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砍翻三国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砍翻三国 第一百九十五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作者:两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01:57:42 来源:笔趣阁

“屯田?”

高览细思之后,双眼一亮,赞道:“还当真是一个好法子!”

屯田一事,西汉时便已有之。

当时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追亡逐北,痛击匈奴,而他们二人为了降低兵粮消耗,就曾在西域实施过屯田,为此还专门设立了屯田校尉一职。

不过真正开始大规模搞屯田的,还是要属三国时期的曹操。

曹魏早期极度缺粮,为此甚至还出现过用人肉冲抵军粮的事情,就因为曹操重用寒门,与世家豪族一度翻脸。

后来曹操知道了靠人不如靠己,所以他便任命枣祗和韩浩等人,将屯田这一事业规模化制度化,从而获取到了稳定的钱粮补给,为曹魏政权最终夺取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屯田有何厉害之处?

无他,就因为屯田的收入可以直接落袋为安,不需要被世家豪族和地方官吏从中盘剥。

没有中间商来赚差价,那自然赚得多!

古代封建王朝到了末期,其实很多时候是分配制度最先开始崩坏,世家大族通过垄断土地,控制佃户,从而将大部分的钱粮资源汇集在自己手里。

朝廷难以征收到足够的赋税,财政无以为继,然后出现种种问题。

就好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原本能抗住各种疾病,但营养不良那就没办法了,只会更快速的贫病交加而死。

因此生于末代的君主,想要打破这个僵局,就得狠下心肠,向世家豪族开刀。

这么干的人,还能稍微延续国祚,但名声往往不好,比如灵帝刘宏。

而不这么干的,那就是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比如崇祯。

由此可见,钱粮真乃国之基石。

别看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但实际上真正基业稳固的,其实只有曹操。

袁绍的钱粮,最初是汝南袁氏提前积攒下来的,后续则是依赖冀州当地的豪门世家供应,可豪族的钱,是那么容易拿的吗?

岂不见光武帝刘秀的前车之鉴?

至于董卓、孙策之流,基本靠抢,更非长久之计,而且名声在当地也变得顶风臭三里,臭不可闻,乃至不断地引发流血冲突。

不过曹操的屯田,其实也有些晚了,直到奉迎汉献帝之后,才开始有组织的屯田。

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尽快获取钱粮等军事物资,奉行高压政策,强征百姓,强占土地,加重剥削的比例。

但也因为如此,曹魏的军事实力不断扩大,军事物资也开始充裕起来,足以支撑曹操东征西讨,甚至在官渡之战时,足以与强横无比的袁绍对垒,并且最终取胜。

而在战胜袁绍之后,曹操为了尽快统一天下,实施了更加残酷的屯田政策,不仅加大军屯的力度,连屯田的农民也被捆绑到土地上,以至于数十万人口逃奔东吴,以躲避高达六成的残酷地租剥削。

可尽管如此,曹操还是坚持“先军政治”,以储蓄百万级的战斗部队和二线屯田兵。

曹魏的政屯特策虽然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但不得不说,在乱世年间曹操的做法非常有效,这也让曹军的战斗力几何式增长,甚至能抗衡马超韩遂的十万西凉军精锐。

吸取曹操的经验,江东孙权也在稳固政权之后,也一改孙策时期的“抢掠”政策,着手屯田,大力发展生产。

正是此举,缓和了孙家与当地豪族的关系,并且使得江东富庶的土地和近乎固守的保守战略能够为孙家所用,让江东能够支撑长时间的大规模作战,从而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比之下,刘备和魏吴相比较,势力不仅是最弱,而且执政风格也最柔和,因此刘备的蜀汉屯田一直无法执行。

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实力最弱的蜀汉,最先灭亡。

有史为鉴,梁铮自然明白该如何去做。

而且相比于曹操的低效率屯田,来自后世的梁铮,却是可以借鉴生产建设兵团的经验,先在河东这里搞个试点。

为此,梁铮对高览寄予厚望:“进勇,待河东叛乱平定,我会让公明留在此地助你一臂之力。公明负责统领降卒,你则负责管理流民,通过实践不断摸索,争取早日为我军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屯田之法。”

出身卑微,却被梁铮如此委以重任,高览自是感激涕零:“览必细细钻研屯田之道,不负主上所托!”

“不错,我看好你。”

梁铮对高览的表现向来满意,虽说他比起徐晃来,有些差距,但本身性格沉稳,做事干练,必能认真执行梁铮所安排的一切任务。

如今河东之地,已尽在掌握,数万乱民无处安身,又招降了大量白波叛军,正好可以组织他们实施屯田。

梁铮可不想像曹操那样,等出了问题才临时抱佛脚,最后闹得一地鸡毛,善政变恶政。

屯田之策,越早开始越好。

虽说刘宏先还未驾崩,但梁铮却知道,从现在开始积累物资,是很有必要的。

经过打拼,如今的黑骑军已经有了高览和徐晃这样的猛将,所以梁铮手下暂时并不缺能领兵作战的名将,缺的反而是下马能治民的内政型人才。

梁铮想到了徐邈和王凌,他们倒是不错的人选,唯一的问题是太年轻了,都不到十七岁,真要委以重任,他们还缺了几分火候。

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只能先将屯田这一重任,交托给高览。

只要高览经营得当,河东不仅能够变成安北军的根据地,还能变成梁铮手下的大粮仓。

十一月初七,立冬。

斗指西北,万物收藏,天地素裹。

因严寒的缘故,黑骑军暂时停止了攻势,而梁铮也趁此机会,上表朝廷,报捷的同时,请封高览为河东太守,以及为徐晃把骑都尉转正。

梁铮也懒得管何进答不答应,直接先让高览走马上任。

只要拳头够硬,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与此同时,梁铮亲自领军压阵,逼迫韩暹这位“硕果仅存”的白波军将领龟缩回白波谷老巢,然后又命杨业率领黑骑军扫荡河东各县的叛党和盗匪,不断压缩白波军的生存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