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寒门仕子 > 第215章 反哺之恩

寒门仕子 第215章 反哺之恩

作者:佯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2 23:11:19 来源:笔趣阁

有粮心不慌。

众官吏闻言全都舒了一口长气。

齐誉作为是父母官,也当着众人的面由衷感谢了众商贾们,高赞他们高风亮节、深明大义。

而后,他又对着谭俊彦说道:“就目前来说,虽然筹到了些许粮食,但距离赈灾所需还相差甚远,还不能完全放粮于百姓。本府认为,应该全部做成稀粥,再由官府进行统一进发放。若做成干饭,支撑不了多久的。你觉得呢?”

这不是齐大郎小气,而是现实所迫,不敢太‘浪费’粮食。

在赈灾粮没有运达之前,能保持最低之需,饿不死人,这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谭俊彦首先应道:“属下认同大人的建议。”

众官吏在互议了一阵儿之后,也纷纷点了点头。

齐誉又道:“自今日起,所有粮食的进出,都要分发登账,不得有半点疏漏。”

“是!”

齐誉记得,二舅在为典吏时,就曾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吞过粮食,现在到了自己这里,一定要严防死守,绝不能出现这种假公济私的情况。

谭俊彦作为是户房经承,自然要负责起监督的责任,遂凛然道:“属下遵命!”

齐誉点点头,又对众人说道:“今天晚上,咱们谁都不能休息,待会儿等商贾们的粮食一到,就连夜进行分拨,直接运去灾区,时间上绝不可耽误。另外,再组织衙役们连夜熬制稀粥,待明天一早,咱们全都亲临一线,赈济灾民!”

“是!”

在部署工作做完之后,齐誉就想着宣布散衙,也好让属下们休息一会儿。

不料此时,却听礼房经承突然出列说道:“大人,属下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呵呵,本府就怕你们藏着掖着,既然心里有话,为何不讲?”

“是!启禀大人,由于当下草药匮乏,郎中们已经面临无药可用了,您看这……”

什么?

缺药了?

那话音甫落,所有人的目光都齐齐望向了谭俊彦。

他的岳父海大富,乃是整个琼州最大的药商贩子。此外,他还拥有两艘往返于羊城码头的小商船。

内地所产的药材,大多都是通过他的贸易,分拨到琼州的各个地方。

这属于是内贸,不在海禁之列。

如今,琼州严重缺乏药材,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就是海家了,而谭俊彦作为是海大富之婿,不得出来表个态吗?

海家为什么不放草药呢?

齐誉略一琢磨,便想明白了其中缘故的大概。

这么说吧,如果是在正常时期,药材肯定不会断供,如今却是不同,百姓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哪还有闲钱去买药治病呢?

如此一来,下游的药铺就会因没有销路而减少囤药,所以,郎中们才束手无策的。

这是经济运行上的自然规律,药商这么做无可厚非。一句话,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没有所谓的谁对谁错。

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拿钱出来,让药材正常流通。老百姓手里没钱,就得有人出来垫这个资,否则,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

齐誉摸了摸脑门:要么,府衙来出这份钱?

彭文长却是很有默契地对他摇了摇头,暗喻账上没钱。

那怎么办?

难道让海大富再次做出‘贡献’?

不好!

人家是买卖人,不是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更没有义务来做无偿捐赠。况且,人家进药也是有成本的,总不能自己索来,让人家倾家荡产吧?

于公于私,都不能那样做!

且看:

于公来说,如果自己保护不了商人的利益,以后谁会来这里投资呢?失去了商业支撑,琼州发展又如何实现呢?所以,公平是一条基本底线,绝不能饮鸩止渴,自废武功。

于私而言,自己真没那脸去索。前脚才刚刚拿了人家的粮食,后脚就惦记起了人家的药材?人要脸,树要皮,那种强取豪夺的龌龊事,怎能办得上来?更何况,还有谭俊彦这层关系在。

离了钱,无解呀……

想到此,齐誉不由得黯然一叹,略显颓然道:“此事且容我再思,今天的集议就到这里,都散了吧……”

说罢,他就背负着双手一脸愁容地离去了。

……

再说府衙内。

就眼下来说,大方向上的部署已然做好,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了。

这类细活,就属于是彭文长的份内工作了。

他老成持重,事无巨细,安排的地妥妥帖帖。每遇到沟通障碍时,谭俊彦就会进行通译。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海大富的捐赠粮就运送过来了。

而更让彭文长感到惊喜的是,海员外对众商贾的游说非常成功。现在,已经有不少的富商表示愿意出粮。

是海大富巧舌如簧,说得动人心魄吗?

并不是。

真正让商贾们感到心动的是齐誉所画出的那个大饼,即,全面放开琼州海禁的御批。

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商人们正是看到了其中利益,所以才愿意掏出粮食的。

官府若是硬抢,换来的只有谩骂和反抗。

这就好比强奸和通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感受上却是大相径庭。

交接完了粮食后,彭文长通过谭俊彦的通译,对星夜驰援赶来的众商们说道:“我一定会将你们的善举,如数不落地禀明给齐大人得知。我相信,他老人家一定会记住你们的。呵呵,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们的名字都会镌刻在功勋碑上,甚至,还会记录到地方志当中。”

“啊!……这……还望彭先生多多美言!”

“好说,好说……”

彭文长也开始学起了齐誉,玩了一把画饼的小手段。

呵,效果还不错,商贾们听了之后,全都是一脸的感恩戴德。

能被记入地方志,那是何等的荣幸啊!

子子孙孙都与有荣焉!

“先生,琼州全面放开海禁,这事是真的吗?”有商贾压不住好奇,露骨地问道。

彭文长哈哈一笑,道:“当然是真的,不仅如此,齐大人还酝酿了一副宏伟蓝图,至于是什么,就请诸位拭目以待吧。”

这话说的很艺术,因为,彭夫子自己也不太明白,又怎么做出解释呢?

……

目前粮食已然运达,官吏们也都动作起来了,该分拨的分拨,该下锅的下锅,各行各事,在彭文长的调度下,有序不乱地进行着。

待诸事妥帖后,已至凌晨。

谭俊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又匆忙地赶去了府衙的后院,也就是齐大人的官宅。

却见,那厅里仍是烛光闪烁,依稀人影绰绰。

嗯?大人还没有睡?

是的,齐誉确实没睡,他正一脸愁肠地斜坐在大椅子上发呆。还时不时地叹息一声:没钱的家真是难当啊!

“大人!”

“哦……是广陵来了呀,快快请坐!”

坐定后,谭俊彦便明言问道:“大人可是在为药材的事发愁?”

齐誉无奈地点点头,叹道:“如今百姓病无所依,我心实在不安呀。”

“大人爱民如子,深喑百姓疾苦,真是乃琼州百姓之福!”谭俊彦先是由衷赞佩了一句,又道:“既逢此难,大人为何不与俊彦开口?实不相瞒,家里现在的药材生意,都是我在打理,不如我私下……”

“不可!俗语有云:付出有规,索取有度,又岂能失去了道理和分寸?你既为商,理应在商言商,又岂能失去盈利而无端奉献?”没等谭俊彦把话说完,齐誉就断然拒绝道。

规矩就是规矩,不能肆意妄为。

无论是士农工商,还是老弱病残,都属于自己辖区内的子民,自己作为是一方首牧,岂可做出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转给其他人受益的举动呢?

要知道,自己现在端得可是律法的天枰,一旦厚此薄彼发生了倾斜,就会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

谭俊彦在听了之后,不仅没有暗喜,反而更加地崇敬齐誉。

他激动之下,动容道:“大人,您还记不记得在京城会试时,咱们俩之间产生的交际?那时,我不仅白吃白住了个把月,临走时还拿去了您的十两银子,对于您的这份雪中送炭之恩,俊彦一直铭记五内,如今,也该是我反哺报答的时候了……”

齐誉再次打断他道:“广陵兄,不瞒你说,我现在正在琢磨如何才能筹到银子的事,等有了银子,我就会以官府的名义来买下你家的药材。可惜的是,这一时之间,我还没能琢磨出来。”

谭俊彦笑道:“大人真乃是白日青天,谦谦君子,俊彦佩服。”一顿,他又道:“大人若是很在意这些,那不如写个欠条给我海家,那药材就算是赊欠的,等日后账上有了钱,再还不迟。”

齐誉闻言心中一暖,不禁暗叹:被信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谭俊彦催道:“大人以为如何!”

“嗯,好!承蒙广陵兄的信任,齐某在此向你承诺,这份人情绝不会白拿,若有机会,定思回报。。”

“……”

二人正聊着,忽见有衙役匆匆来报:“大人,诸事现已妥当,可以舍粥去了!”

齐誉闻言欣慰一笑,揉了揉发红的眼睛后说道:“好,你们先去,本府随后就到!”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