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235、波澜遇堤平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235、波澜遇堤平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办法总比困难多,可困难总比预料的大。

解决了造船场的瓶颈,朱厚照终于见到了戚景通硬顶着不修的百年老宅。

哪里是清廉,没钱,修不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戚家顿顿白菜豆腐了,因为登州的军田都毁了。

没有大堤,每年台风刮几轮,什么田都遭不住。

海水甚至冲上了岸,横扫数里地,上好的良田变成了盐碱地,还怎么种庄稼?

而所有登州卫的军户全指着这些军田活命呢,没了庄稼,朝廷又禁了海,吃什么?

这才是登州卫、水师、造船场衰败的根源,这三者是联成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幸好张永来了,朱厚照又来了,不然登州卫很快就很走上老路。

倭乱起时,登州卫一样被打得一蹶不振,要知道这可是戚家光起家的地方。

跟京营一样,当时登州卫只有五百官兵,不到黄册的一停,整天喝酒赌钱,倭寇来了水门一关当缩头乌龟,任其在山东地面上肆虐。

戚继光就是压服了登州卫,创出了鸳鸯阵逼退了倭寇才出了名,然后才有了南下抗倭。

不过那时戚继光是靠着募兵制,从别处筹措到了军费使登州卫重新焕发光彩。

也没撑住多久,戚继光死后没到二十年登州卫又败坏了,后来辽东之战中没起多大的作用,倒是向江东镇走私粮食搞得挺大。

也然也不尽悲观,说明了登州卫的重要性,搞定了登州卫,就搞定了大半的北方海防。

说白了还是军制败坏,只能从军制入手。

罪魁祸首就是军卫制,军户的收入都靠军田,可明朝立国一百多年,军田不是毁了就是给占了去。

戚景通的职俸也才一年二十石,看起来像不少,可不是光吃谷子就行的,一家老小所有的开销都在这上面。

再加上戚景通为人正派,还经常周济更困难的下属。

整个登州卫,跟着戚家老祖一起落户登州的占一小半,都是当年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能看得下去吗?

所以戚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戚景通从伯父手里继承过来时戚家就这样,他也做不到改观,以至于戚家老宅都快要塌了,没钱修。

其实戚家老宅很大,归整出来还是很气派的,毕竟这是朱元璋赏给替命手下的产业,是修建蓬莱水城时一并建的。

蓬莱水城是全大明最好的海防堡垒,全是戚家老祖带着登州卫的弟兄一手一脚建起来的。

那时登州卫还有万倾良田,阡陌成片,支撑得起一个固若金汤的蓬莱水城。

登州造船场就在水城内,与水师和登州卫各占一头,方圆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地皮全框在卫城里,格局雄浑得不行。

但田地框不进来,做不到将整个登州卫的地界用海塘大堤护起来。

蓬莱水城全是用粗大的条石垒起来的,还特别厚实,没有水泥,建这样一条一百多公里的大堤那是天文数字。

看清楚了状况,朱厚照让王文素做了个测算,在登州修建拦海大堤,要投入近两百万两银钱,还不算自产自用的水泥。

对登州卫来说是天文数字,可对于朱厚照来说算不上,而且投入与产出比很大。

只要将水师运作起来,打渔的钱很快就能将这头补回。

再加上大堤修好之后田地的产出,以及卫所里军属有了收入带来的循环消费,经济改善,只需要两年这笔天文数字就能收回。

朱厚照当即决定,这笔钱咱正德陛下投了!

虽然起手的投资很大,但做好了之后不仅登州卫和水师受益,旗下的军属也将改变境况,这可是大几万人。

以后这大几万人将来都会唯朱厚照之命是从,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吗?

更何况用登州卫以点带面,整个山东、北直隶和辽东就全抓在了手里,这是大明海防的半壁江山。

朱厚照将王鏊请了来,现场办公。

他带着王鏊在戚家老宅逛了一圈,最后指着戚景通。

“他一个世袭的指挥佥事还得过这样的日子,那些普通兵卒呢?”

王鏊认命了:“陛下想做什么?”

朱厚照咬牙切齿:“废了军户制。”

【叮,蛀空军卫,昏庸度 10】

王鏊冷静的摇摇头:“不是老夫不同意,而是这么做陛下会在整个天下挑起纷争。”

“那就只在登州卫施行,反正在这里没有民户,全是军户,朕说了算,不许将消息传出去,登州卫从今日起没有军户匠户,他们全都是朕的臣民,百无禁忌。”

以为王鏊又会反对,没想到王鏊同意了。

“臣也知道军户废驰,如果只在登州卫实施,那老臣乐见其成。”

朱厚照要加码:“别的地方也一样,朕不着急,但朕所到之处就会照着登州来。”

王鏊在纠结,朱厚照给了些缓冲:“都会像登州卫一样,解决了遗留的问题再动手,而且朕会帮他们安排好后续的出路。”

“那就做吧,老臣会写个条陈,这些都是老臣的主意,万一消息泄露了,老臣愿一力承担。”

很久没见到这样的王鏊了,朱厚照从脑海中翻出了以前王鏊替他挡孝宗责罚的画面,激动地一把抱住王老师。

咚,咚两声,戚景通和汪鋐叩拜了下去,先给王鏊行礼,再给朱厚照叩首。

汪鋐有话说:“皇上,这些策略都是微臣想出来并与戚指挥暗中施行,如果出了岔子,微臣愿与戚指挥担责,不能让陛下和王阁老背负这样的风险,陛下和王阁老还要面对更多的难题,做到这份上已经为登州做得足够多了,登州人该为登州出自己的一分力。”

戚景通不太会说话,就照着汪鋐说的办:“臣与汪大人站一起。”

可以马上开工,不是修堤,而是先建水泥窖。

登州本地就有合用的硅酸盐矿,在后世还是全国前五十大的水泥厂,朱厚照从一堆理工资料里找了出来。

已经派了人去催杨慎一伙快些到位,到台风季时间不长,能抢出来一点是一点。

但朱厚照得走了,南巡的计划不能变,朱素卿也要返回东瀛。

看到登州船场的变化,看到登州卫上下都动了起来,朱素卿要回去打开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