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真桃花石帝国 > 第六十一章 檀石槐台(8)尾声

真桃花石帝国 第六十一章 檀石槐台(8)尾声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1 23:57:04 来源:笔趣阁

来到长安城外后,雷万春对南霁云说道:“眼下我等救出李继勋的事情估计已经泄露出去了,你我都不能通过驿站回到乡下了”

南霁云心里一凛,在内心深处,他还是舍不得顿丘乡下的。

“我是涿州人,西北面就是燕山,山上有一条河流,叫拒马河,沿着此河北上,在山中穿行几日后就能抵达妫州”

“妫州,虽然还是大唐的直隶州,不过却是胡人、汉人混杂之地,官府管辖的不甚严格,你我从小道抵达那里后直接北上得了,今后就在妫州停留一段时间,等风头过了再说”

南霁云说道:“妫州,可是靠近塞外?”

雷万春点点头,“是的,妫州南面有边墙,北面也有,可算是墙中之州,其北面就是奚部,奚部的北面就是那可恶的霫部,也就是击败了我大唐第一名将王忠嗣的霫部”

“好吧”

......

郁雨陵。

孙秀荣带着碎叶军回到了老巢。

此前,他让阿布思回到了同罗部,仆固怀恩也回到了仆固部,并让他们将部落迁到靠近檀石槐台的地方,加上留在附近的突厥诸部,虽然多为老弱妇孺,不过总户数还是相当可观的。

他从中挑选了五千户迁到了辱纥主部的北边,也就是后世苏尼特旗所在的地方,将其并入博格拉部。

又从仆固部、同罗部以及留在契苾部以及诺门罕以西地方的突厥残部抽调出三千十八岁以上、二十二岁以下的少年郎,让阿不思担任都尉,南弓熏担任副尉,就驻扎在檀石槐台附近,取名敕勒营。

没有命名“突厥营”而是“敕勒营”,自然是为了让“突厥”彻底在漠北消失。

而对于部落被大幅削弱的回鹘人来说,眼下并不是报仇雪恨的好时机。

回鹘人虽然盘踞在鄂尔浑河的核心地区,眼下又占据了整个乌德鞬山,但其核心部落最多四五万户,而骨力裴罗长子默延啜带走的两万精骑是其中最精锐的部分,一下全部损失在檀石槐台,可算得伤筋动骨了。

游牧都很现实,眼见得回鹘人损失惨重,以前依附于他们的部落自然会重新考虑自己的前途,故此,同罗部、仆固部南迁时并未受到太大的阻挠。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当默延啜的两万骑兵覆灭后,包括阿布、马璘等人都建议干脆直接奔赴回鹘王庭,一举灭了回鹘人,不过被孙秀荣毫不犹豫否决了。

他的理由是,“其一,回鹘人还有七八万户,搜罗五万青壮毫无问题,眼下还是冬季,此去回鹘王庭不下两千里,沿途如何补给?我等对乌德鞬山的熟悉肯定不如回鹘人,一旦陷入其重围又该如何应对?”

“其二,就是因为回鹘人受到了削弱,乌德鞬山以西的葛逻禄人才会看到希望,以北的辖嘎斯人同样如此,在没有受到削弱前,这两部都不是回鹘人的对手,但在削弱后,这两部肯定会重振信心了”

“在此种情形下,回鹘人莫说要向我等寻仇了,能够守住乌德鞬山就不错了,两万精锐,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缓过劲儿来的,我估计,最少五年,回鹘人是不会向我等寻仇的”

(五年时间,低于车轮的男丁大多长成了,那时,原本属于突厥汗国、在回鹘人的兼并战事里家里失去了青壮男丁的孩童长大后也会成为对回鹘部落并无多大仇恨的“回鹘人”,这就是草原的现实)

“五年时间,足够我等扩展了,届时就算回鹘人来了也不怕”

“何况,我可是听说了,骨力裴罗只有默延啜这么一个成年儿子,默延啜的儿子们还都年幼,回鹘人内部也不是团结一心的,眼下骨力裴罗守住鄂尔浑河和乌德鞬山,让孙子们平安长大才是主要的”

他想的没错,当回鹘王庭的骨力裴罗甫一得知默延啜以及两万精锐全部阵亡后当即昏了过去。

等他醒来后,他根本没有再次纠集兵马拿下寻仇的心思,因为他同时知道了王忠嗣两万大军也一起覆灭的消息,在他心目中,能够同时击败回鹘人和精锐唐军的部队眼下没有谁能够轻易击败。

他向大唐派出了快马,决定彻底投靠大唐。

而在长安,如何嫁公主一事最终决定了。

与历史上一样,李隆基封了独孤氏为静乐公主,杨氏为宜芳公主,静乐公主嫁契丹王李怀秀,宜芳公主嫁奚王李延宠。

至于孙秀荣,朝堂上下尚未达成一致,加上此时皇帝沉浸于新纳妃子的“旷世爱情”中,此事一时竟耽搁下来了。

而孙秀荣想要通过迎娶李林甫的女儿进而维持自己未来至少十年时间平安的“大计”也被否决了,李林甫已经权倾朝野了,若是再有孙秀荣这样的奥援,岂不是更没有人对其形成制衡了?

而在东北,对于王忠嗣的死同样高兴异常的安禄山也没有得逞,时间来到天宝四年后,他并没有如愿得到兼任范阳节度使的任命,而是由前任碶西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田仁琬接任了。

至于朔方节度使则由灵州都督张齐丘接任,郭子仪依旧未得到升迁,但朝廷也不会让其在丰州呆的太久,一纸调令将其调到了大同,让其担任大同军使。

檀石槐台之役,对于大唐来说虽是一件难堪的事情,但并不是特别丢脸的事,人啊,总是容易淡忘,何况只是一场损失了两万人的战役,就跟后世的怛逻斯之役一样,并未在大唐掀起太大的波澜。

对于朝堂来说反而是因为王忠嗣的死对其影响颇大。

时间很快来到了天宝三年(745年),此时长安城讨论最多的已经不是檀石槐台之役了,而是两件新的大事。

其一自然是目前备受恩宠的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何时兼任范阳节度使,在原本的历史上安禄山在天宝三年就兼任了,但眼下却发生了变故。

其二自然就是杨妃何时被册封为贵妃,因为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杨妃是皇帝自从武惠妃后最宠爱的妃子。

安禄山当然也很着急,以前是因为王忠嗣兼任朔方、河东两大节度使,才临时起意让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眼下王忠嗣突然离世,就让这个计划有了变化,何况随着王忠嗣的死去,原本改变主意举荐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的李林甫又改了口风,强烈反对其兼任节度使。

于是,可怜的小安子只能拿出他的老本行,大肆捉生以现实他的存在和能力了。

天宝三年三月份,宜芳公主、静乐公主刚嫁过去,安禄山就开始了他的捉生大计。

这让无论是李延宠还是李怀秀都恨的牙痒痒的,但又无可奈何。

对于草原诸部来说,檀石槐台之役却是影响深远。

先说霫人五部最西面的辱纥主部、契个部,眼下辱纥主部大部分被契个部兼并了,实际上以前的奚人五部早就变成了四部,该部首领杨守忠得知战役的结果后,更加坚定了投靠孙秀荣的心思。

不过孙秀荣还是拒绝了他。

他的意思也很明确,“若是我将临近大唐边境的奚部也吞并了,必定会在大唐境内造成骚乱,届时唐军一定会竭尽全力对付我,肯定得不偿失”

于是,他与杨守忠签订了秘密协议,约定了守望相助的条款,但名义上两部还是由杨守忠管辖。

这一节,大唐并未侦知,因为霫部的存在,在嫁出静乐公主、宜芳公主两位后,朝堂又提议再嫁公主给杨守忠,皇帝也同意了,反正从宗室、世家里从小养在宫里以备随时和亲的公主大有人在,计划在秋季另外册封公主嫁给杨守忠。

另一个影响是,原本在金山北麓、哈拉乌斯湖、哈拉湖、德勒湖附近游牧的拔悉密部落,在其酋长阿史那施被回鹘人、葛逻禄人联手杀死后,留在天山北麓的一部自然投靠了大唐,另一部则一分为二,一部分投靠了葛逻禄人,另一部分则投靠了回鹘人。

得知檀石槐台战事的结果后,投靠回鹘人的大约五千帐左右的拔悉密牧户便开始向东迁徙,声称要投靠阿史那施的结拜兄弟博格拉汗,对于这一点孙秀荣自然求之不得,他让白孝德带着五千碎叶军西进,在骨力裴罗反应过来前将其接到了阴山北麓。

而葛逻禄人则占据了这部拔悉密部落的牧地,并再次有了与回鹘人掰腕子的实力。

至于东边,契丹人、奚人得知战事结果都是心情极度复杂,但又无可奈何,眼下安禄山不断北上捉生已经让其不胜其烦,若是再惹恼了一个强大的霫部,眼下并不强大的两部就有灭族之虞了。

在渤海国,得知此事后,大钦茂顿时跌坐在地上沉静了许久,其实,在碎叶军与唐军、回鹘人交手的当口,他已经让完颜承德秘密准备了三万精锐,准备一旦孙秀荣失败,完颜承德就要北上一举将迁到那里以思慕部李思慕为首的黑水靺鞨诸部歼灭,眼下却不行了。

他暗自忍住了,非但如此,还向孙秀荣派出了秘密使者,与他签订了正式的盟约。

除此之外,他似乎从这场战事中看到了大唐的虚弱,他让完颜承德将部队开到了安东都护府边境附近,在上一次渤海国与大唐的战事结束后,大唐为了取悦渤海国,主动将平卢节度使府、安东都护府迁到了营州,而原来可是设在安东(沈阳)的。

迁到营州后,整个辽东区域实际上是由好几个羁縻州都督府在自行管辖,这就给渤海国提供了机会。

也就是说,辽东地区实际上成了双方的缓冲地带。

大钦茂这么一做,倒是将安禄山吸引过去了,对他来说,拼命捉生以激怒契丹人、奚部获得的功勋远没有击败渤海国那么大。

于是他一方面继续在奚部、契丹捉生,一方面亲自带着大军秘密潜到哥勿州都督府附近(后世通化市),准备在那里与渤海国大战一场。

至于朝廷准备捉拿南弓晓月母子之事,也由于荔非守瑜的坚持并没有得逞,不过荔非守瑜这么一来自然让夫蒙灵察大失所望,安西四镇与碎叶镇的关系陡然紧张起来。

事情大多在向孙秀荣预料的那样发展,当然了,这期

间少不了几分鬼神之力带来的运气,但无论如何,随着天宝三年的到来,他站稳脚跟了。

新一轮种田大计要实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