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五百零二章 谁为主导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五百零二章 谁为主导

作者:臊眉耷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2 08:54:23 来源:笔趣阁

以统治阶级的立场而言,若是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并使这个国家长期处于安定和祥和,那在人力和财力,包括生产力都没有达到一个至高水准的时候,就不能将国家中所有的事情都划定到自己的职权范围内。

若是一个国家的运行中,所有的产业都归于国家的部门来运营,那以政府的角度,所要成立的部门和直接养的人就实在是太多了,负担过重。

除了部门事关官家命脉的产业,若是关乎于市场经济的产业,全部都要由国家来进行操控运营的话,整体的发展会停滞不前不说,而且时间长了,经济更是会萎缩,运行也将会瘫痪。

就汉朝的阶级特点而言,若是想将茶叶或是白瓷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民间的发行渠道发送出去,毫无疑问最好的选择还是郡望亦或是大族。

荆州那边有蔡觅的娘家蔡家和刘琦扶持的樊钕商铺可用,但他们的影响力在西面确实是不够的。

其实在蜀郡、广汉郡亦或是关中境内,会有比汉中杨家更加适合做这件事的人,但那些地盘目前不在刘琦手中,所以刘琦在这个节骨眼上能够用到的,只能是杨家。

杨家要用,但不能说毫无章法的用,若是刘琦刚刚占据汉中,就与汉中的大族进行这么有价值的通货进行贸易合作,在政治地位和经济主导地位上,就处于劣势,虽然在利益上,是刘琦带给他们的更多,但在合作上,就等同于刘琦求着他们替自己打开关中销路的。

但现在,意义完全不同,这并不是刘琦在与杨家联合,而是再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是不计前仇的大义之举。

结果是相同的,但政治性质完全两样。

杨柏仔细的在心中核算了一遍账目之后,对白瓷的前景和利润无限看好。

他轻轻地咽了一口吐沫,道:“使君,依照杨某之意,使君若是能够在汉中开窑,并请荆州工匠来此大批量的制作白瓷器皿,杨某再联合本地豪强商户共同经营,而制窑和购置耗费人力,我等诸族愿替使君分忧,所得之利,七分归于使君,我等只取三成,以报使君之大恩。”

在汉中造窑,以杨家为首的汉中诸族皆愿意投资,帮刘琦分摊物力和人力的成本,这可算是天大的好事。

但刘琦偏偏不答应。

“白瓷的制作,与地域、风水、土壤等因素息息相关,等闲不能够轻易在旁处开窑,这样,我只需按照和青瓷一样的价格,将荆楚所生产的白瓷转卖于诸族,至于拿到白瓷之后,你们往关中或是蜀郡、广汉等地所贩卖的价格,多出多少利润,一概与我无干,如何?”

杨柏心中暗道可惜。

同时,他也感觉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精明。

将白瓷珍品,用青瓷的价格给自己,若是拿到关中或是益州,以杨柏等人族中的渠道和能量,最少能以五倍往上的价格出售,利润之大,可想而知。

在利润这方面,刘琦丝毫没有克扣他们。

但唯独一点,人家就是偏偏不来你汉中建窑。

生产和销售,在刘琦的概念里,一直都是分的很清晰的。

你们这些地方望族,只是负责给我进行销售的经销商,但联合生产,给你们谋取我专利的机会,对不起,办不到。

身为从后世穿越来的人,对于版权和技术的保护意识,刘琦要远远强于旁人,而且他眼下也确实有这个能力。

汉朝的政策,耕种土地虽然是私有制,给予了豪强兼并土地的能力,但山林湖泊,林业荒原,根据汉朝时的政策,这些山川湖泊的所有权全都在皇室手中,虽然也有山越亦或是百姓占山自养,但就正常程序而言,他们都是要给少府交租的。

而在地方,少府管理山川林泊的权力,则是下放给了地方郡守,而地方郡守的门下亦是设有少府,替皇室管理各郡的山海池泽。

如今在荆南的种植香茗和烧制白瓷的官窑,都被刘琦建造在了郡署下的荒山之中,并由少府替他派遣兵士把守,因为按道理来说,这些地方本来就是皇室所有,皇室要将山荒之地圈地,外人就没有资格进入,无论是什么样身份的人也不行。

因此,凭借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政策和军事实力,刘琦暂时有自信守住他的这些专利成果。

虽然早晚会有泄露于天下的一天,但真等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这个世道变成什么样了谁也说不准。

最终,刘琦和杨柏达成了一致,荆州的白瓷将会陆续运往汉中,由南郑的杨家联合本地的商户和豪族,替刘琦将这些白瓷销往关中以及蜀中内地。

而刘琦则是以杨家人的名义,将杨柏捐赠万万钱作为军需的事情,通过黄忠、荀攸等人在军中宣扬,勉强安定了军心,而杨松也被刘琦释放了出来。

刘琦并没有为难他,只是好吃好喝的让他在牢中安养了几日而已。

杨松出了牢狱之后,再次见到刘琦之后,远远没有了当初的拘谨,他声泪俱下地向刘琦表示忠心,并发誓一定会重新做人,为刘琦效死力云云……

虽然他的身体没有受伤,但任凭谁都能看得出,他的心这一次伤的不轻。

刘琦和颜悦色地安慰了杨松,并告知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另外,他还委任杨松为他的典学从事,负责益州的学政工作。

而杨柏则是受任为文聘的治中,留在汉中辅佐文聘。

之所以要给他们提职,也是刘琦在遵守着这个时代规矩的表现,毕竟杨柏捐了万万钱军资,按照先帝时西园的规矩,自己多少也应该给他们兄弟都封一个官职才是。

大棒和甜枣,要双管齐下,才会恰当好处。

……

秋天已经逐渐过去了,天气渐渐寒冷,时至入冬。

转眼间,时间就要进入公元194年了。

而刘琦眼瞅着也即将步入二十二岁的大关。

荆州那边,传来了杜嫣产子的消息,但刘琦现在没有时间回去。

他还要在汉中处理最后一件事情。

汉中郡是前线,又有吴懿镇守在武都郡,两郡的北方是关中之地,南方则是西蜀刘焉之地,东三郡的蒯祺、贾龙、张卫三人治理的都是山城,目下也帮不上汉中郡什么忙,刘琦若是要返回荆州,则汉中前线一定要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可以抵挡关中和益州的两面压力才行。

故而,继续在汉中开展屯田之策,就非常必要了。

黄巾军马相在蜀中兴风作浪时,曾在汉中郡遗留了不少荒地,后来被以杨氏为首的强族兼并,前汉中郡守苏固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无所谓。

毕竟这在大汉朝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眼下时局不同,刘琦坚决不允许。

无主的土地,不允许任何人强占,全部收公用以军屯,哪怕就是租庸调,也绝不能放给这些豪强。

所以,刘琦需要在汉中留下来,对军屯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布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