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寄予厚望

十国千娇 第一百二十七章 寄予厚望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2:40 来源:笔趣阁

郭绍部行至半路,闻后方数十里外的赵晁部辎重忽被“白甲兵”袭击;赵晁大怒,派兵把沿途屯田的农场屠杀了一遍以示惩戒。

白甲兵在寿州就出现过,郭绍有所耳闻。南唐国一直在淮河沿线防备北方的攻击,已经经营数十年:除了驻扎重兵精锐,还大片地开垦农田驱赶青壮去屯田,设想是一面屯田一面训练战兵。

李璟父子的想法不错,但施行起来不太成功,屯兵深受其苦。周军攻打淮南后,南唐屯兵纷纷投降,夹道欢迎成为带路|党。

但现实再次给了淮南屯兵狠狠一耳光,周军也不是善茬,各部将士以征服者自居,动辄就抢、杀。于是寿州屯兵纷纷起义,他们没有甲,用纸叠在一起作为盔甲,故号“白甲兵”!甚至有的人没有兵器,竹子削尖了就战斗。各地反抗蜂起。

柴荣临幸寿州后,采纳了李谷的建议,禁止杀戮,又亲自到白甲兵聚集的山前劝他们回去耕地。李谷一番治理,这才逐渐平息下来。但白甲兵的名声已经传遍淮南。

因为白甲兵战斗力不怎样,只能凑准了空荡打打边鼓,周军其实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但郭绍听闻了赵晁的事,立刻就十分重视。别人没见识过,他可是懂得什么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到时候周围都是敌视的百姓,斥候、设哨、找路,各种军务都很难办,这不是自己挖自己的眼睛?

他先派人严令赵晁不得杀戮屯兵和淮南百姓,但效果几乎没有;那厮表面领命,其实毫无作为,将士被袭击了一肚子火……赵晁治下不加严惩,杀人又不用抵命,没有代价的事就很容易干出来。

时皇帝已经率内殿直诸班、控鹤军以及一干文武到了寿州,着重部署濠州之战。

郭绍寻思了一整晚,他知道赵晁和赵匡胤的爹关系很好,本来是不打算树敌的;更不想出手惩治他。但如果濠州战事不顺利,损失更大!两权相害取其轻,郭绍决定亲自骑快马赶往寿州见皇帝一面,打小报告。

……寿州城行辕内,柴荣正坐在上位公座上,一只手无意识地摸着自己下巴的稀疏胡须,似乎正在思考着什么。

他的脸被太阳晒得有点黑,但却给人苍白的错觉,可能是那种浅黑很不健康……大部分壮汉风吹日晒后肤色是油黄油黑,但柴荣的皮肤只是浅色,还有斑。不知道的,以为皇帝酒色过度,所以看起来才虚好像被掏空了似的;其实柴荣饮酒适度,从来没醉过,更不好女色。

他正在考虑高德怀的事。

高德怀时任铁骑军右厢都校。从军已十一年,从太祖(郭威)时就为周朝效力,去年关键的一战高平之战也在军中。但后来便一直原地踏步,没有晋升。

到淮南之后有点微功不足以升迁,但柴荣念及其资历,想再次追述高平之战的军功以及淮南的微功、提拔他一下,让他建节获得高级武将的身份。

因为征淮南迄今为止数月,各方面进展都比较顺利,柴荣已经提拔过很多人了,比如张永德为殿前都检点、赵匡胤为殿前都指挥使、郭绍建节……等等很多人。

不料柴荣一提起高德怀建节的事,刚才赵匡胤的话音刚落地:“高德怀领铁骑军右厢,驰逐败度,作战军法不严,行军疏于防备,以侥幸才没落败。”

高德怀真的不行吗,带精兵会出篓子?柴荣不是别人说什么都完全相信的人,他考虑到了一些私人因素:据说高德怀和赵匡胤不和。

赵、高二人的芥蒂可能是他们都做殿前司东、西班武将的时候种下的,后来又激化。高德怀的资历比赵匡胤高,以前也是赵匡胤的上峰;但去年和今年赵匡胤极快地晋升,已经是殿前司两大精锐的二号主将了,高德怀还是厢都校。要老资历武将高德怀对以前的下属、而且是不和有怨气的人低声下气,恐怕有点难堪。

当然柴荣考虑的事情更多、更深。大家都知道他在想,但无人知道皇帝究竟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忽报前锋军统帅郭绍求见。柴荣立刻下令让他进来。

郭绍拜见之后,把白甲兵和赵晁的事说了一遍。

柴荣听罢直接说道:“赵晁不合你的意,朕就把他换走。”

郭绍没想到皇帝如此痛快,有点受宠若惊。柴荣见状,便道:“朕已经听说了,守濠州的将领是柴克宏,此人近来在南唐国名声大起。你和韩通只要在濠州打赢,赢得干净利索,必叫李璟和淮南唐军大失所望,此役之效用非同小可!你只管全力用兵,不必循规蹈矩。”

“谢皇上隆恩。”郭绍忙道。

柴荣又道:“上次你上呈枢密院替部将请功?魏仁溥,有这事吗?”

魏仁溥鞠躬道:“回陛下,有这件事。”

柴荣干脆地说道:“全部准了,即可授有功将士军职、封赏。”

“臣遵旨。”魏仁溥道。

郭绍听罢十分高兴,但压力也更大……他想起了明朝的袁崇焕,吹嘘五年平辽,崇祯皇帝多般满足他的要求;但没做到,就要凌迟处死。皇帝希望越高,让他失望时愤怒就越大!

不过,压力是不能让一个年轻人退缩的。每个人都下意识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在重大的环节上证明自己,越重大的事就越刺激;越能得到关注和表现的机会。郭绍也不例外,他的兴奋多于压力。

柴荣沉吟片刻,说道:“让高德怀调任虎捷军左厢都校,赵晁到铁骑军来。”

……高德怀,郭绍竟对这个人非常熟悉,在现代社会时就知道了。他本来对“后周”了解不多,很多这个时代的重要人物都不熟,但恰恰这个高德怀并不那么重要的人,他听过。

有关高德怀的东西,他是从戏曲故事里听来的。一部叫《三打陶三春》,一部叫《高德怀别女》。

不过在这里,郭绍对戏曲里的故事很怀疑,特别是高德怀别女……说的是高德怀年轻时穷困潦倒,只有卖掉女儿给人家做丫鬟抵债,然后才去京城投靠大人物。

郭绍没了解错的话,高德怀出身武将世家,父亲高行周在汉、周两朝都封过王,这样的门庭出身,爹是王、儿子能穷……能混到卖女儿的地步?这也太扯了!难道是后人专门编故事黑他,极有可能,听说他和赵匡胤关系不太好。

郭绍对皇帝这个任命非常满意高兴,现在他下意识地已经把赵匡胤当成是对手。和赵匡胤关系不好的人,郭绍就最愿意拉拢。

一定不能让高家这么大的势力倒向赵匡胤!高德怀似乎在后世被称为北宋将领,恐怕后来也投向了赵匡胤的怀抱,不能再让这种事生。

……因为大军还在半路扎营,郭绍当天就骑快马赶回到了先锋军大营。

郭绍召集军都校、副将以上大将在中军商议,专门针对白甲兵的事。

“官家已经调高德怀到右厢任都校,我军主动屠杀的事应该可以遏制。但我认为这件事有南唐国的官员做‘推手’……便是他们有目的的阴谋。白甲兵在寿州已经消停,为何突然又去袭击右厢?”

众将根本没想这些事,不过听郭绍一番解释,倒也点头觉得有理。

郭绍继续道:“我想了二策。

第一,找一些妇人做几面虎旗,送到各军营中,就说是南唐国百姓自送的,激励周军英勇的将士;并晓谕全军,袭击咱们的白甲兵都是南唐国士卒伪装……嗯,就说是6孟俊干的!让将士们不要被6孟俊蒙骗上当,被奸诈之徒利用了。

第二,抓住了白甲兵俘虏,一律善待。并告诉他们屠杀百姓、屯兵的人是6孟俊,意图嫁祸周军;让俘虏回去劝百姓不要上当。每次都这样,传得就开了。”

就在这时,左攸道:“在下按照主公的意思,写了一打油诗可以传唱,主公瞧瞧如何。”

郭绍接过来一看,念道:“卑鄙无耻6孟俊,偷偷摸摸袭周军,嫁祸白甲兵。背后又杀自己人,摇身一变成周兵,缺德太多必报应,路人皆知小人行,6孟俊呐6孟俊!”

“哈哈哈……”众将一听顿时哄堂大笑。

郭绍道:“很好,非常好。将士和百姓都不懂什么高雅诗词,打油诗最好,没事就唱。张贴到各处,念给大伙儿听。”

郭绍兴起,说道:“我倒想起,官家赏了个女子给我,能歌善舞。倒不如接了过来,再找几个人让她排演几出戏,一有空就在军中演……让6孟俊也出一下名。”

左攸又道:“正好有一段事,那周端(6孟俊前幕僚)说出来的。南唐百姓窖藏我军斥候的事。”

郭绍也听说了这件事,忙道:“内容得改一改,要着重凸出淮南百姓和大周军将士军民鱼水情,以及我军秋毫无犯深受淮南百姓拥戴的内容。还有别歌词别写得太难懂了,就咱们说话这样,好让将士听得懂。”

左攸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戏本我来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