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42、挖坑陷朝堂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42、挖坑陷朝堂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有点想呲牙,倭寇,够阴,请君入瓮啊。

但士大夫们被刘瑾算到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一见到盐场改革的中旨,这些朝臣言官一定会往上扑,身后的利益共同体不容得他们后退。

他们弹劾抗旨,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历史上就是韩文领头让朱厚照罢盐余,说是抢夺正盐,当朱厚照能解决盐场的产量,他们就翻不出花来。

张氏兄弟会说他们不要正盐,接着韩文会说盐产量不足哪来盐余,这时张氏兄弟说工部不愿改造盐场我们来承包,增产的盐给我们一半当盐余就行,朝臣阵营骑虎难下。

即便朱厚照不说,张氏兄弟的举动也被刘瑾算计上了,再加上已经为老臣们准备好的套路,嘶,也不能小看这个阴人。

而朝臣那边潜伏着猪队友,他们不知道盐场的产量下降其实就是自己人挖的坑。

吃惯了嘴,认为理所当然了,他们一直将朱厚照当猴耍,跟刚才那一出有异曲同功之妙。

看戏的观众在台下哈哈大笑,结果别人也在看戏,看的变成演的,演的变成被演的。

搞晒盐法投资不大,人手还比煮盐少,见效又快。

其实这个时候山西的盐池已经在用晒盐法了,甚至韩文就是从山西盐池走私盐出来卖。

工艺瞒住了,盐池增产的部分就全成了他家的,好像是运城吧,离九边这么近,还是韩文的老家。

大规模推广晒盐法,盐产量会飙升,价格会下降,但总收入的盘子是增大的,尤其是把走私那部分挤出来了,朝臣也不能明着说,总不成说走私是合理的吧。

关键是灯下黑,他们无法意识到这本来就是个局,再套上新的一层,连环坑,防不胜防。

刘瑾买通一些言官跳出来拱火,在不明白底细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朝臣都会上当。

谁让那些士大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呢,说起科技他们就斥为淫巧奇技贬得一文不值,连坑都是他们自己挖的,不进则退,退步就踩着屎了。

刘瑾说完了,巴巴地看着朱厚照,害得他假装寻思了许久才点头,得装得像一些,不然太英明神武了,会吓着刘瑾的。

就这样,刘瑾也马屁如潮:“皇爷英明,神机妙算,那些个老猴小猴都逃不出皇爷的手掌心。”

商量得差不多了,朱厚照临走前不忘交待刘瑾:“记得帮朕治一治那个陶谐,发配广东吧,那边水匪海匪多。”

刘瑾可能早有预案,张口就来:“将他贬为驿吏,兵荒马乱中骨头都收不回来。”

朱厚照却摇头:“不,官升一级,让他做宣抚司佥事,海匪有那么容易剿?到时还可以凭办事不利治罪,旁人连个怨言都说不出来,一次过还太便宜他了,不解恨。”

刘瑾听完朱厚照的吩咐阴丝丝笑了起来,还给皇上唱了个大喏。

朱厚照看着刘瑾得意的样,心里想他是不知道陶谐治乱的本事,能抓出近万个匪徒还能弹压住,刘瑾知道了后果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也对得起陶谐了,虽然被外放,可还升了一级,相信他也总有发光发热的那一天吧。

厕纸就应该用来擦那什么,别想着摆上桌面,难看还能把人熏晕了。

似乎是在暖阁里商量的事情太阴寒,朱厚照隔日就感冒了。

他也乐得养病,得罪人的事就让刘瑾去干,罪名也他领,妙手啊。

正经是没有抗生素的情况下一个感冒可能会要了小命,不得不小心。

已知这具身体发过癫痫,最后还疑似罹患肺癌,怎么都得仔细应对。

至于土法制作青霉素,可朱厚照不敢,省省吧,别没病死却把自己药死,那不是老鼠药,这会也没有120,谁都救不了。

这大半个月来朱厚照都照足了章程锻炼,就连广播体操都被他在四人组里面推广开了。

太极拳也没拉下,把后宫三美唬得一愣一愣的,照哥竟然是武林高手!

也是,这会儿太极拳还藏在武当山里呢,远没有普及到民间。

同时朱厚照让人找来大量的鱼腥草,也就是折耳根,生吃,里面富含鱼腥草素,是天然的抗菌素,跟肺炎对症。

三美也被朱厚照强行投喂,夏雨荷和沈沉鱼有南方基因,吃得嘎嘣脆喷喷香,吴落雁却不行,吃吐了,让王钟英这个太皇太后白高兴了一场,以为她有了。

这东西是就如此酸爽。

腥臭无比,喜欢的恒喜欢,不喜欢的闻到都像上刑。

朱厚照深居简出,刘瑾发动了。

这家伙还是花心思宠络了几个御史和科道言官,这么多言官总不可能铁板一块,读书人的气节也就那样,是人就有六欲,有**就有缝隙可钻,根本做不到无敌铁金刚。

而且刘瑾也有样学样搭起了班子,找来了西席,有读书人给他充当军师。

有一个叫张文冕的松江举子,因为犯事被革了功名,上京跑门路,巧合之下碰上了刘瑾,被他招揽,赏了个锦衣卫百户,专门替刘瑾出谋划策。

此人读书一般,却对政务以及文人勾斗十分在行,特别是士林里的行事规矩以及各种潜规则门清。

在张文冕的帮助下,刘瑾总算是摸到了文官的谱,网罗了一些热心功名急于上进的底层官员。

有了这些人的帮衬,想要设计一出言情汹涌的大戏,一点都不难。

只花了三天时间酝酿,京城里关于盐场改造的风就吹偏了,言官们都三五作群、七八为丛,纷纷摩拳擦掌写好了奏疏准备大显身手。

在刘瑾给朝臣们铺排陷阱的同时,张氏兄弟也按朱厚照给的章程做了验证。

本来就不难,不就是弄个三级盐池沉淀卤水然后当天晒嘛。

难的是判断卤水的浓度,不同的溶液比重不一样,它们会自动分层,不知道比重的人不知道该选哪一层来析出盐晶,又该将多深的卤水滤掉。

土办法,做豆腐的师父需要判断豆浆的浓度下卤水或者石膏凝结豆花,他们有一个类似于比重计的东西。

其实就是个特殊规格的小勺子,能根据浆体表面浮沉的深度来判断。

解决了这一步,晒盐法就没有任何技术门槛可言,坑已经就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