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砍翻三国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凭本事借的为何要还

砍翻三国 第一百九十六章 凭本事借的为何要还

作者:两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01:57:42 来源:笔趣阁

梁铮深知这种农民起义军的可怕,别看白波军战斗力不强,但是他们的破坏力却是非比寻常,若不加控制,便会像病毒一样迅速感染扩散,稍不留神就极有可能演变成更大规模的区域叛乱和动荡。

因此进剿不是最好的手段,封锁才是。

起义军不事生产,粮食和物资全靠抢掠而来,故而只需封锁道路,隔绝交通,便能令其无法获取生存所需的物资,从而困死。

与其同时,梁铮还在河东推行宋朝时才出现的保甲制度。

十户为一甲,设甲长。

十甲为一保,设保长。

一人犯罪,全户连坐,一户犯罪,甲长背锅!

但凡出事,梁铮谁也不问,直接找当地保长来问罪。

如此一来,便可严密监控地方,最大限度的杜绝民与匪勾结的现象,这在河东是极为关键的举措。

河东本地民风彪悍,尚武成风,老老实实当顺民去种地的百姓还真没有几个,许多人平时看起来像个老实巴交的农户,说不定衣服一换就成了绿林好汉,翻身上马,呼啸山林。

不过在处罚手段上,梁铮倒也没有太过严苛,不会动辄杀头,而是改为罚钱或者苦役,有钱就交钱,没钱就抓去干苦活,修桥铺路什么的到处都需要用到人手,杀掉实在是太过浪费人力。

梁铮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突出一个精于算计的二十一世纪黑心资本家形象。结果反倒因此而获得了好名声,民间不少人都称颂他仁义无双,体恤百姓。

对此梁铮都有些哭笑不得,他是真的没想过要当个好人啊。

可谁让这个时代,恶人当道,兵贼难分,在一番比烂之后,梁铮因为道德底线稍高,反而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这上哪说理去啊?

在梁铮的整治之下,河东的混乱局势终于得到了有效遏制。

高览也趁机收拢流民,开始治理河东郡的内政事务,依照梁铮的计划,屯田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禹王城外十五里,高览拿着地图在给梁铮做着说明:“主上请看,此处原先有三个村落,因为白波军的劫掠而破败了,我打算在此处修造一座棱堡,收容屯民。”

梁铮站在高处,看着因战火肆虐而倒塌的房屋,心情有些不好:“嗯,尽快动工吧,然后收拢流民屯田。”

白波军自称是义军,主要成员也是农民,然而他们对待普通百姓那可是一点也不手软。

所作所为,与盗匪无异,甚至有些做得比盗匪还要过分,屠村灭县只是等闲。

十万白波军肆虐河东全郡,光是受灾人口超过五十万,许多妇女儿童和老人,都死在了战火之中,光是无家可归的流民,就将近二十万人。

不把这些流民安抚住,他们就会成为潜在的危险因子,随时都有可能掀起新的叛乱。

人在绝望之下,可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

高览曾见识过黄巾之乱的可怕,因此深知流民需要赈济:“主上,这些流民必须尽早处置,否则迟恐生变。”

梁铮当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目光怅然:“昔年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平定黄巾之乱,所杀之人数以十万记,可为何如今祸乱又起?只除病灶,不除病根,终究是做无用功,稍有灾劫,就会旧病复发啊。”

这番话让高览颇有同感:“主上所言极是,早在黄巾之乱爆发前,各地已现乱世征兆。当时就连天下第一州的冀州,流民都动辄以百万计。就算没有张角,也有牛角鹿角,登高一呼,流民群起相应,杀之不绝。”

也许古人不知道什么是小冰河时期,但是气候变冷,不断出现洪涝和干旱等灾情,却是能够切实感受得到的。

老百姓没有了收成,食不果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加上地主为了转嫁损失拼命的搞土地兼并,更进一步的加剧了社会矛盾,最后就是爆发了黄巾起义,大家一起玩完。

高览还不清楚事情的严重性,梁铮却是知道:“罢了,卢植他们这些人不敢做的事情,就由我梁铮来做好了。进勇,你立刻以朝廷的名义,向河东的豪族世家征集粮食。”

“啊,还征?”

“谁不愿意,就找个理由破家灭门,剩下的就都老实了,反正他们的糟烂事不少,借口随便就能找到。”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对待那些本身就家底不怎么干净的地主豪族,梁铮可不会有什么妇人之仁,该动手就动手,绝不只会悲天悯人地说几句忧国忧民的漂亮话。

高览听了,却是顾虑重重:“上次吾等就找了理由借粮,这次又借,他们恐怕不会轻易妥协。”

梁铮却是笑道“进勇何出此言?上次是捐,这次是借,性质截然不同,岂可混为一谈?更何况我又不是白拿,可是正儿八经打了白条的!”

高览面皮没有梁铮后,因此是在搞不懂这究竟有啥不一样。

不得已,高览只会又问:“主上,都说有借有还,万一他们事后让我军还前,又该如何是好?”

梁铮一脸愕然:“还什么还?朝廷借的粮食,和我们黑骑军有什么关系?有能耐让他们去找朝廷要啊。”

高览瞪大了双眼,虽然心里早有准备,可梁铮无耻的程度依旧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不过追随这样一位主公,感觉以后的事情会很有趣,高览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意:“属下领命。”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高览动口,徐晃动手,在挑出几家平日里劣迹斑斑的豪族灭掉之后,剩下的人立马就从心了。

一个个主动把粮食运过来,然后一手白条一手交货。

高览笑眯眯的给所有白条签字画押,还声称他们可以凭此去洛阳找朝廷兑付。

至于如今权倾朝野一言九鼎的大将军何进会不会还这个钱,这就不在他高览的考量范围之内了。

反正粮食已经借到手了,你爱还不还。

手里有粮,梁铮自然就开始大手大脚的驱使流民干活,以工代赈,让他们烧砖建堡,并且准备来年春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