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九百一十七章 牙尖嘴利的吕布

吕布的思绪如此敏捷,反击的如此到位,这倒是让一众朝臣没有想到的。

其实,陛下身穿盔甲乘车出宫,虽未曾被朝臣们看见,但他们相信这确实是真的。

只是……只是有些事不能说啊。

长水校尉种缉言道:“陛下身穿甲胄,倒也可以解释,毕竟那时候的曹操已经杀到了雒阳,陛下虽未临前阵,却也如临大敌,先穿上甲胄,以免为贼所害,这也在常理之中啊。”

种缉这话一说,众人纷纷点头。

“不错,此言甚是有理。”

“陛下也曾经历十常侍和董卓之乱,虽年轻却深通应对祸乱之法,披甲完全符合常理。”

“只可惜终究没有逃脱奸贼的谋害啊!”

“是啊,穿好了甲胄,全副武装,没有等来曹贼,反倒是等来了贼吕布!”

“陛下听说吕布来了,本以为他是要来护驾,大为振奋,哪曾想……唉!”

“说不定陛下驾车出去,就是为了迎这个贼子!”

“本以为迎了个忠臣,但哪曾想……却是个逆贼!”

“吕布狗贼,你还有何狡辩之语?”

“……”

刘琦算是见识到了这些老油条的厉害,顺着一个猜测想法,叁句话两句话,就把吕布的罪给坐实了。

莫须有也不过如此了。

不过说句公平点的话,这些朝臣虽然是瞎猜,但猜的还真准!

贼吕布还就是这么给刘协弄走的。

吕布被这些朝臣们一顿指责,气的浑身发抖。

这帮溷账……这也猜的太准了。

无所遁形啊。

“前将军……布,冤枉啊!”

吕布一声高呼,再次向刘琦叫屈。

王子服等人气的胡子直抖。

这匹夫到底是跟谁学的?一到紧要关头就来这一手!

不过实话实说,确实是管点用。

刘琦一脸肃然地看着吕布,缓缓言道:“你冤在何处?”

吕布高声呼叫道:“前将军,朝中诸公说布进了雒阳前往皇宫,是为了挟持天子,可是当时布进入雒阳之后,皇宫已经着火,布不得已,只能前往皇宫去救陛下,请问前将军,若是皇宫着火,布不往之,那我是不是才是真的居心叵测,别有用心!”

刘琦转头看向在场的诸位公卿:“可有此事?”

众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

杨彪站出来道:“前将军,吕布此言不实,宫室当时并无失火之情,吕布此言不实。”

吕布转头看向杨彪,吼道:“后宫之室,已被烈火烧成残垣,你还在这里信口胡言,是何居心?”

杨彪使劲地抿着嘴,他并不想深谈此事。

“吕布,你谋害陛下,罪不容诛,还敢在此狡辩?这宫室烧与不烧,与你有何相关?”

“也未必不是没有关系。”刘琦突然幽幽地开了口。

杨彪惊愕的转头看向他。

“我想请诸公见一个人。”

刘琦说着,伸手拍了拍手掌。

“将那人带上来。”

刘琦的话音落下之后,不多时便见一个人在荆武卒的看押下迈步走进了厅堂之中。

很多朝臣一见此人,不由心中‘咯噔’一跳。

此人正是王允的嫡系手下,陈宫。

吕布和曹操一战之后,陈宫便消失在了雒阳城,只是没有想到,他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刘琦微笑着环顾众人,道:“看到他,诸位应该能够想起来了,不错,此人便是王太傅生前的嫡系心腹,陈公台。”

“雒阳一战后,京师发生重大变故,陈宫便立开了雒阳,直奔我军中归顺……我问他,你是雒阳王太傅麾下的紧要之人,为何要来我军中归降?”

说到这,刘琦看向了陈宫。

便听陈宫认真地回答道:“末吏曾与君侯言,京师之中,发生重大变故,天子和王太傅之间互有所掣,彼此互不信任,雒阳的事端起因皆因此而来,宫知道的太多,若久在雒阳,恐必为人所害也。”

杨彪的脸色已经发白,他藏在双袖中的拳头紧紧的攥了起来。

突然,却听杨彪大声吼道:“陈公台!雒阳被曹贼攻打当日,你不在城中与我等君臣共抗敌贼,何故自己逃脱,如今又跑去蛊惑前将军?罪不容诛!”

说罢,便见杨彪拱手道:“君侯,陈宫乃是弃主之贼,背信弃义,请君侯杀之。”

刘琦微笑着道:“若他真是背主之贼,自不能留,只是我看他似有话说,不如且听他说完,再做定论不迟。”

杨彪急道:“君侯……”

“陈宫,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若你之所言能解在场诸公之惑,我自当留你的狗命。”

陈宫言道:“多谢君侯。”

当下,便听陈宫将王允当年如何受下李儒,又如何使用李儒,同时天子又如何蛊惑李儒,让他当王允那边的细作,李儒又如何被王允用来刺探天子,最后两人互不妥协,直到天子召曹操入京护驾,王允愤怒入宫去找天子理论,而他陈宫被王允派往城门防守曹操的事情……林林种种,一五一十的在大殿上全部讲了出来。

一时间,整个之内,鸦雀无声,无一人说话。

所有的人脸色都极不好看。

亡故的天子和亡故的太傅,他们之间如此算计,互相掣肘,互不信任,最终引来外地曹操导致玉石俱焚。

若是真的如同陈宫所言,那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

刘协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昏君。

朝堂中的士族首领王允是一个权臣。

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一个都不值得可怜。

而现在,这些朝堂臣子们,却在逼迫刘琦,去继承一个昏君和奸臣所留下的基业,且还要强行逼迫他过嗣。

这事情一旦传出,坏的不仅是天子的名声,更重要的是王允的名声。

朝臣们其实心中也大概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没人把这事拿到台面上来说,都想翻过这一页。

他们不是想保天子的名声,而是想保王允的名声。

也不是他们跟王允有多亲。

而是身为朝廷之中,第一辅臣王允,代表的是他们这些清流士子朝臣,是他们的首领。

他们不能让王允的名声被败坏。

王允的名声若坏了,和董卓可不一样。

董卓代表的是边功武将。

王允代表的是士人。

士人在这个朝堂上,不能抬不起头的。

种缉蹦出来高声怒骂道:“荒谬,实在是荒谬!陈公台,你竟敢出言诽谤陛下和太傅,君侯,可速斩此人!”

刘琦没有动手,他只是环顾众人,言道:“我听说,王太傅在雒阳一战中,以身殉国了?”

“是。”

“不知王太傅,死在何处?”

一样既出,整个厅堂中,都安静了。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刘虞站了出来,道:“伯瑜,王太傅,是死于后宫燃烧的废墟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