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七十四章 北上!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七十四章 北上!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刘琦主动去拽张任起身的动作,颇让四周围观的军士们诧异。

毕竟他是荆州刺史的公子,并非那些久经战阵的战将。

在士卒们的心中,对于刘琦,感情上还是比较疏远的。

在他们心中,虽不能说士族公子都是势利眼,但大部分豪门子弟平日里都爱惜羽毛自持身份,很少有人能够主动对下阶人士抛以橄榄枝。

那些后世所传的古代人大力提拔底层人士,从善如流,出身不高的人因为有一些本事就会得到上层人士敬重的……大部分都属于意淫,当然也确有个例,但绝不普遍。

而刘琦今日肯在众人面前,主动去拽输掉角力比赛的张任……至少在张任二十年的人生中,这还是第一次。

刘琦将另一爵酒送到张任的面前,对他道:“张队率此局虽败,然毕竟前番曾连角五场,若是没有那五场比赛,张队率未必会输。”

这话当众说来,可谓是抬高了张任的门面,替他遮羞耻。

若说适才刘琦在贾龙面前替张任争取机会,而使张任对他有一丁点的好感,那刘琦现在的举动,就着实是令张任发自内心的感激了。

人都是愿意亲近那些能够真正尊重他们的人。

他接过酒爵,半鞠躬身,由下向上一饮而尽,以示尊重。

“谢公子赐酒!”

刘琦突然将脸向前微探,尽量放低了声音:“吾如此行径,张队率可知为何?”

张任不敢随意乱揣度:“不知。”

“有吾今日之举,贾公对张队率当会予以重用,琦欣赏阁下才华,不忍队率埋没,故借机相荐……阁下翌日若有所成,切勿相忘。”

短短数句话,没有旁人听到,但却令张任感动非常。

这是一种心理暗示,通过语言或是行为环境指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和判断。

其实,就张任今天的表现来说,即使没有刘琦在这里帮他,贾龙对他也必会提携。

张任本身即蜀郡人,属于益州本土人,再加上他确实有本领,无论是出身还是能力,都符合贾龙的需求。

但刘琦却抢在贾龙之前,占据了几个先机,给了张任暗示,让他产生了些许误区,觉得贾龙提携自己多少是因为刘琦的旁敲侧击。

即使张任日后得到了贾龙的重用,但刘琦最初的‘知遇举荐’之恩,张任这辈子也甩不掉锅。

拿句时髦点的词来说,这叫沾了因果。

早晚你得给我了结。

果然,待张任回到席前,贾龙便道:“张任,汝此一局虽遭败绩,然毕竟先前曾角力五场,力有不逮,吾依照前言,迁汝来中军为近侍。”

若是换成在角力比赛之前,张任闻了此言,必然会欢喜异常,对贾龙感恩戴德。

然此刻,他虽然心中也感恩,但却未必戴德了。

“任多谢贾公提携。”

张任当众被升迁调用,众人纷纷借此机会举起酒爵,恭贺贾龙身边增添勇猛之士,而擂台边的士卒群中,也是爆发出了阵阵喝彩之声。

但是今日这场飨宴,真正俘获猛士之心的人到底是谁?

也只有张任自己知晓。

角力比赛至此,本该结束了。

但突然间,却见严颜站了出来。

“适才皆为屯长之下的将士互相较量,却未见两军之中司马比试,某久闻黄司马和文司马乃豪雄之士,甚敬仰之,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刘琦看向严颜,微微挑眉。

打从严颜提出大飨中进行角力比赛开始,刘琦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果然,在这压轴的时刻,他终于是出场了。

在两军面前彰显本领,想来不过是为了竖立威信,不过他一个军司马,为何要如此呢?

贾龙在一旁捋须道:“尔等皆为两军将官,统帅千人,若是也如普通士卒一般较量,颇跌身价,不如改用弓箭以较长短?如何?”

贾龙是怕他们这些司马角力,打出真火,就不好看了。

严颜闻言大喜过望。

他的弓术之强,可谓响彻蜀中,贾龙如此提议,却是正中其下怀。

他看向刘琦等一众人道:“严某倒是无妨,只是不知公子和诸公以为如何?”

“唉——!”

刘琦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瞅向了黄忠,两人望着对方,都从彼此的眼眸中看出了些许深意。

这算不算自己往坑里跳?

“弓术实非吾荆州兵将之所长啊。”刘琦幽幽地道。

贾龙笑道:“无妨,不过是游戏之乐,何必过多在意。”

刘琦缓缓的转过头,看向黄忠:“既如此,汉升,就由汝代表荆州军,和严司马比试一下弓术,输了也不打紧,不过是游戏之乐,无需紧张。”

黄忠笑道:“诺!”

说罢,便见黄忠迈步出来,冲着严颜道:“严司马,稍后还请多多相让。”

严颜哈哈大笑,冲着黄忠摆了摆手,道:“黄司马不必客气!大家不过是随意切磋,尽兴即可。”

但当两人开始进行比试之后,严颜方才知道,自己适才笑的实在是太早了,算筹也打的有点太好了。

擂台之侧有一木柱,约碗口粗细,黄忠和严颜就站在席前,以那木柱为记,进行比试。

规则么,没有定,毕竟是高级将官比试,无需定下什么规矩,稍后射箭各展其能,也无需评比优劣,在场将官自然能够在心中品评。

黄忠谦虚地对严颜道:“严公,咱们各发五箭如何?”

严颜点头:“甚好。”

“严公先请。”

严颜也不谦虚,他用右手揉了揉自己的左手腕,然后从旁边的士卒手中接过长弓,弯弓搭箭,瞄准那木柱的顶端,一箭射出。

羽箭‘嗖’的一声,正中其顶端。

“好!”

周围诸军将兵卒,尽皆喝彩。

黄忠也是接过弓箭,取箭、上弓、开弦,动作一气呵成。

他几乎是没瞄准,对于黄忠而言,这样的距离即使火光不够亮,但单凭感觉亦是足矣。

听得一声弓响,羽箭“嗖”的飞出,正好射在严颜那支箭的正下方。

严颜看了黄忠一眼,心下微惊。

他知道自己小看黄忠了。

而那些一脸得意的益州军将官,也都是变了脸色。

严颜皱着眉,再次慢慢的举起手中弓箭,瞄准了黄忠的那支箭……再次射出!

这一箭射在黄忠之箭所射中的地方……两支箭矢的箭头,同时扎入了一个位置。

这技术却是比刚才的第一箭,难度高多了。

严颜转头看向黄忠,眼眸中似有挑衅的色彩。

刘琦饮了一盏酒,仔细地看着严颜的表情变化。

这家伙,究竟在心急什么呢?

相比与黄忠的轻松自得,他似乎更加紧张一些,看来这场蓄谋已久的展示,对严颜而言颇是重要。

黄忠也不看他,亦是一箭跟出,也是扎在严颜第一支箭射中的地方,两支箭头射中同一处,和严颜一般的手段。

其后两人两支箭,又如法炮制,都是尽量往同一靶心去射,却是将那木头射的非常满,眼看着都没有继续下箭的地方了。

两旁围观士卒的欢呼之声,震动了整个营盘。

而眼下,那两团箭簇之中,隐隐还剩下最后一块可以落箭的空隙。

严颜深吸口气,拉满弓,仔细瞄准……

“嗖!”

却见这支箭正好射在两团箭簇最后一块落箭之地,目及所视之地,已无黄忠可以发箭的地方了。

严颜在欢呼声中看向黄忠,似是松了一口气。

“黄司马,承让。”

黄忠笑呵呵地道:“且慢下定论。”

然后便见他再次弯弓搭箭,拉满弓弦,一箭射出。

这支箭的力道非常,正中在严颜第九支箭射中的点上,将他的箭从后劈裂开来。

木柱所受的力道似乎已经到了极限,瞬间便裂开了个口子,断为两截,而适才射在木柱上的十支箭,则是全部‘哗啦啦’地掉落在了地上。

“好!”

“好!”

场内的欢呼声空前热烈!士卒们喊叫声之大,似乎都能将场地中的擂台给掀飞起来。

黄忠看向脸色发白的严颜,淡淡道:“一支箭都不在木桩上了,是平局。”

严颜脸上的肌肉颇显僵硬,无奈一笑。

刘琦在一片呐喊之声中,端起酒爵向着周围人示意。

然后,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刘琦仰头将爵中酒一饮而尽,然后便望向了漆黑的夜空。

今夜,注定难忘。

……

大飨之后,联盟的两支兵马又在秭归休整了数日,便开始向南阳郡的方向进发。

他们走的是水路。

走水路虽然绕远,但却节约时间,且荆州军事前已经征调好了船只。

秭归境内有一百二十里的黄金水路,沿其水路顺东南而走,再转一次船舟进入附近的河道北上,便可驶入西河,也就后世的富水河。

西河属汉江水系,呈南北式的走向,顺此河系乘舟北上,便能直出南郡,进入南阳郡境内。

骑兵少有利于乘船,现在的荆州骑兵少,益州军骑兵也少。

益州五千军里约有三百骑,比例是十六比一,就数据来看比荆州要强一些,可惜也是有限。

马为六畜之首,在这个时代颇为金贵。

但在各州各郡,养马的成本虽高,但却并不是不能养,问题是南方养出的马大多为家驹,只能供人骑乘或是载车之用,真正能被挑选为战马的,十不足一。

且若是没有丰盛的水草作为马场基础,要养出体格雄壮的战马,就必须要占用人的口粮,不能用麦麸敷衍。而从小养一匹战马到大所需的粮食,足可养活二十个人。

因为在战马的成长的过程中,喂糙料不利于战马的成长,很有可能将好好的苗子给养废了。

但养成熟放入战场后,因为体格已成,再喂些粗料虽会影响体力,却不会伤及根本了。

其实这跟养孩子的道理差不多。

孩子长身体的时候,长辈一般都会给予他最优良的食材,以达到营养均衡,这样孩子才能够长大个且健硕,但成年之后在吃的方面就不那么讲究,几顿不吃好的也不会有特别大的问题。

道理就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你精心养育他就会长得高,但一个四十岁的人,你就是给他喝云南白药,他还那副鸟样……

人工养马的方式不划算,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占据天然牧场!而且光是有天然牧场还不行,最好还是高寒地域。

最适合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甘凉河套与河西地区,中原地区次之。

至于荆州和扬州的环境,能养很多家驹,但要是培育军马,就不太适合了。

益州的川马和滇马都是驮马,不可骑乘,境内多山少草地,也不适合畜牧,但由于汉朝曾在越嶲、蜀郡、犍郡多置苑养马,所以在战马数量上多少能比荆州强一丢丢。

紧缺的马军,就是眼下荆益联军最大的短板。

由于是以水路为主,这一路上刘琦倒是少遭了不少罪,至少比长时间骑马将大腿里侧磨的皮开肉绽要强许多。

一行军马顺水路过了汉水,来到南阳郡与南郡的边境后,再次安营驻扎。

就眼下的地界来讲,联军其实离襄阳很近了,但刘琦却并没有提出邀请刘瑁和贾龙等人去襄阳。

毕竟刘表先前答应了要尊刘焉为盟主的。

现在两军会合了,刘表便绝口不再提此事。

刘瑁一路上也试探性的向刘琦询问过,但刘琦只是装傻充楞。

若真是把刘瑁引到襄阳去,万一他当面询问刘表此事,只怕刘表也不方便直接拒绝。

既如此,那相见莫如不见,大家在心中彼此默默祝福吧。

虽然刘表不打算与刘瑁、贾龙等人相见,但荆益联军屯扎于汉江边境,刘表多少还是要客套一下的。

于是,他让外甥张允代表他前来犒劳三军。

刘表曾答应过刘琦,将张允从家乡召来后,就安排在刘琦的麾下。

但张允在名义上毕竟是刘琦的表兄,到了南郡后,若直接就被安排在刘琦的手底下做事,多少有些羞臊人,毕竟他是冲着刘表才来的。

于是刘表便让张允以属官的身份,在自己治下待了一段时间。

如今刘琦率兵北上,刘表正好借着‘临逢大事,需兄弟同心上阵’的理由,将张允派过来给刘琦当帮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