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241、沙堤险人心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241、沙堤险人心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又搞到王华头上了?欺负老实人也不能这么玩。

可王守仁一下子就明白了,还挺了挺胸膛,挺骄傲地抱拳应诺:“谨遵师尊之命。”

这个态度够格,王守仁这么说得到了众人的激赏。

要翻周王府的案,就一定会涉及到王华,追封周王是弘治年间事,王华是当时的礼部待郎。

王华的命运早在王家送腊肉那一刻就已注定。

王守仁说尊师命而不言陛下,说的是他尊敬朱厚照,愿意做出牺牲,而不是因为皇命勉强。

这可比周王府那帮够意思多了,朱厚照了解得清楚。

上一代周王死后,好些年没有继封,因为上一代周王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闹得很不像话。

最后是前代周王世子朱安㶇的长子朱睦㰂最终胜出,得到了周王的封号,此时朱安㶇已经作古。

可朱睦㰂也贪,他不但奏请追封朱安㶇,还想将他的几个兄弟以及他的儿子全部请封为郡王,被孝宗打回去了。

后来朱睦㰂见晋府得了追封,他又搞了一把,意图蒙混过关。

这一次他成功地骗过朱厚照,最后周王的兄弟和他儿子全部得封郡王,还因此牵连出了周王府晋封案。

王琼提前将周王府的路堵死了,他查出了周王府隐瞒朱安㶇与几兄弟大乱斗的内幕,设私刑、养私军、涉人命、偷漏税赋、营建逾制,几乎能违反律法宗制都犯了个遍。

几兄弟都有对方的把柄,争位都翻了出来,这些也都录进了宗府的籍册。

孝宗因此长期不许周蕃继封,太恶心了,也驳回了朱睦㰂后来的请封。

事情同样涉及朱睦㰂,他与叔叔们斗,也与兄弟们抢,无所用其极。

为什么他会为兄弟们请封,跟他爹一个样,有大辫子抓在兄弟们手里。

而且朱安㶇的世子妃也就是朱睦㰂的母亲还与小叔子朱安泛有一腿,甚至有扒灰的嫌疑。

所以朱睦㰂到底是谁的儿子都不确定,他有没有做过什么不可言说的事也不确定。

想到往后自己会上了朱睦㰂的当,朱厚照也恶心透了。

若非朱厚照穿了,与蔡震搞好了关系,王琼又提前将这些事情揭出来,朱厚照就真的啃了只死猫。

看来给朱睦㰂扣个黑帽子一点都不冤枉他。

而且王琼是明谋,算定了周王府做不到上下一心,只要像王彰一样打草惊蛇,别说交出兵权,周王府立时就会妄动。

计划通,也得到了陶琰的附议,周王府确实不得人心,也许陶琰在河南也闻到了风。

朱厚照心里也开锅了,周王府在开封一手遮天,封丘就是开封辖下,有没有什么关联?

找了找,放飞想像力,刘大夏好几次来开封治河,双重北大堤也是他提出来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保开封。

还有更巧的,李梦阳的老爹是周王府教授,李梦阳在周王府长大,他是长大后才回陕西科举,属于明代高考移民。

明代的陕西当然比河南要容易考,怪不得笃定拿会元呢。

弘治六年,李梦阳得罪了张鹤龄,还发展到当街互殴的程度,是刘大夏力保了他。

刘大夏于弘治五年到开封治河,似乎……不会刘大夏也贪了吧?

朱厚照又否认了,刘大夏是真穷,他身后刘家不断衰落,也许是别的原因。

有此官不贪不一定就是好官,清官乱作为起来也要命的,还更隐蔽。

对了,崔岩提议开北堤让黄河北返,但他运气不好,暴雨,工程到一半决堤了,崔岩也因此坐了蜡,只得上疏请固河道自打脸,还被撤了职,朱厚照说他立场不坚定,那是正德三年。

刘大夏治河也是堵了溃溃了堵,却屡屡受嘉奖,到了崔岩一次过完蛋。

只能说孝宗比朱厚照好忽悠,朝中有一股势力在坚决地抵制黄河北返,非要保漕运。

还有一条有趣的线索,刘大夏治河后黄淮平原成了盐碱产地,官府不征粮了,改征硝、盐,每户每月纳硝盐六十余斤,小盐三十余斤。

这是开封沙化的起点,兰考的沙漠化就是这么来的,刘大夏不单单是烧航海日志啊,还有一重罪过被忽略了,说他千古罪人不冤枉。

找到关联了,刘大夏在弘治五年治河后开辟七十余里新河,两岸得田数万顷,形成沟洫说,将治河和恳田关联在一起,这些新田,大部分被请入了周王府。

这不是明代版的围湖造田嘛,他这里是淤河造田。

开封城北门大街附近灵官庙的东南全是盐池,大街往南,紧邻周王府萧墙一带的居民,也多以熬盐为业,这些全是周王府的佃户。

开封西北部盐碱地面积最广,西南隅、东南隅次之,面积达到了全城面积的15%,城内约有800盐户,年产盐6万石,销往各地,是周王府的生意,因为开封只有他们有盐引。

明白了,刘大夏要政绩,周王府要实利,牵线的人是李梦阳或者他爹?

来点正面的,三角区湖泽淤积后,可以改种冬小麦,套种木棉花,避开水患,这里变成传统产棉区。

朱厚照松了一口气,世道总是有阳光的。

至于这个猜测靠不靠谱,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朱厚照是信了。

又不需要证据,自由心证,反正他就是个昏君。

至于其中的逻辑,说穿了不值钱,党争嘛,李梦阳一辈子都看不惯李东阳,颇有贬损,明明是个北人,倒是与南派走得近,还跟宁王不清不楚。

估计就是因为其官途的引路人是刘大夏吧。

李梦阳能投到韩文那一派去,也许不是韩文自己身的缘故,更有可能是因了刘大夏。

同为天顺八年的进士,李东阳抢完了刘大夏的风头,估计李梦阳骂李东阳是说出了刘大夏的心声,就像刘文泰帮丘浚攻讦王恕一般。

至于为什么这样修河堤,很浅显,政绩到手快,治河得多少年,这样做又多少年,五年平辽的先行版,动机、利益都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