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十国千娇 > 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国分财

十国千娇 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国分财

作者:西风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2:44 来源:笔趣阁

次日金祥殿议事,王朴提出见解:“湖口南唐军很难威胁池州。

臣闻李璟在南都病重,南唐国国主李煜文弱之辈、刚继任王位,威望不能慑服诸臣。其国内文臣武将虽多,却是派系林立,有南迁的北方士族,亦有淮南、南都、江东等本地人,还有受降闽楚诸国的文武,这些人互不能信任,相互攻讦;其王室中枢亦不能压制。这等状况,难以及时反应全力围攻李处耘。

而反观我朝,禁军全部承袭(后)汉朝,经太祖、先帝两代雄主励精图治,内外一体;先帝驾崩后,太后摄政,平定叛乱,朝政清明。

池州忧情,是因我朝将南唐国视作政通人和。如若南唐国内外兼修,以其实力,我朝焉能轻图之?

湖口敌军水师,属南唐国镇南节度使朱令赟统率……太后请看上呈卷宗第三卷敌将篇,有朱令赟的备档。此人朱匡业之子,不见有建树;其父稍强,也无多进取之心。淮南之战时,李璟问策,朱匡业答大势已去无可奈何。其父如此,子又有多少胆识?

故曰,李处耘在池州无虑也。”

里面的帘子内人影晃动,郭绍看不清符金盏,她也没有说话。

郭绍当即便道:“臣赞成王使君的推断,可以高彦俦、襄&长&风&文学 {www}.{cf}{wx}.{net}州节度使牵制西面,韩通牵制东面以恐吓南唐军妄动……但大略不可以侥幸,应该以备万一。”

郭绍和王朴的思维模式不太一样,王朴注重道理,郭绍注重逻辑。他说道:“若朱令赟部(南唐湖口水军)不顾一切东下,确实存在切断李处耘退路的可能。咱们不能让形势走入死胡同,需要一个预备方案,早作准备……第一,向池州运粮以支撑李处耘诸部长期戍守;第二,臣举荐袁彦到江陵府训练水军,建议传旨驻守蜀地的向拱、王溥调集两川战船向江陵府(荆州)聚拢。

万一李处耘在池州被切断水路;军府便调整部署,停止激进策略。以禁军主力从江陵府渡江,汇合袁彦的水军水陆东下,打通与李处耘部的联系,改主要方略为从西向东平缓推进……”

符金盏终于开口道:“你们呈上的方略,哀家同意了,先就照这个谋划。派人去南唐国都城传诏,劝李煜纳土归降。”

……

东京大梁城已经完全笼罩在战争的气氛之中。许多正在休整的士卒重新回到军营,成车的钱财从皇城运到各处军营奖赏将士,还有很多猪羊被宰杀改善武夫们的伙食……这种场面是个习惯,一般要让禁军出去卖命时,朝廷都会对将士额外厚赏,以好让武夫们感恩戴德心甘情愿去卖命。

周朝以来,朝廷对军队更有控制力了;后汉的时候更夸张,郭威打进东京,禁军不仅不抵抗、还打开城门带路,传说就是后汉皇室打仗前还舍不得赏钱的缘故(武夫们误传)。

赏钱最多的是殿前司虎贲军左厢、控鹤军弓箭直、马军直,这支人马要跟郭绍去征南唐;还有龙捷军左厢张光翰部,他们要调动至黄河北岸的相州驻扎,卫王符彦卿被任命为北面都部署,张光翰被要求听从黄河北岸都部署的节制……晋州节度使慕容延钊被调动至河阳三镇统率河阳军、以及驻扎在那里的淮南籍感德军。东京也留了重兵,猛将杨彪被要求留守殿前司统领虎贲军右厢。

郭绍觉得杨彪的综合能力比李处耘差了不少,但也算比较有头脑的人,关键是靠得住。他要留一个靠得住的大将,以便太后在必要时有人可用。

禁军将士大部分的家都在东京城,动员起来比较快。一部分本来就在军营值守,一部分也在城内。整个过程只需要几天时间,先聚集起来赏钱分肉,然后把东西拿回家和家眷道别,接着再到军营集结开拔……和当年郭绍做十将时的过程差不多。

赏了钱大伙儿都兴高采烈,但是和在成都府分钱没法比,毕竟不是时时都能发财。

不过对于姚二牛来说已经算非常丰厚了,他没赶上上次发财,虽然庆功时所有禁军将士都有奖赏,但显然比打到成都府的士卒要少。姚二牛本来是殿前司“下营”的士卒,就是早几年前赵匡胤主持整顿殿前司时被淘汰去屯田的下等兵……不过后来殿前司诸军连年征战,打完李重进打蜀国,死了一些人;除了从地方节镇输送精兵补充兵员,以前被淘汰的比较青壮的士兵又重新回到了职业兵的编制,姚二牛就是其中之一。

他比较年轻,不过个头不如一般精兵高壮,勉强合格那种。上次殿前司到屯营选兵,姚二牛用出吃奶的力拉开了一张强弓,于是就被收编。

职业兵和屯兵过的日子完全是两码事,职业兵有钱有粮,都是国库直接供给。姚二牛本来想好好干的,不料上次在校场上多嘴,弄得他压力很大……他在殿前司都点检面前说,以后郭绍干不成大将了、可以去打铁也混得不错。然后上头的指挥使张建奎对他十分不满。

姚二牛琢磨着,下次要是再淘汰冗兵重新选拔,自己会不会被那张建奎打发去种地?

不过现在还好,领了赏钱能松一口气了……等回到家里交了钱财和分的猪肉,一家子都应该会很高兴,终于可以交清租借的租金了。姚二牛刚选拔上来不久,在东京的家底比较薄;在这乱世,到处的土地和房屋都不值钱,独独东京的地是寸土寸金,姚二牛还买不起。

本来军饷不少,无奈姚家实在吃白饭多了。姚二牛父母都在,父亲年龄很大;曾经有个大哥,死了以后留下嫂子和侄子;还有个妹妹的丈夫也死了,带回来一个小丫头。全家七口人,就姚二牛一个人能挣钱……姚二牛个头不算大,却特能吃,连他老娘和妹妹也一样,饭量很大。

姚二牛走到家门口,见他爹的菜摊子上没人,屋子里吵吵嚷嚷的很热闹。以为全家人是在等他,不料一进门,发现堂屋里一屋子人,他站在门口愣了。

“二牛,这是你姨!”老娘提醒了一句。

姚二牛这才回过神来,忙呆呆地唤了一声,刚刚从板凳上站起来的妇人便是他的姨……老娘的妹妹。不仅如此,姨的身边还有两个人,大的是表妹、小的是表弟。

于是堂屋里的人增加到了十人。

姨娘高兴地说几年不见,二牛都长这么大了,一番嘘寒问暖十分亲热。接着她又诉苦:“家乡饥荒,村里人都出去逃荒了,大部分朝西边走,两个月前俺听人带话姐姐家搬到了大梁,就过来看看你们……”

姚二牛的性子有点木讷,但脑子还是不笨,一下子明白了:姨娘家三口人要在姚家吃饭。

姚二牛无奈,总不能把自己的姨娘撵走,当下没说什么。他把提回来的钱袋子和一大只猪腿交给老娘,顿时姨娘和表妹的眼睛都亮了……他们一定以为姚二牛是财主。

实际上他老娘是有苦说不出,平素的军饷和赏钱相比普通百姓不少,但一般人家也不用一个人养活七到十口人,在东京还没地没屋。姚二牛干的是卖命的活,万一哪天战死了,一家子老弱妇孺。

这边提回来的猪腿,只能留下一块,别的要拿到市上去换钱买粮能更合用。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一盘薄薄的肉片放在桌子上,当然这对姨娘他们家来说已经够厉害了,居然还有肉!表弟急不可耐地要拿筷子去夹,被他姐姐制止了,小声道:“表兄要下力,不是给你吃的。”

姚二牛也不好意思吃,等到烤熟的麦饼和菜羹上来,他便敞开肚皮吃麦饼。一口气吃了一斤多,转头看方桌周围的人时,大伙儿一言不发,都在拼命吃……但是不能管饱,一人一块吃完了就喝菜粥,水管饱。只有姚二牛能吃饱,因为他要保持强壮的身体才能受禁军所用。

“咱们家一天两顿,晚上不吃的……”老娘的声音悄悄说道。

姚二牛没吭声,离开了饭桌。他的嫂嫂和妹妹不一会儿便过来帮他收拾东西,全身家当就只有一副盔甲看起来很值钱……甲坊署配给的,新制板甲,平整成流线型的铁板、做工精良的锁子甲镶嵌,崭新泛着金属的光泽,其工艺和姚二牛家一贫如洗的模样简直非常不相配,好像是两个世道的东西融合在了一起。

他吃饱了就躺在一堆茅草上,看着两个妇人细心地给他收拾行装。心里琢磨,侄子让他娘养着比较好,到底是姚家的血脉;妹妹那个小丫头长到十多岁反正就嫁了,不如给她凑点嫁妆改嫁出去。

茅草蛰得他脖子上又痒又疼,他忍不住伸手挠了一阵,懒洋洋地躺在那里发呆。

“抢了南唐国分大钱!”姚二牛半天了终于憋出一句话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