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 166、多了个陪衬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 166、多了个陪衬

作者:索肥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22:33:42 来源:笔趣阁

刘忠还不知道无妄之灾临头,他还在揣摩杨廷和的话,他也听出了些意味,还为杨廷和高妙的劝谏和自白叫好。

经刘瑾这么一打岔,朱厚照也没了耐心,他干脆把话挑明:“杨待郎,令郎的事可不怨朕,而且也不是朕要拿你怎么样,你刚才引经据典那么多,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只引四书五经呢?另外,即便是四书五经,你有没有想过原来的四书五经是什么样呢?朕以为凭杨待郎的才学应该知晓,四书五经早就不是原来的四书五经了,可你还非要信这套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四书五经,能怨谁?”

听了这话,杨廷和像惊弓之鸟一样伏跪在地。

可朱厚照还有话讲:“朕只不过告诉了杨慎原来的四书五经是什么样,还让他自己去查证,朕可没有多说一句别的,道理都写得明明白白,是杨慎自己求索出来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朕只不过是告诉杨慎还有另一条路,剩下的都是他自己走。”

杨廷和还没反应呢,刘忠却鼓了上掌:“妙啊,妙哉,陛下深得尽信书不如无书之妙,说到了为臣心坎上。”

结果他就被刘瑾瞪了一眼,刘忠这才意识到失态了,得,他也加入了杨廷和的行列。

可朱厚照却意外了,刘忠竟然也能听懂,听懂了还旁通了,那此人应该是个大才啊。

别看朱厚照说的道理很白,却是后世经过无数仁人智士的实践总结才得出来的观点,那真可以叫吹尽狂沙始到金,能引发刘忠的共鸣,说明此人的思维深邃,不迂腐。

朱厚照尊敬这样的人,便出声提醒:“刘学士请起,朕不在意,一家之言,众论之,刘学士大可畅所欲言。”

马上将刘忠起底了,确实是个妙人,这家伙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写墓志铭,也不是警示,也不是牢骚,却巧妙地通过墓志铭奚落了刘瑾一顿,还一点证据都不落下。

而且也配得上他的名字,后来入了阁,一直规劝朱厚照,但他跟别人不同,刘忠不会无理闹事,哪怕劝谏了朱厚照不听,他也会想方设法把事情办好。

致仕之后嘉靖想起用他他也不出来,与王鏊好有一比,确实忠厚老实。

这还是朕的阁老?朱厚照看着一脸正人相的刘忠,稀奇,人不可貌相,刘忠看起来也平平无奇,竟然还是个实干家,难得啊。

朱厚照干脆上手,将刘忠扶了起来,却故意没扶杨廷和,都是阁老,可人跟人一比,差距咋那么大捏?

“圣人定了天地君亲帅的伦礼顺序,可不仅仅只是顺序,一定有其用义,杨待郎,你饱读圣人诗书,可不要只学会背书,而忘了圣人在其中的真意。”

杨廷和只能谢恩:“微臣明白了,不可以私心作圣心,不可妄己意为圣意,谢陛下点拨。”

希望他真明白,朱厚照打算也扶他起来,毕竟也是自己的蒙师。

可腰弯到一半他又停住了:“跟用修有道理讲吗?”

杨廷和苦笑,他知道这是一个台阶,他必须得下。

“微臣明白了,微臣以前是放不下父亲的架子,以势压人了。”

朱厚照顺势就拉了杨廷和起来:“那就好,朕也跟用修吵过架的,别看用修现在唤朕师尊,可那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真正从经义上折服他,不怕你们笑话,平时说点什么,用修也是要跟朕理论一番的,如果朕说的不对,用修也没面子给,气宗就是这样,讲究的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这算是把阶梯都铺好了,朕都九五之尊了,可跟自己的学生也还是得讲理,君还在亲前呢,都只能这样,凭什么不讲理只讲实力地位。

刘忠还真是个直妙人,他当即就给朱厚照恭喜了:“皇上得一大才臂助矣,理为一贯,斯为理,义在仁后,却当先。”

确认了,刘忠的智商奇高,情商不够,或许就是这一点限制了刘忠的成就。

朱厚照摸了摸下巴,现在嘛,遇上了穿了的朕,也许朕应该多给他挖点坑,没准坑着坑着刘忠就开窍了呢。

今天这堂经筵不白开啊,本以为是多了个陪衬,却吃到了一味可口的主菜。

想到这朱厚照就偏开了脸,装做很不高兴的样子,却又在刘瑾不注意时朝刘忠眨了眨眼,让刘忠始终猜不透,陛下这是啥意思捏。

他不知道,被坑了!

刘瑾也不知道,他又一次当了朱厚照的工具人。

经筵之后,刘瑾跟着朱厚照就进谗言了,先来了个自我批评。

“皇爷爷,奴才以为刘忠是个大才,不想这人不识趣,要不也将他发到南京去,省得他惹了皇爷爷烦。”

朱厚照也故意推辞了一下:“这样会不会让臣工们认为朕心胸狭窄,容不得人?”

这就是朕确有此意,但得麻烦你帮朕摆平。

刘瑾多能会意的,马上那笑脸就成褶子了:“哎哟皇爷爷,外放南京可以恩典,升官了,要不这样,南京礼部也出缺,奴才就放刘忠一个礼部待郎。”

“礼部左待郎,要做就做得像样一些。”

朱厚照留下这么一句,看似怒气得解,实则心下飘然地快步回宫去了。

还得跟三美商量一下,看看怎么样将南巡安排得周密些,毕竟是携美旅游啊,这一次可不是人山人海,而是景色怡然的原生态。

于是经筵的次日,刘忠就意外地收到了新的任命,南京礼部左待郎,又一个特设的名位。

别人还为刘忠唉声叹气,说他受到了冷遇,正五品的翰林学士,只要熬够了资历就能在北京出任部院堂上官,去了南京,虽然是正三品的副贰卿,却是坐上了冷板凳,偏居一隅,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人想起那个犄角旮旯。

可刘忠却兴高采烈地回家收拾东西了,皇上不是要南巡嘛,到了南京还可以跟皇上继续聊,挺不错,怪不得皇上给自己使眼色了呢。

其实吏部尚书许进还是想拦一拦的,因为刘瑾这么干坏规矩,而且连坏了两次。

可王鏊拦住了许进,因为朱厚照给他通气了,写了张条子:留主菜,羊陪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