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于射箭

十国千娇 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于射箭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濠州城南,方圆数里内尘土飞扬。

“嘿!嘿……”不远处就有两个穿短打的大汉抬着一根粗|壮的木舂,一面吆喝一面很有节奏地夯土。挑着担子的壮汉赤着脚一面咬牙快走,一面拿围在脖子上的脏布擦着汗。

帐篷敞着,濠州城楼就在黄尘弥漫的远方若隐若现。郭绍正站在一副木架前面,拿着毛笔在画画!画得实在是丑陋,不过他似乎很认真,一面详细询问斥候,一面在纸上添加线条。他在画一个很粗槽的城池示意图。

这时又有几个武将进账,他终于把毛笔丢在了砚台里,转身说道:“修六个营寨,每个都要双层防御,周围五十里都要安插暗哨、派出游骑。”

“喏。”

郭绍又道:“我们刚到寿州,兵力只有两万。既不围城也不攻城,先占住地方再说,谨防敌兵偷袭。”

一个部将禀报道:“城西北有一片涂滩地,有唐兵数千众拒守,不仅修了围栏工事,还挖通了淮水修了护城河!城北有水寨,聚战船二百余艘。”

另一个部将报:“在下游泗州发现唐军战船数百艘。”

“派人四面监视,暂不管它。”郭绍立刻下令道。

不一会儿,一员武将被几个亲兵带进帐来,武将抱拳行礼道:“末将祁鹳,右厢军校,奉厢都指挥使高怀德之命,前来拜见郭大帅。”

郭绍顿时一脸和善的微笑,先问了一番高怀德的境况,甚至还问他身体好不好之类,简直像是故人好友一样关心……都是向训和赵匡胤带坏的!郭绍和这两人相处不多,却在他们一言一行中学到了很多;特别是赵匡胤,被郭绍内心认为是对手,不并不妨碍他向对手学习。

但都校祁鹳并非来联络大将之间的感情,他很快说起了正事:“李继勋将军任右厢时,败于涂山西南,末将亲自带兵参与了此役。先是,李将军听闻寿州城破,便急于进击,然后中诱敌之计、又中埋伏;等到败军回周军营地时,粮草被奇兵焚毁。末将以为,柴克宏早就料到了李将军的动向,准备得很充分。”

郭绍点点头,从砚台里拿起笔,在一本破册子上写:洞察对手用意、料敌先机,善用计、善扑捉对手大将心理。

“你继续说。”

祁鹳道:“我军大败,是中了伏击。当时各部急进,完全没查验脚下和周围的陷阱,忽然硝烟浓烟弥漫,将士分离。惊慌失措之下,遇到了柴克宏几股精兵打头阵,故有大败。后来我看到他们也就是少数几支人马精锐,其它的乱哄哄一片追杀,衣甲不整队伍混乱,也不是多么厉害。咱们只是措手不及!”

郭绍又在册子上写写画画,将事情大概和自己的看法记了一下。然后交给左攸、杨彪等部将察看。

众将都觉得郭绍言之有理。李处耘道:“柴克宏头脑精明、善用巧计,仅靠一人之明,但不善于掌控太多的人马。”

郭绍等大伙儿议论了一番,便笑问道:“那诸位觉得我有什么长处短处?”

杨彪道:“大哥善于抓住战机,一击而中!”

左攸沉吟道:“占住大义,鼓舞士气。在下觉得主公提出结束内战、为了天下百姓而战,很好。古人言,以王道伐不义,便是此道。”

王璋哈哈笑道:“我来说郭大帅的不是。那李重进到处是郭大帅心慈手软,不能带兵。我倒真觉得主公有时候过于仁慈……就像攻破寿州城那一战,能做到不屠城的恐怕只有郭大帅你了……”

李处耘道:“最要紧的一点,我大周军显然比南唐兵更勇猛善战。”

“我来说说自己罢。”郭绍道。

众人纷纷安静下来,洗耳恭听。

不料郭绍只是淡然地说道:“我善于射箭。”

“哈哈……”众人先是一愣,顿时又哄堂大笑。

郭绍并不留右厢的武将祁鹳,派人把他送走了。众将也纷纷散去,各自去盯着他们的营寨修筑。

濠州城还没围住,城外和河上都有南唐大量军队,郭绍暂时没到处去瞧。他老实呆在中军营地里,正在寻思柴克宏以及别的事。

他的手指轻轻在案板上无意识地敲了几下,暗忖:刚说那柴克宏不善于统制大多人马,自己似乎也不怎么行。

目前郭绍虽为步军司都校,实际亲自控制的只有虎捷军左厢,就两万左右人马,但铺开的范围已经不在视线内。这个时代的大将究竟如何掌控部下,郭绍表示无从知晓……也许高怀德这种世家大将才清楚,他爹一定会把各种技巧教给儿子;但大将肯定不会有闲心手把手教外人。

各行各业要干好都有一些技巧一些感悟,得靠前人的经验,也靠自己的经验。无论多么有天资的人,不能生下来就会干某件事。

郭绍想来想去,决定自己想法子改变一下现状。

用传令兵、军令建立起一个简单的指挥系统。郭绍找人刻了八十八枚木头印章,然后从下营中挑选了那些被精锐正规军淘汰的“下兵”数百,组成传令兵。

这些下兵相当于屯田的屯兵,平时没军饷,被告知成为传令兵后就是虎捷军正规编制,与诸军将士同等待遇,愿意加入的人很多。不过郭绍亲自带着部将复查了这些士卒,不要求勇猛强壮,只要机灵,说几段话让他们复述,只要马上把大意说得清楚就合格。

然后每人发三面令旗,插在背上以区别作战将士。

准备妥当,郭绍便召集左厢数十武将到中军议事。先把木头印章拿下去让他们看,一共两种印章。

第一种十二枚,武将和中军各六枚,每一枚上只有一个字,“忠、勇、武、信、义、胜”,是发给军都校的。第二种下发三十八枚,是给指挥使的,上面刻二个字,“忠甲”、“忠乙”、“忠丙”如此类推。

郭绍道:“每一次作战前夕,便抓阄。抓到哪枚就是哪枚,不得泄露自己的印章,也不得向别人打听。如果遇到紧急出军来不及抓阄,则以上次抓的字为凭。”

“各部禀报军情、中军下达军令,都要加盖印章。字对不上,军令作废,可以不予理会。”

“当然,指挥使的第一个字忠勇武信义胜,抓阄后可能和军都校的字不同。要记住当日发了多少次军报,每次都写上数字,防止军令和军报在半路遗失。”

郭绍当场任命左攸为行军参赞,负责书写收发军令;又令罗猛子为传令兵指挥使,负责统率差遣传令兵。改下营都头覃石头为亲兵卫队长,把他手下剩下的几十个人都编进了亲兵队吃军饷。

覃石头就是在攻寿州的时候率部逃跑,差点被李重进下令就地正法的老卒;后来郭绍求情,幸免……又在攻城时勇猛立功,死了一半人之后活下来的被免罪。他的儿子本来是都头,不过被猛火油烧死了,覃石头被郭绍直接任命为下营的都头;后来一直追随郭绍,忠心耿耿,所以郭绍现在已经很信任他了。

据说铁骑军那边经过筛选淘汰,全是勇猛的大汉。不过郭绍又要淘汰的一些人重新编进了禁军系统,他似乎并不计较手里都是些什么人。

无论怎么样,就算被禁军淘汰的士卒,总比当初在武讫镇那帮七老八十的老头中用。因此郭绍毫不嫌弃,只要是兵都收着。

……郭绍又把上次拿来“作秀”的一批绣着老虎图案的旗帜拿了出来,叫人绣上各军编号,然后发给大伙儿用。

一时间修筑好的几个营寨里,到处都飘着猛虎旗,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不过还算霸气,似乎虎成了虎捷军的标志……虎捷军本来和虎没什么关系,因为以前不叫虎捷军,周朝建立后才改的名字;就像铁骑军以前叫小底军一样,换个名字而已,人还是原来那批人。

不久之后,高怀德率右厢到达濠州。

高怀德发现营寨和工事都让郭绍给修好了,他很省事,直接就把军队驻扎进了修筑好的营地。

陆续又有从寿州调来的数万民壮、镇兵、乡兵到达濠州,一时间濠州城外的人马越来越多了。郭绍便下令开始构筑两道围城工事。

唐军按兵不动,周军也没什么动静,将士们成天都在干活,准备各种各样的器械。

十月中旬,皇帝率内殿直、东西班、控鹤军精兵临幸濠州。发现西北河滩地上有一股唐军驻扎,立刻下令东西班都指挥使祁廷训进攻唐军。

祁廷训人称“祁驼”,他还真带着士卒骑着骆驼冲过了南唐军工事外的护城河,然后众军掩杀,大破南唐城外工事,俘获三千人。

柴荣大喜,升祁驼为虎捷军左厢都校,填补左厢都校的空缺。

郭绍曾任左厢都校,后建节升步军司都指挥使,原来那个位置一直空缺,这回被“祁驼”一屁股坐上去了。皇帝亲命,没办法违抗。z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