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八十八章 破罐子破摔的董卓

李儒听了董卓的建议,顿时吓了一跳。

打宗亲之盟?相国此举太过冒险了吧?

那些刘氏宗族以护君为名上雒,占着大义之名,如何能轻易动他们?

“相国,若与宗亲动兵,恐惹天下士族的口诛笔伐,于相国不利,还请相国三思……”

董卓举起手,挡住了李儒的话头,淡淡道:“文优,做人何必拘泥?老夫如今,便是不动那些宗亲,难道这天下士族门阀的口笔,便会善待老夫了?”

李儒闻言语塞。

唉……此言在理。

董卓说的话是对的,也是这一年,他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

董卓在初入雒阳的时候,也曾作出一系列动作,打算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但可惜事与愿违。

‘凉州寡于学术’这句话不是平白说的,这句话在汉朝的士大夫们心中根深蒂固,颇有些地域歧视之嫌。

董卓有游侠之气,善于兵事,多谋善断,也有敢想敢做敢赌博的无赖精神,可以说他身上的这些素质,综合起来确实是一个成大事者所应具有的素质。

但他终归是士大夫集团的圈外人。

在东汉政府沿袭百年的那一套名士望族的游戏中,董卓属于不懂规矩的人,或者说他没有深研游戏套路,而是把他自己那一套以快打慢的治军方法搬到了汉朝的朝堂上。

在这方面,没有人能帮助董卓……他手下的凉州将领们,浑身都散发着政治菜鸡的气息。

董卓最擅长的是一招,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入京后,董卓先是在十天内废帝,并诛杀何后,以达到迅速掌权的目地,然后他便迅速的给党锢之祸的罹难者彻底平反,企图拉拢那些在党锢中被打击的名门士大夫。

党锢牵扯到汉朝几任帝王,十多年来汉室政府的掌权者考虑到这其中的政治风险和代价,虽然有少量的平反和任用措施,但没人会去大面积的彻底平反,这是十多年来遗留的历史问题,对于那些政治老手来说,不会有人去碰这个雷区的。

董卓快刀斩乱麻,大面积提拔了受党锢之难的人,还提拔了荀爽、蔡邕等名士。

荀爽在九十三日内由普通名士升至司空,其升迁简直比坐火箭还快。

可笑的是,这位被董卓用坐火箭速度提拔的荀司空,在临终前还不忘了想着和王允一起谋害董卓。

董卓想用他以快打慢的绝招,摧毁雒阳原有的士大夫体系,重新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政治群体。

快速解决问题,是他最擅长的手段,但同时也体现了他不懂得东汉王朝政治游戏规则的本质。

游戏不是这么玩的,董卓玩政治的手段太过于表面化了。

董卓信奉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是一种高效的军事手段。

但在以隐忍妥协和长期较量为基调的政治较量中,这种手法并不适合。

这就好比是在竞技游戏中上了模拟修改器作弊,你让其他玩家怎么玩?

本来西凉武人在士大夫眼中就是圈外人,董卓上台后不想着怎么从边疆武将向中枢权臣转型,反倒是急功近利,强行进圈,这反而使他和名门士族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巨大,乃至于不可调和。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类似于荀爽那种被他提拔成三公的士人,不但不感激董卓,反倒是琢磨着怎么弄死他。

而且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讨董联盟中的刺史郡守们,有一半是董卓委派出去的,结果都调转枪头来打他。

经历过如此惨痛的失败后,董卓伤心了。

他对东汉王朝的士大夫圈不再抱有奢望。

他不再走拉拢路线,而是攥起了刀,坚决执行反抗就杀的强硬政策。

有基于此,在李儒看来需要向其示好的宗亲联盟,董卓却决定出手去‘碰他一碰。’

这宗亲联盟和那些士大夫门阀组成的关东联盟没什么两样,自己就是对他们好,他们也一样视自己为圈外人。

那还留着他们干甚?

“相国三思,眼下雒阳正在进行迁都事宜,可谓内忧外患之局,相国若是再惹上那些宗亲,怕是会有碍迁都大事。”

其实,在初平元年二月,董卓便已经将迁都的事提上日程了,那个时候关东群雄刚刚立盟,还没有打过来,那时候的董卓,就已经觉得雒阳城并不适合他安居。

雒阳是帝都,亦是大汉第一城,雄伟壮丽,繁华似锦,董卓很喜欢这里,特别是喜欢刘宏留给他的那些女人和西园裸泳馆。

但雒阳有一个弊端,就是离他的心腹之地凉州过远。

假如在关中,董卓麾下的西凉军被打散了,或是打残了,他凭他这些年在凉州以及羌人中的威望,可以迅速的再拉起一支数万人的队伍。

但在雒阳不行。

在这里董卓手里的西凉兵死一个少一个。

可迁都对于董卓来说,并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事情,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首先需要征调车辆,计人口,户册,统计太仓内的资产等等……

东汉末年可没有银行转账,太仓里的钱,都是拿车实打实的往外拉。

那些论以亿计的五铢钱,可是成吨的在那摆着,需要一车一车的装卸计数。

雒阳还有百万人口,且当中分为三六九等,有些人资产少,有些人资产却富可敌国,要把这些人和他们的资产运调去长安,也要花上一阵时间。

要迁都,一次性的迁移是根本不现实的。

西凉军也不可能全部派去执行迁都,关东群雄屡次前来攻打,董卓的主力军基本全都在东面与他们对峙着。

河北的王匡,酸枣的兖州诸郡守,对于董卓来说尚还好对付,只是阳人城的孙坚实在是太过掣肘,西凉军几番鏖战不胜,对其无可奈何。

这也是董卓曾言: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的原因之一。

……

董卓此刻的脸色有些潮红,口中的粗气也变的浓重。

他对李儒道:“迁都之事,历经数月,皆因关东诸贼屡番攻伐,让老夫难以抽出手来以竞全功!事到如今,雒阳百万之民只是迁移了十之二三,若是再迁延下去,这迁都何时是个头?”

李儒长叹口气,道:“雒阳之民,大多世居于此,特别是内城的那些从南阳迁居而来的望族,自光武时期便数代在此扎根,很是难动,眼下他们故意迁延,致迁都之事进境甚缓……”

“啪!”却见董卓重重的一掌,拍击在了水面,咬牙切齿道:“这些蝇蚋贼,一个个竟跟老夫耍心思,且待老夫破了关东诸贼,再好生与这些贼子算账,看看他们有多少胆量,居然敢忤逆老夫……啊!”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董卓突然怪叫一声,猛然从池中站起身来,而水中的那名采女则是被他掀了个跟头,摔倒在水池内,呛了一口水。

她仓惶的站起身,不停的咳嗽。

董卓恼羞成怒的一把抓住那采女的头发,声嘶力竭的吼道:“贱婢,安敢弄伤老夫?”

那采女浑身湿漉漉的,被董卓揪着头发,一边因呛水咳嗽,一边痛苦的哀嚎。

“相国,妾、咳咳、妾身不、不是故、咳咳……故意的,妾身在、在水中好冷……”

话还没等说完,却见董卓已经将她的头颅恶狠狠的摁入了水中。

那采女的头被埋入水中,不能呼吸,只是拼命的扑打着水面,溅起了阵阵的水花。

不多时,那采女的动作开始逐渐变缓,一直不停扑腾的手也缓缓的垂落了下来,落入水中,少时便完全不动弹了。

李儒一直都在冷眼旁观。

他投效董卓一年多了,已不是第一次看到这般景象。

董卓好用刑法立威,这是他的习惯,只要是胆敢忤逆他意思的人,结果都是死。

刑法立威,是他约束麾下一众西凉豺狼,并威慑羌族的重要手段。

能够驾驭数万虎狼之徒者,必以杀人为常事。

董卓随手将尸体仍到池中,转身走出池子,对李儒道:“眼下袁绍和袁术不睦,关东群贼暂时不会对老夫出手,若是不乘此时机完成迁都,老夫还要在雒阳耽搁至几时?“

”可那些刘氏宗亲,会眼睁睁地看着老夫迁都吗?他们可能会阻止……若是不打疼他们一下,他们焉能听话?”

李儒恍然地点了点头,道:“卑下明白了,刘氏联盟敢北上雒阳,所依仗者是相国与关东群贼鏖战,不得不迁就他们,他们因而于中取利,“

”如今二袁不睦,关东诸贼暂时不会与相国作对,相国便无需在宗亲和诸贼中来回制衡,若是乘此时节拿下荆益两军,倒是可除去一心头祸患。”

董卓将长袍披在身上,道:“不错,二袁若是与老夫作对,老夫或许会去拉拢诸刘制衡,如今二袁不来,老夫留着那些宗亲作甚?老夫如今已是不容于天下,杀不杀宗亲之军,对老夫来说已是没有区别。”

这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李儒思虑了一下,道:“那若是急切之下,打不下宗亲之盟,该如何?”

“打下了,就安心了!打不下,那就跟他们谈!他们北上,不就是想跟老夫谈条件,捞取些好处么?”

李儒终归是毒士,略一思索,便想出了个中奥妙。

“相国行事果然是神鬼莫测,卑职佩服之至。”

董卓哈哈大笑,道:“刘焉刘表之辈,也妄想用什么大义来威胁老夫,却是找错了对象,老夫要让他们知道知道,老夫与二袁贼子,可是大不相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