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五百三十三章 请先生上车

刘表听了刘琦和太史慈的谏言,心中也着实郁闷的紧。

他跟黄祖很早就认识,也对黄祖的脾气和秉性有一定了解,刘表大概能够猜到黄祖的想法。

黄祖乃是江夏黄香之后,妥妥的郡望家子、名士之后,在江夏的势力极大,如今天下大乱,黄祖更是凭借和刘表的关系,一举成为了江夏郡守。

黄祖在江夏有威望,同时又是名臣之后,再加上与刘表的私交,至使他的个人力量这几年在江夏持续壮大,如今的江夏郡就犹如他的私有地盘。

说句不出格的话,黄祖在江夏说一句话,远比刘表好使。

但好在,他还是比较忠诚于刘表的,至少刘表的每一项政令,黄祖都会认真的去履行。

但黄祖履行于刘表的命令也是有一个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刘表不要触碰到他的利益才行。

因此刘表很清楚,若是要让黄祖扶持柴桑的刘繇,那对于黄祖本人来说,就是利益本触碰到了,很难实现。

黄祖想要在刘表这里想要的东西,就是他能够完全的支配江夏,没有任何人来与他争权,只要刘表能够满足他的这个要求,其他所有的事情,他都可以响应刘表……只要刘表让他在江夏一枝独秀就可以。

当初刘表单骑前往江夏之时,也确实是用这样的条件许诺给了黄祖,因此黄祖才会联合江夏本地的豪强,前往襄阳。

柴桑是荆州在东面的屏障,距离江夏极近,刘表和刘琦可以将刘繇当成附庸,让他去建造这个防御扬州来敌的前线基地。

但对于黄祖来说,他可不把刘繇看成屏障,相反的,刘繇在黄祖的眼中,是威胁他在江夏郡施行统治的存在。

柴桑距离江夏实在太近了,柴桑有什么风吹草动,对于江夏来说都是威胁。

刘繇的兵力若是壮大了,那对于黄祖来说就是如虎在侧,让他昼夜不能安枕。

他可以作为一柄刘表随时取代他的尖刀,只要刘繇在柴桑发兵,足可朝发夕至直抵江夏,到时候黄祖就会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逼迫着交出兵权。

当然,这种情况应该是不会发生的,但身为一方之长,站在这个天下权力顶端的人,有些时候不能光看情谊,也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想。

总之,黄祖目下的动作,都是为了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

刘表多少也能够理解黄祖眼下的心思。

他沉默良久之后,突然看向太史慈,道:“子义,你今日的禀报,我都知道了,关于你上报的各郡情况,老夫会酌情处置,你一路劳苦,且回去好好休养几日,然后咱们再议旁事。”

“多谢明公关怀。”

太史慈拱手作揖,然后偷眼去看刘琦。

却见刘琦以很快的速度冲他扬了扬眉毛。

太史慈领会其意,随即告辞离去了。

厅堂内,又只剩下刘表和刘琦父子二人。

刘琦看着面有忧虑之色的刘表,拱手道:“父亲,子义走了,如今厅堂内,只剩下你我父子二人,父亲有什么话,大可直言无妨。”

刘表长叹口气,道:“吾儿,子义适才言刘正礼的弊处,为父知晓,只是黄承先与老夫乃是至交,黄家更是江夏郡望,当初你我初至荆州之时,为父也曾答应过他,让他永镇江夏,如今咱们势力打了,为父若是对他动手,唯恐有害贤之名,恐惹后世非议。”

刘琦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说实话,他非常不喜欢刘表的这种方式。

后世的非议,跟你现在又有何关系?为何要那么在乎?

不过想想也是,若是不如此,他也救不是刘表了

不过刘表答应黄祖的条件也让刘琦颇感无奈。

什么叫‘永镇江夏’,这天底下有什么东西和事情会是永恒的?

变化才是这个时节的唯一真理。

刘琦对刘表道:“父亲未免多虑了,承先叔父乃是我刘家臂助,亦是咱们的同僚,让他镇守江夏乃是无可厚非的事,但这与扶持刘正礼在柴桑养兵又有何冲突?我们扶持刘正礼,又不是让他去夺江夏郡?说白了,他守他的江夏,刘正礼守他的柴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还是黄叔父自己小心眼,信不过父亲,他自己心虚,觉得父亲要夺他兵权,难道为了他一个人的兵权,荆州的前线阵地就不要了?”

很多事情,要分怎么说的,本来刘表有些愧疚的事情,如今按照刘琦这么一说,顿时让脑回路有些混乱的刘表捋清楚了思路。

是啊……这事好像我刘景升办的没毛病啊。

老夫让你黄承先在江夏当郡守,你答应过老夫一切都会听从老夫的安排,如今一个刘繇在柴桑你都不帮我扶持,难道荆州东面防线的安全,还比不上你个人的安全不成?

越想,刘表这心中便越是火。

他看向刘琦,道:“既然如此,伯瑜,你此番去往各地巡查,就顺便去往江夏和柴桑,权宜行事,务必要将刘正礼那边的事情处理妥当,若是黄承先依旧执迷不悟,你便做书于为父……到时候,让为父在拾掇他。”

“诺。”刘琦轻轻一拱手,随即应命。

……

待出了州牧府,刘琦便让辎车调转,开往自己的府邸。

行至半途,却听车外隐隐传来了一阵吟唱之声。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确不知吾。”

刘琦招呼车夫将辎车停下,然后掀开车帘子,向着街道边去看。

却见一个方士打扮的青年人,站在大街的十字口处,扬声高唱着,引得旁边的路人纷纷观瞧,很多人都憋不住掩嘴直笑。

也难怪,就这幅在大街上呜嗷喊叫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一个疯子。

谁背词不在家背,而是跑到大街上,这不是摆明了让人笑话么。

刘琦用手挡着车帘子,眯眼观瞧,半晌后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青年似乎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样貌颇为英俊,脸上透着自信,对旁边行人的嘲笑和冷嘲热讽视若无睹,全然不当回事。

刘琦迈步走到了那青年人的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会,道:“某家刘琦,乃是荆州牧的大公子,听闻先生在此高声吟唱,特来相询。”

那人见了刘琦,急忙作揖:“学生徐福,见过刘使君,不想一时无奈当街唱诵的粗鄙之言,竟劳使君亲自询问,着实惭愧。”

徐福?

刘琦闻言笑了,这个名字倒是有些意思。

“先生的名字似让我想起了一位古人,暴秦执中原之时,秦帝嬴政派了一个人带数千童男童女东向出蓬莱寻找仙岛,去求长生不老之药,那个人似乎就是叫做徐福。”

徐福拱手一礼,道:“此徐福非彼徐福也,秦时的徐福不过是一方士,乃是为秦帝寻治寿之良药,汉时的徐福只是一普通士人,虽也懂些方子,却不能为使君治寿……我只有良方,替使君治天下,不知君可愿纳否?”

刘琦闻言笑了。

他一伸手,道:“既如此,请先生上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