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六十二章 捉生记(1)

真桃花石帝国 第六十二章 捉生记(1)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虽然受到了孙秀荣的牵连,不过喻文景新的头衔——安南都护府副都护还是帮到了他,对于喻文景来说,从一个军使升到一个都护府副都护的高位,从外人的角度来看还是高升了。

在南下就任之前,喻文景得知了檀石槐台战事的结果,眼下的他距离他在葱岭守捉结识孙秀荣已经过去七年之久了,他也从二十出头、血气方刚之辈成了年过三十、久经宦海考验的官员了。

于是,他做出了人生一个极不容易做出的决定。

他让孙秀荣设在檀州的据点,鞠氏商行的张翰及一众伙计离开檀州去了妫州。

虽然张翰是为孙秀荣做事的,但他毕竟挂在背后有着高力士、鱼朝恩以及一众高官贵戚大佬的鞠氏商行下面,明面上你是不能说什么的。

迁到妫州后,鞠氏商行没有去妫州州城以及清夷军军使所在的怀戎县(后世怀安县),而是直接去了后世张家口所在山南榷场。

随着鞠氏商行的到来,一度有些冷清的山南榷场再度兴旺起来了。

不过知悉张翰底细的妫州刺史兼清夷军军使的乌承恩是没有这么容易放过他的,而作为在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之前对付奚人最有效的乌承恩、乌承玼兄弟,对于妫州边境的辱纥主部、契个部的捉生“大计”随着安禄山在营州边境重新掀起捉生“**”也“复兴”起来。

此时,乌承恩兄弟并没有获悉境外辱纥主部、契个部两个奚部实际上已经成为霫部一部分的实情,还以为都是奚人部落。

眼见着安禄山、史思明通过捉生获得了节度使、都知兵马使的高位,还极有可能兼任范阳节度使,同样靠捉生起家的乌承恩兄弟岂有不眼红,不有样学样的?

当张翰让山南榷场再度兴旺起来后,一开始乌承恩并没有介入,还对张翰奉上的两成干股来者不拒。

天宝四年四月份,对于山北榷场来说已经是严冬的尾巴了,不少牧户都来到那里等待妫州商户前来交易。

经过漫长的冬季之后,牧户们的铁锅、食盐、粮食以及针头线脑之类的已经出现大量短缺了,而他们在一整个冬季收集的皮毛也急需出手,否则等到春夏季节,毛皮就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和财力进行处理才能保证不腐坏。

四月十八日,是山北榷场经过半年冬季之后首次开埠的日期,吸引了大量的牧户前来。

碎叶军实际上接受这处榷场后,由于管理得当,童叟无欺,将原本在大同、营州附近交易的牧户也吸引到了这里,于是这一日便成了一个盛大的节日。

如此广袤的距离,自然不可能让每一个牧户都有资格,有能力前来交易,能够前来的至少是部落里有着百夫长以上职位的小贵族。

碎叶军介入这处榷场已经两年了,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大事,更是让附近几百里地方的牧户放心前来交易。

由于是漫长冬季过后第一个交易日,榷场决定连续交易十日,以方便远道而来的诸部。

对于边境唐军的捉生,管辖榷场的碎叶军仁勇都自然有所知晓,为了维护治安,碎叶军也安排了一个三百人的营头在此,当然了是打着辱纥主部的名义进行的。

交易的第三日,来到山北榷场的牧户数目达到最大,竟然有千户之多,这让榷场的接待能力有些吃力了。

山北榷场,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一处以南北走向的驿道为大街,两侧各有一百多家前店后院商铺的大型城镇,除了没有城墙,实际上已经比大唐一般的县城还要大。

每一间商栈的后院除了能住人,还是大型的仓库,实力强大的,还分了好几进。

除了贩卖、收购货物的商铺,自然也有众多专门针对前来交易客户的客栈、酒馆等,若说南北纵向的大街两侧都是商铺的话,那么东西那条横向的大街都是诸如此类的地方。

除了有商栈的商户,也有不少专门北上收购皮毛的商户,他们也需要住宿、饮食和娱乐,在东西大街上,多半是他们的身影。

上千户牧户以及跟着他们前来的大车、骆驼、驮马、青壮等,每一户实际上都至少有十人,而从南面过来的商户也有上百家,同样也是有大车、伙计等跟随,虽然北面战事刚刚告一段落,不过山北榷场良好的名声还是让这些人提前几日到来了。

雷万春、南霁云成功抵达了妫州,并在一家大商行找到了护卫的活计,当然了,去塞外观察形势也在他们的“活计”里面。

他们是第一次跟着商行前来山北榷场的,甫一来到此地,南霁云不仅惊呆了。

“雷兄,这还是塞外草原吗?若是加上城墙,恐怕不比妫州州城小”

雷万春点点头,“听说这里原本是奚人五部之一的辱纥主部的牧场,后来被另一部落那甚契个部吞并了,契个部吞并辱纥主部后,倒是没有取消榷场,反而大大方方吸引中原一带,主要是河北道一带的商户前来设置商栈、交易,商户每年只向该部落缴纳少许财物即可,故此,来此处交易的商户非常之多”

南霁云还是有些疑惑,“雷兄,不光是如此吧”

雷万春眼里也闪过一抹寒色,“原本在大同、营州也有大型的榷场的,不过那里的官府对前来交易的商户和牧户极尽压榨之能事,特别是牧户,动辄冒着被捉生的危险,胆敢前来交易的无一不是部落里的大酋,随行的还有多则一两百,少则几十骑兵,若是落单的,多半被捉生将捉走了”

“而这里不同,原本榷场也是设在山南大唐境内的,不过因为同样的原因也凋零得很,转到山北后,不仅让此地大兴,还吸引了不少大同、营州附近的牧户前来交易,于是才有这样的盛况”

南霁云点点头,他瞧了瞧四周,暗忖:“如果妫州的乌氏兄弟带兵前来捉生,不仅可以俘获大量的丁口,还能抢劫不少财物.......”

似乎有感应似的,两人正闲着无聊走在大街上,前面突然跑过来一大群人,那些人边跑边喊,“唐军捉生来了!”

一听到这话,大街上的行人霎时闪避一空,大多数人都避入了商户开设的商栈,那些前来交易的牧户无处可去,只得拼命驱赶着牲畜往北走。

不过,他们是徒劳的,没多久,从北面也跑了一群人,还喊着同样的口号。

南霁云见状,拔腿就跑,雷万春赶紧拉住他,“我等都是唐人,唐军来了无非是捉生,将这些牧户捉走而已,不会顾及我等的......”

南霁云虽有些忐忑,不过他还是相信了雷万春的话,站在一间商铺下观看,他是河南道的人,虽然听说过捉生一事,但究竟如何却不知晓,眼下有亲眼目睹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隆隆......”

看来这次过来的唐军非常之多,还都是骑兵,从榷场东南西北四口入口过来了,过来时,战马踏在地上的动静整个榷场都清清楚楚。

从南头过来的那队骑兵为首的是一个矮粗汉子,穿着一身闪亮的山文甲,对着两侧的商家喝道:“全部都出来!若稍晚片刻,就放火烧了!”

此话一出,所有的商家老板或掌柜的忙不迭地出来了,而此时从北面、东面、西面各飞来一骑,奔到那矮粗汉子面前时都大喊道:“回禀副使,已经封住了出入口!商户都出来了,而羊倌们都在大街上”

(羊倌,此时唐人对边境地区各部落牧户的蔑称,实际上就是捉生的那个“生”)

矮粗汉子点点头,“马上展开讯问,半个时辰在此汇合......”

原来此人正是贵为妫州清夷军副使的乌承玼,他所谓的讯问,实际上就是讯问牧户的身份是什么,等回到妫州后好上报给节度使府,至于讯问商家,自然是有财物多少,丁口多少,多半要敲诈一笔了。

那几人正要离去,从远处也飞来了几骑,为首的那位正是打着辱纥主部的名义管辖榷场的仁勇都校尉苏希杰。

苏希杰作为碎叶军仁勇都的头目,在妫州内外自然都有眼线,乌承玼出动大军前来这里的消息他几日前都知晓了,不过这一次乌承玼带来了三千骑兵,不是留在这里的三百碎叶军能够对付的,于是便飞马报告了七百里之外的孙秀荣。

作为如此重要的据点,从这里出发一直到郁雨陵,孙秀荣自然设置了严密的驿站体系,消息能在一天一夜传到郁雨陵,不过消息传到是一回事,想要纠集大军前来解救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苏希杰倒是能动员辱纥主部的牧户前来营救,可惜想要在方圆几百里的范围内将几千牧户动员起来还不如碎叶军从郁雨陵南下快,于是,就只能让两百里之外燕山腹地契个部杨守忠的人马出面了。

杨守忠作为两个部落的共主,手底下还有一千常备军,想要击败三千唐骑自然力有未逮,迟滞他们的行动倒是有可能。

故此,全部压力都落到了苏希杰身上。

苏希杰在马上抱拳施礼,说道:“当面不知是哪位将军?本部的山北榷场可是朝廷同意设置的,每年还有不少税赋供给清夷军,为何带着大队人马来此?”

实际上,能够前来山北榷场设置商栈的多半与乌氏兄弟有所勾连,不是每年有固定的孝敬,便是有干股奉上,乌氏兄弟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但钱财只是一方面,对于年纪与安禄山相差无几的乌氏兄弟来说,早日升到节度使的高位才是最重要的。

眼下由于前节度使裴宽调到京城担任户部尚书,而安禄山又没有兼任,乌氏兄弟的机会就来了。

这是因为,妫州是范阳节度使麾下唯一一处处在内边墙之外的重地,设置有一万精锐,若是要挑选范阳节度使的人选,清夷军的军使是天然的人选之一,位次仅在幽州都知兵马使之下,还在檀州的威武军军使(辖军一万)、蓟州的静塞军(辖军一万)之上。

听了此话,乌承玼冷笑道:“你又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