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450章 推荐失败

寒门仕子 第450章 推荐失败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3 08:25:30 来源:笔趣阁

条件?

这话怎么说?

齐誉闻言后,立即摆出了一副垂耳聆听的恭敬姿态。

皇帝见他的态度如此端正,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在吃完了那口残虾后才道:“自朕登基以来,广纳贤才,大兴农商,经过了这几年的励精图治,当下的国库已比当初时翻了整整三番。”

这是天子的自我肯定,而做臣子的,自然也要跟着肯定一番。

齐誉在和殷俊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后,立即准备起了牛皮上的合拍。

这不花钱的奉上话,实在没有必要节省,自然是多多益善。

然而,皇帝却是压了压手表示莫拍,并道:“虽说国家的税收蒸蒸日上,但奈何家大业大、开支也大,财政上依旧是吃紧如昔。不信?朕给你们大致算算,北方的边防耗去了大约三十万两银子,而打造鲲鹏水师的支出只多不少。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工部的水利支出、礼部的科举支出……这哪一样不花银子呀?”

说罢了话后,皇帝立即露出了一副五行缺钱的表情。

闻弦歌而知雅意。

天子刚才所提到的条件,应该就是指向琼州索要赋税。

索要?

是的,这事绝不能含糊其辞,必须得说开了才行。

试想一下,琼州真若是实现了自主治理,那朝廷就不太方便插手过问了,如果强行干涉其内政,很有可能会引发一些无谓的争执。

也就是说,一旦正式放权下去,就不能再增设其他条件了。

那么问题来了。

对于琼州省的赋税征收,又该如何去定调呢?

即:咋收为好?

“在之前时,朕已经免除过琼州的三年赋税,之后,就绝不能无端再免了。”

“呃……”

“齐爱卿,你是不知道呀,那户部老尚书,他天天抱怨说钱不够花,朕都恨不得把自己的龙椅给他熔了……”

哪有您说得这么严重?

咱别这么能装好不好?

其实,皇帝的用意浅显直白,他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哭一下穷,继而多索一些。

倘若是炫富的话,那可就适得其反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齐誉早已不是昔日阿蒙,自然晓得这其中的诀窍。

你哭穷?那我也跟着哭穷。

只有低调行事,才有可能讨到便宜。

“陛下,我琼州可是个穷地方呀……”

“朕当然知道,但是,你也要体谅朕的难处呀……”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存在感的殷俊突然开腔了:“依臣之见,朝廷必须得给琼州课以重税,要不然,就失去它重开海禁的意义了。”

是呀,重开海禁的目的,不就是增加关税上的创收吗?如果捞不到好处的话,那还不如不开呢!

此道理浅显易懂,没毛病。

再说皇帝,他见殷俊才一上来便替自己站位说话,登时心花怒放,马上就投过去了一束‘你真会办事’的赞许目光。

而势单力薄的齐大郎,则是一脸的忿忿不平,恨不得在白面首的屁股上猛踹两脚。

当下是二比一!

皇帝的观点占据了优势。

这时,又听殷俊说道:“臣觉得,琼州每年必须得贡献十万两的税银,如果做不到的话,就给他罚俸半年。”

十万两?

啧啧,你这心咋恁黑呢?

不过,朕喜欢。

皇帝打量着黑心的殷俊,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吴晚荣曾经说过,齐誉和殷俊乃是穿一条裤子的至交密友,关系上几近是相呴以湿,现在来看,此说法纯属是虾扯蛋。

都说天子说话是金口玉言,没想到还真是如此。

那火锅中的一条大虾,居然还真和一个剥皮蛋扯到了一起。

看到了那光溜溜的蛋之后,齐誉应景想起了自己崇尚的那句至理名言: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

罢了罢了,这笔银子确实当缴,没必要赖着不给。

或许有人问了,殷俊现在真的是在下黑手吗?

当然不是!

齐誉从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眼神之中,很快就读出了其中深意。

这小子,现在是在暗帮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假设,顺着皇帝刚才的节奏继续往下扯,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让齐誉当场报税的情况。

而问题,就隐藏在这个可能发生的环节里。

也就是怎么报税的问题!

殷俊是去过琼州的,也非常地了解那里的实际情况,据他估计,若按正常定税的话,琼州最少也得付出三十万两的税银,而这样的赋税比,一定会给该地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财政压力。所以,不宜实话实说。

可若是使用假数据瞒报的话,那就犯下了切实的欺君之罪,日后万一被查出,就会承担相应的刑责。这个方式,也不可取。

然而,经殷俊这么一建议,就直接变成了由皇帝定数,而齐誉负责如数完成的约定式税制。如此一来,就再不存在所谓的虚报和瞒报了。

呵呵,这可是你自己开口要的,即使是要少了,那也不关我事。若怨,就只能怨你自己没有狮子大开口。

然而在皇帝看来,能有十万两银子的税收,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虽然说,这个数还不足以和中原之地相提并论,但是,若和西北方的那些蛮荒比较,完全称得上是课以重税。

齐誉自然还要‘挣扎’一番,故辩解道:“我说陛下啊,这十万两银子的赋税实在是太多了,您看能不能打个折扣,收我八万两如何?”

殷俊则露出一副公事公办的神情,率先接话道:“十万两银,一两都不能少,要不然,朝臣们会对重开海禁的利益提出质疑的。”

皇帝哈哈一笑,并借着这话拍板说道:“殷爱卿言之有理,此事就这么定了,休再多议。”

“是!”

“……”

接下来,心情大好的万岁爷连连举杯,乒乒乓乓的觥筹交错声此起彼伏。

借着这袭融洽的气氛,齐誉连忙掏出了自己带过来的那个神秘布袋。

啥子呢?

打开却见,里面装着乃是三种粮食,具体为:玉米、红薯、土豆。

“什么?你说这些东西是来自于海外的番粮?”

“回陛下,是的!”

“……”

而后,齐誉便把这些作物的属性以及产量,全都作了一番细述,为了更方便、更形象地进行系统介绍,他还把自己编写的那部《齐民巨术》给呈了出来。

“什么?亩产万斤?这明显是刻意伪造出来的夸大之词,不足采信……”

“哦?劣田也可实现大收?不可信!若真是那样的话,还要良田有何用处……”

很明显,对于这些,皇帝压根就没予采信。

齐誉自然不会放弃,依旧谏道:“陛下,北方地域大多干旱少雨,非常适合栽种这些新农作物,臣敢保证,只需两三年的时间,百姓们的囤仓就会变得粮满为患,而到了那时,就再也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惨象了。”

不料,皇帝却是依旧拒绝:“人吃的主粮不同于别的,必须要进行非常严格的验证以及论证,在确保它完全没有毒、害这些不良之后,才可以放心地分给老百姓们食用。”

啥?

毒?害?

咱这又不是转基因的农作物,绝不会祸国殃民的!

不过,齐大郎的论点确实很难证明出来,这需要一定时间和一定的实践,之后才能完全地呈现出结论。

口说无凭,事实为鉴。

齐誉很失望地摇了摇头,叹道:“陛下,证明无毒无害并不甚难,只需要两三年的试吃即可,可这么一来,就耽误了宝贵的种植时间!”

“在时间和安全面前,朕愿意选择后者!”

皇帝想了想,又旧事重提道:“外用的‘万金油’还需要他族之人来做试验,更何况是给人吃的主粮呢?不如这样,你们琼州先试种个两三年,等结果全都明朗了之后,朕再下令户部进行推广,你看如何?”

唉,好吧!

您是老大,您说了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