊日夜忧心,既然两位国舅爷愿意替皇上分忧,咱们也不要坏了亲情。”

木已成舟,谁也拦不住了。

奉天殿变成了西市交易场,李东阳执笔,当场就将文契结成,张氏兄弟和数十个朝臣在契约上签了名,白纸黑字,落笔无悔,扭转不了事态了。

等文契送到司礼监用印的空当,张鹤龄嘿嘿一笑,迫不及待地揭了底:“不怕告诉你们,咱家有了晒盐法,莫说是增产,翻番都不是难事。”

张延龄也露出了欠揍脸:“盐价很快就会哗啦啦地往下掉,咱第一次觉得为百姓做好事是这么地爽,哈哈,哈哈。”

咚,不是张延龄被打,而是韩文气急攻心,再一次晕倒在了大殿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